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李勇奇 罗瑞 +8 位作者 汪少波 金勇 王健 吴宏梓 王顺 袁峰 赵建新 白宗彪 廖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ndo-LIF组30例和MIS-TLIF组30例。收集病人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椎体间融合率,并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采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病人的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融合节段、随访时间等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病人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2组病人VAS评分(腰背部、腿部)、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腰背部VAS评分明显低于MIS-TLIF组;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腿部VAS评分、ODI和JOA评分较MIS-TLIF组更低(P<0.05)。2组病人椎体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腰融合术 微创经椎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马瑞士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7例。研究组采用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均高于术前,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健侧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但其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侧神经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L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滑脱症 老年 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经后路腰融合术 功能 神经损伤 疼痛
下载PDF
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阳 张大鹏 崔志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72-778,共7页
目的:研究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2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术后1周椎... 目的:研究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2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术后1周椎间植骨面积进行测量,依据测量结果中椎间植骨面积/平均终板面积进而得到植骨面积占比分为3组:椎间植骨面积不超过一侧椎弓根区域为A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56.0±11.5)岁;椎间植骨面积超过一侧椎弓根但未达到对侧椎弓根为B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2.0±14.0)岁;椎间植骨面积超过对侧椎弓根为C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9.5±12.8)岁。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记录每次随访时椎间融合Brantigan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3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与ODI,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VAS、ODI均显著改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均有所恢复;末次随访时,B、C两组椎间隙高度丢失量较少,两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C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术后12个月,B、C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3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术后6、12个月,B、C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后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可显著改善患有腰椎退行性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随着植骨面积的占比增加,患者早期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评分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MRI椎体和终板骨质量评分对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后cage沉降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罗顿 陈骞 +4 位作者 艾有为 朱策 王珏翰 丁鸿 刘立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的椎体骨质量评分(vertebral bone quality score,VBQ)和终板骨质量评分(endplate bone quality score,EBQ)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cage沉降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因腰... 目的探讨基于MRI的椎体骨质量评分(vertebral bone quality score,VBQ)和终板骨质量评分(endplate bone quality score,EBQ)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cage沉降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在我院行TLIF手术的226例患者,根据术后有无cage沉降将患者分为沉降组和非沉降组,比较两组患者VBQ和EBQ评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cage沉降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VBQ和EBQ预测TLIF术后cage沉降的能力。结果226例患者中30例出现术后cage沉降。沉降组VBQ(3.8±0.4)分,EBQ(5.1±0.7)分,明显高于非沉降组(3.1±0.6)分和(4.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BQ(OR=4.258,95%CI:1.983~9.142,P<0.001)和EBQ(OR=1.971,95%CI:1.212~3.203,P=0.006)评分越高,发生cage沉降风险也越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VBQ的AUC为0.843,EBQ的AUC是0.864。VBQ和EBQ预测cage沉降的最佳阈值分别为3.480(敏感性90%;特异性75.5%)和4.620(敏感性96.7%;特异性74.5%)。结论术前VBQ或EBQ评分越高,TLIF术后发生cage沉降风险越大。其中EBQ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预测融合术后cage沉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分 终板质量评分 磁共振 经椎融合术 Cage沉降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枫 王露露 +1 位作者 杨忠利 汪银魁 《大医生》 2024年第15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200例MCSM患者为...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200例M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ACCF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ACD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颈椎功能和脊柱功能评分、生物力学特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NDI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2~C7 Cobb'角和颈椎总活动度(ROM)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治疗MCSM有利于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疗效,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盘切除融合术 颈前路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龚俊峰 汤宇 +4 位作者 常献 张超 郑文杰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治疗的2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44~77岁(58.3±8.4岁);腰椎滑脱症16例,腰椎不稳伴神经根管狭窄症10例;L3/43例,L4/523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和CT片上测量椎间隙前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8.9±6.6min,术中出血量41.0±12.6mL,术后引流量38.1±9.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0.9d,无硬膜外血肿、感染或肌肉麻痹瘫痪等并发症。随访17.7±4.2个月,术前和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85±0.67分、2.15±0.54分、1.12±0.33分、0.54±0.51分,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DI分别为(47.38±6.66)%、(11.73±6.73)%、(6.58±6.51)%,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改善(P<0.05),且随着术后时间推移有进一步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4例,良2例。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前缘10.95±1.24mm、后缘9.45±1.13mm)、腰椎前凸角(47.38°±4.56°)和手术节段前凸角(8.62°±1.92°)均较术前(前缘8.85±1.00mm、后缘6.78±1.07mm、43.81°±4.85°、6.62°±2.02°)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对严格适应证选择的病例,MP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改良经经椎融合术 微创脊柱外科
下载PDF
脊柱微创通道镜下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效果分析
7
作者 徐博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95-97,共3页
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下改良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脊柱微创通道镜下改良TLIF术,分析患者的手术期指标、应激指标、疼痛评分和功能障... 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下改良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脊柱微创通道镜下改良TLIF术,分析患者的手术期指标、应激指标、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较好;术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等优于术前(P<0.05)。结论 改良微创TLI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应激反应,提升患者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入路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祁文龙 陈学明 +6 位作者 刘亮 崔利宾 王彦辉 袁鑫 唐本强 赵鹏 许崧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PEL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TLIF组(P<0.05)。术后,两组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且各时间点PELD组下腰痛VAS评分均低于TLIF组(P<0.05);出院时,PELD组腿痛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相较于TLIF组,PELD组术后6个月ODI及Cobb角更低(P<0.05),腰椎前屈及腰椎后伸更高(P<0.05)。PE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IF组(P<0.05)。结论:相比TLIF,PELD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有利于腰腿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镜髓核摘除 经椎减压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项晗 刘炎 万梅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0期3094-309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MIS-TLIF)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P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MIS-TLIF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中PI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设计基...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MIS-TLIF)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P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MIS-TLIF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中PI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S-TLIF患者术中发生PI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年龄、空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低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饮酒史、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空腹时间长及术中低体温是MIS-TLIF患者术中发生P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IS-TLIF患者术中发生PI的风险较高,年龄大、手术时间长、空腹时间长及术中低体温是MIS-TLIF患者术中发生P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镜下腰盘切除融合术 压力性损伤 年龄因素 手术时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白索综合征1例
10
作者 周文明 南伟 张海鸿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750-752,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 脊髓型颈椎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颈椎病最为经典的传统术式之一。但ACDF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外亦有许多相关并发症,如血肿形成压迫、术中直接损伤脊髓等,最为凶险的当属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白索综合征(WCS)是SCIRI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特点为手术颈椎相应节段的脊髓出现呈白色索状的大面积水肿。本研究报道1例ACDF术后发生瘫痪,在排除血肿压迫和术中直接损伤脊髓后证实发生了WCS,经积极行后入路扩大减压术后患者瘫痪症状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对于ACDF术后发生WCS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非常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挽回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融合术 白索综合征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7
11
作者 伊力夏提 田伟 +2 位作者 刘波 肖斌 行勇刚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10期70-72,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的综合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两种改良的P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73例,其中男88例,女85例,病程4~84个月,平均年龄61岁。术后1,3,6,12个月复查,了解... 目的比较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的综合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两种改良的P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73例,其中男88例,女85例,病程4~84个月,平均年龄61岁。术后1,3,6,12个月复查,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变,记录JOA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做X线检查,有条件做螺旋CT扫描检查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方法结果显示JOA评分,每组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组间JOA平均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手术时间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出血量及融合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节段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手术,需要进行彻底椎板减压时,用不保留小关节植骨床的PLIF手术,既能够减少传统PLIF手术神经根及硬膜牵拉损伤的几率,减少手术时间,从而降低老年患者麻醉风险,同时能得到满意的手术疗效及椎体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后路腰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单侧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慢性下腰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磊 王宸 张学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评价单侧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对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LIF治疗慢性下腰痛患者39例,分别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和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ODI评分表)对所选病例在术前1 d... 目的:评价单侧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对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LIF治疗慢性下腰痛患者39例,分别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和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ODI评分表)对所选病例在术前1 d和术后6个月进行评分。结果:入选病例随访时间7-34个月,平均21.4个月。JOA评分组术后6个月评分改善率为(74.42±11.96)%,与ODI评分组的(75.17±10.56)%相比,P〉0.05。JOA评分组改善优良率为94.87%,与ODI评分组的92.31%相比,P〉0.05。两种评价方法在患者的术后改善率及改善优良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LIF手术方式对主要以腰椎不稳症和(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慢性下腰痛近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 单侧经椎入路融合术 不稳症 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三维CT评估单孔分体内镜治疗L4/5滑脱症椎间融合术的安全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昌震 孙宁 +6 位作者 朱锴 刘鑫 窦永峰 王建业 毕经纬 朱腾月 孙兆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884-2891,共8页
背景:新型的单孔分体内镜技术已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但尚无该技术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的文献。目的:通过腰椎CT三维重建,观测骨性标志点与L_(4)、L_(5)神经及椎间隙位置关系,评估单孔分体内镜L_(4/5)滑脱症椎体间融合术的安全性。方... 背景:新型的单孔分体内镜技术已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但尚无该技术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的文献。目的:通过腰椎CT三维重建,观测骨性标志点与L_(4)、L_(5)神经及椎间隙位置关系,评估单孔分体内镜L_(4/5)滑脱症椎体间融合术的安全性。方法:26例Ⅰ度L_(4/5)滑脱症患者(滑脱组)和26例志愿者(正常组),均行腰椎CT扫描,导入Mimics 17.0软件,测量参数:①测量垂直距离。a,b:L_(5)上终板与L_(5)上关节突冠状位关节面内侧缘交点(N)分别至乳突后缘最高点(R)和L_(5)上关节突尖部(S);c:L_(4)下关节突尖部(X)至N所在矢状面与L_(4)下终板交点(M)。②测量水平距离。d:R至N所在横断面与L_(4)出口神经根下缘交点(N_(1));e:R至M所在横断面与L_(4)出口神经根下缘交点(M_(1));f:N至N所在横断面与神经组织外侧缘交点(N_(2));g:N_(1)至N_(2);h:M_(1)至M_(2);i:N_(2)至M_(1);j:M_(1)至L_(5)上关节突矢状位关节面后缘(R_(1))。③9例患者行单孔分体内镜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采用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36条目简明量表(Short-form 36,SF-36)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①滑脱组b,c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显露L_(4/5)椎间盘只需去除等量的上、下关节突和/或椎板骨质。②两组d,e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根据病理变化数据规划手术。③两组f,g,i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退行性滑脱未改变行走与出口神经的位置关系,在两者恒定不变的横向工作区置入融合器是安全的。④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JOA、ODI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P<0.05)。⑤安全开窗范围:S向下(11.78±2.34)mm至N、X向上达L_(4)下终板分别显露椎间盘上、下缘;向外开窗至M_(1)不会伤及L_(4)神经;向内减压谨防损伤N及其附近的L_(5)神经。了解新型的单孔分体内镜技术特点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分体内镜 融合术 MIMICS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改良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小云 蒲涛 +3 位作者 刘计鲁 赵丽 刘伟 许轩铭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腿痛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改良PLIF和传统PLIF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腿痛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改良PLIF和传统PLIF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改良PLIF组均优于传统PLIF组(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JOA评分:两组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获得与传统PLIF相同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组织损伤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仁赞 李锐 +1 位作者 曹海营 李哲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64-67,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 目的 对比观察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BS患者45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椎间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25例)和异体骨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复查时、末次随访时检测感染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术前、末次随访时测算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整体生活质量,包括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分级评价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异体骨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自体骨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ESR、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ESR、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P均<0.05),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1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3例,两组相比,P<0.05。术后6个月时,自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20例,异体骨组患者植骨融合12例,两组相比,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植骨均融合。结论 腰椎BS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椎间植入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的临床疗效相当,同种异体骨可以作为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入物 自体 同种异体 布鲁杆菌病
下载PDF
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美忠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0期37-38,共2页
目的: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探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于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比较患者经TLIF治疗前后的VA... 目的: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探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于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比较患者经TLIF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SP腰椎滑脱程度、PI骨盆入射角、椎间隙高度以及LL腰椎前凸角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腰腿疼痛VAS(1.17±1.21)分、(1.65±1.04)分,评分较术前(6.34±3.02)分、(5.08±3.71)分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患者的JOA评分(22.53±3.88)分改善显著,且58例患者腰椎滑脱顺利复位,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都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结论:TLIF治疗可以有效地帮助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椎体复位,疼痛较轻,且椎间隙高度以及LL腰椎前凸角等恢复显著,该疗法的预后效果佳,对机体伤害小且症状改善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性腰滑脱症 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腰椎终板形态对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影响
17
作者 范宇澄 蔡东岭 +2 位作者 郭伟俊 廖培基 魏其鹏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93-197,21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腰椎椎间形态对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融合器沉降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接受单节段TLIF治疗的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不同腰椎椎间形态对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融合器沉降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接受单节段TLIF治疗的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沉降组43例,其中男15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56±8.2)岁;未沉降组47例,其中男8例,女39例,平均年龄(58.26±13.5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影像参数(椎间隙高度、局部前凸角、终板形态参数、骨赘程度等)。再将患者分为无骨赘组46例,其中男15例,女31例,平均年龄(50.43±8.76)岁;骨赘组44例,其中男8例,女36例,平均年龄(61.84±11.18)岁。比较两组患者末次沉降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4.5±3.6)个月。沉降组的椎体前缘骨赘、终板形态较未沉降组的退变程度更高;沉降组的椎间隙矫正度高于未沉降组;骨赘程度与沉降度呈负相关。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板形态不规则、椎间隙过度撑开的患者TLIF术后发生融合器沉降的可能性大;椎体前缘骨赘在维持TLIF术后局部节段稳定、避免融合器沉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融合术 终板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植骨融合术与开放后路腰椎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斌彬 毛克亚 +4 位作者 韩振川 刘建恒 钟瑞 王润生 张雅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1-105,112,共6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价MIS-T...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3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为MIS-TLIF组(36例)和PLIF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的差异,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和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的差异,术后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及滑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S-TLIF组手术切口[(2.90±0.21) cm vs (7.69±1.33) cm]、住院费用[(7.15±1.21)万vs (8.11±2.04)万]、术中出血量[(111.54±53.49) ml vs (160.54±73.73) ml]、术后引流量[0 ml vs(264.7±81.8) ml]、术后卧床时间[(1.23±0.43) d vs (2.08±1.21) d]和住院时间[(8.54±2.49) d vs (11.43±4.29) d]均小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S-TLIF组和PLIF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MIS-TLIF组术后3 d、3个月腰痛VAS评分低于PLIF组(P <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腰、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D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S-TLIF手术可获得与传统PLIF手术相同的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和手术安全性,但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卧床时间短、无需放置引流、住院费用少等优点,同时术后腰痛残留率更低,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开放后路融合术
下载PDF
经椎间孔单枚融合器植骨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 被引量:10
19
作者 蔡明 郦志文 +2 位作者 何腾峰 李方财 陈其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0-521,共2页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作为改良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不但具备椎体间融合术的所有优点,同时避免了PLIF技术的缺点。标准的TLIF技术需...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作为改良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不但具备椎体间融合术的所有优点,同时避免了PLIF技术的缺点。标准的TLIF技术需要2枚融合器,且常需取自体髂骨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融合术 自体髂 单枚融合 疾患 后路腰融合术 lumbar 治疗 PLIF
下载PDF
钽合金微孔内置物和自体骨植骨在颈前路椎间融合术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阳汉强 姜亮 +3 位作者 张华 刘晓光 韦峰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3-1070,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钽合金微孔内置物和自体骨植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Sino Med等数据库,纳入关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钽合金微... 目的 :系统评价钽合金微孔内置物和自体骨植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Sino Med等数据库,纳入关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钽合金微孔内置物植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选取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和满意率等指标进行合并比较。结果 :共有5篇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篇为多中心研究,3篇为单中心研究;5篇文献对于随机序列产生均有充分描述,1篇文献对分配隐藏有充分描述,1篇文献对评价者的盲性有充分描述,3篇文献明确报道失访人数为0,4篇文献内容阐述详尽,信息偏倚较小。共有254例患者,钽合金微孔内置物植骨组142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组112例。钽合金微孔内置物融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MD=-28.85,95%CI(-47.09,-10.60),P=0.00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MD=-0.31,95%CI(-0.43,-0.19),P<0.0001]和满意率[OR=2.20,95%CI(1.06,4.55),P=0.035]都显著性优于自体骨植骨融合组;而平均手术出血量[MD=-73.61,95%CI(-217.72,70.51),P=0.32]、住院天数[MD=-0.51,95%CI(-1.08,0.06),P=0.08]、融合率[OR=0.63,95%CI(0.15,2.70),P=0.53]和术后并发症率[OR=0.25,95%CI(0.04,1.58),P=0.1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钽合金微孔内置物植骨与自体骨植骨治疗颈椎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钽合金微孔内置物植骨融合在手术时间、VAS评分和满意率上优于自体骨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合金 金属 自体 融合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