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84-84,共1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20例)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20例),观察2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20例)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20例),观察2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胰肠吻合时间平均(10.4±1.6)min,明显短于观察组(20.5±1.8)min,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10/2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吻合术式,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 套入式吻合术 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张文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6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20例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和20例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观察两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20例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和20例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观察两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胰肠吻合时间(10.4±1.6)min明显短于观察组(20.5±1.8)min,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10/2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吻合术式,胰肠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 套入式吻合术 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3
作者 沈佳敏 孙甜甜 +1 位作者 唐琴 孙广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择期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00例胃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择期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00例胃腺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改良π形吻合组与端侧吻合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选择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与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吻合时间)、术后康复指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以及引流管撤除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标[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病理分期(TNM分期)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π形吻合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吻合时间分别为(5.29±1.48)cm、(31.44±7.96)min,均明显短于端侧吻合组[(11.06±1.33)cm、(43.86±6.5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改良π形吻合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02±0.71)、(3.08±0.87)分,均明显低于端侧吻合组[(5.97±0.89)、(5.94±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分期均相比术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病理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选择食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的临床预后良好,相比端侧吻合术的术源性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对于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有更好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未发现明显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腹腔镜 管空肠改良π形吻合术 管空肠吻合术
下载PDF
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从云 彭淑牖 +3 位作者 朱剑华 吴青松 赵家锋 张小龙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胰肠吻合术——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7例病人,其中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腺中段切除,包括胰头癌3例、胰体癌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2例。其中2例胰腺残端明显过...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胰肠吻合术——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7例病人,其中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腺中段切除,包括胰头癌3例、胰体癌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2例。其中2例胰腺残端明显过大超过肠腔管径,2例行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操作包括3个主要步骤:胰腺残端游离,空肠系膜对侧肠壁切开及荷包缝线预置,胰肠端侧吻合(包括胰腺残端拖入空肠、吻合口两端肠壁固定于胰腺上、下缘后腹膜、浆肌层荷包缝线结扎捆绑)。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切口疝1例,无胆漏和胰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捆绑式胰肠端侧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发生,特别是胰腺残端过大者,从而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腺中段切除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腺中段切除术 吻合 捆绑式吻合术
下载PDF
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华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4期857-858,共2页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对照组采取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吻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对照组采取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吻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为38.1%;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短,预防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管空肠吻合 十二指肠切除术 套入式吻合
下载PDF
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王智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析效果较好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吻合的方法,重点剖析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的优势。方法:收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端侧胰管空肠吻合术的1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改... 目的:探析效果较好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吻合的方法,重点剖析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的优势。方法:收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端侧胰管空肠吻合术的1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术的1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行吻合术的时间和术后胰瘘发生情况。结果:运用传统的端侧胰管空肠吻合术的对照组与运用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术的观察组相比,术中吻合所用时间与术后胰瘘发生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端侧胰管空肠吻合术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管空肠吻合 十二指肠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附76例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树钢 于巍巍 费立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8期627-628,共2页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空肠吻合技术的改进。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3年11月7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胰空肠黏膜吻合时间平均26.7 min,无胰瘘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方法...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空肠吻合技术的改进。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13年11月7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胰空肠黏膜吻合时间平均26.7 min,无胰瘘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改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吻合可靠,胰瘘发生率低的特点,且能较好地保持胰腺外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改良管空肠黏膜吻合术
下载PDF
胰空肠端侧吻合肠内置管吸引预防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后胰瘘
8
作者 邸恩昌 《医学信息》 1997年第2期37-37,共1页
胰空肠端侧吻合肠内置管吸引预防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后胰瘘在胰十二胰肠切除术中,我们采用胰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并在空肠袢内放置直径0.8~1.0cm的引流管引出体外进行低负压吸引的方法,防止术后胰空肠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发生。经... 胰空肠端侧吻合肠内置管吸引预防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后胰瘘在胰十二胰肠切除术中,我们采用胰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并在空肠袢内放置直径0.8~1.0cm的引流管引出体外进行低负压吸引的方法,防止术后胰空肠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发生。经11例病人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脂肠切除术 吻合 内置管 预防 低负压吸引 吻合口瘘并发症 术后 河北医科大学 空肠吻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术对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杨楠 王庆大 孙楼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23-1726,共4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不同胰肠吻合术对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D患者100例,根据术中吻合方式不同分为A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53例)和B组(改良内陷式胰肠吻合术,4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不同胰肠吻合术对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D患者100例,根据术中吻合方式不同分为A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53例)和B组(改良内陷式胰肠吻合术,4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应激指标变化及手术结局。结果:B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患者,胰管直径小于A组患者(均P<0.05)。B组患者术后胰瘘和出血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CRP、中性粒细胞比例及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CRP、中性粒细胞比例及WBC低于术后第1天(均P<0.05)。术后第7天,B组CRP、中性粒细胞比例及WBC低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相比,改良内陷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能够缩短吻合时间,术后瘘管和出血的发生率更低,应激反应更小,恢复更快,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 改良内陷式吻合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39例临床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辉 薛永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3-824,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胃空肠吻合患者,10例胆肠吻合患者,7例胰肠吻合患者效仿施行改良式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和结论: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较传统术式... 目的:观察改良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胃空肠吻合患者,10例胆肠吻合患者,7例胰肠吻合患者效仿施行改良式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和结论: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较传统术式简单、并发症少、抗反流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X-Y 临床应用价值 吻合术 斜行 空肠吻合 吻合术 胆肠吻合 吻合 临床疗效 传统术式 患者 改良 并发症 抗反流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分别采用常规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常规组)和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改良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各60例。...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分别采用常规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常规组)和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改良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各60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改良组一次成功率、通畅率及失功率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吻合时间、成熟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早期血栓、吻合口狭窄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建议采用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其效果理想,吻合和成熟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血管内瘘 改良式动静脉吻合术
下载PDF
结扎胰管的套叠式胰空肠对端吻合术应用体会
12
作者 潘建林 何毓椿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925-926,共2页
关键词 吻合术 空肠 套叠式 胰管 结扎 十二指肠切除 癌患者 壶腹部 头癌
下载PDF
改良胰管空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附31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永清 成伟 徐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评价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吻合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2013年6月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患者资料,其中2008 ~2010年14例行传统胰肠端端套入吻合,2011~2013年17例行改良胰管空肠吻合,... 目的 评价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吻合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2013年6月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患者资料,其中2008 ~2010年14例行传统胰肠端端套入吻合,2011~2013年17例行改良胰管空肠吻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出血、引流液淀粉酶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改良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传统法对比无差异,术后出血例数对比无差异,但是术后引流物淀粉酶和胰漏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降低.结论 改良法胰管空肠吻合术操作具备相对简单、吻合可靠、胰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管空肠吻合术 套入吻合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导管对粘膜与端侧胰空肠吻合的前瞻性随机比较
14
作者 傅德良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导管 粘膜 空肠吻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改良胰空肠吻合预防术后胰漏12例
15
作者 吕玉良 潘学武 +1 位作者 张金珍 瞿海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2期94-94,共1页
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改良胰空肠吻合术 12例 ,手术顺利 ,术后恢复良好 ,无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 改良空肠吻合术 手术后 预防
下载PDF
胰腺捆绑交锁式胰肠端侧吻合术
16
作者 陈曦 付瑞标 朱锦辉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2-252,共1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胰腺残端的重建是该术式的难点和重点,与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胰腺残端重建的方式有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胰瘘的发生。本视频介绍笔者团...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胰腺残端的重建是该术式的难点和重点,与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胰腺残端重建的方式有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避免胰瘘的发生。本视频介绍笔者团队设计和使用的一种新的胰肠吻合方法——"胰腺捆绑交锁式胰肠端侧吻合术",该方法是我们团队在熟悉多种经典的胰肠吻合方法之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并在手术中加以实践形成的,尤其适合质地柔软的胰腺,目前经过实践初步体现了该术式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术 吻合 腺残 腹腔镜技术 术后 交锁 腹腔镜十二指肠切除术 设计和使用
原文传递
双针全层胰肠吻合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胰瘘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国利 郑志方 +3 位作者 胡文靖 于爱军 岳秋菊 崔淼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2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双针全层胰肠吻合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承... 目的 探讨双针全层胰肠吻合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LPD治疗的胰头良恶性占位病变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6例(行双针全层胰肠吻合术)和对照组46例(行传统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胰管空肠吻合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情况(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并发症(POPF、胆瘘、胃排空障碍、腹腔内出血)及预后情况(再次手术、围术期死亡)。结果 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再次手术发生率及胆瘘、胃排空障碍、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胰管空肠吻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围术期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POPF总发生率、B、C级POPF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A级POPF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针全层胰肠吻合术应用于LPD有效、安全,可有效降低POPF的发生率及围术期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双针全层吻合术 管空肠黏膜吻合术 术后 死亡率
下载PDF
“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胡继龙 李其云 +2 位作者 张秉韬 郑志难 孙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PD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PD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二次手术及死亡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胰生化漏、胆瘘、出血、局限性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二次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精神健康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精力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术中采用“洪氏一针法”行胰肠吻合术有利于缩短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胰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洪氏一针法” 空肠套入吻合术 并发症 吻合时间
下载PDF
不同袢氏吻合术对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廓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袢氏吻合术对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进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部疾病患者85例,通过随机数字抽签分为实验组(43例)和参照组(4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实验组患者实施改... 目的分析不同袢氏吻合术对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进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部疾病患者85例,通过随机数字抽签分为实验组(43例)和参照组(4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实验组患者实施改良overlap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20例(46.51%),有效19例(44.19%),无效4例(9.30%),治疗总有效39例(90.70%);参照组治疗显效15例(35.71%),有效16例(38.10%),无效11例(26.19%),治疗总有效31例(73.8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91%小于参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overlap吻合术在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抑制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食管反流情况,促进患者的胃容量恢复,进而提升患者的整体营养恢复以及体重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overlap吻合术 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胃大部分切除 疗效
下载PDF
胆总管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吻合术式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玉元 陈雯洲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的最佳术式。方法 我院从 1980 4~ 2 0 0 0 3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58例 ,男 2 4例 ( 4 1 38% ) ,女 34例 ( 58 62 % ) ,年龄 3个月~ 13岁 ,平均 5 9岁。病史平均 1 8年。根据“... 目的 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的最佳术式。方法 我院从 1980 4~ 2 0 0 0 3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58例 ,男 2 4例 ( 4 1 38% ) ,女 34例 ( 58 62 % ) ,年龄 3个月~ 13岁 ,平均 5 9岁。病史平均 1 8年。根据“腹痛、黄疸、腹部包块”等病史、体征和B超、CT、X线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本组小儿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囊肿切除 36例 (组Ⅰ ) ,总肝管空肠端端Roux en y式吻合 16例 (组Ia) ,端侧吻合、胆道置管引流 2 0例 (组Ib) ,囊肿同空肠Roux en y式吻合 2 2例 (组Ⅱ )。结果 组Ⅱ死亡 1例 ,并发症率组Ⅱ50 %、组Ia2 5%、组Ib5% ,远期治愈率为 98 2 8%。结论 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唯一有效的方法 ,因残留囊肿癌变率达 2 5% ,故现今多主张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胆道重建。作者认为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胆道引流术简便、容易掌握、安全及并发症少 ,宜于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空肠吻合术 吻合 并发症 胆总管囊肿切除 肝总管 Roux-en-y 术式探讨 诊断 治疗 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