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春梅 黄砚屏 张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科出生并实施脐静脉置管的5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后导管固定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采用荷包缝合法固定... 目的探讨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科出生并实施脐静脉置管的5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后导管固定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采用荷包缝合法固定导管,后者为改良固定法,采用脐带结扎包橡胶圈固定脐静脉导管,无需缝合。2组均为胶布搭桥固定,比较2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在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例出现脱管,4例出现导管移位;观察组2例出现导管移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患儿发生脐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为(9.39±1.52)d,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9.53±1.59)d,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胶圈固定脐静脉插管可以避免外科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移位、脐出血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管 新生儿 导管固定
下载PDF
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导管意外脱出及堵塞的预防作用
2
作者 李晨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颈内双腔静脉置管的76例HSCT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讨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颈内双腔静脉置管的76例HSCT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穿刺点局部感染、接触性皮炎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导管意外脱出,且导管堵塞后再通率、导管永久堵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接受HSCT治疗期间行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可获得更理想的固定效果及安全性,有效预防导管意外脱出、堵塞,有助于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可明显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颈内双腔静脉置管 改良颈内静脉导管固定
下载PDF
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用于早产儿中的效果探讨
3
作者 谢桂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4-35,共2页
探究将早产儿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应用于早产儿脐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以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中出生的足月儿68名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变量的原则上对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 探究将早产儿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应用于早产儿脐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以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中出生的足月儿68名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变量的原则上对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对照组内早产儿采用常规常规荷包缝合胶布搭桥术,实验组早产儿则采用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进行处理,对两组早产儿的病情康复时间、早产儿家属对管理满意评分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早产儿的病情康复时间更短,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两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更低,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能够有助于提高早产儿脐带管理的整体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操作简便的管理方式,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 带管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改良脐带缝扎固定法在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利华 丁志芳 +3 位作者 李丽 欧阳平 陶利洁 何燕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带处理方法,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对68例脐静脉置管患儿采用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即当脐静脉插管成功后,用7号丝线在导管进行打结,再将导管两侧的丝线用圆针在脐带断端面的内侧向下由内向外贯穿汇合...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带处理方法,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对68例脐静脉置管患儿采用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即当脐静脉插管成功后,用7号丝线在导管进行打结,再将导管两侧的丝线用圆针在脐带断端面的内侧向下由内向外贯穿汇合正反两面环形打结。结果68例中无1例发生脱管、感染。5例输液不畅、2例渗血;6例给予处理后继续留置,1例拔管。67例置管2~7 d,平均4.6d。结论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脱管、脐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静脉置管 带缝扎固定 脱管 出血
下载PDF
改良固定法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颈内静脉导管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智 张春凤 +1 位作者 周贻振 周雪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颈内双腔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颈内双腔静脉置管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96例,采用抛硬币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使用改良法固定患儿颈内静...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颈内双腔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颈内双腔静脉置管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96例,采用抛硬币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使用改良法固定患儿颈内静脉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结果观察组患儿导管脱出率(0)、导管堵塞后再通率(12.50%)及导管永久堵塞率(2.08%)均低于观察组(14.58%,33.33%,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法固定患儿颈内静脉导管效果良好,能有效防止患儿导管意外脱出和减少导管堵塞,有利于患儿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导管 改良固定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 应用
下载PDF
颈内中心静脉导管中段置管改良固定方式在宫颈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兰兰 喻薇 +1 位作者 曾莉莉 周芳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4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观察颈内中心静脉导管中段置管改良固定方式在宫颈癌术后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医院接受颈内中段中心静脉置管的100例宫颈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颈内中心静脉导管中段置管改良固定方式在宫颈癌术后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医院接受颈内中段中心静脉置管的100例宫颈癌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缝合固定,试验组实施去除缝线、导管固定翼的方法。比较两组颈内中段静脉置入导管穿刺点及导管缝合处局部皮肤感染率、颈内中段静脉导管脱出率、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评价、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导管更换敷料时间、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率、颈内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颈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导管敷料更换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颈内中心静脉导管中段置管的宫颈癌术后病人采用去除缝线和导管固定翼的固定方式,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及导管脱出率,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可延长导管更换敷料时间,缓解局部疼痛程度,提升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颈内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固定方式 导管相关感染
下载PDF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脐旁缠绕固定法效果观察
7
作者 郭舒文 张舒云 +2 位作者 林娟斌 张秀虹 戴冬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脐旁缠绕固定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类实验研究设计,将145例拟接受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脐静脉置管成功后对照组(n=67)常规采用密闭式脐周缠绕固定法,干预组(n=78)采用脐旁缠绕固定法...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脐旁缠绕固定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类实验研究设计,将145例拟接受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脐静脉置管成功后对照组(n=67)常规采用密闭式脐周缠绕固定法,干预组(n=78)采用脐旁缠绕固定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的总留置时间、更换贴膜的次数、导管移位率及脐部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更换贴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脐部并发症(渗血、脐部皮肤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脐静脉置管采用脐旁缠绕固定法,能有效减少更换贴膜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证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置管术 导管固定 缠绕固定 周缠绕 旁缠绕 部并发症 儿科护理
下载PDF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8
作者 田美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7-0100,共4页
研究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方法 择取100例2022.5~2023.4在本院儿科住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两组的比例为1:1,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 研究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方法 择取100例2022.5~2023.4在本院儿科住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两组的比例为1:1,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不同固定方法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为(70.94±8.53)h,留置针重新固定、敷贴卷边、留置针压伤皮肤的发生率分别为2.00%、4.00%、0.00%,患儿监护人护理满意度为(96.00%),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的实施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有助于患儿监护人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 输液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菲 王瑞兰 牛秀娟 《护理学报》 2013年第7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后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4月住院,肿瘤晚期并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60例,分为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各30例。传统方法组采用缝线、固定夹、贴膜三重固定,改良方法组采用输液贴、3M胶布、贴膜... 目的观察改良后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4月住院,肿瘤晚期并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60例,分为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各30例。传统方法组采用缝线、固定夹、贴膜三重固定,改良方法组采用输液贴、3M胶布、贴膜三重固定。比较两组导管滑脱发生率、皮肤损伤程度和穿刺处皮肤细菌检出率。结果2种固定方式下导管均无脱落情况,改良方法固定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对患者皮肤损伤小,穿刺处皮肤细菌检出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改良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固定效果好,减少患者皮肤损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深静脉导管 固定 改良
下载PDF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乔淑兰 赵英荣 苗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9-4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78例使用脐静脉导管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常规方法固定脐静脉导管;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法固定脐静脉导管。对比两组脐静... 目的对比分析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78例使用脐静脉导管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常规方法固定脐静脉导管;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法固定脐静脉导管。对比两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观察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8.16±0.74)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6.21±1.02)d;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可有效延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置管时间,降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静脉导管 荷包缝合 气门芯 导管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置管联合镂空式固定法在早产儿脐静脉导管留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平平 苗金红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2期3092-309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联合镂空式固定法在早产儿脐静脉导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插置管联合桥式固定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实时引导下置管联合镂空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联合镂空式固定法在早产儿脐静脉导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插置管联合桥式固定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实时引导下置管联合镂空式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两组患儿脐静脉导管置管成功率、导管准确放置率、置管时间、脐带残端捆扎时间及敷料更换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导管有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脐静脉导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4.904,P=0.027),导管准确放置率高于对照组(χ^(2)=4.904,P=0.027),脐静脉导管有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χ^(2)=12.658,P<0.001),脐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置管及镂空式固定法能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一次置管准确放置率,延长导管有效留置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优于盲插置管联合桥式固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早产儿 超声引导 镂空式固定
下载PDF
两种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纪妹 张丽丽 胡青霞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导管固定方法在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新生儿监护室实施脐静脉置管的6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固定方法为荷包缝合脐带残端,并用医用胶... 目的探讨两种导管固定方法在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新生儿监护室实施脐静脉置管的6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固定方法为荷包缝合脐带残端,并用医用胶带将导管蝶形固定于患儿腹壁一侧;观察组则用橡胶圈直接套扎,之后将脐静脉导管末端环形固定于患儿脐周,并按照肚脐大小将半径为5 cm的圆形水胶体透明辅料剪成环宽为3 cm的空心圆形,只固定导管,充分暴露脐带,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比较2组患儿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位、脱出、脐带出血及脐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t=-14.87,P<0.01),导管移位、脐带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3;P=0.02),2组导管脱出及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P=0.22)。结论改良后的脐静脉导管固定方法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置管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固定 静脉置管 导管移位
下载PDF
改良缝线固定方法对血液透析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脱落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静 刘观莲 黄莉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5期86-86,8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缝线固定方法对血液透析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脱落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12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缝线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4例)与试验组(3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缝线固定方法,... 目的探讨改良缝线固定方法对血液透析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脱落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12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缝线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4例)与试验组(3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缝线固定方法,试验组采取改良缝线固定方法,比较两组置管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置管效果及导管缝线保留时间。结果试验组缝线断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脱落、导管流量不佳、局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导管缝线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缝线固定方法能够预防血液透析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脱落,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缝线固定 血液透析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 脱落
下载PDF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脐静脉导管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文青 孙娟 +2 位作者 王正新 严飞 解红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脐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脐静脉导管置入的新生儿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脐静脉导管固定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6例采用外科手... 目的探讨2种不同脐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脐静脉导管置入的新生儿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脐静脉导管固定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6例采用外科手术荷包缝合加无纺胶布搭桥固定方法固定导管,改良组17例采用脐带结扎包内气门芯套在脐带根部,并以7号丝线代替气门芯尾线缠绕导管进行正反面环形打结数周后固定导管,外露导管环形放于脐旁,应用水胶体敷贴覆盖固定。比较2种脐静脉导管方法的固定效果。结果 2组均未出现导管脱出、插管过深、拔管后出血病例。2组置管后留置时间、感染、局部渗血、腹胀、拔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固定方法不易发生导管脱落及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不增加置管相关并发症,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导管固定 新生儿护理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姝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改良后的固定效果。方法:选取51例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导管采用改良的"C"型固定方法,同时选50例采用传统"S"型固定方法固定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改良后的固定效果。方法:选取51例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导管采用改良的"C"型固定方法,同时选50例采用传统"S"型固定方法固定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堵管、脱管、导管断裂、移位、置管处感染、导管压迫皮肤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C"型改良固定方法固定效果良好,可避免导管断裂、移位、脱管、堵管现象,减少了置管处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 改良 效果
下载PDF
改良方法固定导管在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秋仁 邓静思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固定导管对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滑脱、渗血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在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139例重症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41例行人工肝治疗的重症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固定导管对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滑脱、渗血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在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139例重症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41例行人工肝治疗的重症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选用传统方式固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对中心静脉导管选用改良固定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滑脱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采用改良方法固定可有效减少导管滑脱及导管相关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中心静脉置管 改良 固定导管
下载PDF
介绍一种改良的经颈内/外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
17
作者 郭丽叶 叶国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7期132-132,共1页
经颈内/外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及静脉给药中,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常不采用皮肤缝合,而直接采用3M敷贴粘贴或只是单侧缝合。但在实际中,由于颈部活动度大、皮肤褶皱多、皮脂腺分泌旺盛、穿刺点渗血渗... 经颈内/外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及静脉给药中,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常不采用皮肤缝合,而直接采用3M敷贴粘贴或只是单侧缝合。但在实际中,由于颈部活动度大、皮肤褶皱多、皮脂腺分泌旺盛、穿刺点渗血渗液多,常使超薄敷贴不宜固定,以致重复更换敷贴,增大了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时间,耗费了医疗成本。针对此种情况,本科对传统的敷贴固定法进行了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 置入 颈内 改良 危重病患者 皮肤缝合 皮脂腺分泌
下载PDF
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洋 徐正磊 +1 位作者 李迎雪 严健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930-293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为传统组(55例)和改良组(58例)。传统组采用沙氏导丝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250 g重物悬吊牵引固定;改良组置... 目的探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为传统组(55例)和改良组(58例)。传统组采用沙氏导丝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250 g重物悬吊牵引固定;改良组置管方法同传统组,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效果相似,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0.9%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胸闷、胸痛程度较传统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乒乓球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具有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简单易行的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腔二囊管 改良乒乓球固定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下载PDF
改良固定法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吕友红 黄丽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3期2207-2208,共2页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经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因其操作、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能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且能携管出院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在患者携管过程中,常发生导管相关性...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经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因其操作、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能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且能携管出院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在患者携管过程中,常发生导管相关性压疮,压疮最多见于肝素帽压迫处。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甚至破溃、感染。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维护时改进固定方法,有效地预防了导管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 压疮 预防护理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两种缝扎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欧阳平 《安徽医学》 2013年第4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静脉置管缝扎固定法,以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将66例实施脐静脉置管的高危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良式脐静脉缝扎法,对照组实施传统脐静脉缝扎法,比较两组患儿在脱管、脐出血及置管时间等...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静脉置管缝扎固定法,以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将66例实施脐静脉置管的高危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良式脐静脉缝扎法,对照组实施传统脐静脉缝扎法,比较两组患儿在脱管、脐出血及置管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脱管、脐出血、置管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脱管、脐出血,延长置管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带缝扎固定 静脉置管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