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梅桂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8期151-154,163,共5页
目的浅析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应用改良腹式横切口的临床价值,以便为日后临床提供可靠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纵向切口子... 目的浅析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应用改良腹式横切口的临床价值,以便为日后临床提供可靠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纵向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行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指标及术后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165.67±18.17)mL少于对照组的(238.87±17.62)mL,且手术时间(34.58±4.67)min、取胎时间(6.72±2.25)min、术后排气时间(12.62±3.42)h、首次进食时间(13.18±1.27)h、住院时长(5.28±0.49)d均短于对照组的(50.71±4.73)min、(12.52±2.48)min、(30.37±4.17)h、(24.87±2.58)h、(7.53±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10、14.356、10.247、19.417、24.050、16.036,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9.31±0.39)分高于对照组的(8.42±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2,P<0.05)。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相较于纵向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缩短胎儿娩出时间,促使产妇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切口 改良切口 指标 APGAR评分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静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剖腹产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剖腹产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新生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取胎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切口疼痛、切口延裂、盆腔粘连、术中血尿、胎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更佳,能有效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加快产妇术后康复,提高新生儿分娩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切口子宫下剖宫产 剖宫产
下载PDF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88例观察
3
作者 王振文 唐薇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40-341,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 后并发症 改良切口子宫下剖宫产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4
作者 钱碧慧 鲁励 贺静 《当代医学》 2010年第7期4-5,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式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式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滴注青霉素预防感染。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以及术中损伤(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术后病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改良切口 切口 子宫下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效果对比
5
作者 葛素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72-73,共2页
探讨对于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在手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分别通过改良腹式横切口、纵切口的不同切口方式对于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共计136例研究对象,均是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产科妊娠女性,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 探讨对于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在手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分别通过改良腹式横切口、纵切口的不同切口方式对于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共计136例研究对象,均是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产科妊娠女性,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于对照组的68例在切口的选择上为纵切口,观察组的68例切口则是改良腹式横切口,其他的操作均是参照规范实施,进行各组临床效果的观察及对比。结果: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差异上,观察组各时间指标上均是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在并发症发生上,总发生率也是观察组5.88%远比对照组19.11%更低,各观察指标均差异明显同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行剖宫产术分娩过程,在手术切口上,选择改良腹式横切口比常规的纵切口更加有利于手术的实施,且对于术后的康复也有很大帮助,并发症也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切口子宫下剖宫产 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卢桂雨 朱楠 《中国厂矿医学》 2005年第3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改良切口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娇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3期36-37,共2页
目的对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62例产妇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2组(n=31),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研究组产妇进行改良... 目的对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62例产妇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2组(n=31),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研究组产妇进行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2组产妇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耗时分别为(4.93±2.01)m L、(146.81±26.93)m L、(21.04±6.05)min,对照组产妇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耗时分别为(16.04±7.47)m L、(245.36±68.25)m L、(32.35±11.04)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术后镇痛率、术后腹泻率、术后病率、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12.90%、6.45%、3.23%、(23.87±11.02)h,对照组产妇术后镇痛率、术后腹泻率、术后病率、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38.71%、16.13%、16.13%、(48.34±13.63)h,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口 切口 子宫下剖宫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术式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淑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88-1089,共2页
关键词 切口 壁纵切口 子宫下剖宫产 对比观察 患者 孕妇
下载PDF
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彩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3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产妇... 目的:探讨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使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为观察组产妇使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及对剖宫产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手术结束后,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均好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产妇的手术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高位子宫下剖宫产 改良剖宫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子宫下段剖宫产应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和纵切口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玉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33期92-93,共2页
目的对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应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和纵切口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术进行剖宫产... 目的对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应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和纵切口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术进行剖宫产,观察组产妇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术进行剖宫产。对两组产妇的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明显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妇术后粘连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剖宫产,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的手术时间、取胎时间以及排气时间,降低产妇术中出血量,并且能够降低产妇术后粘连率,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改良切口 切口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11
作者 金芳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吉安县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25例,行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25例...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吉安县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25例,行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25例,施行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对比2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取胎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比组(P<0.05)。2组产后2h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12h和产后24h研究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仑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较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更为安全,同时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改良切口 子宫下切口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2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李青燕 王怀娥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9期1043-1044,共2页
我院自2000年起开展了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即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不缝合腹膜,皮内连续缝合,不拆线,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改良切口子宫下剖宫产 临床分析 连续硬膜外麻醉 适应症 方法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蔺玉红 李易霞 +1 位作者 任翠玲 候红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 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 观察组 3 3 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3 1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两组分别于产后 5~ 7d、产后 42d、产后 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 目的 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 观察组 3 3 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3 1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两组分别于产后 5~ 7d、产后 42d、产后 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了解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 ,产后 5~ 7d ,腹痛发生率分别为 83 0 %,5 2 %;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 3 2 7%,0 ;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分别为 83 0 %,5 2 %。产后 42d ,腹痛发生率分别为 2 0 9%、0 ;皮下硬结均未发生 ,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为 64 5 %,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较纵切口为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切口 部肌损伤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玲艳 周永来 +2 位作者 李青华 易友香 金波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6期447-447,463,共2页
关键词 筋膜内子宫切除 改良切口 临床分析 剖宫产 微创手 妇科领域 质量 后恢复 总结分析 妇产科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效果对比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明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6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剖宫手术切口不同可分为横切口组和纵切口组,分别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和传统腹式纵切口进行剖宫产,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究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6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剖宫手术切口不同可分为横切口组和纵切口组,分别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和传统腹式纵切口进行剖宫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不同腹式切口下,横切口组平均开腹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纵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传统腹式纵切口,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手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切口 切口 子宫下 剖宫产
下载PDF
浅析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式剖宫产临床手术结局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合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9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对比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式剖宫产临床手术结局。方法 66例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横切口组和改良组,各33例。横切口组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组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研究对比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式剖宫产临床手术结局。方法 66例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横切口组和改良组,各33例。横切口组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组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对剖宫产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对剖宫产的满意度为90.91%,明显高于横切口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横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横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效果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和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高位子宫下剖宫产 改良剖宫产 结局
下载PDF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式剖宫产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晓燕 马丽 赵岩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6期60-61,共2页
目的:比较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与改良式两种模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有剖宫产指征且自愿接受剖宫产的患者100例,根据剖宫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改良式剖宫产,对照组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 目的:比较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与改良式两种模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有剖宫产指征且自愿接受剖宫产的患者100例,根据剖宫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改良式剖宫产,对照组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与孕妇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率更低,孕妇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改良式剖宫产可明显减少手术用时,缩短切口疼痛与住院时间,使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降低并发症率,孕妇更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高位子宫下 改良 不同剖宫产 孕妇满意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术与腹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比较
18
作者 李东林 刘碧芬 王豫黔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7期646-647,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 方法 比较 切口子宫下剖宫产 马彦彦
下载PDF
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改良
19
作者 刘艳云 冯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0年第6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下 壁纵切口 改良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吴福丽 罗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切口 壁浅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