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堂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6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修补术,研究组使用改良TEP,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氧化应激、胃肠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低于术前,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TAC、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EP能够优化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指标,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刺激更小,同时还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成人腹股沟疝 氧化应激 胃肠激素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前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RIH)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RIH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TEP治疗,观察组在TE... 目的:探讨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RIH)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RIH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TEP治疗,观察组在TEP治疗中进行主动疝囊切开。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1d时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d时两组患者β-EP、Cor、ALD、NE、TNF-α、IL-8、IL-17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术后1d时的β-EP、Cor、ALD、NE、TNF-α、IL-8、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7.32%)较对照组(29.27%)低(P<0.05)。结论: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TEP治疗RIH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手术损伤和手术引发的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腹股沟疝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主动疝囊切开技 后疼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与腹膜前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3
作者 欧阳峰 贺正兵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并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西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并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西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但手术时间更长(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2、24 h,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2 h,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SOD、GSH-Ps水平均降低,MDA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氧化应激反应更轻,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膜修补 腹膜前疝修补 腹股沟疝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王桂平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对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4年1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TEP组与改良Kugel无张力...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对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4年1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TEP组与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MK)组,各43例。MK组采用MK治疗,TEP组采用TEP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pH、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术前,但TEP组均低于MK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但TEP组高于M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术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MK术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 血气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与Rutkow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欧庆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4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治疗中使用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prosthesis,TEP)、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Rutkow inguinal rapa...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治疗中使用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prosthesis,TEP)、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Rutkow inguinal rapair,Rutkow)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院外二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TEP组、TAPP组和Rutkow组,每组25例。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e-6,IL-6)]水平、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Rutkow组手术时间短于TEP组、TAPP组,TEP组切口长度短于TAPP组、Rutkow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PP组、Rutko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1/25),低于TAPP组的24.00%(6/25)、Rutkow组的28.00%(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5.357;P均<0.05)。治疗前,3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P组CRP、TNF-α、IL-6水平低于TAPP组、Rutko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E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TAPP、Rutkow;因此,临床治疗腹股沟疝患者采用TEP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完全腹膜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腹腔腹膜腹腔镜修补 Rutkow 腹股沟疝 疗效
下载PDF
侧方入路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附110例报告)
6
作者 张一忠 汤睿 +5 位作者 王廷峰 司仙科 叶乐斌 柳楠 项世骏 吴卫东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报道侧方入路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L⁃SILTEP)修补这一应用于特定情况下腹股沟疝的全新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完成... 目的:报道侧方入路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L⁃SILTEP)修补这一应用于特定情况下腹股沟疝的全新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完成的110例腹股沟疝L⁃SILTEP的资料,分析病例资料、手术细节、住院时间和术后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中位手术时间55(41.25,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2,10)mL。术中腹壁下血管损伤5例(4.5%),精索损伤1例(0.9%)。术后6、24和48 h疼痛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3.0±0.8)分、(1.9±0.7)分和(1.1±0.4)分。平均住院时间(3.3±0.7)d。术后并发症常见为腹股沟区血清肿(9例,8.2%),腹膜外间隙血肿1例(0.9%),阴囊积液1例(0.9%)。结论:L⁃SILTEP安全、方便、有效。因其技术要求高,应用限于特定的病人和医师。开展该手术需要重视培训和技术细节,谨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单孔腹腔镜 完全腹膜修补 侧方入路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霞 韩江博 +2 位作者 濮苗 江春霞 常绪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组(n=50)与TEP组(n=50)。开放组行开放疝修补术,TEP组行TEP。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后1 d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氧化应激介质[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P物质、5-羟色胺]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EP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开放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4.28±1.70)mL、(14.62±1.68)h、(4.38±0.46)d、(14.76±1.72)d,均低(短)于开放组[(23.96±2.63)mL、(18.29±2.15)h、(7.64±0.79)d、(16.89±1.91)d],手术时间为(70.18±7.32)min,长于开放组[(53.86±5.6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TEP组的血清TNF-ɑ、IL-6、IL-1β、YKL-40、P物质、5-羟色胺水平分别为[(1.93±0.20)ng/mL、(4.67±0.49)pg/mL、(2.63±0.29)pg/mL、(124.64±14.08)pg/mL、(89.96±9.24)pg/mL、(229.75±24.69)nmol/L],均低于开放组[(2.87±0.31)ng/mL、(6.14±0.64)pg/mL、(3.89±0.40)pg/mL、(158.93±18.94)pg/mL、(106.83±12.09)pg/mL、(297.68±31.71)nmol/L],血清SOD、GSH-Px、β-EP水平分别为(122.97±14.86)U/mL、(2.25±0.24)U/mL、(104.65±12.94)ng/mL,均高于开放组[(103.75±12.93)U/mL、(1.67±0.18)U/mL、(81.09±8.3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4.00%,低于开放组18.00%(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小的优点,优于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炎症介质 氧化应激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治疗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聂双发 王辰洋 +6 位作者 胡晓峰 李磊 王韬 王晓旭 宋永 费建东 安永铸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在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在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实验室检查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术后第3 d,两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明显下降,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治疗急诊绞窄性腹股沟疝是安全的、可行的,较开放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腹股沟疝 腹腔镜腹膜腹股沟疝修补 肠切除肠吻合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李安云 苏芹芹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9)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照组(n=39)行开放式完全...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9)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照组(n=39)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6%vs. 7.69%,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安全、可行,可优化各项手术指标,减轻炎症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检查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补片固定方式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0
作者 刘小宇 姜浩然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补片固定方式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TEP)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免固定组(67例,采用自固定补片进行腹腔镜TEP疝修... 目的探讨不同补片固定方式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TEP)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免固定组(67例,采用自固定补片进行腹腔镜TEP疝修补术)和医用胶组(33例,采用传统补片进行腹腔镜TEP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固定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医用胶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免固定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术后6个月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医用胶组(P<0.05);免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医用胶组(P<0.05)。结论采用自固定补片腹腔镜TEP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 完全腹膜修补 自固定补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11
作者 李鸿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4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外科收治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EP组和TAP...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4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外科收治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EP组和TAPP组,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恢复时间短于TAPP组,术后12 h、24 h、48 h时的VAS评分低于TAPP组,住院费用少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期间2组患者均无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TEP和TAPP手术均有确切效果,其中TEP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对肠胃功能影响较小、患者经济负担轻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
12
作者 郑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08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9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P组和TAPP组。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08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9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P组和TAPP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水平。统计阴囊血清肿、尿潴留、局部感觉异常等术后并发症。结果共纳入94例患者,每组47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24 h时的VAS评分低于TAPP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和TEP均有确切的近期效果及可靠的安全性,其中TEP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TAPP则有利于发现和同期处理隐匿性疝、双侧疝。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术者的腔镜技术水平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腹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 腹腔镜腹膜修补
下载PDF
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13
作者 陆俊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6-0089,共4页
分析腹股沟疝通过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1.3-2023.3间人员置入实验中,共62名,最为研究人员,按抽签均分患者,分成对照与观察组,分别予以传统疝修补术、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实验中出现的任何数据均进行统计并做对... 分析腹股沟疝通过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1.3-2023.3间人员置入实验中,共62名,最为研究人员,按抽签均分患者,分成对照与观察组,分别予以传统疝修补术、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实验中出现的任何数据均进行统计并做对比。结果 为患者提供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所使用时间比较短,同时在手术期间造成的出血量比较低,在手术中之后患者能够尽快下床运动,使身体中产生的疼痛感逐渐降低,加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其数值予以比较,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期间,其手术的出血量较低,患者术后疼痛少,术后出现复发以及负面症状的概率也比较低,其生活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腹腔镜修补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
14
作者 刘裕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6-0030,共5页
对腹股沟疝患者,开展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观察该种方式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情况。方法 病例收集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中,将该时间段的100例患者分为开放疝组和腔镜修补组,前者开展开放疝修补术;后者开展TE... 对腹股沟疝患者,开展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观察该种方式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情况。方法 病例收集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中,将该时间段的100例患者分为开放疝组和腔镜修补组,前者开展开放疝修补术;后者开展TE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围手术期指标以及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等差异性。结果 (1)开放疝组治疗总有效率78.00%,低于腔镜修补组的96.00%,(p<0.05)。(2)腔镜修补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开放疝组,手术时间高于开放疝组,(p<0.05)。(3)术后1天腔镜修补组TNF-α、IL-6、IL-1β指标低于开放疝组,(p<0.05)。(4)术后腔镜修补组YKL-40低于开放疝组,SOD、GSH-Px指标高于开放疝组,(p<0.05)。(5)术后1天腔镜修补组β-EP水平高于开放疝组,P物质、5-羟色胺低于开放疝组,(p<0.05)。(6)腔镜修补组并发症占比6.00%,低于开放疝组的20.00%,(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开展TEP治疗能够减少病症和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炎症介质 氧化应激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及结果观察
15
作者 王灵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7月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患者均接受TEP治...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7月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患者均接受TEP治疗,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TEP患者术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促进康复、减轻疼痛及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李启彪 李大为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TE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收治的80例初发腹股沟疝男性患者,根据术式不... 目的分析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TE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收治的80例初发腹股沟疝男性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实施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观察组(n=40,实施改良TEP)。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精索静脉管径、精索静脉血流速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精索静脉管径、精索静脉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精索静脉管径小于对照组,精索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NHP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NHP各维度评分较手术前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TE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精索静脉的损伤较小,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完全腹膜腹腔镜修补 腹股沟疝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呼吸功能、促胃动素的影响
17
作者 李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95-0098,共4页
研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呼吸功能,促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观察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比较... 研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呼吸功能,促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观察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更长,恢复活动时间、VAS评分则更低(P <0.05);观察组(建立气腹10min、30min、90min)的PETCO2、Paw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比对照组MOL、GAS水平更高(P <0.05)。结论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经过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术后病程缩短,疼痛程度轻,肠胃道功能、呼吸功能有效改善,临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老年腹股沟疝 呼吸功能 促胃动素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詹旭恩 张小科 《大医生》 2024年第16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五华明鑫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 目的 探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五华明鑫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恢复进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 老年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气修补
下载PDF
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陈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腹股沟疝治疗期间予以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2例参与分析,将入组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 目的探究老年腹股沟疝治疗期间予以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2例参与分析,将入组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术后7 d疼痛评分分别为(6.21±0.42)、(4.25±0.21)、(2.57±0.37)、(1.03±0.24)分,对比对照组的(6.98±0.36)、(4.86±0.19)、(3.15±0.24)、(1.59±0.17)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40.85±5.86)min、下床时间(3.85±0.52)d、住院时间(5.86±1.41)d短于对照组的(65.29±8.84)min、(5.24±0.65)d、(8.89±1.35)d,出血量(21.86±5.85)ml少于对照组的(40.56±4.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对比对照组(80.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8%)对比对照组(21.9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治疗方案,临床采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效果优异,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疾病预后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且能够面向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腹股沟疝 腹膜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改良的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6例
20
作者 侯湘德 白剑 张文海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09年第4期8-9,共2页
目的:总结采用指板拉钩分离建立腹膜外间隙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临床应用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到2008年12月采用指板拉钩分离建立腹膜外间隙,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36例病人的病例资料... 目的:总结采用指板拉钩分离建立腹膜外间隙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临床应用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到2008年12月采用指板拉钩分离建立腹膜外间隙,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36例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36例共进行42例次TEP,中转经腹腔腹膜前修补2例,单侧疝手术时间63—137(81±37)min,双侧疝手术时间97—176(129±56)min,术中出血10~50ml,术后阴囊血肿1例,血清肿2例,术后4—8天出院。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2例,随访3~1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指板拉钩分离建立腹膜外间隙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安全、可行、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修补 完全腹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