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16排多层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造影术可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1
作者 Mollet N.R. Cademartiri F. +1 位作者 Krestin G.P. 郝广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6期56-57,共2页
We sought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coronary angiography(CA)to detect significant stenoses(< 50%lumen diameter reduction)-with that of invasive CA. The latest 16-row MS... We sought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coronary angiography(CA)to detect significant stenoses(< 50%lumen diameter reduction)-with that of invasive CA. The latest 16-row MSCT scanner has a faster rotation time(375 ms)and permits scanning with a higher X-ray tube current(500 to 600 mA)during MSCT CA when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canners. We studied 51 patients(37 men, mean age 58.9±10.0 years)with stable angina or atypical chest pain. Patients with pre-scan heart rates < 70 beats/min received oral beta-blockade. The heart was scanned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100 ml contrast(iodine content, 400 mg/ml). Mean scan time was 18.9±1.0 s. The MSCT scans were analyzed by two observers unaware of the results of invasive angiography, and all available coronary branches< 2 mm were included. Invasive CA demonstrated normal arteries in 16%(8 of 51), non-significant disease in 21%(11 of 51), single-vessel disease in 37%(19 of 51), and multivessel disease in 26%(13 of 51)of patients. There were 64 significant lesions.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detection of significant lesions on a segment-based analysis were 95%(61 of 64, 95%confidence interval [CI] 86 to 99), 98%(537 of 546, 95%CI 96 to 99), 87%(61 of 70, 95%CI 76 to 98), and 99%(537 of 540, 95%CI 98 to 99),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or significant lesions were correctly identified. Three of 11 patients with < 50%lesions were incorrectly classified as having single-vessel disease. The 16-row MSCT CA reliably detects significant coronary stenoses in patients with atypical chest pain or stable angina pecto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造影术 心脏扫描 非典型胸痛 严重病变 单支血管病变 稳定型心绞痛 管电流 管腔直径 阴性预测值
下载PDF
CT评估脂肪坏死联合CT严重指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露 付丽媛 许尚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19-120,138,共3页
目的 探讨CT评估脂肪坏死联合CT严重指数(FND-CTSI)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5例AP患者的CT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其中SAP31例(SAP组),非SAP54例(非SAP组),比较两组患者C... 目的 探讨CT评估脂肪坏死联合CT严重指数(FND-CTSI)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5例AP患者的CT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其中SAP31例(SAP组),非SAP54例(非SAP组),比较两组患者CTSI评分和FND-CTSI评分之间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SI和FND-CTSI评分对SAP和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SAP组CTSI评分(7.39±1.02比4.76±1.10)和FND-CTSI评分(10.10±2.30比4FND-CTSI评分预测SAP和死亡的AUC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96(95%CI:0.988-1.003)和0.992(95%CI:0.976-1.007),CTSI评分预测SAP和死亡的AUC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59(95%CI:0.920-0.998)和0.856(95%CI:0.701-1.012),FND-CTSI评分预测SAP和死亡的准确性均显著高于CTSI评分(P<0.05)。FND-CTSI评分截断值取75时预测S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100%。FND-CTSI评分截断值取11.5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94.9%。结论 FND-CTSI评分可以用于对SAP和死亡的预测,且其对SAP和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CTS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脂肪坏死 CT严重指数
下载PDF
不同噪声指数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选择对双能CT测量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3
作者 张晗 殷甜甜 +3 位作者 杨秋实 王泽国 韩合理 郁万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 目的基于欧洲腰椎体膜,分析不同噪声指数(NI)联合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权重对腰椎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并探讨两个参数的最佳组合。资料与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CT能谱成像对欧洲腰椎体模进行扫描。扫描条件:NI值为4~20(间隔2)联合多模态ASiR-V权重(0~100%,间隔20%)共54组。分别在L1、L2和L3正中间设置感兴趣区,选择羟基磷灰石-水(HAP-H_(2)O)基物质测量各椎体的HAP含量,比较在不同NI联合不同ASiR-V条件下骨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评价其准确性。结果54组扫描条件下,L1、L2、L3椎体HAP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当NI=14、ASiR-V80%,NI=16、ASiR-V100%,NI=18、ASiR-V60%,NI=18、ASiR-V80%,NI=20、ASiR-V60%,NI=20、ASiRV80%,NI=20、ASiR-V100%时,HAP测值与体模真实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18、ASiR-V60%的条件下,能谱CT可实现对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测量,并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NI、ASiR-V权重实现低剂量扫描测定骨密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多模态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噪声指数 骨密度
下载PDF
CCTA斑块特征联合冠周脂肪衰减指数与FFR CT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廖熙妍 邹佳妮 +4 位作者 孙茹 潘晶晶 吴倩 付婷婷 黄文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CCTA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5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在血管水平分析相关参数对ACS的预测价值,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ACS组(n=60)的近端周围FAI、脂质斑块体积、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点状钙化和FFR CT阳性的频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近端周围FAI、狭窄率、点状钙化、脂质斑块体积及FFR CT阳性是预测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模型相比,结合斑块特征、近端周围FAI和FFR CT阳性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高(AUC=0.87,P<0.05)。结论:斑块特征、FFR CT和FAI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未来发生ACS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指导患者的风险分层及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冠状动脉 脂肪组织 脂质沉积指数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斑块特征预测稳定型心绞痛进展风险
5
作者 祝婷婷 管汉雄 +1 位作者 李茜 李德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斑块特征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发生重大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首次确诊的27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CTA资料。分析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斑块特征在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发生重大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首次确诊的27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CTA资料。分析冠状动脉三大主支(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旋支)近段的管腔狭窄程度和斑块特征(包括每支血管斑块内的脂类、纤维脂类、纤维和钙化成分体积及占比)及其周围的FAI。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稳定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AI联合斑块特征对稳定型心绞痛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7,28)月后,274例中63例发生MACE。与稳定组相比,进展组的FAI值显著较高(P=0.001),重度狭窄(≥70%)占比较大(P<0.001),脂类成分体积明显较大(P<0.001)。FAI联合斑块的脂类成分体积及管腔狭窄程度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稳定型心绞痛发生MACE的效能明显优于仅采用斑块特征和狭窄程度的模型(AUC分别为0.713和0.644,P=0.006)。结论:FAI联合斑块的脂类成分体积及管腔狭窄程度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为临床识别高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脂肪衰减指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征象及相关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相关性
6
作者 林毅 刘刚 陈水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82-85,93,共5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相关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入的严重创伤患者86例,均行CT增强检查,并按照CT检查后是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分为休克组(44例)、未休克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影像...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相关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入的严重创伤患者86例,均行CT增强检查,并按照CT检查后是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分为休克组(44例)、未休克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征象及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下腔静脉各平面直径及CT值,进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休克组下腔周围光环征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未休克组(P<0.05),其余影像学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及静脉、下腔静脉4个平面(IVC1、IVC2、IVC3、IVC4)直径均显著小于未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增强早期肠系膜上动脉CT值显著低于未休克组,下腔静脉IVC1平面CT值显著高于未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肠系膜上动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下腔静脉4个平面(IVC1、IVC2、IVC3、IVC4)直径、增强早期肠系膜上动脉CT值、下腔静脉IVC1平面CT值均为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MSCT部分征象及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具有相关性,可通过MSCT检查对此类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行早期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严重创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下腔静脉
下载PDF
非高危肺栓塞患者肺动脉CT阻塞指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1 位作者 屈尔青 陈硕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CTOI与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TOI与PESI无相关性(r=0.096,P=0.357),CTOI与sPESI及血清BNP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278,P=0.007;r=0.634,P<0.001)。结论对于临床非高危PE患者,CTOI和sPESI及血清BNP水平在反应临床严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而与PESI并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阻塞指数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与血气分析值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雪 马志文 +2 位作者 肖喜刚 邱丽君 王鸿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研究CT阻塞指数与血气分析评价急性肺栓塞(APE)严重性的价值。方法接受CTPA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并且无基础心肺疾病的APE患者共59例。利用肺动脉CT阻塞指数评价肺动脉栓子阻塞程度与范围。动脉血气分析包括PaCO2、PaO2、SaO2及P(A-a... 目的研究CT阻塞指数与血气分析评价急性肺栓塞(APE)严重性的价值。方法接受CTPA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并且无基础心肺疾病的APE患者共59例。利用肺动脉CT阻塞指数评价肺动脉栓子阻塞程度与范围。动脉血气分析包括PaCO2、PaO2、SaO2及P(A-a)O2。严重APE组和非严重APE组患者之间的CT阻塞指数、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用t检验评价。阻塞指数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结果严重APE组患者的PaCO2、PaO2及SaO2明显低于非严重APE组患者(P<0.01),而P(A-a)O2明显高于非严重APE患者(P<0.01)。阻塞指数分别与PaCO2、PaO2、SaO2及P(A-a)O2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分析APE患者的肺动脉阻塞指数、血气分析指标有利于评价APE患者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肺动脉阻塞指数 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岩 汤林花 +3 位作者 徐润桃 冯旺 王皓 兰晓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APE患者64例作为APE组;另选同期慢性肺栓塞(CPE)患者60例作为CPE组,均行双能量能谱CT肺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0.625 mm层厚的原始数据...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APE患者64例作为APE组;另选同期慢性肺栓塞(CPE)患者60例作为CPE组,均行双能量能谱CT肺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0.625 mm层厚的原始数据运用ISP工作站(与1.2.2图像处理相对应)软件后处理,获得碘密度图及PPDI。测量碘含量取平均值;PPDI=∑(n1×d1/40)×100%。比较APE组与CPE组碘基物质图定量特征和PPDI变化;比较APE不同危险分层碘基物质图定量特征和PPDI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PPDI联合碘基物质图定量对APE预测价值。结果 APE组肺异常灌注区碘含量和肺动脉栓塞区碘含量低于C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组PPDI高于C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患者肺异常灌注区碘含量和肺动脉栓塞区碘含量低于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患者PPDI高于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PPDI联合碘基物质图定量对APE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PPDI与碘基物质图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PPDI预测急性肺栓塞灵敏度和特异度良好,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 肺灌注缺损指数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D智能管电流调控技术对不同体质指数患者头颈动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晓静 晁旺 +2 位作者 张苗 赵澄 卢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在头颈动脉CTA应用3D智能管电流(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个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根据BMI将患者分为A组(18.5 kg/m^(2)≤BMI≤22.5 kg/m^(2)),... 目的探讨在头颈动脉CTA应用3D智能管电流(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个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根据BMI将患者分为A组(18.5 kg/m^(2)≤BMI≤22.5 kg/m^(2)),B组(22.5 kg/m^(2)<BMI W26.5 kg/m^(2)),C组(26.5 kg/m^(2)<BMI≤30.5 kg/m^(2)),每组30例。采用3D smart mA调控技术,管电压为100 kVp,前置自适应迭代为50%,噪声指数为4。由2位诊断医师对三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三组患者目标血管的CT值、噪声值、SNR及CNR,记录三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值,计算比较三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1)三组患者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三组患者目标血管的SNR、CNR、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随BMI增加而降低;3)三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随BMI增加而增加。结论3D smart mA调控技术在头颈动脉CTA成像中可以智能调控管电流,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动脉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个人体质指数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形态学特征及定量参数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双双 刘松 +3 位作者 朱小倩 张松 冯永静 周正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究CT形态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76例AP,在CT图像上评估多种形态学特征,同时测量胰腺头、体、尾前后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组间差异,Mann-Whitne... 目的 探究CT形态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和住院时间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76例AP,在CT图像上评估多种形态学特征,同时测量胰腺头、体、尾前后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组间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定量参数组间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胰周脂肪浑浊、胰周积液、积液范围、胸腹壁水肿、胸腔积液和肺部膨胀不全在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5)。重症AP的胰头前后径显著高于非重症AP(P=0.041)。胰头前后径联合CT形态学特征预测重症AP的AUC值为0.866。肾前筋膜增厚、积液范围、胸腹壁水肿、胸腔积液和肺部膨胀不全在不同住院时间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5)。多参数模型预测AP住院时间的AUC值为0.770。结论 CT形态学征象联合胰腺前后径预测重症AP诊断效能良好。这可能为临床早期评估AP严重程度并调整诊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严重程度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低剂量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体质量指数≤22 kg/m^(2)患者肺结节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巍 刘义军 +3 位作者 李贝贝 王诗耕 张竞颐 周宇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53-756,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用于定位体质量指数(BMI)≤22 kg/m^(2)患者肺结节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招募53例BMI≤22 kg/m^(2)的肺结节患者(共66枚肺结节)行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根据CT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25例32枚肺... 目的观察低剂量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用于定位体质量指数(BMI)≤22 kg/m^(2)患者肺结节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招募53例BMI≤22 kg/m^(2)的肺结节患者(共66枚肺结节)行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根据CT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25例32枚肺结节)及低辐射剂量组(B组,28例34枚肺结节),以B组此前常规剂量CT图像为其对照组(C组)。采用5分制对A、B组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以3分制评价B、C组图像显示肺结节状态。比较A、B组患者一般资料、肺结节位置、类型、CT值、最大径、图像质量评分、穿刺次数、并发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等,比较B、C组图像显示肺结节评分、结节最大径及CT值。结果A、B组患者一般资料、肺结节位置、类型、CT值、最大径、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图像质量评分[4(3,4)]低于A组[5(4,5)](P<0.05)但均≥3分,可满足穿刺定位需求。B组CTDIvol、DLP和ED均低于A组(P均<0.05)。B、C组图像显示肺结节评分、结节最大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剂量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可用于定位BMI≤22 kg/m^(2)患者肺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多发肺结节 单发肺结节 穿刺术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上消化道出血与CT严重度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静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CT严重度指数(CTS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SAP患者92例,15例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出血组,77例无出血的SAP患者为对照组,均在48h内行螺... 目的探讨CT严重度指数(CTS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SAP患者92例,15例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出血组,77例无出血的SAP患者为对照组,均在48h内行螺旋CT及增强检查,予以CTS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CT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SAP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CTSI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肠出血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严重指数
下载PDF
改良肺窗在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成凤 柳澄 +2 位作者 王成霞 王宁宁 仇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CT窗宽窗位对显示尘肺病胸膜增厚的影响,改良肺窗对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的价值。方法选取101例尘肺合并胸膜增厚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采用肺窗(1500 HU,-600 HU)、改良肺窗(2000 HU,-480 HU)、纵隔窗(400 HU,40 HU)观察胸膜... 目的探讨分析CT窗宽窗位对显示尘肺病胸膜增厚的影响,改良肺窗对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的价值。方法选取101例尘肺合并胸膜增厚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采用肺窗(1500 HU,-600 HU)、改良肺窗(2000 HU,-480 HU)、纵隔窗(400 HU,40 HU)观察胸膜增厚的位置、形态、厚度、实质带、钙化等,将三组结果两两配对进行卡帕分析及t检验。结果改良肺窗和肺窗对壁层、脏层胸膜增厚位置显示一致性中等。肺窗与改良肺窗、改良肺窗与纵隔窗对胸膜增厚厚度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窗与纵隔窗对胸膜增厚厚度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窗、改良肺窗对胸膜增厚鸦爪征显示一致性较强,除改良肺窗与纵隔窗对于胸膜增厚钙化显示一致性一般外,肺窗与改良肺窗、肺窗与纵隔窗对钙化显示一致性均较强。结论调整窗宽窗位有利于尘肺病胸膜增厚的显示,合理应用窗宽窗位在尘肺病CT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胸膜增厚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改良肺窗
下载PDF
基于改良迭代重建法对颈神经根压迫的直观定性的分析
15
作者 彭爱琴 张阿娥 +1 位作者 汤德 费正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56-1560,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迭代重建法评估其在颈神经根压迫方面的直观定性能力。方法 选取确诊为颈神经根压迫(C5或C6或C7)的患者70例纳入颈神经根受压组(实验组),另随机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基于Mimics 19.0...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迭代重建法评估其在颈神经根压迫方面的直观定性能力。方法 选取确诊为颈神经根压迫(C5或C6或C7)的患者70例纳入颈神经根受压组(实验组),另随机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基于Mimics 19.0的改良迭代重建法对颈神经根进行三维重建,以可视化颈神经根形态,进而对颈神经根压迫进行直观定性诊断,并与常规颈椎MRI和CT检查比较。此外,分析颈神经根受压的临床症状体征与迭代重建法所测的颈神经根横径和椎间孔CT三维重建所测的纵、横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椎间孔纵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5,P<0.01),横径亦较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1,P<0.01)。实验组在改良迭代法重建的三维颈神经根中可见颈神经根局部凹槽形成,其诊断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MRI(65/70 vs.51/70,χ~2=9.856,P<0.01)和椎间孔CT三维重建直观表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70 vs. 41/70,χ~2=22.375,P<0.01)。实验组神经根横径较对照组明显受压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1,P<0.01)。实验组颈神经根受压处横径大小与VAS评分(r=-0.789,P<0.001)和症状体征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40,P<0.001)。而三维CT所测的椎间孔纵径和横径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48,P=0.621和r=-0.089,P=0.073),此外,椎间孔两径亦与症状体征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9,P=0.574和r=0.079,P=0.239)。结论 改良迭代重建法可直观发现神经根的形态变化,在诊断神经根受压方面优于常规MRI及CT三维重建技术,并且基于此法测量的神经根横径与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颈神经根受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迭代重建法 颈神经根压迫 直观定性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弥龙 宋云龙 +7 位作者 王东 毕永民 李相生 郝永 刘侠 贾梓 祝红线 方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双源CT诊断APE24例,采用Lung PBV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肺血管图像(CTPA)和DEPI,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依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PE组(n=9)和非严重APE组(n=15),比较两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严重APE组的灌注缺损指数、栓塞指数及RV/LV中位数分别为32.5%(15.0%62.5%)、45.0%(27.5%75.0%)和1.16(1.041.45),而非严重APE组分别为12.5%(0%37.5%)、12.5%(2.5%42.5%)和1.03(0.851.41),严重APE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严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灌注缺损指数与RV/LV及栓塞指数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35,P〈0.05;r=0.790,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技术评价APE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肺灌注成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中体重指数与射线剂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贵生 高建华 +3 位作者 李剑颖 叶道斌 张如意 李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在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中,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Ⅶ)采用不同射线剂量的研究,达到均衡控制射线剂量的目的。方法:实验分2个步骤进行:①连续选取100例(C组)拟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不限身高体重),使用CE Lisht Spee... 目的:在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中,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Ⅶ)采用不同射线剂量的研究,达到均衡控制射线剂量的目的。方法:实验分2个步骤进行:①连续选取100例(C组)拟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不限身高体重),使用CE Lisht Speed VCT机完成心脏扫描。采用640mA,120kV,0.35s/r,层厚0.625mm,pitch0.22—0.24,Bowtie选用large body模式,后过滤C2重建。采像后在主动脉分出冠状动脉左主干的层面上下三层,以像素100mm^2大小测量图像噪声,取三层的平均值作为该病人的图像噪声;之后使用软件拟合患者BMI和噪声的关系,得出线性方程;根据噪声和射线剂量的公式。在噪声等于27得到BMI和管电流量的对应值;②再连续选取100例(E组)拟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不限身高体重),先计算其BMI值,根据之前得到的BMI和管电流量对应值确定扫描时mA值,其它扫描参数与前一致:120kV。0.35s/r,层厚0.625mm。pitch0.22-0.24,Bowtie选用largebody模式,后过滤C2重建,以同法计算图像噪声。结果:①c组BMI25.08±2.64,心率62.03±9.72,Pitch0.23±0.03,噪声24.56±5.03,有效剂量(ED)17.63±1.68mSv,图像质量评分3.71±0.54。拟合不同BMI和噪声的关系,得出曲线回归公式:Y=1.143x-6.0,R^2=0.55(Y为噪声,x为BMI,R^2为决定系数);根据射线剂量和噪声关系,得出Xma=Fma×{(k1^*BMI+C1)/INa}^2,Fma=640mA,k1=1.143,C1=-6.0,INa=27(HU);②E组BMI25.87±3.16,心率67.20±14.47,Pitch0.23±0.16,噪声26.51±3.76,ED15.25±3.31mSv,图像质量评分3.56±0.74,曝光剂量579.425±125.61mA。E组ED明显低于C组(降低约13%),P〈0.01。结论:在64层CT心脏成像时,对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采用不同曝光剂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均衡控制不同体重个体的X射线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体重指数 冠状动脉 X线剂量
下载PDF
70kVp超低辐射剂量和低碘摄入量在低体质量指数患者腹部CTA的可行性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义军 刘爱连 +5 位作者 方鑫 刘静红 刘磊 刘晓峰 袁刚 浦仁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70kVp在低体质量指数(BMI;BMI≤22kg/m^2)患者腹部CTA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腹部血管疾病而行全腹部CTA检查、BMI≤22kg/m^2的患者48例,按管电压和对比剂摄入量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70kVp(对比剂3... 目的探讨70kVp在低体质量指数(BMI;BMI≤22kg/m^2)患者腹部CTA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腹部血管疾病而行全腹部CTA检查、BMI≤22kg/m^2的患者48例,按管电压和对比剂摄入量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70kVp(对比剂300mgI/kg体质量);B组21例,采用120kVp(对比剂500mgI/kg体质量);其余参数两组相同;对比剂均采用350mgI/ml的碘海醇。2名观察者分别以5分制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对评分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主观评分差异性;测量A、B组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及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噪声)。比较两组上述动脉CT值、腹主动脉SNR和CNR;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患者总摄碘量。结果 2名观察者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评分中位数均为5.00(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很好(Kappa=0.932、0.911);A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腹主动脉SNR、CNR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TDIvol和D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CTDIvol较B组降低73.36%、DLP降低74.41%;A、B组患者总碘摄入量分别为(46.33±6.43)ml、(84.31±10.71)ml,A组较B组每例患者总碘摄入量降低45.05%。结论针对BMI≤22kg/m^2患者,采用70kVp低管电压行腹部CTA扫描,可显著提高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图像CNR和SNR,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及患者摄入总碘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体质量指数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肱踝指数与CTA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蕾 周莹 +2 位作者 刘雨成 刘永保 黄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对比并探讨肱踝指数(ABI)、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中的评估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患者31例(患肢36侧),对其ABI值、下肢动脉CTA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 目的:对比并探讨肱踝指数(ABI)、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中的评估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患者31例(患肢36侧),对其ABI值、下肢动脉CTA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分别计算ABI值、CTA对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对照,以ABI 0.9为阈值,AB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6%、100%、83.33%、100%、14.29%;以动脉管径狭窄50%为阈值,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36%、97.89%、95.24%、100%。结论:对于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的血管狭窄度的判断,ABI具有较高特异性,CTA具有更高敏感性及准确性,二者联合应用可为PAOD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信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肱踝指数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用Z轴调制ATCM行胸部螺旋CT检查时不同噪声指数条件下成像效果和剂量指标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玲玲 姚立辉 +3 位作者 吴业君 刘家铮 胡天翔 吴杨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8-39,共2页
目的比较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行胸部螺旋CT检查时不同噪声指数(NI)条件下的成像效果和辐射剂量。方法选择100例肺结核复查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5例。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胸部螺旋CT检查,自动管... 目的比较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行胸部螺旋CT检查时不同噪声指数(NI)条件下的成像效果和辐射剂量。方法选择100例肺结核复查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5例。用Z轴调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行胸部螺旋CT检查,自动管电流强度70~300 m A。A组NI为标准值11.58,B、C、D组NI分别为13、15、19,其余扫描参数相同。比较各组肺尖及中、下肺部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各组受检者接受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 ①成像质量:A、B、C、D组受检者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4分。肺尖及中、下肺部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评分A、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低于A、B、C组,P均〈0.05。②辐射剂量:A、B组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 噪声指数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