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骨闭合性骨折改良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姬海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闭合性骨折改良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孟州市中医院骨科2017-08—2020-05间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26例(30足)跟骨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 目的探讨跟骨闭合性骨折改良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孟州市中医院骨科2017-08—2020-05间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26例(30足)跟骨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7例;年龄23~64岁,平均48.7岁。SandersⅡ型7例,Ⅲ型19例。统计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依据AOFAS的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单侧手术时间48~76 min,平均68.8 min。术后除1例患者切口周围皮肤出现小面积(2 mm×4 mm)坏死经更换敷料愈合外,其余患者均甲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5个月,平均4.8个月。末次随访,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3.3%(28/30)。结论改良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闭合性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折复位和愈合满意等优势,足部功能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窦入路小切口 接骨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徐显志 陈金武 刘坤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37-741,共5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按是否行3D打印技术辅助将57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30例)和常规组(采用单纯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27例)...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按是否行3D打印技术辅助将57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30例)和常规组(采用单纯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27例)。记录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影像学指标(B9hler角、Gissane角)、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3D打印组均少(短)于常规组(P<0.01)。两组骨痂形成时间6~8周,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术后、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指标:两组均大于术前(P<0.01);3D打印组均大于常规组(P<0.05)。术后第1、2、3天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D打印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及其优良率:3D打印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尽快恢复跟骨解剖结构,同时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足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改良跗骨窦入路 跟骨骨折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卫舒宾 赵淑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9-0032,共4页
探究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选择7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38例患者,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疗... 探究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选择7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38例患者,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跟骨矫正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手术创伤、术后恢复情况维度上优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入路复位 L形切口复位 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4
作者 瞿国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外侧延长切口...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外侧延长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影像学指标水平,术前、术后2d 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5,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me角、跟骨(宽、长)水平高于术前,跟骨高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me角、跟骨(宽、长、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观察组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400,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跟骨解剖结构,促进跟骨功能恢复,但是跗骨窦入路可减轻创伤,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入路 外侧延长切口入路 SandersⅡ~Ⅲ型 跟骨骨折
下载PDF
改良普通跟骨钛板经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唐国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18-021,共4页
观察跟骨骨折采用改良普通跟骨钛板经跗骨窦入路的改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跟骨骨折患者,样本共计60例,经随机抽选法分为锁定解剖跟骨钛板治疗的参照组(n=30例)和改良普通跟骨钛板治疗的干预组(n=30例),均于2022年12月至2024年8月... 观察跟骨骨折采用改良普通跟骨钛板经跗骨窦入路的改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跟骨骨折患者,样本共计60例,经随机抽选法分为锁定解剖跟骨钛板治疗的参照组(n=30例)和改良普通跟骨钛板治疗的干预组(n=30例),均于2022年12月至2024年8月收治我院,观察与分析2中不同术式对跟骨骨折的改善疗效。结果 干预组手术时间VS参照组偏短,VS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前Bohler角与Gissane角2组无可比性,P>0.05;术后干预组相较于参照组更加接近正常值,P<0.05;术前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干预组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偏高,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3.33%)相较于参照组(20.00%)偏低,P<0.05。结论 跟骨骨折开展改良普通跟骨钛板经跗骨窦入路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围术期质量,改善术后Bohler角与Gissane角,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保障治疗安全,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改良术式 普通跟骨钛板
下载PDF
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及足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朝荣 欧德阳 +3 位作者 陈伟豪 黄政 莫建壕 邹镜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4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及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40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 目的:探究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及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40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出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跗骨窦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手术用时少、创伤性小、安全性高、骨折愈合时间短,且可促进足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Ⅲ型 改良跗骨切口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足功能恢复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祝捷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4期56-59,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跟骨骨折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跗骨窦入路组(36例)与外...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跟骨骨折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跗骨窦入路组(36例)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组(52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末次随访时的X线跟骨骨宽、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并且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AHFS)评价术后足踝功能的恢复。结果跗骨窦入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外侧L形切口入路组,出血量少于外侧L形切口入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外侧L形切口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跟骨宽度、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AHF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经跗骨窦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形切口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江磊 丁克海 +2 位作者 胡智雅 崇汉卿 于德水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
目的 探讨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以跗骨窦入路治疗... 目的 探讨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以跗骨窦入路治疗的观察组(n=28)与以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对照组(n=2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指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两组关节功能,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91±1.20)d、(61.45±7.27)min、(5.15±0.51)cm、(17.25±2.14)d、(12.65±1.41)d]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35.52±6.06)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79±0.48)周,术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与Bolher角、Gissane角分别为(8.34±0.49)cm、(4.31±0.21)cm、(4.44±0.35)cm、(35.24°±0.34°)、(126.12°±7.10°),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SanderⅡ型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入路治疗较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术后跟骨影像学指标恢复效果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形切口 影像学指标 足踝功能
下载PDF
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9
作者 何嘉承 喻巍 +5 位作者 李超 周欢斌 万良弈 万俊良 李强 付江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3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 目的:探讨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L"型切口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各指标变化情况、足部功能情况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接受改良经跗骨窦"八"字切口及传统"L"型切口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前者能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有效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使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跗骨窦“八”字切口 传统“L”型切口 SANDERS Ⅱ、Ⅲ型 跟骨骨折
下载PDF
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新钢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4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足部恢复情况、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部恢复优良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用于跟骨骨折中效果满意,创伤小,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 跟骨骨折 AOFAS评分 Bohler角 Gissane角
下载PDF
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88
11
作者 黄晟 沈鹏程 +3 位作者 徐浩 朱立帆 翁峰标 侯青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5668-5672,共5页
背景:目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最常见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外侧L形... 背景:目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最常见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患者68例,其中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3例(改良组),经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目测类比评分,及两组手术前后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分别对患者内固定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踝关节稳定性等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两组内固定后6月AOFA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内固定前(P<0.05),且改良组AOFA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2)改良组内固定后1周、6个月、12个月的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与传统组同期相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3)两组手术时间的比较相差不大,但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与目测类比评分上,改良组相比传统组均显著改善(P<0.05);(4)改良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5)结果说明,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比,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在减轻疼痛、提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使跟骨关节面有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窦微创小切口 疗效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胡晶 朱康 +4 位作者 王晓桐 尹金旺 鲍启忠 邢桂武 曲晓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5期68-72,共5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0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关节脊柱科9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与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0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关节脊柱科9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46例)和观察组(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4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跟骨解剖结构指标(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值)及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的Bohler角均大于对照组,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d的CRP及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相当,但应用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更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有助于跟骨解剖学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 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下载PDF
基于“郑氏正骨理念”结合改良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刘然 彭亮 +3 位作者 巫宗德 刘亮 魏国华 张强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36-140,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改良跗骨窦切口结合“郑氏正骨理念”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21年1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足踝科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手术82例,其中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入路结合“...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改良跗骨窦切口结合“郑氏正骨理念”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21年1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足踝科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手术82例,其中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入路结合“郑氏正骨理念”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共52例;传统组选择传统跗骨窦切口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共30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前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手术切口感染、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切口小、有效骨痂生长期较短、住院天数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X线及CT检查显示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无松动,骨折无再移位发生。手术前,两组VAS评分及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手术后,观察组VAS评分及AOFAS评分均有更显著改善。两组患者Bohler角及Gissane角手术后均有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郑氏正骨理念”结合改良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是安全有效的,解剖复位率高,内固定松动、再移位及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低、社会经济利益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窦入路 郑氏伤科 复位内固定 手术入路
下载PDF
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14
作者 王永彬 杜鹏 相皓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切口入路不同分为改良L形切口组(采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17例)和跗骨窦切口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1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 目的 探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切口入路不同分为改良L形切口组(采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17例)和跗骨窦切口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1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拆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指标(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宽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切口长度:跗骨窦切口组短于改良L形切口组(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影像学指标:跗骨窦切口组末次随访均较术后3 d有丢失(P<0.05);改良L形切口组末次随访均较术后3 d无丢失(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L形切口组均优于跗骨窦切口组(P<0.05)。AOFAS踝-后足评分、MaryLand评分:两组末次随访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L形切口组均高于跗骨窦切口组(P<0.05)。结论 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骨块显露清晰、骨折复位固定可靠、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L形切口 跗骨窦微创 跟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联合跟腱外侧旁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海权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2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跟腱外侧旁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1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跟腱外侧旁切口手术复位固定骨折。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13例骨折复位良好,手术切口无感染,皮缘无坏死,骨折愈合...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跟腱外侧旁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1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跟腱外侧旁切口手术复位固定骨折。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13例骨折复位良好,手术切口无感染,皮缘无坏死,骨折愈合。1例术后出现距跟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功能评定:优10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 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跟腱外侧旁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获得良好疗效,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跟腱外侧旁切口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利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1台前县人民医院骨科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切口分为外侧“L”形切口组(外侧组,40例)和... 目的研究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1台前县人民医院骨科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切口分为外侧“L”形切口组(外侧组,40例)和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组(改良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依据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均优于外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和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小切口 复位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对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文卫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对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2例,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两组均41例。对照组行“L”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跗骨...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对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2例,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两组均41例。对照组行“L”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均较短,术后引流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有效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引流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 切口愈合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跗骨窦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宗杰 刘金合 陈迎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7期3170-3172,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跗骨窦切口(STA)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C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SandersⅢ、Ⅳ型C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形切口(ELA)开... 目的分析改良跗骨窦切口(STA)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C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SandersⅢ、Ⅳ型C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L形切口(ELA)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STA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1 a踝关节功能[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影像学参数水平(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及高度)、并发症(近期、远期)。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切口较小(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AOFAS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a,两组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水平均较术前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A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CF,切口小,能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且近期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Ⅳ型 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切口 开放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探讨跟腱外侧旁切口与跗骨窦入路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桑建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1期3584-3585,共2页
目的:探讨跟腱外侧旁切口与跗骨窦入路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5,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n=25,接受跟腱... 目的:探讨跟腱外侧旁切口与跗骨窦入路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5,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n=25,接受跟腱外侧旁切口与跗骨窦入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长比差异不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ohler角比对照组大,Gissane角比对照组小,跟骨高长比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差异不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评分均较术前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跟腱外侧旁切口与跗骨窦入路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长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腱外侧旁切口 跗骨窦入路
下载PDF
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张茂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诊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诊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行改良跗骨窦切口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足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Bohler角;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足功能优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大于术前,Gissane角、跟骨宽度均小于术前,而术后治疗组跟骨宽度、Gissane角小于对照组,Bohler角大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相比,采用改良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可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促进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跗骨切口 患足功能 传统L型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