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改良式气切雾化罩在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中的湿化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气管切开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目的:探讨改良式气切雾化罩在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中的湿化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气管切开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和间断呼吸道内滴入湿化液的传统气道湿化,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气切雾化罩。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观察期内,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高于其呼吸道湿化前的血氧饱和度[(95.5±1.6)%,P<0.05]。两组患者在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气切雾化罩以氧气为动力无需电源,有效提高了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的呼吸道湿化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改良式气切雾化罩在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中的湿化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气管切开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和间断呼吸道内滴入湿化液的传统气道湿化,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气切雾化罩。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观察期内,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高于其呼吸道湿化前的血氧饱和度[(95.5±1.6)%,P<0.05]。两组患者在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气切雾化罩以氧气为动力无需电源,有效提高了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的呼吸道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