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ABCD评分法在危重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施琴 郭东风 许晓春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 判断改良ABCD评分法对急诊病例评估的准确性,了解其是否可用于急诊患者病情的评估及其普遍性.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月急诊抢救室694例病人,同时对他们进行SAPS Ⅱ评分及改良ABCD评分,并对两种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二者... 目的 判断改良ABCD评分法对急诊病例评估的准确性,了解其是否可用于急诊患者病情的评估及其普遍性.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月急诊抢救室694例病人,同时对他们进行SAPS Ⅱ评分及改良ABCD评分,并对两种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二者之间是甭存在相关性.结果 整体患者的SAPSⅡ评分及改良ABCD评分相关性较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37,P〉0.05),但对脑血管意外、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力衰退、呼吸衰竭患者,两种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40,P〈0.05).结论 改良ABCD评估法并不适应于所有急诊抢救患者,仅适应对于一些慢性重症患者可进行有效的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bcd评分 SAPSⅡ评分 急诊科
下载PDF
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腺苷脱氨酶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对眩晕病因诊断的效能分析
2
作者 任云 邢朝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诊断眩晕病因的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眩晕就诊患者259例,其中129例为孤立性眩晕起病的后循环脑梗... 目的分析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诊断眩晕病因的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眩晕就诊患者259例,其中129例为孤立性眩晕起病的后循环脑梗死(PCS)患者(PCS组),130例为周围性前庭疾病源性眩晕患者(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改良ABCD2评分评估,并检测血清ADA、LDL-C水平等生化指标。采用ROC曲线法分析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ADA、LDL-C水平检测诊断眩晕病因的效能。结果PCS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血清ADA、总胆固醇(TC)、LDL-C、空腹血糖(FPG)、白细胞计数水平以及改良ABCD2评分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改良ABCD2评分、LDL-C、ADA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孤立性眩晕起病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BCD2评分、LDL-C、ADA均具有诊断孤立性眩晕起病PCS的应用价值(P<0.05),其中以改良ABCD2评分的诊断效能最佳(AUC=0.936),进一步联合该3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较单一指标提高(AUC=0.990)。结论以孤立性眩晕起病的PCS患者改良ABCD2评分和血清ADA、LDL-C水平较周围性前庭疾病源性眩晕患者显著增高,有助于对眩晕病因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诊断 改良abcd2评分 腺苷脱氨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_2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建华 李美英 +2 位作者 夏峰 汤华萍 曹勇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50-152,161,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182例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组(88例)、高危组(66例)3组,根据MRA/CTA/DSA将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或轻度狭窄(狭窄<5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182例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8例)、中危组(88例)、高危组(66例)3组,根据MRA/CTA/DSA将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或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50%~69%)、重度狭窄(狭窄70%~100%)。分析3组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特点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患者重度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但其轻度动脉狭窄的比例较低危组和中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58,P<0.01)。高危组患者颅内-外串联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中危组,其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较低危、中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0,P<0.05)。高危组患者多支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7,P<0.05)。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动脉狭窄≥50%的ROC曲线下面积(0.664)高于ABCD2评分法(0.580)。结论:随改良ABCD2评分级别的增高,动脉狭窄程度、颅内-外联合病变、多支动脉狭窄的比例增加。与ABCD2评分相比,改良ABCD2评分法预测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改良abcd2评分 颅内外动脉狭窄
下载PDF
改良ABCD2评分与头颈部CTA对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璘琳 于耀宇 +2 位作者 余天垒 裴美娟 唐铸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407-409,44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ABCD2评分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并分析改良ABCD2评分及CT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8例TIA的临床资料及CTA资料。采用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的同时,附加人血...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ABCD2评分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并分析改良ABCD2评分及CT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8例TIA的临床资料及CTA资料。采用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的同时,附加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检测结果进行评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头颈CTA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结果 698例TIA中,7 d内166例发生脑梗死;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呈现递增趋势(P<0.05)。责任血管重度狭窄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而中度狭窄组明显高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责任血管重度狭窄率、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均呈现递增趋势(P<0.05),而3组病变血管位于前循环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改良后ABCD2评分及CTA检查对TIA的脑梗死风险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改良abcd2评分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CT血管造影 预测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应用改良的ABCD2I评分对早期卒中风险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岳珍珍 焦义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3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探讨增加颅内近端责任动脉狭窄作为改良的ABCD2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3-11—2018-11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卒中发生的危... 目的探讨增加颅内近端责任动脉狭窄作为改良的ABCD2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3-11—2018-11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评价改良的ABCD2I评分对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50例,90 d时98例(11.5%)发生卒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颅内近端责任动脉狭窄(OR=2.399,95%CI 1.450~3.977,P<0.001)。ROC曲线下面积改良的ABCD2I评分(OR=1.564,95%CI 1.311~1.860),ABCD2评分(0.665,95%CI 0.626~0.702),Z=2.136,P<0.05。结论改良的ABCD2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改良abcd2I评分 责任动脉 脑卒中风险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改良ABCD^2评分与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狭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贺月 高筱雅 +2 位作者 刘振华 叶杰明 韩莉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2-164,211,共4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脑血管造影的64例前循环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19例)、中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相... 目的探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脑血管造影的64例前循环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19例)、中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患者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出现多支脑血管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患者血管狭窄的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TIA的患者随改良ABCD2评分的增加,脑血管狭窄程度及出现多支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改良abcd2评分 低密度脂蛋白 全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