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福增 殷尚炯 +3 位作者 韩树生 王鹏 刘洪泉 关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形切口组20例和标准切口组30例,T形切口组采用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治疗,标准切口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形切口组20例和标准切口组30例,T形切口组采用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治疗,标准切口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疗效统计学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形切口在皮瓣血运和颞肌的保护方面有着突出优势(P<0.05)。结论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改良t形切口 减压术 去骨瓣
下载PDF
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福增 王鹏 +2 位作者 韩树生 殷尚炯 张建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7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4至7月应用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例,术中保护颞浅动脉及引流静脉,骨膜下逆行分离颞肌,保持适当颞肌张力。术后3个月,根...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4至7月应用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例,术中保护颞浅动脉及引流静脉,骨膜下逆行分离颞肌,保持适当颞肌张力。术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中残,mRS评分3分;重残,mRS评分4—5分;死亡,mRS评分6分。结果术后24h复查头颅CT示颅内血肿清除彻底,中线偏移〈2mm。术后48~72h复查头颅CT未出现颞肌血肿或极度肿胀。术后切口甲级愈合,无皮下积液,均1周拆线。本组预后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结论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保护头皮血供及颞肌的血管和神经,能有效避免颞肌血肿或极度肿胀并有效预防切口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颞肌 改良t形切口 效果
下载PDF
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成形术3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福增 殷尚炯 +3 位作者 王鹏 韩树生 朱红玉 刘少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631-632,共2页
目的总结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应用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1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去骨瓣减压术后8~20周行颅骨成形术,术后随访38~66个月,平均50.2个月。结果末次随... 目的总结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应用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1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去骨瓣减压术后8~20周行颅骨成形术,术后随访38~66个月,平均50.2个月。结果末次随访GOS评分5分22例,4分9例。3例颞肌轻度萎缩,但不影响功能。所有病人额纹对称,切口、皮瓣、头发等生长良好,钛网稳定性良好。结论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可为颅骨成形术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改良t形切口 颅骨成
下载PDF
介绍一种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福增 韩树生 +1 位作者 王鹏 关健 《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介绍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经验。介绍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的方法及步骤,总结该术式的突出优势。应用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满意,能更好的保护颞肌血运及神经,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并发症... 介绍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经验。介绍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的方法及步骤,总结该术式的突出优势。应用改良T形切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满意,能更好的保护颞肌血运及神经,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形切口 开颅术 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福增 张建宇 +5 位作者 马静 殷尚炯 王鹏 韩树生 朱红玉 刘少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504-50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原改良T形切口颞肌下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后近期(2周内)观察颞肌肿胀或血肿、切口愈合情况;远期(术后...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原改良T形切口颞肌下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后近期(2周内)观察颞肌肿胀或血肿、切口愈合情况;远期(术后6个月)观察颞肌萎缩、面神经颞支功能、术区皮肤感觉。头颅CTA观察颞浅动脉、颞中横静脉的保存率。结果术后2周内均未出现颞肌血肿或极度肿胀,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无颞肌萎缩43例,出现轻度萎缩8例,无明显美容及功能障碍。51例均无面神经颞支功能障碍。术区皮肤感觉正常46例,不同程度麻木5例。头颅CTA示:颞浅动脉双支保留36例(70.6%),额支保留13例(25.5%),顶支保留2例(3.9%)。颞中横静脉保留率100%。结论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按原切口颞肌下颅骨修补有效避免颞肌及切口并发症,术区神经、血管保存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修补术 大骨瓣减压术 改良t形切口 颞肌 颞浅动脉
下载PDF
改良T形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卫民 林宇国 +1 位作者 赵强 杨光斌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T型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进行改良T型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术(试验组)或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7 d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改良T型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进行改良T型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术(试验组)或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7 d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损伤因子(NSE、S-100β)水平。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型切口阶梯式颅内减压术可保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改良t形切口 颅内减压技术
下载PDF
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探讨
7
作者 殷建勇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4期618-620,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1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保护颞浅动脉以及引流静脉,在骨膜的下方进行逆行分离颞肌,从而能够保障颞肌的张力。手术... 目的观察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1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保护颞浅动脉以及引流静脉,在骨膜的下方进行逆行分离颞肌,从而能够保障颞肌的张力。手术结束后经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根据Mrs进行评分并判断预后:良好评分≤2,中残为3分,重残为(4~5)分,死亡为6分。结果手术结束后的24小时后对患者的头颅出现的血肿彻底的清除。手术结束的(48~72)小时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头颅是否出现血肿以及肿胀的现象。手术结束后其切口愈合,无皮下积液,所有的患者在1周后进行拆线。10例患者中出现良好的有6例,出现中残的有3例,重残为1例。结论经过改良T形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血管以及神经,避免了颞肌血肿以及极度肿胀的现象,能够预防患者的切口出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改良t形切口
下载PDF
改良“T”形切口开颅手术方法介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福增 殷尚炯 +1 位作者 韩树生 王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3-264,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高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特点,及时、有效的处理原发性损伤及扼制继发性损伤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尤其是继发性脑损伤的改善更是重中之重.广大临床神经外科医师通过采用大骨瓣减压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使患者安全度过...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高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特点,及时、有效的处理原发性损伤及扼制继发性损伤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尤其是继发性脑损伤的改善更是重中之重.广大临床神经外科医师通过采用大骨瓣减压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使患者安全度过脑水肿、脑肿胀等恶性颅高压的危险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切口 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福增 张建宇 +3 位作者 殷尚炯 王鹏 韩树生 朱红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矢状窦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治疗的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矢状缝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术后24 h恢复意识;3例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术后1周... 目的探讨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矢状窦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治疗的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矢状缝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术后24 h恢复意识;3例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术后1周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其中2例气管切开术病人4周内意识逐渐恢复,成功拔除气管插管,但有动眼神经损害、肌张力障碍及肢体轻瘫,另1例气管切开术后1周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回当地医院治疗,但因创伤及营养消耗等致并发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出院后随访3~18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中残2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改良T形切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矢状窦损伤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上矢状窦损伤 改良t形切口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