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Valsalva动作与小腿肌紧张动作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盛园园 张平洋 +2 位作者 马小五 李妙 诸玮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91-895,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Valsalva动作(mVM)与小腿肌紧张动作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cTTE)诊断卵圆孔未闭(PF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PF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 目的比较改良Valsalva动作(mVM)与小腿肌紧张动作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cTTE)诊断卵圆孔未闭(PF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PF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cTTE检查,判断右向左分流(RLS)来源,根据左心内是否出现微气泡及微气泡初始出现时间分为PFO组(存在异常血流)和正常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在安静状态、mVM和小腿肌紧张动作下进行cTTE,比较分析这三种辅助状态下cTTE的PFO检出率、RLS微气泡初始出现的心动周期、RLS分流量检出程度。结果以TEE联合cTTE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将87例患者分为PFO组68例(包括23例少量RLS、7例中量RLS、38例大量RLS)和正常组1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显示,PFO组年龄小于正常组,出现头痛症状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静状态相比,mVM和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率更高、RLS微气泡初始出现的心动周期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VM与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率、RLS微气泡初始出现的心动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状态、mVM、小腿肌紧张动作下少量RL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量和大量RL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安静状态、mVM、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VM、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的敏感度和Kappa值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5),且以mVM的Kappa值最大,PFO检出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性最强。结论mVM与小腿肌紧张动作是cTTE诊断PFO的有效辅助方式,尤其是mVM在辅助cTTE诊断中的临床实际意义最强。小腿肌紧张动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动作,当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mVM时,可采用小腿肌紧张动作进行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改良valsalva动作 小腿肌紧张动作 经胸右心声学造影
下载PDF
改良式无痛子宫按压手法在阴道分娩后2 h内的应用
2
作者 周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6期60-61,76,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无痛子宫按压手法在阴道分娩后2 h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阴道分娩后2 h内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即予肌肉注射10 U缩宫素,并进行产后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改良式无痛子宫按压手法在阴道分娩后2 h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阴道分娩后2 h内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即予肌肉注射10 U缩宫素,并进行产后常规护理与观察。产后2 h内按压宫底6次:第一小时每隔15 min按压子宫1次,共4次;第二小时每隔30 min按压子宫1次,共两次。对照组采用常规单手用力按压宫底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无痛子宫按压手法。比较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下降比>10%的发生率,子宫按压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子宫按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0.7%,1/150)及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比>10%的发生率(27.3%,41/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50)、(45.3%,68/150)],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100%,150/150)高于对照组(92.7%,139/150),除产后2 h出血率外,余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后2 h内应用改良式无痛按压子宫手法,能有效降低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减轻子宫按压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无痛子宫按压手法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下载PDF
改良千钧拔锭手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天然 陈夏平 +6 位作者 王瑞雄 林江游 叶志强 张昭兴 敖庆芳 梁陈佳 王瑞霖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改良千钧拔锭手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闭合复位方法。方法:选择360例有明显移位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千钧拔锭手法结合PFNA内... 目的:通过探讨改良千钧拔锭手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闭合复位方法。方法:选择360例有明显移位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千钧拔锭手法结合PFNA内固定术治疗,分析闭合复位成功情况,对复位成功者进行长期随访,定期拍片复查,观察骨折端对位情况、有无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失效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术后9个月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中C臂机透视证实,应用改良千钧拔锭手法后闭合复位成功患者309例,手法闭合复位成功率为85.83%(309/360)。对309例闭合复位成功患者随访9~12个月,302例患者获得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中位数12周,7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术后6个月5例患者出现骨折端短缩移位、螺旋刀片后退,1例患者出现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术后9个月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276例,良21例,可12例,优良率达96.12%(297/309)。结论:改良千钧拔锭手法利用支点牵引扳拉,巧借杠杆的作用,用劲小,牵力大,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一次闭合复位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改良千钧拔锭手法 正骨手法 FNA
下载PDF
改良的穿刺手法对对降低输液港港座内残余血液发生率的研究
4
作者 扈浩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44-0147,共4页
探讨输液港改良后的有效穿刺手法,旨在降低输液港港座内的残余血量,从而优化输液治疗过程,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植入式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的患者进行分... 探讨输液港改良后的有效穿刺手法,旨在降低输液港港座内的残余血量,从而优化输液治疗过程,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植入式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首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的穿刺手法(简称手法1),参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手法(简称手法2)。比较两组穿刺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躯体功能、心理状态、角色功能、物质生活)、情绪与疼痛指标(SAS评分与SDS评分、VAS评分)、输液港残余血液发生率。结果 穿刺前,对比患者的各项评分指标,数据之间差异均无意义(P>0.05);穿刺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高,其他评分指标以及低输液港座残余血液的发生率都比参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并运用改良的穿刺手法,以有效减少输液港港座内的残余血液。这对于提高输液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推广改良穿刺手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输液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穿刺手法 输液港 港座内残余血液发生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5
作者 王勇 李妍霖 +4 位作者 董有康 向勇 岳阳 李裴明 朱迁旭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的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疗法... 目的:观察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的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治疗方法;隔日1次,2周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问卷量表及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状和体征评分来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PRI、VAS、PPI值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经检验,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PRI、VAS、PPI值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9%,愈显率74.5%;对照组总有效率95.7%,愈显率39.1%;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且更省时省力,治疗更为精准,直达病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 放射式冲击波 胸椎小关节紊乱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改良“烧山火”手法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冯维琪 丁敏 +4 位作者 冯骅 靳长旭 张雪 顾丹妮 杜梁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烧山火”手法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确诊为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6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改良“烧山火”手法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确诊为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6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改良“烧山火”手法——杜氏“热补针法”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多伦多分级法(TFGS)、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患健侧眼裂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FGS评分、FNFI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TFGS评分、FNF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健侧眼裂差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健侧眼裂差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改良“烧山火”手法针刺能改善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病人的面肌功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气虚血瘀型 改良“烧山火”手法 针刺治疗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改良斜扳手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7
作者 王红杰 姬锋 +3 位作者 孟达 井伽因 李论 王法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斜扳手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科室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120例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改良斜扳手法治疗组),对照组(传统斜扳手法治疗组),每组各60... 目的观察改良斜扳手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科室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120例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改良斜扳手法治疗组),对照组(传统斜扳手法治疗组),每组各60例。记录就诊当天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量表评分,疗效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记录各项效果人数及有效率。将上述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观察两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改良斜板手法临床效果较传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改良斜扳手法
下载PDF
改良Valsalva动作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效果
8
作者 张洪霞 张钦宝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9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Valsalva动作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转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标准Valsalva动作刺激,B组采用改... 目的探究改良Valsalva动作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转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标准Valsalva动作刺激,B组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刺激,比较两组PSVT转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发作频率及PSVT类型、基础阶段发作、用药阶段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总转复成功率为50.00%,高于A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头痛、气促、头痛、低血压、逸搏或逸搏心率、房性和/或室性期前收缩、RR间期(>1.5 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标准Valsalva动作相比,改良Valsalva动作可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提高患者PSVT转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valsalva动作 标准valsalva动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转复
下载PDF
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
9
作者 卢肖慧 蒋海娇 +1 位作者 季永红 付亚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1组(51例)、对照2组(55例)。对照1组接受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实施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比较三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以及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各维度评分。结果三组治愈率[84.37%vs.81.82%vs.80.70%]、有效率[11.76%vs.10.91%vs.12.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C-BPPV患者VSI、DHI各维度评分降低(P<0.01),BBS评分升高(P<0.01),三组VSI(23.19±3.88 vs.23.70±4.01 vs.23.46±3.92)、BBS评分(45.56±5.02 vs.45.14±4.98 vs.44.84±5.11)、DHI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状况,治疗颈部活动受限PC-BPPV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后半规管 颈部活动受限 改良Epley手法复位 个体化
下载PDF
改良负压纠正器配合手法按摩在乳头凹陷产妇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爱林 罗腾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9期51-52,6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纠正器配合手法按摩在乳头凹陷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乳头凹陷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则联合开展改良负压纠...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纠正器配合手法按摩在乳头凹陷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乳头凹陷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则联合开展改良负压纠正器配合手法按摩,对比两组乳头异常矫正效果、母乳喂养自信心与自我效能评分变化、乳汁淤积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乳头异常矫正总有效38例(占95.00%),对照组患者乳头异常矫正总有效31例(占77.50%),P<0.05,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前两组患者BSES及CSE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BSES及C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乳汁淤积率及乳房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产妇产后3d、5d、7d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38例(占95.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32例(占80.00),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负压纠正器配合手法按摩可有效矫正乳头凹陷,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与自我效能,降低乳汁淤积率及乳房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负压纠正器 手法按摩 乳头凹陷 乳汁淤积 BSES评分
下载PDF
改良Valsalva动作在减轻输液港插蝶翼针时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丽 黄云娟 +2 位作者 任晓敏 董龙梅 赵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在输液港插蝶翼针时对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2例输液港插蝶翼针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干预前后病人疼痛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结果: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插蝶翼针时,...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在输液港插蝶翼针时对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2例输液港插蝶翼针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干预前后病人疼痛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结果:采用改良Valsalva动作插蝶翼针时,病人疼痛减轻,穿刺成功率100.00%,病人满意度98.07%,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改良Valsalva动作能有效减轻病人插蝶翼针时的疼痛,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改良valsalva动作 蝶翼针 疼痛
下载PDF
手法与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筋束骨”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彦飞 成永忠 +1 位作者 程灏 温建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2-1214,共3页
本研究对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正骨手法配合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临床疗效突出。现将手法与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筋束骨”作用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法 改良 外固定架 远端骨折 筋束骨
下载PDF
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育风 戴李国 +1 位作者 练湛雄 容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探讨对寰枢关节半脱位采用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好转率和治疗前后影像学寰齿间隙差值等指标... 目的:探讨对寰枢关节半脱位采用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好转率和治疗前后影像学寰齿间隙差值等指标,并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00%,对照组为4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72%,对照组为82.50%,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影像学寰齿前间隙及齿状突侧间隙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疗法,本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经筋手法 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 常规推拿疗法
下载PDF
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用于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君 李雪芬 吴兰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91-92,95,共3页
目的探讨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改善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后乳房胀痛无其他并发症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疏通手法,实验组采用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评估2组干预后24 h乳房胀痛及硬... 目的探讨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改善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后乳房胀痛无其他并发症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疏通手法,实验组采用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评估2组干预后24 h乳房胀痛及硬度,并记录乳晕肿胀、皮肤情况、疏通时疼痛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24 h乳房胀痛及硬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乳晕肿胀、皮肤泛红发生率和疏通时的疼痛感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纯母乳喂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能有效减轻产后乳房胀痛,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麦式改良疏通手法 产后 乳房胀痛
下载PDF
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燕妮 王晓群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653-1654,共2页
目的探讨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使用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标准Valsa... 目的探讨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使用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标准Valsalva动作,实验组开展改良Valsalva动作,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清钾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复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valsalva动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推拿改良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宁 张斌 冯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后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探索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优化手法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01/2005-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腰扭伤(腰肌扭伤... 目的:观察改良后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探索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优化手法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01/2005-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腰扭伤(腰肌扭伤和腰椎后关节紊乱)患者120例,男83例,女37例,按就诊顺序分成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40例。①推拿改良手法:解除腰骶部肌肉痉挛:患者呈俯卧位,先按揉委中穴2min,再在痛点周围施以按揉、弹拨法15min。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患者呈侧卧位(患侧在上),下位下肢自然伸直,上位下肢屈髋曲膝。医生面对患者,一手置于患者肩前部,而另一手屈肘以肘内侧置于患者髂部而拇指置于病变节段。先同一方向轻缓地小幅度摇动腰部并逐渐过渡到两手相对。当腰部转到限制位时,病变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给予一短促轻巧的推冲力即可。腰骶部化瘀通络:患者呈俯卧位,在痛点及周围或腰骶部施以擦法,透热为度。②传统手法治疗:采用李业甫主编的《中国推拿治疗学》中提供的治疗方法,包括治则、方法、取穴、治疗部位和操作。③药物治疗:口服芬必得600mg,每天2次,痛甚者简易腰围固定(腰围高约30cm,腰背部有两片硬性薄片,起制动作用)。疗程:推拿组1疗程3d,1次/d;药物组1疗程7d。3组均治疗1疗程,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评分的变化,判定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的即刻疗效。结果:急性腰扭伤患者1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落。①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疗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96,1.665,1.99,P<0.01);且推拿治疗后评分高于药物治疗后评分(t=13.225,11.355,P<0.01);改良手法与传统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治疗后评分相差不大(t=1.32,P>0.05)。②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药物治疗组3组改善率为优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9/97.5%,28/70.0%,5/12.5%,χ2=58.178,P<0.01);改良手法治疗组高于传统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③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8/70.0%,25/62.5%,5/12.5%;χ2=30.399,P<0.01),改良手法治疗组优于传统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④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1次的治愈率差异比较有显著性(15/37.50%,4/10.00%;χ2=8.107,P<0.05)。结论:无论是推拿还是药物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疗效,推拿治疗好于药物治疗;推拿改良手法在1次治愈率、总治愈率和优改善率方面好于传统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法 腰扭伤/按摩疗法 急性病 腰骶部 腰扭伤/治疗 按摩/改良手法
下载PDF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尼日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庞永明 唐勇华 +2 位作者 盘延鲜 梁伟琳 许梅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4期98-99,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尼日尔的应用效果。方法 800例成熟期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2眼)和观察组(426眼),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给予改良手法小切口白... 目的探究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尼日尔的应用效果。方法 800例成熟期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2眼)和观察组(426眼),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给予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1周术后视力矫正≥0.3比例分别为75.50%、86.75%、9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5%、75.25%、8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视力矫正≥0.3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0%)低于对照组(1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成熟期白内障,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手法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成熟期白内障 视力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法整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持续牵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1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林 顾前来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53-53,共1页
笔者自2004年起采用手法整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持续牵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1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 改良小夹板 持续牵引
下载PDF
改良手法在注射依诺肝素钠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金明 谢素嫦 张景芬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19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在注射依诺肝素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行依诺肝素钠注射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注射方法配合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配合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皮下瘀瘀血、疼痛程... 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在注射依诺肝素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行依诺肝素钠注射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注射方法配合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配合加强护理,比较两组皮下瘀瘀血、疼痛程度、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瘀血、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依诺肝素钠注射时,使用改良后的注射方法配合加强护理,能明显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注射手法 依诺肝素钠 皮下淤血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改良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忠锅 刘海涛 +2 位作者 邹来勇 徐春娟 李丰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8期6-7,共2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clopathy,简称CSM)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的5%~10%,且致瘫率高。本研究为提高手法治疗自限型和平稳型...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clopathy,简称CSM)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的5%~10%,且致瘫率高。本研究为提高手法治疗自限型和平稳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型 手法治疗 改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