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改革收益与成本的非均衡分布: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维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改革收益 改革成本 非均衡分布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深入分析改革成本与改革收益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征的深层思考
2
作者 许经勇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5年第6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成本 家庭联产承包制 改革收益 制度变迁方式 制度创新 渐进式改革 改革模式 制度安排 我国经济
下载PDF
改革收益分配制度 搞活国营企业经济
3
作者 杨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9-11,共3页
一、确立企业的法人地位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稳定经济大局,实现治理整顿目标的基本条件.本文拟从改革收益制度出发,探索搞活国营企业经济的途径.
关键词 改革收益 国营企业 利润分配制度 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收益 国家所有制 搞活企业 生产过程 法人地位
下载PDF
温铁军:中国的改革收益与成本不对称
4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3-43,共1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日前表示,任何国家的改革都既有改革收益又有改革成本。成本大于收益的,就是失败的。而我们的情况在于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执政党十六大以后的改革和以往改革相比,其实是...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日前表示,任何国家的改革都既有改革收益又有改革成本。成本大于收益的,就是失败的。而我们的情况在于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执政党十六大以后的改革和以往改革相比,其实是在接受了既往改革的收益的同时,试图化解以往改革带来的成本,防止改革失败的可能最终演变为事实。因此,当前是这样一种必须承担已经产生的制度成本的条件下的改革,而不是90年代的改革。那时,似乎只要改革就产生收益,于是,人们普遍认为改革是能够产生增量的。然而,即使按照这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到90年代中期前后,这种改革带来的增量就已经很难继续产生了.(摘自:《南风窗》2008年3月3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改革收益 改革成本 不对称 温铁军 改革失败 90年代 《南风窗》
下载PDF
养老金并轨改革的成本收益分析
5
作者 齐传钧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2-33,共2页
理论上讲,改革收益与改革成本是对应的。尽管这次养老金并轨改革的成本是“昂贵”的,但未来各种显性和隐性收益仍然值得期待。改革后,政府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财政支出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制度内赡养比(是指机关事业单... 理论上讲,改革收益与改革成本是对应的。尽管这次养老金并轨改革的成本是“昂贵”的,但未来各种显性和隐性收益仍然值得期待。改革后,政府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财政支出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制度内赡养比(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数除以退休人数)不断恶化的未来,使得财政成本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改革成本 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改革收益 隐性收益 财政支出 财政成本
下载PDF
户籍制度改革收益远大于成本
6
作者 孙昌銮 《长安》 2013年第4期63-63,共1页
以“城乡分割”为根本特征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被认为构筑了城乡居民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全圈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蔡叻认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但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当前我嗣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对促进经济增长也有直竿见... 以“城乡分割”为根本特征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被认为构筑了城乡居民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全圈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蔡叻认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但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当前我嗣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对促进经济增长也有直竿见影的效果,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首先,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变成市民,使之变成了稳定的劳动力,改变我国劳动力减少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改革收益 成本 户籍管理制度 城乡二元 城乡分割 实际利益 城乡居民
原文传递
铁路货运改革启动 所有收益归地方局
7
作者 王子约 《四川水泥》 2013年第5期80-81,共2页
成立三个月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铁路货运改革作为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枪",开始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6月15日,铁总货运改革正式亮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比预计推迟了将近20天,目的就是做到"万无一失"。货运一... 成立三个月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铁路货运改革作为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枪",开始全面参与现代物流业竞争。6月15日,铁总货运改革正式亮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比预计推迟了将近20天,目的就是做到"万无一失"。货运一直是铁路系统的主要受益来源,但近年货运形势已每况愈下。上述人士介绍,利用货运作为改革头炮,一方面是考虑到货运从来都是铁路领域改革的先行兵,改革风险比较小;另一方面则是债务和盈利需求的倒逼。此外,记者从地方局人士处了解到,此番改革收益遵循"服务者受益"原则,铁总不参与改革收益分配,铁路局将获得改革全部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运改革 铁路局 铁路系统 中国铁路 改革收益 现代物流业 市场化改革 服务者 改革风险 收益分配
下载PDF
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改革对煤炭开发项目经济评价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彪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年第2期183-185,195,共4页
根据自然资源部出台的一系列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改革政策文件,从“该不该交”、“交多少”、“如何交”3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前资源价款评估缴纳与改革后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缴纳的区别。最后,以内蒙古某煤矿项目作为分析案例,对比了矿业... 根据自然资源部出台的一系列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改革政策文件,从“该不该交”、“交多少”、“如何交”3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前资源价款评估缴纳与改革后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缴纳的区别。最后,以内蒙古某煤矿项目作为分析案例,对比了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改革前后项目的盈利能力,反映了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改革对煤炭开发项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权出让 收益制度改革 资源价款评估 盈利能力
下载PDF
控制通货膨胀应该成为我国改革中期的重要指导方针
9
作者 赵家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7,共6页
控制通货膨胀应该成为我国改革中期的重要指导方针赵家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95──1996年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1995年下半年,我国主张放松宏观调控甚至结束宏观调控,使经济再"热"的舆论开始抬头。有的股票专家预... 控制通货膨胀应该成为我国改革中期的重要指导方针赵家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95──1996年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1995年下半年,我国主张放松宏观调控甚至结束宏观调控,使经济再"热"的舆论开始抬头。有的股票专家预测"宏观经济软着陆成功初见端倪,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 改革成本 经济增长 利益整合 改革收益 利益主体 利益分化 国有企业改革 宏观调控
下载PDF
改革为什么改不动的博弈分析
10
作者 陈友芳 《珠江经济》 2006年第12期74-81,共8页
改革之所以“改不动”,主要有三大障碍,一是存在改革的受损者,根据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双轨制及补偿措施是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的操作技术。二是人们在改革中广泛存在搭便车动机,由政府主导改革及培养热衷于改革的道德理性人、培养改革... 改革之所以“改不动”,主要有三大障碍,一是存在改革的受损者,根据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双轨制及补偿措施是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的操作技术。二是人们在改革中广泛存在搭便车动机,由政府主导改革及培养热衷于改革的道德理性人、培养改革中的“大猪”是克服改革搭便车行为的主要措施。三是预期改革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制度企业家的出现有利于对付改革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改革 博弈分析 搭便车行为 制度企业家 操作技术 补偿措施 政府主导 改革收益
下载PDF
中国国有金融企业改革迟缓的理论分析
11
作者 葛兆强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国有金融企业 金融改革 非国有金融 企业改革 改革成本 理论分析 国有企业 中央银行 区域经济差异 改革收益
下载PDF
国有金融企业改革迟缓的理论分析
12
作者 葛兆强 《农金纵横》 1996年第4期1-4,共4页
国有金融企业改革迟缓的理论分析葛兆强一1994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经过二年的实践和努力,金融改革正纵深推进。但从改革的效果看,尤其是按照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的要求来衡量,改革并未有重大突破,未能实现我们的... 国有金融企业改革迟缓的理论分析葛兆强一1994年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经过二年的实践和努力,金融改革正纵深推进。但从改革的效果看,尤其是按照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的要求来衡量,改革并未有重大突破,未能实现我们的经济金融预期。这表现在:从宏观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金融企业 金融改革 非国有金融 企业改革 改革成本 理论分析 国有企业 中央银行 区域经济差异 改革收益
下载PDF
试析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作榜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53-253,共1页
文章针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分析了经济改革过程的艰巨和复杂性。
关键词 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 改革收益 改革成本”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的深层原因
14
作者 孙玉娟 《经济与管理》 1999年第5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成本 资本原始积累 渐进式改革 进展缓慢 非国有经济 配置结构 改革收益 计划导向 制度变革
下载PDF
深化改革要关注改革的成本
15
作者 辛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21,共2页
我国30多年改革的整体收益是明显的,这一点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仍然需要关注改革收益背后的成本是什么、有多大、如何支付。对于改革的成本,有的人不善于算令面大账,以至于在改革路径选择、改革价值判断、改... 我国30多年改革的整体收益是明显的,这一点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仍然需要关注改革收益背后的成本是什么、有多大、如何支付。对于改革的成本,有的人不善于算令面大账,以至于在改革路径选择、改革价值判断、改革目标定位等问题上产生不同看法。坚持科学的改革观,要求科学评估改革的成本,也就是要算全面大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收益 成本 科学评估 改革路径 价值判断 改革
下载PDF
真假改革的试金石
16
作者 《当代社科视野》 2012年第3期45-46,共2页
任剑涛认为,能否保证公众对改革的民主参与、对改革过程的透明监督、对改革举措的理眭质询、对改革收益的明了于心、对改革走势的总体知晓,是真改革还是假改革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 改革过程 金石 真假 民主参与 改革举措 改革收益
下载PDF
改革为什么会改不动
17
作者 陈友芳 《珠江经济》 1999年第4期18-19,共2页
改革可视为关于体制选择的公共选择过程,但是人们发现改革进程中经常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抱怨某项旧体制,但公共选择的最终结果却是“不改”。于是,一些众所周知的糟糕的旧体制就这样得以长期存在下去。这种现象被称之... 改革可视为关于体制选择的公共选择过程,但是人们发现改革进程中经常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抱怨某项旧体制,但公共选择的最终结果却是“不改”。于是,一些众所周知的糟糕的旧体制就这样得以长期存在下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改革“改不动”现象,它在中外体制变迁史上均屡见不鲜。这就引出了一个挺有趣的问题:改革为什么会改不动呢?或者说,低效率的旧体制为什么会长期存在下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收益 长期存在 旧体制 体制选择 公共选择 新体制 低效率 外体制 选择过程 改革进程
下载PDF
结构性改革是否有优先项:实证分析和舆论调查
18
作者 王甄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20年第A01期10-18,共9页
从改革受益和改革成本两方面确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首先,在世界范围内,估计金融、市场、贸易等主要部门改革对生产力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而差距来确定中国的相关改革预计能带来多少收益。其次,通过针对山东省的问卷... 从改革受益和改革成本两方面确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首先,在世界范围内,估计金融、市场、贸易等主要部门改革对生产力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而差距来确定中国的相关改革预计能带来多少收益。其次,通过针对山东省的问卷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改革的态度以预计改革会受到多大的社会阻力。分析发现:第一,中国在营商环境方面的改革会带来最大收益,另外,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更加开放的市场也对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二,民众对于营商环境、金融制度和司法体系的改革呼声最高。综合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来看,优化营商环境和完善金融体系是中国当前的改革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改革收益和成本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评中国改革开放20年
19
作者 贺玢 《管理观察》 1999年第7期4-4,共1页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评价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客观标准是对“改革收益”与“改革成本”进行比较。经济体制变动前后两种状态所对应的经济结果之值相等,是“改革收益”的下限。改革的目标是争取改革的净收益尽可能大。作者运用这一客观标...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评价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客观标准是对“改革收益”与“改革成本”进行比较。经济体制变动前后两种状态所对应的经济结果之值相等,是“改革收益”的下限。改革的目标是争取改革的净收益尽可能大。作者运用这一客观标准和大量的经济数字评价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绩效,描述了体制变动前后状态的变化,并扼要总结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经验,以及它丰富了转轨经济学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改革开放 改革收益 客观标准 转轨经济学 基本经验 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 基本特点 改革开放20年 改革成本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
20
作者 洪燕琴 《经济师》 2005年第12期220-220,289,共2页
文章在考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效果不显著的原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改革主体的行为方式和选择。讨论表明,在国有银行改革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冲突,要使改革取得最低的时间成本,必须提高经营者的改革预期收益,这样才能激励经营... 文章在考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效果不显著的原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改革主体的行为方式和选择。讨论表明,在国有银行改革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冲突,要使改革取得最低的时间成本,必须提高经营者的改革预期收益,这样才能激励经营者的改革热情,进而推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预期收益 经营者 改革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