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风险与道路内生——试错式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红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3,共7页
试错式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方法。试错式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中国政府政策运行的风险成本,规避政治和经济上的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陷阱",而且有助于克服有限理性的信息偏差,在"试验&qu... 试错式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方法。试错式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中国政府政策运行的风险成本,规避政治和经济上的浪漫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陷阱",而且有助于克服有限理性的信息偏差,在"试验"中探寻"对"与"错",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看,试错式改革是一种将缺乏中国具体语境或者缺乏制度环境的政府"顶层设计"予以"问题化"处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风险 道路内生 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转型成功的机理——有限理性政府试错式问题改革过程中的合理决策 被引量:8
2
作者 段先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5,共7页
可以得出的推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迄今为止的所有改革大都是试错式问题改革。转型具有历史必然性,政府必须顺势而行。如何实现平稳转型取决于政府的抉择;而政府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合理的政府抉择必须... 可以得出的推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迄今为止的所有改革大都是试错式问题改革。转型具有历史必然性,政府必须顺势而行。如何实现平稳转型取决于政府的抉择;而政府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合理的政府抉择必须是一个基于解决问题、采取合适试错方式的改革过程。就中国转型而言,由于政府在试错过程中牢牢把握并实施发展、改革、稳定三位一体的执政理念,时刻注意政府抉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从而保证了转型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转型 政府有限理性 式问题改革
下载PDF
“试错条例”与中国的试错式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振伟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1,共9页
试错式改革是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它总结借鉴了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创新。“试错条例”是新时期试错式改革在政府施政、干部考核评价特别是鼓励改革者勇于创新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 试错式改革是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它总结借鉴了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创新。“试错条例”是新时期试错式改革在政府施政、干部考核评价特别是鼓励改革者勇于创新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试错条例”的推出形成了对改革创新与探索的一种保障机制,因为以“试错条例”为代表的试错式改革能够降低改革的个体性风险,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改革新方案面临的各种阻力,使改革更加平稳、改革措施更加具有说服力。我们应给予“试错条例”本身一定的试错空间,加强系统化、法制化的构建,不断努力探寻一条适合我国的政治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条例 机制
下载PDF
“试错法”改革过程中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讨论了在“试错法”改革过程中建立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笔者认为,制度背景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导致了中国宏观经济中特殊的微观行为方式。此时,直接照搬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模型是误导的,必然遭受到“卢卡斯批评”,产生政策分... 本文讨论了在“试错法”改革过程中建立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笔者认为,制度背景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导致了中国宏观经济中特殊的微观行为方式。此时,直接照搬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模型是误导的,必然遭受到“卢卡斯批评”,产生政策分析的系统性错误。但主流宏观经济学引人入胜的公理化和逻辑化分析方法可以借鉴。这种借鉴应从深层次入手,考察并重新定义经济转型时期的公理化假定,然后将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逻辑分析方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重塑转型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作为这个工作的重要一面,我们提出了“试错法”改革的马尔可夫过程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改革 宏观经济微观基础 马尔可夫过程假说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国经济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高 《新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金融的运行逻辑,认为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太低,而国有部门储蓄过度。金融市场中,城投公司等预算软约束主体的存在使利率市场化改革反而加重了金融扭曲。要平衡中国实体经济,理顺...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金融的运行逻辑,认为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太低,而国有部门储蓄过度。金融市场中,城投公司等预算软约束主体的存在使利率市场化改革反而加重了金融扭曲。要平衡中国实体经济,理顺金融体系,需要兼顾理想与现实,找出切实可行的出路。而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坚持以发展为目标,并允许改革试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储蓄过度 金融扭曲 改革试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