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激光成像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的鉴别价值研究
1
作者 曾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蓝激光成像放大胃镜(Blue laser imaging magnifying gastroscopy,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鉴别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普通白光成像(White light ima... 目的:探讨蓝激光成像放大胃镜(Blue laser imaging magnifying gastroscopy,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鉴别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普通白光成像(White light imaging,WLI)检查、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WLI、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检查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WLI检查(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60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中,胃癌患者2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检查显示,胃癌患者21例,癌前病变患者39例,与病理学检查的Kappa值为0.889;WLI检查显示,胃癌患者2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与病理学检查的Kappa值为0.550。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度、敏感度分别为95.00%(57/60)、95.00%(19/20)均高于WLI的80.00%(48/60)、70.00%(14/20)(P<0.05)。结论:M-BLI联合靛胭脂染色能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对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激光成像 放大胃镜 靛胭脂染色 胃癌 鉴别价值
下载PDF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在早期胃癌及 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果。方法112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均进行常规胃镜检查、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评分、诊断效能。...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果。方法112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均进行常规胃镜检查、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评分、诊断效能。结果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腺管图像质量评分和微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56±0.25)、(2.67±0.26)分,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的(1.99±0.19)、(2.04±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的准确率为95.54%(107/112),敏感度为96.00%(72/75),特异度为94.59%(35/37);常规内镜检查的准确率为78.57%(88/112),敏感度为81.33%(61/75),特异度为72.97%(27/37)。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0、8.027、6.366,P=0.000、0.005、0.116<0.05)。结论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应用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图像质量更佳,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更高,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胃镜技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食管碘染加放大胃镜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傅敏根 易苏红 刘志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7期2615-2617,2620,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碘染加放大胃镜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检查的30例疑似食管早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食管碘染与放大胃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食管碘染、放大胃镜单项及联合诊断... 目的探讨食管碘染加放大胃镜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检查的30例疑似食管早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食管碘染与放大胃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食管碘染、放大胃镜单项及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计算食管碘染、放大胃镜单项及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0例疑似食管早癌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阳性19例,阴性11例;食管碘染诊断阳性17例,阴性13例,其中漏诊6例,误诊4例;放大胃镜诊断阳性17例,阴性13例,其中漏诊4例,误诊2例;食管碘染联合放大胃镜诊断阳性19例,阴性11例,其中漏诊1例,误诊1例;食管碘染联合放大胃镜诊断的准确率高于食管碘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碘染联合放大胃镜与食管碘染、放大胃镜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食管碘染联合放大胃镜与放大胃镜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碘染联合放大胃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0.856,P=0.000)优于放大胃镜(Kappa=0.585,P=0.001)与食管碘染(Kappa=0.309,P=0.088)。结论食管碘染与放大胃镜联合用于食管早癌中诊断效能较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较高,食管碘染与放大胃镜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有利于降低误诊、漏诊率,提高食管早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食管碘染 放大胃镜 一致性
下载PDF
放大胃镜对胃黏膜隆起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曹彬 胡宏艳 +6 位作者 周永清 汤胜君 郜素琴 汪洁 郭金枝 张元瑞 姜林昊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放大胃镜和普通胃镜下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胃黏膜病变的形态特征,评价放大胃镜对胃黏膜隆起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符合要求的291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48例行放大胃镜检查,观察胃小凹及微血...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放大胃镜和普通胃镜下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胃黏膜病变的形态特征,评价放大胃镜对胃黏膜隆起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符合要求的291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48例行放大胃镜检查,观察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指导靶向活检;143例行普通胃镜下的常规黏膜活检。结果放大胃镜组检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25例(16.9%),其中高级别瘤变1例(0.7%),早期胃癌5例,早期胃癌检出率3.4%,总的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20.3%;与普通胃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胃小凹分型为Ⅲ、Ⅳ、Ⅴ型;微血管形态主要为C型和D型。结论放大胃镜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 微黏膜相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隆起病变
下载PDF
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3例报道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莹 张海芹 +3 位作者 王志荣 熊杰 陈巍文 许树长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7-59,共3页
早期胃癌常因无明显症状、病灶不明显而难以识别,白光内镜下仔细观察结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narrow-band imaging,ME-NBI)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现报道3例ME-NBI诊断早期胃癌病例。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放大胃镜 窄带成像
下载PDF
窄带谱成像放大胃镜在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亚雷 冯慧 +1 位作者 孙斌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8-1710,共3页
回顾性分析97例在白光内镜下疑诊为早期食管鳞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NBI-ME)检查,行靶向活检,最终经内镜下切除或者手术切除确定病灶性质。分析病变的NBI-ME的形态特点,并与活检病理、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 回顾性分析97例在白光内镜下疑诊为早期食管鳞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窄带谱成像放大内镜(NBI-ME)检查,行靶向活检,最终经内镜下切除或者手术切除确定病灶性质。分析病变的NBI-ME的形态特点,并与活检病理、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进行对照。在97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为鳞癌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NBI-ME诊断为鳞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有95例,诊断准确性达97.9%。经过靶向活检,有10例原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炎症的患者被诊断为鳞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准确性提高52.6%。而根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对肿瘤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达到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谱成像放大胃镜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叶丽芳 黎丽旋 +4 位作者 陈睿妍 吴嘉钏 陈晓东 杨小乔 梁彪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8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ME-NBI)与^13C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5例。ME-NBI对胃体黏膜进行重点观察,参照Nakagawa的胃黏膜集合小...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ME-NBI)与^13C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5例。ME-NBI对胃体黏膜进行重点观察,参照Nakagawa的胃黏膜集合小静脉(RAC)标准进行分型:规则型、不规则型、模糊型;纳入的研究对象同时行13C呼气试验。结果ME-NBI胃体黏膜RAC不规则型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71.9%,模糊型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82.4%,均显著高于规则型的5.6%(P<0.05)。RAC规则型判定无H.pylori感染,不规则型、模糊型判定为H.pylori感染。ME-NBI H.pylori感染判断结果与13C呼气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75),ME-NBI诊断H.pylori感染的敏感度为94.9%,特异度为73.9%。结论ME-NBI判断H.pylori感染阳性可信度较高,胃镜检查时常规行ME-NBI RAC分型有利于减少H.pylori感染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呼气试验 放大胃镜 窄带成像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放大胃镜对判断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质量和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永成 许岸高 +3 位作者 陈惠新 凌红 严山 罗程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对判断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质量及复发的价值。方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瘢痕上喷洒0.04%靛胭脂染色,用放大胃镜进行Takemoto愈合质量分期,观察各期患者6个月后的随访内镜结果。结果对115例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患者随访6个月,Sa期...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对判断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质量及复发的价值。方法在十二指肠溃疡瘢痕上喷洒0.04%靛胭脂染色,用放大胃镜进行Takemoto愈合质量分期,观察各期患者6个月后的随访内镜结果。结果对115例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患者随访6个月,Sa期、Sb期和Sc期的复发率分别为82.7%(24/29例)、47.5%(17/40例)和0%(0/46);Sa期患者溃疡复发率明显高于Sb期和Sc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胃镜联合愈合质量分期对判断溃疡的愈合程度有重要价值,对溃疡的复发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 消化性溃疡 愈合质量 复发
下载PDF
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文峰 林燕华 +3 位作者 钟选芳 余中贵 李丙生 张晓慧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 250例胃癌高危人群,均予以传统白光内镜检查和窄带成像(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 目的:分析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 250例胃癌高危人群,均予以传统白光内镜检查和窄带成像(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检查,以活检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同时选择同期1 250例非胃癌高危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的诊断准确率为94.74%,高于传统白光内镜73.68%(P<0.05);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胃癌高危人群和非胃癌高危人群中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88%和0.56%,均高于传统白光内镜胃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检查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放大胃镜 靛胭脂染色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放大胃镜下微血管改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变英 王颖 +4 位作者 雷宇峰 李小会 范东俊 杨嫦娥 李改英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8期669-670,共2页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下黏膜微血管改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5例常规胃镜观察下有胃黏膜粗糙、糜烂、斑块、颜色异常、微隆或凹陷等改变的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放大胃镜观察,根据胃镜下黏膜微血管改变将放大胃镜下黏膜...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下黏膜微血管改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5例常规胃镜观察下有胃黏膜粗糙、糜烂、斑块、颜色异常、微隆或凹陷等改变的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放大胃镜观察,根据胃镜下黏膜微血管改变将放大胃镜下黏膜像分为4型。对病变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将胃镜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5%(19/20)健康志愿者符合Ⅱ型微血管改变;80.53%(91/113)Hp相关性胃炎符合Ⅰ型微血管改变;92.86%(13/14)的早期胃癌患者符合Ⅲ型、Ⅳ型微血管改变,应用χ2检验对构成比进行比较,早期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Hp相关性胃炎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80.0%的黏膜癌符合Ⅲ型改变,75%的黏膜下癌符合Ⅳ型改变,黏膜癌组与黏膜下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改变与组织诊断密切相关,放大胃镜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判断癌变浸润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检查 微血管 诊断 早期胃癌
下载PDF
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观察胃黏膜集合小静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亚俊 孟高克 +1 位作者 徐永辉 翟学峰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研究放大胃镜观察胃黏膜微血管形态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9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放大胃镜窄带成像模式观察胃黏膜集合小静脉(RAC),进行分类并作出有无HP感染的内镜诊断;对观察区域,胃黏膜组... 目的研究放大胃镜观察胃黏膜微血管形态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9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放大胃镜窄带成像模式观察胃黏膜集合小静脉(RAC),进行分类并作出有无HP感染的内镜诊断;对观察区域,胃黏膜组织切片进行HP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判断有无HP感染。结果参照Nakagawa分型,不规则型和模糊型的HP感染率分别为73.1%、83.3%,高于规则型6.5%(P<0.01)。进行胃黏膜RAC分型与HP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69例放大胃镜检查观察RAC形态诊断HP感染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76.32%,符合率为55.07%,阳性预测值为93.55%,阴性预测值为76.32%,Kappa值为0.84。结论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观察胃黏膜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简便、安全、阳性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 窄带成像 集合小静脉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高清晰放大胃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前后胃粘膜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青釭 于永征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高清晰放大胃镜 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 前后胃粘膜 观察
下载PDF
链霉蛋白酶应用于放大胃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素珠 李秀梅 +5 位作者 潘丽云 苏雪芬 沈军弘 李纯 邓金川 邱明晓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在放大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11月100例行放大胃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小苏打,n=50)与对照组(西甲硅油+小苏打,n=50),比较两组放大胃镜检查...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在放大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11月100例行放大胃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小苏打,n=50)与对照组(西甲硅油+小苏打,n=50),比较两组放大胃镜检查中胃腔不同位置可见度得分、微小病灶检出率、两组检查时间、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胃底、胃体、胃窦可见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微小病灶检出率分别为64.0%和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耗时分别为(5.3±1.1)min和(6.2±1.2)min,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霉蛋白酶可有效减少胃腔黏液量,提高大胃镜检查可见度与微小病灶检出率,缩短检查时间,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蛋白酶 放大胃镜 应用
下载PDF
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志强 黄志刚 +3 位作者 陆宏娜 张谢 张学松 袁晓刚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7期793-795,802,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普通白光内镜(WLE)与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WLE检查发现异常病灶的166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再次行ME-NBI检查,所有病变行组织活检或内镜下黏膜剥离...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普通白光内镜(WLE)与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WLE检查发现异常病灶的166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再次行ME-NBI检查,所有病变行组织活检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送检病理,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6例患者中,病理组织学证实非癌性病变为118处,癌性病变48处。WLE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22.88%、34.53%、100%和45.18%,ME-NBl对应值分别为81.25%、90.68%、78.00%、92.24%和87.95%,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WLE(<0.01)。黏膜腺管开口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消失、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毛细血管网消失、病变与黏膜组织分界清楚是早期胃癌在ME-NBI下最具特征性的3个改变,其中以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毛细血管网消失相对最为重要。结论 WLE是筛查早期胃癌首选方法之一。对WLE发现的疑似病变进一步行ME-NBI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放大胃镜 窄带成像技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放大胃镜和FICE技术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海峰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939-942,F0003,共5页
关键词 放大胃镜 FICE技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小玉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71-973,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胃部检查胃癌高危患者85例及同期胃癌低危患者85例,对入选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进行诊断,对...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胃部检查胃癌高危患者85例及同期胃癌低危患者85例,对入选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进行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胃癌检出率、清晰度。结果 32例胃癌高危患者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以此作为金标准,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内镜(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高危人群胃癌检出率较高(P<0.05);与传统胃镜比较,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的胃癌检出率较高(P<0.05);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在病变边缘显示方面优于传统白光内镜(P<0.05)。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观察病变边缘、胃黏膜微血管形态、胃小凹,明显优于传统白光内镜(P<0.05)。结论 NBI放大胃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应用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可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胃癌以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清晰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胃镜 靛胭脂染色 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窄带成像及放大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改变对胃黏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亚俊 陶伟 杨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1153-1155,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及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system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下胃小凹形态改变对诊断胃黏膜病变及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对112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局部胃黏膜病变(糜烂、颜色异常、隆起、浅凹陷、粗糙等...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及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system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下胃小凹形态改变对诊断胃黏膜病变及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对112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局部胃黏膜病变(糜烂、颜色异常、隆起、浅凹陷、粗糙等)的患者,NBI-ME模式观察胃小凹形态,参照Tanaka分型对病变进行判断,同时病变区域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窄带成像及放大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改变诊断癌前病变(中-重度肠化、轻-中度异型增生)检出率为39.2%(44/112),诊断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42.3%(11/26);胃黏膜病变NBI-ME诊断癌前病变(中-重度肠化、轻-中度异型增生)的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7.9%,符合率为75.8%;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6.0%,符合率为94.6%。结论窄带成像及放大胃镜观察胃小凹形态能够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胃镜 胃小凹 病理检查 早期胃癌
下载PDF
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愈合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轩轩 王刚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溃疡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进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68例,经过纳入标准排除8例,最终纳入60例患者,用放大胃镜进行Takemoto愈合质量分期,观...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溃疡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进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68例,经过纳入标准排除8例,最终纳入60例患者,用放大胃镜进行Takemoto愈合质量分期,观察各期患者6个月后的随访内镜结果。结果对60例早期胃癌ESD术患者的溃疡愈合状况随访6个月。术后6周溃疡愈合质量分期Sa期15例,Sb期21例,Sc期24例;术后6个月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73.33%、42.86%和0%。Sa期患者溃疡复发率明显高于Sb期和Sc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溃疡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放大胃镜联合愈合质量分期对判断早期胃癌ESD术后溃疡愈合程度有重要价值,对溃疡的复发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 早期胃癌 ESD术 溃疡愈合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建军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染色放大胃镜检查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染色放大组和染色放大组,观察超声胃镜及染色放大胃镜的检查结果。结果胃小凹Ⅰ、...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染色放大胃镜检查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染色放大组和染色放大组,观察超声胃镜及染色放大胃镜的检查结果。结果胃小凹Ⅰ、Ⅱ型主要为炎性病变,Ⅲ、Ⅳ型主要为肠腺化生、异型增生,Ⅴ型为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可见,胃小凹分型越高,病变程度越严重。超声胃镜检查病变部位:胃窦51例(56.7%),胃角11例(12.2%),胃体28例(31.1%)。T分期总准确率为87.5%(7/8),N分期总准确率为75.0%(6/8)。超声+染色放大组对异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染色放大组(P<0.05),但两组对炎性病变及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胃镜联合染色放大胃镜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胃镜 染色放大胃镜 早期胃癌 胃小凹分型 分期
下载PDF
高清放大胃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及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7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早期胃癌应用高清放大胃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E-NBI)及靛胭脂染色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行普通胃镜检查疑似为早期胃癌的6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均采取ME-NBI及靛胭... 目的:探讨对早期胃癌应用高清放大胃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E-NBI)及靛胭脂染色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行普通胃镜检查疑似为早期胃癌的6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均采取ME-NBI及靛胭脂染色诊断,比较其同普通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28例为早期胃癌,经普通内镜检出16例,经ME-NBI及靛胭脂染色检出26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胃镜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分别为57.14%、86.11%、13.89%、42.86%,ME-NBI及靛胭脂染色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分别为92.86%、97.22%、2.78%、7.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应用ME-NBI及靛胭脂染色的方式可提高内镜下诊断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放大胃镜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靛胭脂染色 早期胃癌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