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除磁共振成像中交流干扰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65-866,共2页
目的 排除周围环境给磁共振成像造成的交流干扰伪影。方法 通过安装永磁型低磁场强度MR仪 10台 ,对出现的交流干扰图像进行了分析 ,并分别对伪影最严重的 1台和无伪影的 2台进行了环境测量对比 ,通过移开供电线、加隔离变压器、清除... 目的 排除周围环境给磁共振成像造成的交流干扰伪影。方法 通过安装永磁型低磁场强度MR仪 10台 ,对出现的交流干扰图像进行了分析 ,并分别对伪影最严重的 1台和无伪影的 2台进行了环境测量对比 ,通过移开供电线、加隔离变压器、清除金属管道等 ,总结出具体排除干扰方法。结果 交流干扰造成的磁场强度为 2~ 4mGs ,超出允许值 1mGs,形成连套环状伪影。经处理 ,使交流干扰场强降为 1mGs以下 ,图像干扰消逝。结论 安装MRI设备时 ,必须将干扰源移至 10m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放射学工艺学 质量控制 交流干扰
原文传递
乳腺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T1期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炜炜 张祖艳 《中国校医》 2015年第10期795-79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T1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乳腺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2者联合检查,其中45例行乳腺钼靶检查,43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0例行2者联合检查,比较3种检查措施对乳...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T1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乳腺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2者联合检查,其中45例行乳腺钼靶检查,43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0例行2者联合检查,比较3种检查措施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钼靶检查患者的阳性率为62.22%,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为55.81%,2者联合检查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单纯钼靶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检查对45岁及以上患者的阳性率为76.67%,45岁以下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45岁及以上患者的阳性率为59.09%,45岁以下为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诊断T1期乳腺癌容易受到患者年龄的影响,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T1期乳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诊断 钼/诊断应用 工艺学 放射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原文传递
影像技术在皮肌炎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诗敏 胡赟赟 +3 位作者 赵肖庆 杜联军 曹华 郑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7-640,共4页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血清学标记物,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皮肌炎和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的皮损和肌肉病变与疾病活动性及预后相关,通过CT、核磁共振成像、超声、皮肤镜等影像学技术评估...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血清学标记物,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皮肌炎和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的皮损和肌肉病变与疾病活动性及预后相关,通过CT、核磁共振成像、超声、皮肤镜等影像学技术评估皮肤和肌肉受累情况,不仅可以提高皮肌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为疾病活动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皮肤表现 神经肌肉表现 工艺学放射学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