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匹配的放射性区域定位方法
1
作者 肖宇峰 王瑞 +1 位作者 姜军 张华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15,共6页
去污作业时,工程人员需要准确定位放射性区域,彻底去除有害物质。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匹配定位放射性区域的方法,通过普通相机即可确定污染物位置。具体过程为:首先,采集放射性区域的γ相机图像,并提取辐射成像区域的边缘轮廓;然后,从γ... 去污作业时,工程人员需要准确定位放射性区域,彻底去除有害物质。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匹配定位放射性区域的方法,通过普通相机即可确定污染物位置。具体过程为:首先,采集放射性区域的γ相机图像,并提取辐射成像区域的边缘轮廓;然后,从γ相机和普通相机图像中找出匹配点云,并利用点云计算出相机间的变换矩阵;最后,把γ相机图像中的放射性区域轮廓映射到普通相机图像中,完成普通相机对放射性区域的重新定位。实验过程中:γ相机与普通相机有水平和垂直偏角时,该方法通过普通相机准确找到了模拟的放射性区域;而在应用现场,该方法同样通过普通相机找到了放射性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相机 放射性区域 图像匹配 匹配点云
下载PDF
融合Kinect与γ相机图像的放射性区域重建与定位
2
作者 王刚 肖宇峰 +1 位作者 郑又能 田星皓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5-972,共8页
针对核设施退役、核应急处置过程中放射性分布信息的可视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与γ相机图像信息融合的放射性区域重建与定位方法。首先,基于γ相机的特殊成像方式,构建了Kinect与γ相机组合成像模型,并完成相机组合联合标定;其次... 针对核设施退役、核应急处置过程中放射性分布信息的可视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与γ相机图像信息融合的放射性区域重建与定位方法。首先,基于γ相机的特殊成像方式,构建了Kinect与γ相机组合成像模型,并完成相机组合联合标定;其次,基于视觉地图构建方法,建立了核辐射环境稠密点云地图并得到Kinect位姿;然后,提取γ相机图像中的放射性分布信息,根据相机组合模型计算地图中的放射性区域点云;最后,基于最小包围盒对γ相机成像的中心区域进行三维定位。在实验中,通过将Kinect和γ相机数据同步与空间对齐,在少量γ相机图像的情况下,实现了单个点源的三维分布重建模型与辐射场景地图的融合。在8×12 m^2的实验室环境中点源定位的均方根误差为0.11 m,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定位 信息融合 联合标定 Γ相机 放射性区域
下载PDF
“第五届亚洲区域合作放射性废物管理研讨会”简介
3
作者 崔安熙 毕德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第五届亚洲区域合作放射性废物管理研计会 内容
下载PDF
一种室内地面放射性污染区域自动监测装置的设计
4
作者 张宇轩 《数字化用户》 2020年第39期41-43,共3页
在役核设施地表的放射性监测是设施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表面污染探测与自主导航定位技术,设计了一种室内地面放射性污染区域自动监测装置,从装置结构、功能、技术路线、探测模块等方面对装置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须解决的关键性技... 在役核设施地表的放射性监测是设施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表面污染探测与自主导航定位技术,设计了一种室内地面放射性污染区域自动监测装置,从装置结构、功能、技术路线、探测模块等方面对装置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核设施 放射性区域自动监测 地面监测
下载PDF
法国核工业界期望国家就最低放废物作出决定
5
作者 高立 《国外核新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27,共1页
【美国《核子周刊》1995年11月23日 刊第4页报道】法国核工业界代表们上周 恳请国家制定使他们能对来自核设施的含极 少量放射性的废物进行处置的条例。 在1995年11月16日议会举行的一次 听证会上,核工业界官员们报告了1994年进 行的有... 【美国《核子周刊》1995年11月23日 刊第4页报道】法国核工业界代表们上周 恳请国家制定使他们能对来自核设施的含极 少量放射性的废物进行处置的条例。 在1995年11月16日议会举行的一次 听证会上,核工业界官员们报告了1994年进 行的有关废物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是他们 与核监管机构DSIN、核废物管理机构An- dra,以及若干行政部门合作进行的。官员们 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放废物 放射性废物 工业界 核设施 放射性区域 一般废物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核废物 管理机构 处置库
下载PDF
A regional simulation study on dispersion of nuclear pollution from the damaged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被引量:1
6
作者 FEI JianFang WANG PengFei +2 位作者 CHENG XiaoPing HUANG XiaoGang WANG YiB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1513-1524,共12页
A nuclear accident involving the leaking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occurred at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Japan,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tsunami on March 11,2011. Using official Japanese data ... A nuclear accident involving the leaking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occurred at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Japan,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tsunami on March 11,2011. Using official Japanese data on pollutant emissions during the accident, this study simulates the dispersion of nuclear pollutants. The source term of the nuclear leakag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is designed using PM2.5 as the tracer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and the study considers dry and wet deposition processes. A coupled-model system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air-quality model Models-3/CMAQ and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atmospheric model. The transport path and distribution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over long and short distances are simulated with different model horizontal resolutions of 30 and 4 km respectively. The long-distance simulation shows that, following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under the effect of westerly winds, radioactive pollutants are transported generally towards the eastern Pacific and reach the American continent after 5 days, but their concentration is only about 10-7 times the concentration near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The time required for pollutants to reach the United State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measurements made in California on March 18. Because the upper westerly wind is faster than the lower westerly wi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s tilts eastward in terms of its vertical structure. The short-distance (local)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strong winds and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a cyclone can accelerate the deposition, dif- fusion and transport of pollutions, and local cyclonic circulation can change the transport path of pollutants, even resulting in repeated effects of pollution in some areas. Pollutants disperse to southeastern Honshu, Japan, on March 14, 2011, agreeing well with the timing of local observations of increases in the absorbed dose rat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radioactive pollutants from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are mainly transported and diffuse eastward, resulting in a relatively short-term impact on the Japanese mainland e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yclone system. Therefore, in terms of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he location of the Fukusbima Nuclear Power Plant is appropriate and could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site sel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other nuclear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active pollutant FUKUSHIMA dispersion and transport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