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55)Fe和^(63)Ni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萍 谭昭怡 +1 位作者 邱咏梅 孙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7-1480,共4页
对国内测定放射性核素^(63)Ni及国外测定放射性核素^(55)Fe和^(63)Ni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30篇)。
关键词 放射性 ^(55)Fe ^(63)ni 综述
下载PDF
hTERT启动子引导hNIS基因重组腺病毒介导放射性核素的裸鼠显像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兴业 李玮 +2 位作者 谭建 王澎 李宁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在裸鼠体内实验中,观察使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引导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介导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可行性。方法:扩增重组腺病毒,测定转染后U87细胞摄碘率,构建U87人胶质瘤荷瘤裸鼠模型,使用重组腺病毒Ad... 目的:在裸鼠体内实验中,观察使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引导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介导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可行性。方法:扩增重组腺病毒,测定转染后U87细胞摄碘率,构建U87人胶质瘤荷瘤裸鼠模型,使用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进行体内转染,进行放射性核素99Tcm显像。结果: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转染端粒酶阳性的U87细胞后,hNIS基因能够介导胶质瘤细胞摄碘,并且该病毒能对U87胶质瘤荷瘤裸鼠进行体内转染;成功介导靶向性hNIS基因的表达,而转染后的荷瘤裸鼠模型能成功介导放射性核素99Tcm04-显像。结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能够实现裸鼠体内hNIS基因的靶向性表达,并能介导放射性核素99Tcm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基因 胶质瘤 重组腺病毒 放射性 裸鼠
下载PDF
^(99)Tc^m-SZ-63放免显像在激素性骨坏死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玮 黄立新 +1 位作者 董天华 阮长耿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I002,共4页
目的 评价99Tcm 抗人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 (SZ 6 3)放射免疫显像在激素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并探讨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 19只 ,随机分为 2组。实验组 ,14只用联合马血清和激素法制备激素性骨坏死动物... 目的 评价99Tcm 抗人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 (SZ 6 3)放射免疫显像在激素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并探讨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 19只 ,随机分为 2组。实验组 ,14只用联合马血清和激素法制备激素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另 5只以生理盐水替代马血清或激素进行相同注射作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99Tcm SZ 6 3185MBq后 4h行家兔股部前后位平面显像。采集结束后 ,从显像图上勾划双侧股骨头和股骨干等面积感兴趣区 (ROI) ,计算股骨头 干放射性摄取比值。显像结束后 ,处死动物 ,取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与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 ,实验组 14只家兔中骨标本中发生 1级或 2级骨坏死 10只 (71.43% ) ,未见骨坏死征象 4只 (2 8.5 7% ) ,对照组 5只均未见明显异常。99Tcm SZ 6 3放免显像 ,注射后 4h ,家兔股部血池影清晰 ,有骨坏死组股骨两端呈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区 ,以股骨头部为著 ;而无骨坏死组与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骨坏死组、无骨坏死组和对照组股骨头 干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 2 .16± 0 .35、1.6 8± 0 .2 9和 1.5 7± 0 .12 ,前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骨坏死 放射性显像 ^99Tc^m-SZ-63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静态法和EXAFS技术研究放射性核素63^Ni(Ⅱ)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世通 盛国栋 +3 位作者 郭志强 谭小丽 徐进章 王祥科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4-855,共12页
结合静态实验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AFS)技术研究了接触时间、离子强度、初始浓度以及共存电解质离子等水化学条件对放射性核素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行为和微观机制的影响.宏观实验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63Ni(II)在丝光沸石上... 结合静态实验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AFS)技术研究了接触时间、离子强度、初始浓度以及共存电解质离子等水化学条件对放射性核素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行为和微观机制的影响.宏观实验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在pH<7的范围内受离子强度影响,而在pH>7的范围内不受离子强度影响.放射性核素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率随着固体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对应的吸附量却随着固体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溶液中共存的电解质离子对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具体的影响趋势和程度由共存离子的性质、共存离子与63Ni(II)的络合能力以及与丝光沸石表面的亲和力大小共同决定.EXAFS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pH6.5的溶液中,63Ni(II)与丝光沸石结构框架中的Na+/Ca2+等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形成六水合的外层络合物,不同离子强度下63Ni(II)的微观形态没有明显区别.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两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在溶液pH7.2的条件下,吸附初始的快速反应阶段中63Ni(II)的吸附主要以通过形成内层络合物的形式进行;随着接触时间的增长,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吸附机理转变为镍页硅酸盐共沉淀或者氢氧化镍沉淀的形成.初始63Ni(II)浓度为100mg/L的EXAFS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多聚体的形成是此条件下63Ni(II)在丝光沸石上的主要吸附机理.放射性核素63Ni(II)在丝光沸石/水界面的吸附行为和形态分布对于准确预测其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等物理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放射性63ni(ii) 接触时间 初始浓度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
原文传递
^(63)Ni(Ⅱ)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和模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宗鹏飞 王海 +3 位作者 潘晖 邵大冬 赵耀林 贺朝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368,共5页
结合静态批实验研究pH、离子强度对放射性核素63 Ni(Ⅱ)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扩散层模型与FITEQL 4.0软件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研究。宏观的实验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63 Ni(Ⅱ)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在pH<8.5条件下受离子强... 结合静态批实验研究pH、离子强度对放射性核素63 Ni(Ⅱ)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扩散层模型与FITEQL 4.0软件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研究。宏观的实验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63 Ni(Ⅱ)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在pH<8.5条件下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而在pH>8.5时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放射性核素63 Ni(Ⅱ)的吸附在低pH条件下以阳离子交换和外层络合作用占主导,而在高pH时以内层络合作用为吸附的主要机理。研究结果对于评估放射性核素63 Ni(Ⅱ)在高岭土的吸附行为和形态分布、准确预测其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与转化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63ni(Ⅱ) 高岭土 PH 吸附
下载PDF
pH值和离子强度对放射性核素镍在MX-80黏土上的吸附影响和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邵大冬 许笛 +4 位作者 王所伟 范桥辉 吴王锁 董云会 王祥科 《中国科学(B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5-1034,共10页
利用酸碱滴定、XRD和FTIR对MX-80黏土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分析.用静态法研究了离子强度、固相浓度和pH值对放射性核素63Ni(Ⅱ)在MX-80黏土上的吸附,并用扩散模型(diffuse layer model(DLM))和FITEQL3.1软件对吸附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研究.... 利用酸碱滴定、XRD和FTIR对MX-80黏土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分析.用静态法研究了离子强度、固相浓度和pH值对放射性核素63Ni(Ⅱ)在MX-80黏土上的吸附,并用扩散模型(diffuse layer model(DLM))和FITEQL3.1软件对吸附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63Ni(Ⅱ)在MX-80黏土上的吸附主要受表面络合作用,在低pH条件下离子交换作用也起一定的影响.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研究,表明Freundlich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放射性核素63Ni(Ⅱ)在MX-80黏土的吸附.研究结果对于评估放射性核素63Ni(Ⅱ)在作为填充材料的MX-80黏土中的吸附和迁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80黏土 放射性^63ni(Ⅱ) 酸碱滴定 吸附 模型分析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f radionuclide~(63)Ni(Ⅱ) sequestration mechanisms on mordenite by batch and EXAFS spectroscopy study 被引量:5
7
作者 YANG ShiTong,SHENG GuoDong,GUO ZhiQiang,TAN XiaoLi,XU JinZhang & WANG XiangKe Key Laboratory of Novel Thin Film Solar Cells,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632-642,共11页
The sorption behavior and microscopic sequestration mechanisms of radionuclide 63Ni(II) on mordenite as a function of aging time,ionic strength,initial 63Ni(Ⅱ) concentrations,solid content and coexistent electrolyte ... The sorption behavior and microscopic sequestration mechanisms of radionuclide 63Ni(II) on mordenite as a function of aging time,ionic strength,initial 63Ni(Ⅱ) concentrations,solid content and coexistent electrolyte 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batch and EXAFS techniques.Macroscopic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rption of 63Ni(Ⅱ) is dependent on ionic strength at pH<7,and independent of ionic strength at pH>7.The sorption percentage of 63Ni(Ⅱ) on mordenit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olid content,while the sorption capacity decreases as solid content increases.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elec-trolyte ions can enhance or inhibit the sorption of Ni(II) on mordenite in various degrees.EXAFS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sam-ples under three different ionic strengths suggest that the retained 63Ni(Ⅱ) in these samples exists in an octahedral environment with six water ligands.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rapid uptake,the sorption of 63Ni(Ⅱ) is dominated by the formation of in-ner-sphere surface complexes.As aging time increases,63Ni(Ⅱ) sequestration behavior tends to b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formation of Ni phyllosilicate co-precipitates and/or Ni(OH)2(s) precipitates.Results for the second shell fit of the sample pre-pared at an initial 63Ni(Ⅱ)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 indicate the possible formation of Ni polynuclear surface complexes.Both the macroscopic sorption data and the molecular level evidence of 63Ni(Ⅱ) surface speciation at the mordenite/water in-terfaces should be factored into better predictions of the mo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63Ni(Ⅱ) in environment mediu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AFS技术 丝光沸石 放射性 机制 ni(OH)2 吸附行为 离子强度 扣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