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对公众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
7
1
作者
方栋
李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3-340,共8页
本文介绍了在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气态流出物环境影响评价中 ,气象参数获取方法、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的变化、大气弥散模式调整、剂量转换因子的选用等因素对长期大气弥散因子或最大个人剂量的影响 ,提出了规范和简化评价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放射性气态流出物
核设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江核电站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浓度计算
2
作者
张志远
李华
《核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3期78-87,共10页
针对阳江核电站的实际情形,基于阳江核电站区域的已知地面风场,通过高斯模型模拟计算了源于阳江核电站(东经112.27?,北纬21.72?)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点源瞬时释放后放射性核素云团的迁移和扩散过程,得到了放射性核素云团中心的运动轨迹...
针对阳江核电站的实际情形,基于阳江核电站区域的已知地面风场,通过高斯模型模拟计算了源于阳江核电站(东经112.27?,北纬21.72?)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点源瞬时释放后放射性核素云团的迁移和扩散过程,得到了放射性核素云团中心的运动轨迹、放射性核素云团中心地面相对浓度、放射性核素云团地面相对浓度分布及其等值线分布,同时给出了阳江市及邻近城市茂名市、云浮市、江门市放射性核素地面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这些结果为源于阳江核电站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对整个阳江地区以及邻近城市的辐射环境影响提供参考信息,为可能发生的核电站事故下的监测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计算
高斯模型
迁移和扩散
放射性气态流出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的研究探讨
3
作者
匡开宇
陈志祥
李智超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9年第7期44-47,共4页
核能利用在我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在运核电厂数量的增多,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该项工作尚存在管理体系不成熟、不完...
核能利用在我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在运核电厂数量的增多,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该项工作尚存在管理体系不成熟、不完善,法规制度、技术标准大量空白,人员水平、经验和能力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也导致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开展不规范、不统一,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独立性和监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相关从业单位及管理技术人员带来很多困难和困惑.文章通过对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加强法规体系建设、监管和监督性监测人员优化整合、加强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放射性气态流出物
放射性
液态
流出物
监督性监测
原文传递
“华龙一号”核电厂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验证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董信芳
李航
+2 位作者
丁世海
王勇
杜文学
《中国辐射卫生》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通过试验验证以确保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华龙一号"堆型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采用单嘴取样头设计)充分满足取样代表性要求。方法本文基于美国国家标准ANSI/HPS N13.1-1999要求,建造了"华龙一号"...
目的通过试验验证以确保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华龙一号"堆型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采用单嘴取样头设计)充分满足取样代表性要求。方法本文基于美国国家标准ANSI/HPS N13.1-1999要求,建造了"华龙一号"反应堆烟囱1:5的比例模型,在比例模型上完成了3个不同标高取样截面的平均气旋角、气体流速分布、示踪气体分布、示踪气溶胶分布验证试验,并在福清核电站1、2号机组的烟囱上开展了气旋角、气体流速、示踪气体浓度分布的验证试验。结果在"华龙一号"比例模型烟囱三个预选取样截面(Q1、Q2、Q3)中心2/3区域内,在两种设计通风工况下,气体流速分布变异系数(COV)≤1.1%,所有测点最大气旋角为11.38°,示踪气体分布浓度分布COV≤4.4%,示踪气溶胶浓度分布COV≤4.7%;在实际烟囱预选取样截面中心2/3面积内气体流速分布COV≤8.4%,所有测点气旋角平均绝对值为11.3°(且最大值<20°),并且由DVN碘排风、DVN正常排风系统注入示踪气体时,测量截面上示踪气体浓度分布COV分别为2.2%、1.3%。结论 "华龙一号"模型烟囱和实际烟囱的所有测试指标,全部符合ANSI/HPS N13.1-1999标准对于取样截面上污染物混合均匀性的要求,即可以采用单点取样方式来设计"华龙一号"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核电厂烟囱
气态
放射性
流出物
单嘴取样
混合均匀性
原文传递
题名
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对公众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
7
1
作者
方栋
李红
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出处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3-340,共8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在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气态流出物环境影响评价中 ,气象参数获取方法、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的变化、大气弥散模式调整、剂量转换因子的选用等因素对长期大气弥散因子或最大个人剂量的影响 ,提出了规范和简化评价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放射性气态流出物
核设施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essment
Radioactive Gaseous Effluent
Nuclear Facilities
分类号
TL7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江核电站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浓度计算
2
作者
张志远
李华
机构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
出处
《核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3期78-87,共10页
文摘
针对阳江核电站的实际情形,基于阳江核电站区域的已知地面风场,通过高斯模型模拟计算了源于阳江核电站(东经112.27?,北纬21.72?)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点源瞬时释放后放射性核素云团的迁移和扩散过程,得到了放射性核素云团中心的运动轨迹、放射性核素云团中心地面相对浓度、放射性核素云团地面相对浓度分布及其等值线分布,同时给出了阳江市及邻近城市茂名市、云浮市、江门市放射性核素地面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这些结果为源于阳江核电站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对整个阳江地区以及邻近城市的辐射环境影响提供参考信息,为可能发生的核电站事故下的监测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浓度计算
高斯模型
迁移和扩散
放射性气态流出物
分类号
TL7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的研究探讨
3
作者
匡开宇
陈志祥
李智超
机构
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
出处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9年第7期44-47,共4页
文摘
核能利用在我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在运核电厂数量的增多,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我国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该项工作尚存在管理体系不成熟、不完善,法规制度、技术标准大量空白,人员水平、经验和能力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也导致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开展不规范、不统一,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准确性、独立性和监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相关从业单位及管理技术人员带来很多困难和困惑.文章通过对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加强法规体系建设、监管和监督性监测人员优化整合、加强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核电厂
放射性气态流出物
放射性
液态
流出物
监督性监测
分类号
X8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华龙一号”核电厂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验证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董信芳
李航
丁世海
王勇
杜文学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所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辐射卫生》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文摘
目的通过试验验证以确保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华龙一号"堆型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采用单嘴取样头设计)充分满足取样代表性要求。方法本文基于美国国家标准ANSI/HPS N13.1-1999要求,建造了"华龙一号"反应堆烟囱1:5的比例模型,在比例模型上完成了3个不同标高取样截面的平均气旋角、气体流速分布、示踪气体分布、示踪气溶胶分布验证试验,并在福清核电站1、2号机组的烟囱上开展了气旋角、气体流速、示踪气体浓度分布的验证试验。结果在"华龙一号"比例模型烟囱三个预选取样截面(Q1、Q2、Q3)中心2/3区域内,在两种设计通风工况下,气体流速分布变异系数(COV)≤1.1%,所有测点最大气旋角为11.38°,示踪气体分布浓度分布COV≤4.4%,示踪气溶胶浓度分布COV≤4.7%;在实际烟囱预选取样截面中心2/3面积内气体流速分布COV≤8.4%,所有测点气旋角平均绝对值为11.3°(且最大值<20°),并且由DVN碘排风、DVN正常排风系统注入示踪气体时,测量截面上示踪气体浓度分布COV分别为2.2%、1.3%。结论 "华龙一号"模型烟囱和实际烟囱的所有测试指标,全部符合ANSI/HPS N13.1-1999标准对于取样截面上污染物混合均匀性的要求,即可以采用单点取样方式来设计"华龙一号"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核电厂烟囱
气态
放射性
流出物
单嘴取样
混合均匀性
Keywords
Hualong Ⅰ
Nuclear Power Plant Stack
Airborne Radioactive Effluents
Single ponit Sampling
Mixing Uniformity
分类号
X59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对公众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建议
方栋
李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阳江核电站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浓度计算
张志远
李华
《核科学与技术》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的研究探讨
匡开宇
陈志祥
李智超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9
0
原文传递
4
“华龙一号”核电厂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验证的试验与分析
董信芳
李航
丁世海
王勇
杜文学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