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凤地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区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张生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79-83,共5页
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以其快速、简便、经济和高效的优点在丹凤地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的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浅层地下水放射性异常晕与含矿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布范围一致,可用于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普查区和详查区。近矿中深层... 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以其快速、简便、经济和高效的优点在丹凤地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的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浅层地下水放射性异常晕与含矿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分布范围一致,可用于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普查区和详查区。近矿中深层地下水具有高U-Rn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工程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可预测盲矿体大致位置,指导揭露工程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 找矿效果 花岗伟晶岩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铀矿床(点)的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铀矿床(点)成因探讨
2
作者 李军如 黄小燕 《科技与企业》 2013年第17期148-148,共1页
铀矿床(点)的生成,特别是以后生为主的铀矿床(点),其生成与古、今水文地质条件、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有密切关系,形成特殊的古、今水文地质条件、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地质及成矿地质条件分不开的。本文就安徽省南部几个有... 铀矿床(点)的生成,特别是以后生为主的铀矿床(点),其生成与古、今水文地质条件、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有密切关系,形成特殊的古、今水文地质条件、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地质及成矿地质条件分不开的。本文就安徽省南部几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的铀矿化成因类型的地下水中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铀矿床(点)成因做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成矿地质条件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郴怀成矿带中段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找矿远景
3
作者 李科军 《广东建材》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湘南地区郴怀成矿带的水文地质情况,并在勘查的基础上,对郴怀成矿带中段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找矿远景进行了总结和说明。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地质勘查 放射性 地球化学 构造带
下载PDF
煤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4
作者 孙林 肖观红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246-250,255,共6页
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水害事故时有发生。为进行矿井水害防治,以淮南煤田顾北煤矿为例,通过系统分析其水文地质特征,确定太原组灰岩水为1煤开采的直接威胁水源。基于水化学类型和常规离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 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水害事故时有发生。为进行矿井水害防治,以淮南煤田顾北煤矿为例,通过系统分析其水文地质特征,确定太原组灰岩水为1煤开采的直接威胁水源。基于水化学类型和常规离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太灰水阳离子主要是K^(+)+Na^(+),主要阴离子为Cl^(-),且各采区及受陷落柱影响区域的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差别;另外,受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以及循环快慢、阳离子交换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太灰水K^(+)+Na^(+)、Cl^(-)和HCO_(3)^(-)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现明显增大趋势,Ca^(2+)、Mg^(2+)和SO_(4)^(2-)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田 煤系灰岩含水层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南段)潜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补给来源识别
5
作者 潘登 王帅 +2 位作者 郭红 王琳 李屹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黄河流域下游地区潜水含水层与地表水体联系密切,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补给来源识别研究对黄河流域地下水合理利用与科学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黄河下游(河南段)潜水样品(共计170组)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样品(共计55组)进行数据分析... 黄河流域下游地区潜水含水层与地表水体联系密切,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补给来源识别研究对黄河流域地下水合理利用与科学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黄河下游(河南段)潜水样品(共计170组)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样品(共计55组)进行数据分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离子比值分析、Gibbs图等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研究区潜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补给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潜水的总溶解固体(TDS)波动性大,其范围为191~8169 mg/L,其中濮阳市、安阳市地区潜水为Ⅴ类水,已无法作为饮用水使用;研究区的主要水化学类型表现为HCO_(3)-Ca·Mg·Na、HCO_(3)^(-)Mg·Ca型;研究区阳离子主要以Mg^(2+)和Ca^(2+)为主、阴离子以HCO_(3)^(-)为主;研究区内潜水发生了强烈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溶液中的Ca^(2+)交换含水介质中的Na^(+);研究区潜水中主要以文石、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处于过饱和状态至沉淀,石膏发生溶解;黄河下游(河南段)地区的潜水补给来源属于现代大气降水补给;沿潜水含水层的水流动路径上,潜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由于混合效应更为均匀。本研究利用多因素、多方法的手段揭示了黄河下游(河南段)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过程,为区域内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补给来源识别 氢氧稳定同位素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华北平原水源地水文地球化学演变特征及机制
6
作者 汪洋 朱小龙 +3 位作者 白雪山 单强 张旭虎 田西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随着地下水的减采、南水北调补水以及河道生态补水等一系列措施,华北平原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华北平原廊坊城区水源地为例,借助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离子组合比等手段,分析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 随着地下水的减采、南水北调补水以及河道生态补水等一系列措施,华北平原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华北平原廊坊城区水源地为例,借助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离子组合比等手段,分析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自水源地开采初期至强开采期,区域地下水具有较强的动力条件,地下水中水化学作用以矿物溶解作用为主,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HCO_(3)·Cl-Na型为主;南水北调后地下水动力条件相对减弱,地下水中水化学作用以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为主,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HCO_(3)·SO_(4)-Na型为主。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显示,1974,1995,2019年地下水中矿物溶解量分别为0.17,1.43,0.21 mmol/L,水-岩相互作用呈弱-强-弱的趋势变化,研究区深层地下水的水质变化主要受萤石矿物及碳酸盐、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影响,表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地下水流场,改变水岩相互作用的反应程度。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水-岩相互作用 矿物溶解作用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海南省陵水县高峰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7
作者 符海转 王世军 +1 位作者 黄泽佼 徐子东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08-521,共14页
利用研究区水化学、同位素和地温场数据,分析浅层地下冷水、地表水和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地热水的补给来源和年龄,估算地热水的热储温度、冷水混入比例和循环深度。结果表明:高峰地热田地热水为溶滤型陆相沉积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利用研究区水化学、同位素和地温场数据,分析浅层地下冷水、地表水和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地热水的补给来源和年龄,估算地热水的热储温度、冷水混入比例和循环深度。结果表明:高峰地热田地热水为溶滤型陆相沉积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介于1133~1215.8 m之间。热源为大地热流,大气降水入渗沿断裂带深循环运移,在大地热流背景下,不断被加热,形成高温地热水,赋存于裂隙发育的构造破碎带,热储沿断裂带展布,呈带状。地热水主要在F1、F2断裂带交汇处附近沿断裂作垂向上涌。在上涌的过程中混入冷水而降温,以自流热水井或热泉的形式排泄于地表。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有Cl-Na型、Cl∙HCO_(3)-Na型和Cl∙HCO_(3)∙SO_(4)-Na型;地热水中Cl^(-)和Na^(+)含量最高,反映其具有深部高温热水来源的特征;热水中的Sr、Na^(+)、Li^(+)、Mg^(2+)、Br、K^(+)与Cl^(-)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了Sr、Na^(+)、Li^(+)、Mg^(2+)、Br、K^(+)与Cl^(-)具有相同的来源。热水中偏硅酸和氟含量均达到理疗热矿水水质标准,称为氟硅理疗热矿水。地热水样品3H含量小于2 TU,属于1953年以前形成的“古水”,14C测年测定年龄介于9530~10830 a之间,利用Vogel校正模型得出14C测年校正年龄介于8462~9802 a之间。利用硅-焓模型图解法分析得出地热水中混入冷水比例为0.82。利用多矿物平衡图解法、SiO_(2)地热温标法估算地热水的热储温度为154℃。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705 m。通过地温场特征分析,得出测温曲线斜率突变处构造裂隙发育,岩性破碎,透水性好,为良好的热储场所,对流活动较恒温段强烈,高峰地热田属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热储温度 地热水年龄 地温场 热储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长江河河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8
作者 吴佳悦 许继影 +1 位作者 王晓悦 韩淑新 《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为了解掌握安徽省金寨县长江河河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情况,根据金寨县长江河22组河水水样,运用Piper图、Gibbs图及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了金寨县长江河河水的水化学特征与类型及水岩作用等。并结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为了解掌握安徽省金寨县长江河河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情况,根据金寨县长江河22组河水水样,运用Piper图、Gibbs图及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了金寨县长江河河水的水化学特征与类型及水岩作用等。并结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综合评价研究区的水质条件。研究结果显示表明:长江河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pH值范围为6.57~9.28,属于弱碱性水,TDS值为42.281~120.008 mg∙L−1,平均值为78.524 mg∙L−1,属于淡水。阴阳离子浓度平均值依次为HCO3- > Ca2+ >SO42- > Na+ > Cl− > Mg2+ > K+。研究区水质基本符合饮用条件,且与灌溉要求相符,运用研究区水样进行灌溉不会对土样和农作物产生盐渍化与碱害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水岩作用
下载PDF
二连盆地铀矿床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效宾 李西得 +2 位作者 邹耀林 谢惠丽 陶思远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80-86,共7页
作为铀矿勘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20世纪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以二连盆地中东部地区放射性水化学资料为基础,通过解析努和廷铀矿床及赛汉高毕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特征,探讨了... 作为铀矿勘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20世纪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以二连盆地中东部地区放射性水化学资料为基础,通过解析努和廷铀矿床及赛汉高毕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特征,探讨了二连盆地沉积成岩型及古河道砂岩型两种不同成因类型铀矿床的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铀矿床 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 异常评价
下载PDF
莱州湾南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10
作者 孙增兵 刘森 +3 位作者 王江波 马健 李汞 侯国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9,共12页
莱州湾南岸地下水类型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淡水和卤水开采的背景下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下水环境。通过收集公开发表的地下水数据,结合已有的野外监测数据,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 莱州湾南岸地下水类型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淡水和卤水开采的背景下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下水环境。通过收集公开发表的地下水数据,结合已有的野外监测数据,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与外界联系密切,受持续性、阶段性降水和地下水开采的综合影响,整体表现为气象-开采型。深层地下水的卤水区表现为开采型,其余区域表现为气象-开采型。在淡水和卤水的开采条件下,形成2个规模较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最低水位分别为-8.78 m和-44.60 m。依据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布和水位特征,对地下水进行分区讨论。自南向北,浅层地下水划分为地下水径流区(S-1区)、地下水强烈混合区(S-2区)和地下水-海水相互作用区(S-3区)。S-1区受降雨入渗、山前侧向补给和地表径流的作用,伴随着长石风化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S-2区受控于地下水降落漏斗的作用,引起淡水和咸水的强烈混合,同时伴有淡水的补给过程;S-3区受卤水地下水漏斗影响明显,易造成海水倒灌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与海水的相互作用。深层地下水划分为地下水径流区(D-1区)、地下水混合区(D-2区)和卤水封存区(D-3区)。D-1区地下水受山前侧向补给和浅层地下水的垂向补给,流动过程中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控制,弱于S-1区;D-2区存在淡水和咸水的混合,主要是受弥散作用影响,混合作用较S-2区弱;D-3区地下水平均矿化度(TDS)值高达119624.94 mg/L,在相对隔水层的作用下,处于封存状态,始终保持高浓度状态,受地下卤水开采影响,水位持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北平原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水岩作用
下载PDF
典型地球化学与水文地质特征对污染物自然衰减影响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萌 姜永海 +4 位作者 冯帆 贾永锋 廉新颖 尚长健 臧永歌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0-261,共12页
监测自然衰减技术(MNA)作为污染场地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应用的核心是确定污染物衰减能力及效率。而其衰减能力及效率会受到污染物本身特性,以及场地典型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等固有特征影响,明确场地... 监测自然衰减技术(MNA)作为污染场地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应用的核心是确定污染物衰减能力及效率。而其衰减能力及效率会受到污染物本身特性,以及场地典型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等固有特征影响,明确场地固有性质对污染物自然衰减的影响对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场地典型地球化学特征与水文地质特征为重点,阐述了两者对地下水中污染物自然衰减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沉积物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等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控制污染物的吸附络合行为,同时参与电子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及化学转化过程;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含水层岩性及结构特征会导致渗透性、吸附解吸能力有所差异,从而影响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能力,地下水流速控制污染物对流弥散作用,同时影响污染物从沉积物固相向地下水的溶解释放以及生物降解动力学过程。总体上,由于有机质、矿物、微生物组分的复杂性,加之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均质性,场地固有性质对污染物自然衰减的影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要通过长期的场地监测,识别污染物衰减的时空动态规律,深化对场地典型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减 污染物 有机质 矿物组成 水文地质 微生物降解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某核电站废物初选处置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放射性元素迁移的关系
12
作者 吴勇 孙先锋 +1 位作者 于静 覃建雄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49-55,共7页
文章讨论了某核电站低中放废物初选处置场区基本组分和特殊组分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动态特征,划分了两个水文地球化学带,分析了水质与放射性元素迁移的相关性,并认为风化壳表层强淋滤带对处置场不利,而深部水化学具阻滞性,适宜... 文章讨论了某核电站低中放废物初选处置场区基本组分和特殊组分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动态特征,划分了两个水文地球化学带,分析了水质与放射性元素迁移的相关性,并认为风化壳表层强淋滤带对处置场不利,而深部水化学具阻滞性,适宜处置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置场 水文地球化学 元素迁移 放射性元素
下载PDF
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振华 袁革新 +1 位作者 吴吉春 陈剑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选址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查明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对该区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测试,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法、相关性分析、饱和指数模拟和质量平... 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选址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查明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机制,对该区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测试,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法、相关性分析、饱和指数模拟和质量平衡反应模拟,全面分析了该预选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水演化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在北部山区接受补给,并向南运移,地下水类型随径流由SO4.Cl—Na型转变为Cl.SO4—Na型。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等水文化学过程,它们是控制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演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处置 地下水 化学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下载PDF
广东清远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及流场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守俊 许兰芳 +2 位作者 倪泽华 杨宏宇 涂世亮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672-685,共14页
清远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面积占比过半的岩溶含水层流场尚未厘清。结合地下水钠(Na^(+))、钾(K^(+))、钙(Ca^(2+))、镁(Mg^(2+))、氯离子(Cl^(-))、硫酸根(SO_(4)^(2−))、碳酸根(CO_(3)^(2-))、重碳酸根(HCO_(3)-)、硝酸根(NO_(3)(-)... 清远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面积占比过半的岩溶含水层流场尚未厘清。结合地下水钠(Na^(+))、钾(K^(+))、钙(Ca^(2+))、镁(Mg^(2+))、氯离子(Cl^(-))、硫酸根(SO_(4)^(2−))、碳酸根(CO_(3)^(2-))、重碳酸根(HCO_(3)-)、硝酸根(NO_(3)(-))、总溶解固体(TDS)、氢同位素(δD)、氧同位素(δ^(18)O)和氚浓度(^(3)H)共13项测试指标和钻孔数据,本文分析了清远盆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清远盆地岩溶地下水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北江盆地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岩溶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水为主,盆地周边低山丘陵地区水化学类型以HCO_(3)·Cl^(-)Na(Ca·Na)、HCO_(3)·Cl^(-)Ca·Na(Mg)为主。根据地下水补给和径流范围、流场平面形态、埋藏条件等,将清远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为四个区:北江北岸、东南岸、西南岸和西北岸等。这些区块岩溶水在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征明显,阳离子交换反应强度和矿化度逐渐增强,TDS总体以北江和滨江为中心,呈现出向四周递减的趋势,表明从山前补给区到主干流排泄区径流速度逐渐减缓。北江西南岸中部地带岩溶水TDS值异常高,表明该地带可能为滞留区。通过以上对清远盆地地下水流场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清远盆地岩溶水流场概念模型,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流场 氢氧同位素 清远盆地
下载PDF
江西省武功山温泉链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5
作者 杨兰 童珏 +4 位作者 张安 王运 王安东 赵碧波 朱满怀 《矿产勘查》 2023年第6期909-917,共9页
为将武功山打造成国际一流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本文对武功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赤江、新泉、三江、桃花源、白马、万龙山、温汤、洪江、鼻田、文家、夏家坊11个地热田开展地热水化学分析,运用Piper三线图、Na-K-Mg三角图、Cl-SO_(4)-HCO_... 为将武功山打造成国际一流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本文对武功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赤江、新泉、三江、桃花源、白马、万龙山、温汤、洪江、鼻田、文家、夏家坊11个地热田开展地热水化学分析,运用Piper三线图、Na-K-Mg三角图、Cl-SO_(4)-HCO_(3)三角图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属中低温水热资源,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Na型,水质为淡水,非腐蚀性水、不结垢。研究区地热水特色显著,赤江、新泉、三江、夏家坊等地热水为氟水,另外除桃花源和温汤地热水外,其他地热水均富含偏硅酸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地热水循环深度较浅,温度来自高温围岩,无明显的岩浆流体的贡献,热储温度为89.32~139.89℃。研究成果可为区内发展康养产业及进一步勘查地热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温泉链 江西省 武功山
下载PDF
车马碧引水隧洞近场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16
作者 黄静 肖先煊 +1 位作者 许模 李兆峰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4期638-647,共10页
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的认识可为地下水环境及饮用水安全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车马碧水库引水隧洞近场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水文地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选取33组水样进行水化学测试,并从中抽取22组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测定。利用... 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的认识可为地下水环境及饮用水安全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车马碧水库引水隧洞近场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水文地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选取33组水样进行水化学测试,并从中抽取22组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测定。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图、离子比例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区地下水离子组分来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含水层岩性影响,主要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_(3)-Ca·Mg型、HCO_(3)-Ca型;支洞水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阴离子由HCO_(3)-型变为SO_(4)^(2-)型。水-岩作用在各离子来源中占主导作用,K^(+)+Na^(+)和Cl^(-)主要来源于盐岩和硅酸盐的溶解作用,Ca^(2+)、Mg^(2+)、HCO_(3)-、SO_(4)^(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中方解石、白云石和盐岩中石膏的溶解。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在阳离子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碳酸盐、硅酸盐和盐岩、大气降水对研究区内水体的化学组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44%、15.41%、40.17%。这为研究区地下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龙区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岩溶地下水 水-岩作用 地下水化学成因机制
下载PDF
湖北省南漳县九集地热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17
作者 杨潇 梅红专 +1 位作者 李彬 张维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九集地热为湖北襄阳地区发现的首个中深层地热。从地热水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分析入手,结合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探讨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过程,初步分析地热成因。结果表明,该区地热流体类型为HCO_(3)-Ca·... 九集地热为湖北襄阳地区发现的首个中深层地热。从地热水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分析入手,结合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探讨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过程,初步分析地热成因。结果表明,该区地热流体类型为HCO_(3)-Ca·Mg型水,热储环境较为开放,热储温度为59.5℃,地热流体循环深度为2167.65 m;地热流体由大气降水经深部循环,受大地热流和深大断裂沟通的热对流作用形成;该地热属低温地热,兼具断裂构造型和地温增温型地热。研究结果对襄阳地区同类型中深层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集地热 地热地质条件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热储概念模型 成因
下载PDF
金衢盆地永昌地区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铀成矿条件
18
作者 邵飞 《华东铀矿地质》 1993年第4期29-38,共10页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放射性 成矿条件
原文传递
神府矿区直罗组含水层水质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臣臣 孙魁 +4 位作者 吴亚坤 范靓慧 孙亚乔 富馨毅 马雄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目的】为探究神府矿区直罗组含水层地下水化学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方法】选取侏罗系直罗组风化基岩层和基岩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iper图、反距离权重法、Spearman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关系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进... 【目的】为探究神府矿区直罗组含水层地下水化学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方法】选取侏罗系直罗组风化基岩层和基岩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iper图、反距离权重法、Spearman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关系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神府矿区直罗组地下水呈弱碱性,风化基岩含水层为低矿化度HCO_(3)型水,基岩含水层为高矿化度HCO_(3)型水。沿西北向东南方向,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水化学类型复杂,演化规律为HCO_(3)型→HCO_(3)·SO_(4)型,局部出现SO_(4)型和Cl型。直罗组风化基岩层地下水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为方解石、石膏、钾长石沉淀和白云石、岩盐和钠长石溶解,其次是Na-Ca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黄铁矿氧化作用;基岩层地下水质形成主要受方解石、石膏、岩盐和钾长石沉淀与白云石和钠长石溶解等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其次是Na-Ca阳离子交换、脱碳酸作用和混合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能够为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罗组含水层 化学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神府矿区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蒋万军 赵丹 +5 位作者 王广才 郭永海 刘成龙 钟涛 刘淑芬 何琛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5-833,共9页
新疆吐-哈盆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水资源,探讨该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阴阳离子Piper三线图、氢氧稳定同位素、Gibbs图以及离子相关关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 新疆吐-哈盆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水资源,探讨该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阴阳离子Piper三线图、氢氧稳定同位素、Gibbs图以及离子相关关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吐-哈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以蒸发为主;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沿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化学类型由Cl·SO_4-Na型逐渐演变为Cl-Na型,水化学组分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浓缩现象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同位素 吐-哈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