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粒子125I体外实验模型的发展和现状
1
作者 韩莹波 杨泽成 +2 位作者 董红梅 孙雅敏 张舵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241-244,共4页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作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1-5]。在我国,临床上主要使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为6711型,结构见图1[6],半衰期59.6天,主要发射光子能量为 27.4 keV、31.4 k...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作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1-5]。在我国,临床上主要使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为6711型,结构见图1[6],半衰期59.6天,主要发射光子能量为 27.4 keV、31.4 keV 的X射线和光子能量为35.5 keV的γ射线,半价层为0.025 mmPb。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范围,不同于其他放射治疗方法,是采用极低剂量率持续照射肿瘤来获得治疗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 半价层 放射治疗方法 光子能量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治疗肿瘤 发展和现状
下载PDF
CT引导下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剂量学评估
2
作者 钟智辉 曾家欢 刘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碘125(^(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剂量学评估。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30例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增强扫描,^(125)I...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碘125(^(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剂量学评估。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30例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增强扫描,^(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计划,穿刺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放射性活度0.8mCi,处方剂量120Gy。比较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计划和术后粒子数、临床靶区体积(CTV)、90%靶体积的吸收剂量(D_(90))、100%靶体积的吸收剂量(D_(100))、15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的百分比(V_(150))、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和均匀性指数(HI)等剂量学参数;Bland-Altman法分析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计划和术后验证剂量参数的一致性。结果晚期肺癌患者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计划和术后植入的粒子数、CTV、D_(90)、D_(100)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V_(150)低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CI较术前减小,EI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I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粒子数、CTV和HI的一致性良好,D_(90)、D_(100)、V_(150)、CI、EI的一致性不佳。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主要剂量学参数在治疗前后基本吻合,可较好地实现术前计划,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引导 125放射性粒子 剂量学 靶体积变化
下载PDF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研究
3
作者 张灵芝 刘磊 赵立峰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0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安全性与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全身化疗(Folfox或Folfiri方案),... 目的分析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安全性与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全身化疗(Folfox或Folfiri方案),研究组(20例)采用全身化疗联合微创介入手术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粒子植入过程中及植入后的安全性、短期的治疗效果(2个月)、影像学评价、术后生活质量指数、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65.00%)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研究组GIQL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A125、CA19-9、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25、CA19-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具有与单独全身化疗相似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 安全性 短期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心脏迁移1例分析
4
作者 包廷先 李杨 +2 位作者 吕智麟 刘帅 张文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发生心脏迁移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为临床尽量避免术后^(125)I放射性粒子迁移及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6月27日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发生心脏迁移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为临床尽量避免术后^(125)I放射性粒子迁移及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3年6月27日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经过、术后治疗与随访等资料,分析肝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发生心脏迁移的原因及处理办法。结果:患者术后发生^(125)I放射性粒子心脏迁移,给予对症处理后,病情稳定出院。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迁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术者须知悉避免该并发症的方法,并对术后影像学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125)I放射性粒子 介入治疗 迁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
5
作者 李广 刘勇 +2 位作者 郭贺贺 石山领 陈亚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础上采取^(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衰弱情况[Fried衰弱表型量表(FF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粒子植入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FFP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VC、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粒子植入组患者VAS、FFP评分均低于化疗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扭转衰弱,抑制癌性疼痛,提高肺功能,且较为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肺功能
下载PDF
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6
作者 李晓凡 申东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5-0160,共6页
评估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两组患者在性别、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组织分型、平均年龄和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接... 评估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两组患者在性别、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组织分型、平均年龄和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接受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其他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血常规(PLT、WBC)进行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AFP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PLT、WBC和门静脉主干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的病情控制率及客观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FP、IGF-Ⅱ和IGFBP-2水平,提高病情控制率和客观有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肝癌 疗效评估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葛影 周慧赟 谢波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较优,与参照组相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 护理效果 标准化护理 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家兔面神经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光磊 罗洪 +2 位作者 赵科 吴亚东 易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对家兔面神经影响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分别将1颗放射性^(125)Ⅰ粒子或粒子空壳植入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侧面神经旁(n=12),另取12只家兔作为正常对照。植入后7、14、30、60 d时取相应...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对家兔面神经影响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分别将1颗放射性^(125)Ⅰ粒子或粒子空壳植入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侧面神经旁(n=12),另取12只家兔作为正常对照。植入后7、14、30、60 d时取相应面神经行HE、AgNO3染色及丽春红G-亮绿SF双重染色,并制作透射电镜标本。结果:空壳粒子组面神经组织病理学结构与正常面神经结构相似;粒子组髓鞘及轴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修复性变化。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可引起面神经损伤性以及修复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放射性125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旁路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
9
作者 吕旭 王建 +1 位作者 沈一辰 龚伟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旁路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治疗的4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实施单纯旁路手术)和联合组(n=21,采用放射性碘125...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旁路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治疗的4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实施单纯旁路手术)和联合组(n=21,采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旁路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术后3个月,联合组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黄疸症状均改善,且均未出现感染、胰瘘、胆瘘、肠瘘、胃肠梗阻和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联合组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旁路手术是晚期胰腺癌患者可选择的一种治疗方式,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旁路手术 放射性125粒子植入
下载PDF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孙勋 邢斌 +5 位作者 高佳 吴兆瑞 刘艳丽 孙继雷 成静静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总胆红素缓解率、黄疸缓解率、生存率、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55枚,术后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狭窄处得以改善,术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35±13.96)、(21.30±10.63)μmol/L,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44.62±63.73)μmol/L(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0.00%,高于术后1个月的76.67%、73.33%(P<0.05)。30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休克、心脏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12、16个月生存率及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疸、瘙痒、消瘦、消化异常的QLQ-MOJ11评分分别为(26.35±3.85)、(27.42±5.63)、(43.67±6.93)、(22.63±3.27)分,均低于术前的(35.32±4.23)、(36.18±6.72)、(53.93±6.67)、(30.41±5.71)分(P<0.05)。结论 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MOJ能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道再梗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恶性梗阻性黄疸 多支架 ^(125)I放射性粒子 腔内照射
下载PDF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马建增 曹文丽 +1 位作者 唐乃玲 任守雷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评分量表(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接受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能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粒子植入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赖争仪 罗贤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95-0098,共4页
描述性统计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性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对象展开分析,术后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记录患者转归情况。结果 80例颌面部恶性... 描述性统计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性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对象展开分析,术后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记录患者转归情况。结果 80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植入粒子15~35颗,平均20.7颗;颈部淋巴结转移植入粒子2~6颗,平均3颗,治疗有效率93.75%(75/80);随访1年,患者生存率95.00%(76/80);植入治疗后出现发热5例、穿刺处疼痛8例、张口受限2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2例。治疗后KPS评分(82.23±6.33)分,高于治疗前;NRS评分(3.11±0.58)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QLICD-CRF)模块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模块评分低于治疗前,特异模块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CD4+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CD4+/CD8+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25Ⅰ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口腔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发症较轻,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水平得到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放射性粒子 颌面部恶性肿瘤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李波 陈德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患者展开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剂量分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第6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术前TPS模拟剂量分布,总共植入^(125)I粒子1403颗,每个病灶约27颗,全组不存在围手术期。本次研究出现8例气胸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可得到缓解;12例患者出现咯血,术后给予对症处理得到缓解;1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有所缓解。术后第3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组总有效率74.50%(38/51)高于对照组的54.90%(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组总有效率80.39%(41/51)高于对照组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效果较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肺癌 复发转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的监测 被引量:67
14
作者 卓水清 陈林 +7 位作者 张福君 赵明 张亮 刘健 李奎 吴沛宏 郑庆生 王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668,共3页
背景与目的: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技术,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它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疗效确切等特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而125I放射性粒子对患者及周围人群的辐射损害及其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 背景与目的: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技术,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它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疗效确切等特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而125I放射性粒子对患者及周围人群的辐射损害及其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的监测。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20例,用γ射线监测仪在术后即时及2、4、6个月后对125I放射性粒子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室内天然本底剂量进行比较。结果:随着与放射源距离的增大,辐射剂量迅速减少,在距离患者体表50cm时,测得的剂量已接近室内天然本底辐射剂量;辐射剂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在6个月后体表测得的剂量已基本接近室内天然本底剂量。结论: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后对辐射的防护应积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并注意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只要严格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于患者及周围人群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辐射剂量 监测 防护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患者47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钟迪 王勋 +7 位作者 黄海涛 刘宝翠 和利稼 张奇兵 单孝军 冯琦 刘显峰 焦春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13-1714,共2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疗效无显著差异,在我国普遍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转移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对锁骨上以及内乳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盲区。本文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125I...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疗效无显著差异,在我国普遍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转移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对锁骨上以及内乳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盲区。本文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放射性125I粒子 植入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彬 肖建宏 +2 位作者 林辉 郭国华 曾林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中有肋骨遮挡情况时,观察组采用粒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中有肋骨遮挡情况时,观察组采用粒子植入针直接穿透遮挡的肋骨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避开肋骨植入^(125)I粒子。统计两组术中需要补种粒子的例数,植入粒子过程中出现气胸、咯血、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术后1、3、6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前后病灶大小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1例(17.4%)、对照组25例(41.7%)术中需要补种粒子,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粒子植入过程中出现气胸8例、咯血6例,对照组分别为18、15例,两组比较P均<0.05。粒子植入后1、3、6个月时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3.3%、81.7%、86.7%,对照组分别为53.3%、60.0%、66.7%,两组比较P<0.05或<0.01。结论 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125I粒子 肋骨遮挡
下载PDF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志庆 田华琴 +5 位作者 郎江明 陈卫军 梁贵文 梁峭嵘 江野峰 夏成德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I—25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方法。方法 采用放射性I—125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持续照射治疗肺癌,脑瘤等恶性肿瘤16例。结果 16例患者中,CR4例,占25%,PR8例,占50%,NC3例,占18.8%,PD1例,占6.3%。CR+P...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I—25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方法。方法 采用放射性I—125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持续照射治疗肺癌,脑瘤等恶性肿瘤16例。结果 16例患者中,CR4例,占25%,PR8例,占50%,NC3例,占18.8%,PD1例,占6.3%。CR+PR总有效率75%。结论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等实体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治疗操作简单、损伤小,防护安全,有较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125粒子 植入治疗 恶性肿瘤 肺癌 脑瘤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10例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斌 曹秀峰 +1 位作者 王和明 纪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可局部控制肿瘤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夏冰 谭艳榕 +1 位作者 张秀菊 王晴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 护理 介入性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难治性肝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保国 郭志 +1 位作者 王海涛 张炜浩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难治性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CT引导下实施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40例难治性肝转移癌患者,共有可测量病灶94个。评价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至...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难治性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CT引导下实施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40例难治性肝转移癌患者,共有可测量病灶94个。评价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至植入术后6个月时,94个病灶中获完全缓解(CR)32个,部分缓解(PR)48个,稳定(SD)9个,进展(PD)5个,有效率(RR)为85.1%。术后随访时间为4~31个月,平均13个月。至随访结束时,1年生存率为75.0%。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3~4级不良反应。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少,可作为难治性肝转移癌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125I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