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鑫 胡超苏 应红梅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11期1221-1225,共5页
随着放射治疗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研究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具有重要意义。就摆位误差的定义、来源、表示方法、测量予以综述 ,并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数据 ,提出临床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摆位误差/放射治疗 射野影像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研究不同部位食管癌放射治疗首周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承骏 管峦 +1 位作者 张伟 秦颂兵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 V-CBCT)获取不同区段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第一周的摆位误差,分析不同部位食管癌摆位误差的区别。方法将43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原发病灶的位置分为A组(颈段及胸上段)和B组(胸中段及胸下段),对A组病例放射治疗... 目的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 V-CBCT)获取不同区段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第一周的摆位误差,分析不同部位食管癌摆位误差的区别。方法将43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原发病灶的位置分为A组(颈段及胸上段)和B组(胸中段及胸下段),对A组病例放射治疗时利用颈肩膜固定,对B组病例利用体膜固定。应用直线加速器机载k V-CBCT在放射治疗第一周进行每天1次扫描,采集的容积图像与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X轴)、前后(Y轴)、头足(Z轴)三个方向上的线性摆位误差。结果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A组(0.39±0.20)cm、(0.27±0.14)cm、(0.34±0.19)cm;B组(0.44±0.25)cm、(0.31±0.25)cm、(0.49±0.17)cm。三个方向上的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分别为:A组5.11 mm、4.36 mm、5.72 mm;B组6.79 mm、5.76 mm、7.38 mm。A组患者在X轴、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较B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Y轴方向上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载k V-CBCT可用于评估食管癌患者的摆位误差值,利用该摆位误差值可估算PTV的外扩边界。颈肩膜固定的准确性要优于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容积漫游技术体表影像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肖志平 李定宇 +3 位作者 付秀根 李君超 刘琪 钟伟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容积漫游技术(VRT)体表影像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65例行调强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容积漫游技术(VRT)体表影像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65例行调强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首次治疗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并校正后利用OSMS获取VRT体表影像,后续治疗以VRT影像为基准,利用OSMS的六维床自动移动功能摆位,记录六维方向移床值,再行CBCT扫描并记录左右方向(X轴)、头脚方向(Y轴)和腹背方向(Z轴)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六维自动移床校正后,再记录此时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体表影像实时δ(RTD)值,并获取新的VRT影像。CBCT配准误差值为VRT影像引导摆位误差,CBCT配准误差值与移床移动值之和为体表标记线引导摆位误差,CBCT配准误差值与记录的DICOM影像的RTD值之和为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理论误差。对比分析VRT影像与体表标记线、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优劣。结果65例患者包括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M(Q 1,Q 3)]58岁(51岁,64岁)。VRT影像引导摆位在X、Y、Z轴上的线性误差[M(Q 1,Q 3)]分别为0.6 mm(0.3 mm,1.2 mm)、1.2 mm(0.5 mm,2.4 mm)、1.1 mm(0.5 mm,1.9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4°(0.1°,0.7°)、0.4°(0.1°,0.6°)、0.4°(0.2°,0.6°);标记线引导摆位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6 mm(0.9 mm,2.6 mm)、2.2 mm(1.1 mm,3.8 mm)、1.0 mm(0.4 mm,1.8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7°(0.3°,1.2°)、0.5°(0.2°,0.8°)、0.5°(0.2°,0.8°);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1 mm(0.6 mm,1.9 mm)、2.1 mm(1.0 mm,3.4 mm)、1.3 mm(0.6 mm,3.1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6°(0.2°,1.1°)、0.7°(0.3°,1.1°)、0.7°(0.2°,1.1°)。与标记线引导摆位相比,除Z轴线性误差(P=0.218)外,VRT影像引导摆位其余误差均低(均P<0.001);与DICOM影像引导摆位比较,VRT影像引导摆位X、Y、Z轴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均低(均P<0.01)。结论VRT影像引导摆位优于传统的体表标记摆位和DICOM影像摆位,OSMS VRT体表影像可有效提高胸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精度和稳定性,减少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 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容积漫游技术
原文传递
颈部核心肌群锻炼及按摩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改善颈椎曲度变化的可行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白飞 张丽华 +2 位作者 许林林 李捷 姚晓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核心肌群锻炼及按摩对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发生颈椎曲度变化的作用及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放疗的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 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颈椎曲度均发生不同程度... 目的探讨颈部核心肌群锻炼及按摩对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发生颈椎曲度变化的作用及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放疗的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 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颈椎曲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采用颈部核心肌群锻炼和手法按摩对患者颈椎曲度变化进行治疗干预。应用锥形束CT观察颈椎曲度变化时及干预开始后1、3、5 d的颈椎曲度变化, 并记录三维方向的数据。比较颈椎曲度发生变化时及肌群锻炼和手法按摩后的摆位误差, 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方向摆位误差的线性关系。结果患者中男性23例, 女性17例, 中位年龄41岁(26~62岁)。干预开始后1、3、5 d颈椎曲度明显好转者分别占5.0%(2例)、50.0%(20例)、97.5%(39例)。以第4颈椎体为匹配标准, 发生颈椎曲度变化时和干预开始后1、3、5 d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3±0.9)mm、(1.2±0.8)mm、(1.3±0.7)mm、(1.3±0.7)mm, 头脚方向分别为(2.0±0.7)mm、(1.7± 0.8)mm、(1.8±0.7)mm、(1.9±0.8)mm, 前后方向分别为(4.9±0.7)mm、(4.6±0.7)mm、(3.4±0.7)mm、(1.7±0.6)mm。干预开始后3 d和5 d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均低于发生颈椎曲度变化时和干预开始后1 d(均P<0.01), 干预开始后5 d亦低于干预开始后3 d(P<0.01);各时间点左右、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右与头脚方向间(r=0.049, P=0.540)、左右与前后方向间(r=0.041, P=0.607)、头脚与前后方向间(r=0.003, P=0.931)摆位误差均无相关性。结论颈部核心肌群训练及按摩能够改善颈椎曲度变化, 提高摆位的重复性, 为精准治疗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颈椎骨 运动疗法 按摩 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