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矩阵用于加速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红红 丁艳秋 +1 位作者 程金生 翟贺争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二维矩阵应用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质量控制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不同医院用于IMRT治疗的6台加速器,使用市面上常见的3种品牌二维矩阵对其重要的质量控制项目进行检测分析。结果:6台加速器的不同质量控制项目检测符合... 目的:研究二维矩阵应用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质量控制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不同医院用于IMRT治疗的6台加速器,使用市面上常见的3种品牌二维矩阵对其重要的质量控制项目进行检测分析。结果:6台加速器的不同质量控制项目检测符合相应标准,不同矩阵间未出现明显差异。结论:使用二维矩阵进行IMRT质量控制检测简单可靠,可以作为IMRT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矩阵 医用加速器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质量控制 多叶准直器 Gamma分析
下载PDF
精确量化指标在头颈部放射治疗重复摆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
作者 宁健 赵卫东 杨书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量化指标在头颈部放射治疗重复摆位中的作用。方法将需同期放射治疗的头网膜固定和头颈肩网膜固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方法与质量控制组。各组采用不同摆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摆位时间、治疗后目测误差、计划系统验证误差... 目的研究量化指标在头颈部放射治疗重复摆位中的作用。方法将需同期放射治疗的头网膜固定和头颈肩网膜固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方法与质量控制组。各组采用不同摆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摆位时间、治疗后目测误差、计划系统验证误差的统计。结果头网膜固定常规方法组治疗后患者体位移动的最大范围为2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计划系统验证头网膜固定患者的体位移动最大范围为15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颈肩网膜固定常规方法组治疗后患者体位移动的最大范围为6 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计划系统验证头颈肩网膜固定常规方法组患者的体位移动最大范围为10 mm,与质量控制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精确量化指标在重复摆位中起到了质量控制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放射治疗质量控制 量化标准 摆位误差
下载PDF
MatriXX调强验证在精确放疗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孔旭东 孔栋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2期54-57,65,共5页
目的根据MatriXX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验证结果异常,同时结合其他质控手段综合分析发现加速器10 MV X线平坦度对称性超标,分析原因并利用三维水箱实测证实问题并调整解决问题。方法利用IBA MatrXX平板剂量验证系统在放疗前验证结果分析发现... 目的根据MatriXX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验证结果异常,同时结合其他质控手段综合分析发现加速器10 MV X线平坦度对称性超标,分析原因并利用三维水箱实测证实问题并调整解决问题。方法利用IBA MatrXX平板剂量验证系统在放疗前验证结果分析发现一批Synergy加速器10 MV IMRT计划存在Gamma通过率低的问题,且都在平面剂量第二象限存在明显的问题,通过详细数据分析并利用MatriXX对10 MV X线10 cm×10 cm射野Profile检查初步判定Synergy加速器10 MV平坦度和对称性超标,然后利用三维水箱进一步对Profile进行检测并且用电离室对绝对剂量进行复核,最后确认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在三维水箱检测下发现Synergy加速器10 MV X线Profile在G-T向和A-B向都超标,绝对剂量复核无异常,调整至正常范围。重新做该批次调强计划验证,Gamma分析全部通过。结论MatriXX调强计划验证是重要的放疗QA手段,能及时发现加速器机械及剂量包括MLC的各种问题,结合其他质控手段综合分析在放疗质量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MatriXX剂量矩阵 计划剂量验证 Gamma通过率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
下载PDF
利用拍摄射野验证片测量鼻咽癌放射治疗实施过程的误差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锦平 张利文 +2 位作者 彭旺桃 廖运军 张宁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通过拍摄射野验证片来实施质量控制和分析误差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双曝光照相技术拍摄验证片,将验证片上标记点的影像("+"字金属点)连成参考坐标系,与计划片对比,测量和分析验证片与计划片...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通过拍摄射野验证片来实施质量控制和分析误差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双曝光照相技术拍摄验证片,将验证片上标记点的影像("+"字金属点)连成参考坐标系,与计划片对比,测量和分析验证片与计划片之间的误差。结果等中心处位移矢量,偏转角度,射野内解剖骨性结构及周围危及器官(OAR)射野形态变化大于3mm的位移或绕射束中心旋转轴的变化大于3度,不予治疗查找原因。判断出是放射治疗时摆位误差,抑或是挡块制作时形状和位置的误差,加以针对性纠正。结论拍摄验证片是较有效的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可验证患者个体化射野不规则挡块的位置和形变。具有"+"连接注入五个铅金属点的有机玻璃刻度板的使用,使射野验证片参考标记点可量化到具体数据,对分析误差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双曝光照相技术 放射治疗实施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