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时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 肖家思 +1 位作者 阎淑枝 万子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1-442,共2页
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时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的变化ChangesinmyocardialmembraneATPaseactivityafterradiation,burnandcombinedradiation... 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时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的变化ChangesinmyocardialmembraneATPaseactivityafterradiation,burnandcombinedradiation┐burninjuryin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放射烧伤 复合伤 心肌 腺苷三磷酸
下载PDF
乳癌术后皮肤放射性烧伤的处理和综合治疗
2
作者 邢继平 胡日查 +2 位作者 韩铁刚 高国珍 温建廷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675-676,共2页
目的:总结乳癌术后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处理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于Ⅰ级和Ⅱ级皮肤急性放射性烧伤创面常规处理;皮肤慢性溃疡予以手术清除坏死组织、适度扩创、切除溃疡病灶后,通过皮片移植和各种类型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目的:总结乳癌术后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处理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于Ⅰ级和Ⅱ级皮肤急性放射性烧伤创面常规处理;皮肤慢性溃疡予以手术清除坏死组织、适度扩创、切除溃疡病灶后,通过皮片移植和各种类型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门诊治疗28例,治愈23例。手术治愈18例。结论:Ⅰ级和Ⅱ级皮肤急性放射性烧伤经常规处理可愈合;Ⅲ级以上放射性烧伤形成的皮肤慢性溃疡只能通过植皮、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术后 放射性皮肤烧伤 皮瓣移植
下载PDF
局限性严重皮肤放射性烧伤22例报告
3
作者 高学书 张涤生 《上海医学》 CAS 1983年第5期249-251,共3页
本文报道22例局限性严重皮肤放射性烧伤,其中15例为X线透视时过量照射所致,7例为接受X线治疗时超量所致。对严重放射性烧伤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防护性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放射烧伤 周围 皮肤 解剖部位 溃疡 病理
下载PDF
MEBO与SD-Ag乳膏治疗放射性烧伤临床对比研究
4
作者 赵法军 张向清 +1 位作者 沙艳东 张淑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1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多年来人们一直主张采用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或抗菌药物乳剂治疗放射性烧伤,但该方法疗程偏长,有些患者因久治不愈形成慢性溃疡,本研究旨在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与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治疗水疱型放射性烧伤的临床疗效,寻找有效... 目的多年来人们一直主张采用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或抗菌药物乳剂治疗放射性烧伤,但该方法疗程偏长,有些患者因久治不愈形成慢性溃疡,本研究旨在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与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治疗水疱型放射性烧伤的临床疗效,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表分组法,对水疱型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分别采用MEBO和SD-Ag乳膏治疗,前者为MEBO组,共计36例(处),后者为SD-Ag组,共计30例(处);主要观察指标为各组创面自行愈合时间和接受植皮手术的创面个数,以及创面所发生的特殊变化。结果 MEBO组(36处)中有34处自行愈合,占总创面个数的94.4%,自愈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3.4 d±6.5 d,另2例经过清创、移植自体皮肤封闭创面,植皮创面个数占本组创面个数的5.6%;SD-Ag组(30处)中有22处自行愈合,自愈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1.2 d±9.9 d,另8例(处)经过清创、移植自体皮肤封闭创面,植皮创面个数占本组创面个数的25.7%。结论 MEBO治疗水疱型放射性烧伤的临床疗效优于SD-Ag乳膏,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BO SD—Ag乳膏 水疱型放射烧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大网膜在烧伤外科中的应用
5
作者 方东海 李主一 +6 位作者 李其训 郭远发 朱灿 周田华 杨宝儒 阎殿英 阮自友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2年第3期44-46,69,共4页
作者自1979年以来,行大网膜带蒂和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各期烧伤7例,获满意效果。本文中就大网膜的特点,该种手术的适应征,手术成功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烧伤外科 网膜带 植皮修复 放射烧伤 游离移植 受区 烧伤疤痕 放射烧伤 膝内 大面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中国烧伤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心婷 赵仲堂 《预防医学论坛》 2006年第5期570-572,共3页
关键词 热力烧伤 ICD-10编码 中国 放射烧伤 化学物质 组织损害 致伤原因 化学烧伤 烧伤原因 金属液体
下载PDF
β射线放射损伤后胶原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迎会 徐岚 +2 位作者 吴士良 张学光 陈列松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9期788-792,共5页
目的 探讨 β射线放射损伤后胶原代谢的改变情况。 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的β射线损伤模型 ,同时对NIH 3T3细胞进行β射线外照射 ,观察胶原总量及Ⅰ、Ⅲ型胶原含量的改变 ;观察胶原降解酶MMPs- 1活性变化 ;同时测定损伤后... 目的 探讨 β射线放射损伤后胶原代谢的改变情况。 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的β射线损伤模型 ,同时对NIH 3T3细胞进行β射线外照射 ,观察胶原总量及Ⅰ、Ⅲ型胶原含量的改变 ;观察胶原降解酶MMPs- 1活性变化 ;同时测定损伤后细胞因子TGF - β1、IL - 6的变化情况。结果 β射线损伤后胶原总量变化不大 ,而Ⅰ型胶原含量下降 ,Ⅲ型胶原含量上升 ;MMPs- 1活性上升 ;TGF - β1、IL - 6表达量增加。结论 胶原代谢的变化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中起关键作用 ,TGF - β1、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 放射损伤 胶原代谢 放射烧伤
下载PDF
VEGF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章文成 杨占山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放射性烧伤是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愈合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血管再生,因此对血管再生的调控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调控血管再生和创伤愈合的关键因子,这可能为放射性皮肤烧伤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放射烧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常见的烧伤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春泉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期5-5,共1页
由于高温物体、化学物质、电能等致伤因素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均属于烧伤范畴。根据造成烧伤的原因,临床上常见的有火焰烧伤、液体烫伤、化学性烧伤、接触性烧伤、电烧伤、放射性烧伤。不同种类的烧伤在临床上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 火焰烧伤 临床表现 化学性烧伤 接触性烧伤 放射烧伤 化学物质 组织损伤 致伤因素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组织钙超载的定位研究
10
作者 唐洪泰 田建广 +1 位作者 白东海 夏照帆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576-5577,i004,共3页
目的:严重烧伤后早期可发生心脏功能紊乱,通过Ca2+细胞化学定位法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EDX),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钙超载的产生并在组织细胞水平进行定位。方法: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0.5,1,2,6,12h取材... 目的:严重烧伤后早期可发生心脏功能紊乱,通过Ca2+细胞化学定位法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EDX),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钙超载的产生并在组织细胞水平进行定位。方法: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0.5,1,2,6,12h取材。用草酸钾灌注心脏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继而将载有Ca2+细胞化学薄片喷镀碳膜,进行能量色散谱分析。结果:烧伤后Ca2+细胞化学反应沉淀物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多,隔室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低,以烧伤后1h和2h的变化最为明显。EDX电镜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烧伤后心肌细胞胞浆和线粒体内Ca2+含量均增加。细胞浆内Ca2+含量伤后1h达高峰,伤后2h线粒体内Ca2+含量显著增加,且达到峰值。结论: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内钙超载,Ca2+隔室化程度减轻,心肌细胞胞浆内和线粒体内Ca2+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放射摄影术 心肌 光谱分析
下载PDF
肌皮瓣对放射性溃疡和瘢痕的治疗
11
作者 夏兆骥 王大玫 +1 位作者 李健宁 惠博生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0年第1期57-60,78,共5页
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溃疡、瘢痕及在此基础上的癌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治疗上给成形外科提出了很多难题。既往我们在治疗此类疾病时采用皮片和皮瓣的方法,但结果是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愈后亦不能令人满意。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为上述缺损... 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溃疡、瘢痕及在此基础上的癌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治疗上给成形外科提出了很多难题。既往我们在治疗此类疾病时采用皮片和皮瓣的方法,但结果是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愈后亦不能令人满意。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为上述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我科1980年以来用肌皮瓣对放射性引起的烧伤溃疡、瘢痕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溃疡 肌皮瓣 皮肤溃疡 复发率 背阔肌 皮片 放射烧伤 胸骨柄 肱骨大结节 腹直肌
下载PDF
常见的烧伤及临床表现
12
作者 温春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7期3-3,共1页
关键词 火焰烧伤 临床表现 化学性烧伤 接触性烧伤 放射烧伤 化学物质 组织损伤 致伤因素
下载PDF
放射危害及其防护
13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1年第20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放射防护 石油化工 放射 放射烧伤
下载PDF
烧伤疤痕癌(附11例报告)
14
作者 陶冶性 热西提 王共礼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2年第3期55-54,70,共3页
烧伤疤痕癌在我国并非罕见,从1963年孙剑秋等报道以来,至今共报道105例。我科从1977年1月~1990年3月共收治烧伤疤痕癌11例,作者对烧伤疤痕癌的临床所见,病理类型、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烧伤疤痕 放射烧伤 孙剑秋 深度烧伤 慢性过程 筋膜层 早期诊断 不稳定性疤痕 疤痕癌 中厚皮片
下载PDF
巨大剔骨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郝天智 朱敬民 +4 位作者 鲁刚 周智 刘静杰 隋志甫 温学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总结巨大剔骨皮瓣修复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创面的临床价值和经验。方法在保留肢体软组织的情况下,手术高位截断肱骨、股骨或行髋关节、肩关节离断术,形成血供丰富的巨大剔骨肌皮瓣,用于修复肿瘤术后放射治疗、躯干恶性肿瘤切除后以及... 目的总结巨大剔骨皮瓣修复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创面的临床价值和经验。方法在保留肢体软组织的情况下,手术高位截断肱骨、股骨或行髋关节、肩关节离断术,形成血供丰富的巨大剔骨肌皮瓣,用于修复肿瘤术后放射治疗、躯干恶性肿瘤切除后以及高压电烧伤形成的危及生命的巨大难治性创面。结果7例巨大剔骨肌皮瓣血运良好全部成活,术后创面得到有效覆盖,疼痛明显减轻,全身情况好转,生存质量提高。7例中4例治愈,3例最终因原发肿瘤转移或并发症死亡。结论应用肢体巨大剔骨肌皮瓣能有效覆盖和修复巨大危及生命的难治性创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经过慎重选择手术指征的病例不失为牺牲局部保存整体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骨 肌皮瓣 肿瘤 放射烧伤
下载PDF
国内外核辐射事故简介
16
作者 纪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320-322,325,共4页
人的急性放射性损伤除众所周知的广岛、长畸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外,根据文献报道截至1979年为止,世界各地所发生的放射性事故约有400余例。据不完全统计,1945~1979年较大的事故有美国、苏联、南斯拉夫、比利时、墨西哥、中国、阿根廷及... 人的急性放射性损伤除众所周知的广岛、长畸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外,根据文献报道截至1979年为止,世界各地所发生的放射性事故约有400余例。据不完全统计,1945~1979年较大的事故有美国、苏联、南斯拉夫、比利时、墨西哥、中国、阿根廷及阿尔及利亚等国的30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事故 放射性事故 放射 粒子源 尾矿坝事故 急性放射 微居里 核辐射 皮肤烧伤 毫居 红骨髓增生 臀部皮肤 放射烧伤
下载PDF
VEGF和Ang-1在皮肤创伤和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秀花 杨占山 +4 位作者 杨晶 赵培峰 岳凌 潘鹏 王天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在皮肤单纯性创伤和放射性烧伤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放射性烧伤的愈合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实验资料。方法在大鼠背侧切开皮肤全层制...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在皮肤单纯性创伤和放射性烧伤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放射性烧伤的愈合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实验资料。方法在大鼠背侧切开皮肤全层制备大鼠创伤模型(单创组),应用电子线照射臀部皮肤,建立放射性烧伤模型(放伤组)。于伤后1-60d不同时间活体伤口取材,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和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单纯性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VEGF和Ang-1蛋白表达变化均在伤后第1天开始上升,伤后第5-7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在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VEGF是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而Ang-1的变化与此相反。与单创组比较,放烧组VEGF蛋白表达在第1、7和14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7、14、21、28和35天Ang-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此后渐升高。结论放射性烧伤愈合早期阶段VEGF和Ang-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是放射性烧伤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ANG-1 创伤愈合 放射烧伤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E838对放烧复合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仲敏 郭朝华 +6 位作者 史春梦 朱波 周进明 周燕虹 张勇 罗成基 程天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 研究炔雌醇衍生物E838对放烧复合伤造血功能保护作用 ,同时与公认抗放效果较好的Nilestriol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两种给药方案 ,在致伤后 2 32d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 ,进行骨髓造血祖细胞CFU E和CFU GM培养 ,观察造血... 目的 研究炔雌醇衍生物E838对放烧复合伤造血功能保护作用 ,同时与公认抗放效果较好的Nilestriol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两种给药方案 ,在致伤后 2 32d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 ,进行骨髓造血祖细胞CFU E和CFU GM培养 ,观察造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本实验用药方案条件下 ,E838对放烧复合伤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 ,部分指标效果较Nilestriol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剂 雌激素 造血 放射损伤 保护作用 放射线烧伤
下载PDF
急性大面积放射线烧伤及其并发症的救治
19
作者 李叶扬 汪锦伦 +4 位作者 李罡 林伟华 粱岷 黄峻 孙敬恩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患者男,26岁,不慎走近正在全速运行的大型电子加速器,正面朝向运行中的电子加速器约数秒,当时电子束能量为2.5MeV,束流为30mA,接受辐射剂量约2800mSv,离开放射源后受照射部位逐渐出现皮肤干燥,现红褐色斑、丘疹等改变,自觉灼... 患者男,26岁,不慎走近正在全速运行的大型电子加速器,正面朝向运行中的电子加速器约数秒,当时电子束能量为2.5MeV,束流为30mA,接受辐射剂量约2800mSv,离开放射源后受照射部位逐渐出现皮肤干燥,现红褐色斑、丘疹等改变,自觉灼痛、蚁走感。伤后15d入住当地医院,2个月后受照射部位皮肤逐渐破溃,创面较多黄色黏稠分泌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线烧伤 并发症 电子加速器 救治 面积 急性 皮肤干燥 照射部位
原文传递
CHANGES OF IMMUNE FUNCTIONS AFTER RADIATION,BURNS AND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IN RATS
20
作者 阎永堂 冉新泽 魏书庆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5-89,共5页
The changes of several immune functions were observed in rats after they were inflicted with 6 Gy gamma rays irradiation, 15% TBSA full thickness bru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2 injur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funct... The changes of several immune functions were observed in rats after they were inflicted with 6 Gy gamma rays irradiation, 15% TBSA full thickness bru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2 injur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functions of thymocytes and splenocytes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suppression in the 24th to 72nd hour after radiation injury and began to recover on the 7th day. In the rats with burn injury, the suppression on thymocytes and splenocyte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severe than that after radiation and recovered more rapidly.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show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e suppression on the thymocytes was more severe with slower recovery as compared with that after single radiation injury only. The suppression on the splenocytes as a whole was similar to that after single radiation injury , but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combined injury, the suppression was far more severe than that after radiation Escharectomy and skin grafting on the burn wounds on the lst day after combined injury could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n both the thymocytes and splenocyte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severity of the suppression on the immune functions due to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might depend on the size of the burn w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immune fun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