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定向放疗推量照射在乳腺癌保乳术中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小戊 章乐虹 +4 位作者 何咏 陈欣欣 夏婷 曹腾飞 贾海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6期689-693,698,共6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共69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18.8%(13/69)患者年龄少于45岁,52.2%(36/69)肿物大于2 cm,40.6%...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共69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18.8%(13/69)患者年龄少于45岁,52.2%(36/69)肿物大于2 cm,40.6%(28/69)组织细胞学分级3级,29.0%(20/69)病人有淋巴结转移。病人保乳术后采用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瘤床表面20 Gy剂量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待化疗完成(或伤口愈合后)2周后给予传统全乳外照射放射疗治疗(50 Gy,共25次,省略瘤床推量照射),评估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共27.5%(19/69)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2.9%(2/69)患者出现血肿,8.7%(6/69)出现血清肿,7.2%(5/69)出现切口感染,8.7%(6/69)切口愈合延迟,切口中位愈合时间3.8(1.0~11)个月,中位随访24.8个月(12~51),2.9%(2/69)患者出现同侧乳房内复发,未出现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优、良者术后1年占89.9%,术后2年占89.7%。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由于病人数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长远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术中定向放疗推量照射 IntraBeam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吴仁瑞 汪琛 刘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治治疗的94例鼻咽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和对照组(常规调强放疗),各47例...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治治疗的94例鼻咽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和对照组(常规调强放疗),各47例。对比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免疫功能指标、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因子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及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D3+、CD4+/CD8+、CD15+及CD56+水平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两项指标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减轻免疫功能损伤,降低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因子水平,减少毒副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步调强放疗 免疫功能 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因子 毒副反应
下载PDF
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崔娟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2-0075,共4页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健康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全脑同期局部调强放疗 肺癌脑转移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郭群煌 郭瑞祥 郦守国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703-2706,共4页
目的:探究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放疗方案进行分组,... 目的:探究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放疗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n=45)接受序贯加量调强放疗,观察组(n=35)接受SIB-IMRT。对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近期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3年生存率、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采用SIB-IMRT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年生存率不劣于序贯加量组,但可显著减少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缩短放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局部同步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食管癌 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符诗薇 金伟伟 余定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调强放疗(C-IMRT),观察组采用SIB-IMR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CYFRA21-1、SCC、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均升高,但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更好,不仅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指标的表达,减轻放化疗对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指标 免疫功能 全程局部同步调强放疗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丁雷 施前进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究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筛选2019年8月到2022年3月在泗阳医院接受治疗的被确诊为晚期食管癌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为研究组(n=40,接受卡铂、紫杉醇化疗联合同步... 目的:探究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筛选2019年8月到2022年3月在泗阳医院接受治疗的被确诊为晚期食管癌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为研究组(n=40,接受卡铂、紫杉醇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和对照组(n=40,接受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29/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16/4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8/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00%(4/4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卡铂、紫杉醇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近期预后,同时治疗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紫杉醇 同步调强放疗 晚期食管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分割剂量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赵建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剂量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IM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对患者生存质量、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及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钢水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剂量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IM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对患者生存质量、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及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钢水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三组。对三组患者进行同步推量IMRT。采用40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三组患者脑部进行放疗。采用46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A组患者瘤区进行放疗。采用52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B组患者瘤区进行放疗。采用58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C组患者瘤区进行放疗。对比三组患者危及器官的平均/最大剂量、急性放疗不良反应、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C组、B组与A组患者危及器官的平均/最大剂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与A组患者急性放疗不良反应、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A组、B组患者(P<0.05)。结论:与常规分割剂量相比,采用高分割剂量的同步推量IM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其急性放疗不良反应、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对其生存质量无负面影响,可作为同步推量IM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同步调强放疗 分割剂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与常规放疗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曹茜 阿迪娜.贾库林 +2 位作者 王义海 司马义力.买买提尼牙孜 木妮热.木沙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98-902,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危及器官受照射体积。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保乳术的早期乳癌患者70例,其中35例行瘤床同步推量放疗(SIB组),其余35例患者行常规放疗(CRT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放疗反应(...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危及器官受照射体积。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保乳术的早期乳癌患者70例,其中35例行瘤床同步推量放疗(SIB组),其余35例患者行常规放疗(CRT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放疗反应(急性和晚期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情况、咽部及消化道反应),比较两组的美容效果、治疗时间及肿瘤的局部控制情况。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SIB与CRT计划下危及器官的受照射体积。结果 SIB组的急性和晚期皮肤反应的总发生率均高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组的美容优良率为82.9%(29/35),而CRT组的美容优良率为77.1%(2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B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9.74±1.55)天,CRT组为(45.60±2.35)天,SIB组在放射治疗住院时间短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组较CRT组降低了肺V_(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日期,所有患者均生存,两组局部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B相比于CRT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有相当的美容效果及局部控制率。SIB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了肺受到20 Gy剂量照射时的体积,可推广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手术 同步放疗 常规放疗 美容效果
下载PDF
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利生 伍方财 +3 位作者 林柏翰 许镒洧 李东升 陈洁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评估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同步化疗对48例新诊断Ⅲ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处方剂量包括肺部原发灶PTV1为69 Gy(... 目的:评估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同步化疗对48例新诊断Ⅲ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处方剂量包括肺部原发灶PTV1为69 Gy(2.3 Gy/F),转移淋巴结PTV2为64 Gy(2.13 Gy/F),亚临床病灶PTV3为60 Gy(2.0 Gy/F)。对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分析,并观察分析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急性毒性反应。结果:48例患者均完成放化疗,PTV1、PTV2、PTV3的D_(mean)分别为(70.3±2.4)、(66.5±2.1)、(64.5±3.1)Gy。中位生存期为22.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0个月,客观缓解率为72.9%,1年生存率为78.7%,2年生存率为45.8%;未发现严重食管炎、肺炎和心脏毒性。结论:同步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急性毒性反应可控,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随访评估远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加速调强放疗 同步放化疗 疗效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中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永红 刘文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7期3047-3050,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中期预后。方法收集67例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和中期预后。方法收集67例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随访24个月,比较2组1,2年生存率和转移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1个月,2组颈面部皮肤损伤、黏膜炎、唾液腺损伤、中耳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4个月,2组1,2年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听力下降、张口困难及口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中期预后及放射毒副反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步调强放疗 近期疗效 中期预后 毒副反应
下载PDF
多发性脑转移患者全脑同期推量调强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建国 吴星娆 +2 位作者 夏群 丁祥 龙清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研究全脑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radiotherapy,SMR)对脑多发性转移癌(MuLtiple cerebral metastatic carcinoma,MCMC)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MCMC病患作为观察对象... 目的:研究全脑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radiotherapy,SMR)对脑多发性转移癌(MuLtiple cerebral metastatic carcinoma,MCMC)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MCMC病患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全脑SMR,对照组实施常规全脑放疗。对比两组疗效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RR为72.50%(29/40),较对照组的47.50%(19/40)明显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患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未见Ⅲ级以上NS反应以及2度以上骨髓抑制。观察组恶心、呕吐为0.93±0.15,白细胞降低为1.32±0.21,血小板下降为0.76±0.11,贫血为1.32±0.24,较对照组的1.01±0.12,1.44±0.22,0.82±0.12,1.44±0.25明显更低。结论:全脑SMR治疗MCMC,疗效显著。毒副反应患者可耐受,安全可行,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同期调强放疗 脑多发性转移癌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尧 王宇 +5 位作者 赵东利 闫晓红 杨乔 杨哲 周海平 耿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检测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抗凋亡分子和促凋亡分子的蛋白含量以及血清中肺癌活力指标。结果:与常规放疗组比较,SIB-CR组肺癌组织的凋亡指数明显升高,Fas、FasL含量较高,而Bcl-2、Pim-1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CR组血清中Cyfra21-1、SCC、TSGF的含量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能够诱导肺癌细胞凋亡、调节促凋亡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优于常规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全程局部同步适形放疗 凋亡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傅小利 彭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目的分析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的10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后即刻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治疗后第1、2、3年的生存率以及... 目的分析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鼻咽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的10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后即刻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治疗后第1、2、3年的生存率以及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即刻,CD4/CD8和CD19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CD56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例患者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治疗后的第9、12、22个月;治疗后第1、2、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99/100)、97%(97/100)、97%(97/100);1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4例,肝转移3例,纵隔转移1例,多发转移3例。治疗后第1、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91/100)、90%(90/100)、85%(85/100);9例患者发生鼻咽肿瘤相关性死亡,其中2例患者均于治疗后6个月因鼻咽部大出血死亡,7例患者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治疗后第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95/100)、92%(92/100)、85%(85/100)。本研究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T分期与临床分期是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N分期是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临床分期是无局部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T分期、临床分期与鼻咽癌的预后显著相关,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了有效缓解,且对疗效无影响。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能够获得良好的总生存率,T分期和临床分期与鼻咽癌预后相关,但该方法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调强放疗 鼻咽癌 免疫功能 老年
下载PDF
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文文 张富利 +3 位作者 杨雁鸿 王小玉 王真真 赵子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5期50-55,共6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对照组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及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时局部控制、生存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1.25%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和KPS评分两组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联合SIB-IMRT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并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奥沙利铂 吉西他滨 同步调强放疗 生活质 Karnofsky行为状态 预后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伍庆松 宋维舒 黄志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871-873,共3页
目的:研究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 目的:研究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应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放疗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19^+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者CD3^+、CD4^+/CD8^+、CD19^+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一年内复发率及转移率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局部晚期鼻咽癌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同步调强放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推量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美 齐信王 叶永来 《健康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均予以放化疗联合治疗,化疗方案均为多西他赛+顺铂化疗(DP)方案,对照组予以常规放射疗法,观察组... 目的对比分析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均予以放化疗联合治疗,化疗方案均为多西他赛+顺铂化疗(DP)方案,对照组予以常规放射疗法,观察组予以推量调强放射疗法。比较2组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治疗前后患者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5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SCC、TSGF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DP化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提高5年生存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调强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戴美云 郭妹 +4 位作者 董阳 储祥健 周江云 刘加玉 吴莹莹 《交通医学》 2018年第6期589-591,594,共4页
目的: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放疗组)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 目的: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放疗组)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组(联合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以及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有效率83.33%,高于放疗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76.19%,高于放疗组的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9.4±2.5月,长于放疗组的5.8±1.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包炎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放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调强放疗 多西他赛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伟 任丽丽 +1 位作者 江超 杨文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SIB-IMRT治疗...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SIB-IMRT治疗,对照组采用序贯加量调强放疗(IMRT)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3年生存率。结果2组近期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25、CEA、CYFRA21-1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全程局部同步调强放疗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芹 董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第2期83-84,共2页
肿瘤患者约30%可以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瘤也是放疗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伴有症状的晒转移瘤若不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为1个月,若采用激素治疗中位生存期可达2个月,而无论对于单发或多发的脑转移瘤,放疗可以使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 肿瘤患者约30%可以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瘤也是放疗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伴有症状的晒转移瘤若不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为1个月,若采用激素治疗中位生存期可达2个月,而无论对于单发或多发的脑转移瘤,放疗可以使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传统脑转移瘤放疗方式有单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技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放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脑转移瘤 放疗 同步调强放疗
下载PDF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意 《中外医疗》 2016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推... 目的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和放疗1年后的存活率。结果放疗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P〈0.05)。放疗后1年的存活率,对照组为51.61%,观察组为67.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放疗后的存活率。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调强放疗 多发性脑转移瘤 全脑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