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进童话,放飞童心——小学语文童话故事类文章教学策略研究
1
作者 卢洪波 《新作文(教研)》 2018年第8期0181-0182,共2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的确必须把童话放进去,只放一点知识,太贫穷了;只放一点道德,太干枯了。而可爱、美好的童话里,既有知识和智慧,又有道德和良知,有我们所想的一切!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本有趣的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的确必须把童话放进去,只放一点知识,太贫穷了;只放一点道德,太干枯了。而可爱、美好的童话里,既有知识和智慧,又有道德和良知,有我们所想的一切!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本有趣的童话吧。书包就会变得轻起来!”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我们的教育,我们的阅读,我们的语文课堂离不开童话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进童话 放飞童心 文童话故 策略研究
下载PDF
放飞童心
2
作者 林美琴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23期0221-0222,共2页
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现实的生活,给学生多提供想象的空间,快乐地无拘束地自主表达感兴趣的话题,让习作变成学生快乐的事。
关键词 放飞童心 表现童真 彰显童趣
下载PDF
放飞童心 放飞希望——“活教育 活课堂”透视下的课堂教学案例
3
作者 胡红萍 《读与写(上旬)》 2020年第12期52-52,共1页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的好:“当你满腔怒气要发作的时候,要先克制几秒钟,想想我是老师,这样,也许你会平静下来。”是啊,的确如此,十八年的教学生涯,十八年的酸甜苦辣它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爱,教师的朴素语言犹如一杯香醇的美酒,...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的好:“当你满腔怒气要发作的时候,要先克制几秒钟,想想我是老师,这样,也许你会平静下来。”是啊,的确如此,十八年的教学生涯,十八年的酸甜苦辣它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爱,教师的朴素语言犹如一杯香醇的美酒,当你在教学生生涯中时时举杯品尝它的滋味时,流入你心田的不仅仅是“我是教师”和“平静”,心里更会荡漾起阵阵涟漪,思想的触角不断地伸展再伸展,伸向那平时教学的一幕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飞童心 放飞希望
下载PDF
关注童心 促进小学生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
4
作者 方世均 《进展》 2020年第2期29-30,共2页
语文教学要点燃童心、尊重童心、唤醒童心、保护童心、放飞童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彰显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力求做到课堂更具诗意、灵性,更具价值导向。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磁力、充满智慧、充盈活力的文本和精神乐... 语文教学要点燃童心、尊重童心、唤醒童心、保护童心、放飞童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彰显生命的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力求做到课堂更具诗意、灵性,更具价值导向。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磁力、充满智慧、充盈活力的文本和精神乐园,如同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大自然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优美的风景,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入个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童心 尊重童心 唤醒童心 放飞童心 个性发展
下载PDF
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点击作文教学的“三度空间”
5
作者 范吉明 《福建陶研》 2007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运用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尽情体验,主动地获取知识、积淀素材,从而达到有效地点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温度、习作形式的宽度和习作创新的亮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 本文运用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尽情体验,主动地获取知识、积淀素材,从而达到有效地点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温度、习作形式的宽度和习作创新的亮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放飞童心 尽情体验 愉悦情动辞发
下载PDF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6
作者 林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7年第1期208-208,共1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成为师生一个头疼的问题。因此一谈起作文,很多学生就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难在哪里呢?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真是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成为师生一个头疼的问题。因此一谈起作文,很多学生就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难在哪里呢?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真是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束缚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枷锁,要改变这种不良状态,关键是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现状 有效实施途径 激发兴趣 积累感受 放飞童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