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最早驻外使节的西方政体观——郭嵩焘与刘锡鸿思想比较的一个侧面
1
作者 许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2-14,共3页
出使英伦前,郭嵩焘和刘锡鸿对西方政体均有一些间接认识。出国后,他们在日记中记录了对西方议会民主制的不同认识,既有赞赏之情,亦有批评之语。郭嵩焘甚至认为西方议会民主优于中国君主专制。但是,郭、刘二人均主张中国不宜采用西方政体。
关键词 郭嵩焘 刘锡鸿 驻外使节 西方政体观
下载PDF
黄遵宪政体观述论
2
作者 胡琴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50-52,共3页
在晚清,政治体制问题是当时知识分子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黄遵宪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与评价,对君主立宪的推崇与选择,在当时颇具代表性,某些议论与见解亦有其独到之处。
关键词 黄遵宪 政体观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下载PDF
论梁启超政体观的转变
3
作者 林郁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4-56,共3页
梁启超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30多年,形成了完备的宪政思想。他的宪政思想,特别是其中的政体观,发生了多次转变。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再到开明专制,每一次的转变,在当时都会引起一场言论风波;后世的学者更是有不少人探究他思想转... 梁启超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30多年,形成了完备的宪政思想。他的宪政思想,特别是其中的政体观,发生了多次转变。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再到开明专制,每一次的转变,在当时都会引起一场言论风波;后世的学者更是有不少人探究他思想转变的原因,并做出评价。本文在梳理梁氏不同阶段政体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联系历史背景和国内外政治环境,分析其政体观转变的原因,以求得出客观中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政体观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开明专制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理想政体观比较
4
作者 田春苗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理想政体观后发现,由于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其思想受其师的影响较多,二者理想政体观在理论意义、理论属性、理论目标及理论局限性等方面具有相通性,但亚并没有完全囿于其师的学说,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并发...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理想政体观后发现,由于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其思想受其师的影响较多,二者理想政体观在理论意义、理论属性、理论目标及理论局限性等方面具有相通性,但亚并没有完全囿于其师的学说,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为其理论基础、理论方法、理论标准、立论基点及立论主张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理想政体观 哲学王 中产阶级
下载PDF
从人治的贤人政体到法治的混合政体——论柏拉图政体观的演变
5
作者 严晶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63-65,共3页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首位系统研究政体的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三部著作中分别阐述了其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政体主张。从早期的贤人政体到晚期的混合政体,他的政体观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这...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首位系统研究政体的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三部著作中分别阐述了其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政体主张。从早期的贤人政体到晚期的混合政体,他的政体观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柏拉图从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其所阐述的法治思想和混合政体主张构成了西方法律思想的传统,并对近代的启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体观 贤人政体 混合政体 法治
下载PDF
极端与中庸的摩擦 理想与现实的取舍——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之比较
6
作者 严晶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11,共4页
作为古希腊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均对古希腊的政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体观。两者在政体的分类、政体治理的模式及混合政体的具体实施上都有不同的见解。相比而言,柏拉图比较理想,而亚里士多德... 作为古希腊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均对古希腊的政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体观。两者在政体的分类、政体治理的模式及混合政体的具体实施上都有不同的见解。相比而言,柏拉图比较理想,而亚里士多德则更为务实。两者的政体观奠定了后世政治思想的基础,且均对后世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体观 混合政体 法治
下载PDF
从人治的贤人政体到法治的混合政体——论柏拉图政体观的演变
7
作者 严晶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3-16,共4页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首位系统研究政体的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三部著作中分别阐述了其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政体主张。从早期的贤人政体到晚期的混合政体,他的政体观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这...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首位系统研究政体的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三部著作中分别阐述了其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的政体主张。从早期的贤人政体到晚期的混合政体,他的政体观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柏拉图从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其所阐述的法治思想和混合政体主张构成了西方法律思想的传统,并对近代的启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体观 混合政体 法治
下载PDF
《理想国》和《政治学》理想政体观比较
8
作者 刘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6年第9期144-144,共1页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本文主要是通过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进行理想政体观的比较。
关键词 《理想国》 《政治学》 政体观比较
下载PDF
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论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袁继富 《理论研究》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在历史的转折时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方法考察政治现象,揭开了西方政治学说的近代篇章。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人性观、国家观、政体观、权术观和自由观... 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在历史的转折时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方法考察政治现象,揭开了西方政治学说的近代篇章。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人性观、国家观、政体观、权术观和自由观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基雅维利 政治学说 现实主义态度 经验主义方法 人性 国家 政体观 权术 自由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宪法思想探析
10
作者 朱涛 崔家新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3-5,共3页
马克思认同作为法律准绳的宪法权威性需要严格的修改程序作保障,同时宪法具有阶级性。从广义的政体概念看,马克思的宪法思想中包含着“议行合一”的政体观。这是马克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体现的宪法精神。
关键词 马克思 宪法思想 阶级性 政体观
下载PDF
16世纪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与马基雅维利思想
11
作者 常远佳 《求索》 CSSCI 2014年第10期67-71,共5页
16世纪,马基雅维利主义广泛流行,其影响远超过马基雅维利思想本身。但16世纪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代表邪恶、欺骗、为目的不择手段等一切恶行,是对其思想的直接误用或者极端片面化的理解。马基雅维利以现实主义态度看待政体和君主行为,以能... 16世纪,马基雅维利主义广泛流行,其影响远超过马基雅维利思想本身。但16世纪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代表邪恶、欺骗、为目的不择手段等一切恶行,是对其思想的直接误用或者极端片面化的理解。马基雅维利以现实主义态度看待政体和君主行为,以能否实现其统治目标而非道德上的善为其首要目标,提出了能动的政体观和以能力为中心的德行观;同时,提出国家起源于人们对私利的追逐,并发展出极有创见的权力制衡观。16世纪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产生与马基雅维利思想有密切关系,因为其言论大胆叛逆,观念新颖,直接挑战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价值观,难以被正确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世纪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思想 政体观 德行 权力制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