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党的改造与变质
1
作者 张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9,共9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局势动荡,政党内阁无力主导政治,政友会与民政党的联合因各种分歧难以达成。政党与军部、官僚等势力对抗,但又不能真正决裂。在"举国一致"政治下,政党人士提出自我改造理念,如床次竹二郎的政党"大...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局势动荡,政党内阁无力主导政治,政友会与民政党的联合因各种分歧难以达成。政党与军部、官僚等势力对抗,但又不能真正决裂。在"举国一致"政治下,政党人士提出自我改造理念,如床次竹二郎的政党"大同团结"、久原房之助的一国一党论、永井柳太郎的组建新党等,虽有强化政党、恢复政治势力之意图,却反而削弱了自身正当性,政党已然变质。政党改造理念与"强力政治"、国家统制等构想相契合,无形中推动了近代日本政治朝向法西斯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国一致 政党改造 一国一党 大政翼赞体制
下载PDF
从“国民运动”到“政党改造”——略论五四前后陈独秀政党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2
2
作者 严国军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171,共4页
陈独秀很早就认识到文化选择与思想革命的重要与必要,这是他五四之前专注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厌弃与宪政精神相背离的党派运动,他倾心于无政党的大众自治型"国民政治"。五四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使陈独秀... 陈独秀很早就认识到文化选择与思想革命的重要与必要,这是他五四之前专注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厌弃与宪政精神相背离的党派运动,他倾心于无政党的大众自治型"国民政治"。五四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使陈独秀的政党观念发生了转变。在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上,由倡导多数优秀国民直接行动的"国民运动"转而主张社会精英分子组建新式政党以改造政党而改造政治。自此,陈独秀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再度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努力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国民运动 政党改造
原文传递
政党政治语境下孙中山民元让位问题辨正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忠强 刘转玲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事业已经进入了类现代政党政治的斗争阶段。但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整体进程看,辛亥前后的同盟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尚不具备把握新生革命政权的能力。同盟会的... 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事业已经进入了类现代政党政治的斗争阶段。但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整体进程看,辛亥前后的同盟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尚不具备把握新生革命政权的能力。同盟会的政党缺陷虽然导致了孙中山民元让位的历史遗憾,但也为其后来的政党改造提供了历史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民元让位 政党改造
下载PDF
国民党“临全会”揭开全面改造序幕
4
作者 彭维学 《统一论坛》 2000年第4期4-5,共2页
国民党在"总统"选战中一败涂地,其未来走向与前途成为国民党党员及岛内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凝聚党内人心,重振士气,扭转颓势,国民党于6月17—19日召开了第十五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临时会议和四中全会(以下简称"临全会&qu... 国民党在"总统"选战中一败涂地,其未来走向与前途成为国民党党员及岛内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凝聚党内人心,重振士气,扭转颓势,国民党于6月17—19日召开了第十五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临时会议和四中全会(以下简称"临全会")。"临全会"选举连战为党主席及由连战提名的5位副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临全会政党改造 连战 政党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