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经济增长引擎、新型全球化引领者、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稻葵 郭美新 +1 位作者 郎昆 陆琳 《China Economist》 2023年第2期20-40,共2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在哪些方面有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格局性变化。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千年来中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演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将在三个... 中国式现代化是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在哪些方面有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格局性变化。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千年来中国占世界经济比重的演变。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将在三个方面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第一,2006年起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引擎,到2060年前仍将保持增速优势。第二,由于中国经济市场规模巨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上升、政府协调能力较强,中国经济有望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引领者。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特征是政府与市场同向发力,政府成为市场经济的培育者和调控者,而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替代者。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将有可能产生一个经济学的新分支,即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这将使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学发展产生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全球化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下载PDF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宜达 《北方经济》 2022年第11期65-68,共4页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作为全新的经济学分支,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经济学理论新知。按照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观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两大竞争主体,分别是企业和区域政府,并且区域政府具有“准宏观”和“准...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作为全新的经济学分支,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经济学理论新知。按照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观点,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两大竞争主体,分别是企业和区域政府,并且区域政府具有“准宏观”和“准微观”双重属性。政府超前引领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可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分别进行认识。中国经济学界在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创新方面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以及经济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双重主体 双重属性 超前引领
下载PDF
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述评:学界动态与理论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宜达 王方方 《管理工程师》 2023年第2期52-57,共6页
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有效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使命。而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视角探索和提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所蕴含的理论新知,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突破口。中国特色的政府与... 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有效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使命。而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视角探索和提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所蕴含的理论新知,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突破口。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在承认西方经济学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强调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和竞争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超前引领市场,对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理论,是对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中观经济 区域政府竞争 超前引领
下载PDF
优质产业营商环境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4
作者 王曙光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一种将政府逻辑、市场逻辑、企业逻辑和产业逻辑深度兼容耦合的弹性体制,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良产业营商环境。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看,构建优质产业营商环境可从宏观环境、制度环境、产业...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一种将政府逻辑、市场逻辑、企业逻辑和产业逻辑深度兼容耦合的弹性体制,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良产业营商环境。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看,构建优质产业营商环境可从宏观环境、制度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国际化环境等六要素入手。在地方实践中,存在着链式、台式、网式三种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的具体模式,这些模式对优质产业营商环境构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构建优质产业营商环境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政府应始终注重市场机制的发挥,始终尊重企业的主体作用,将四大逻辑有机融合起来,建立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激励创新、激励竞争的弹性体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优质产业营商环境 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弹性体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