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子之位与政治中央集权的确立——试论作为政治理论家的韩非子
1
作者 李欢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1期73-86,198,199,共16页
作为周秦之变的总结者,韩非子在多元权力逐渐覆灭、单一主权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为政治理论奠基。韩非子建构了作为政治顶峰的天子,同时也从权力斗争、圣人之道、治理结构三个层面消解了作为特殊性个体的天子;在将“天子之位”视为政... 作为周秦之变的总结者,韩非子在多元权力逐渐覆灭、单一主权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为政治理论奠基。韩非子建构了作为政治顶峰的天子,同时也从权力斗争、圣人之道、治理结构三个层面消解了作为特殊性个体的天子;在将“天子之位”视为政治中央集权的同时,天子本身又成了政治中央集权的工具。由此出发,不仅可以解释对皇权进行制度约束的合理性,也为秦汉之后的士大夫政治与礼法秩序开放了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子之位 政治中央集权 韩非子 主权理论 礼法秩序
下载PDF
春秋时期楚国集权政治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范中 祝马鑫 《江汉论坛》 1981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春秋时期,楚国是较早实现集权政治的国家。尽管楚国这时的集权政治,与以后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相比,还只是一种雏型,但它却为以后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开拓了先河,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后世君主集... 春秋时期,楚国是较早实现集权政治的国家。尽管楚国这时的集权政治,与以后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相比,还只是一种雏型,但它却为以后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开拓了先河,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后世君主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下列几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一、从县制的设立看楚国王权的集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郡县制与中央集权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郡县制,中央集权就失去了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春秋时期 楚国 左传 郡县制 秦汉时期 十三年 卿大夫 十七年 中原
下载PDF
汉唐中央决策制度的演进及其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黎虎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61-67,共7页
决策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定的决策制度是一定的政治制度的产物,又能动地影响、制约着一定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向及其性质。由统治集团中的哪些成员进行和参与决策,决策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如何,决策中的制约机制如何,决策的执行及其... 决策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定的决策制度是一定的政治制度的产物,又能动地影响、制约着一定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向及其性质。由统治集团中的哪些成员进行和参与决策,决策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如何,决策中的制约机制如何,决策的执行及其与行政的关系如何,这一系列活动的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决策制度 汉代 唐代 中央集权政治 专制主义 御前会议决策方式 公卿百官决议决策方式
下载PDF
影响权力腐败与政治秩序关系的几个要素
4
作者 战新民 高光春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40-44,共5页
影响权力腐败与政治秩序关系的几个要素战新民,高光春在现代化过程中,无论是早现代化国家,还是迟现代化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存在权力腐败问题,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对于权力腐败与政治秩序的关系... 影响权力腐败与政治秩序关系的几个要素战新民,高光春在现代化过程中,无论是早现代化国家,还是迟现代化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存在权力腐败问题,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对于权力腐败与政治秩序的关系,却没有达到共识。有的认为,权力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腐败 政治秩序 社会动员 控制强度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政治动荡 政治势力 权力体系 反腐败 现代化程度
下载PDF
中华民族一体多元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 被引量:12
5
作者 茅擎天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本文主要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和人口流动等方面探寻中华民族一体多元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 ,进而证明中华民族强有力的凝聚力 ,和我国现行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合理性。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农耕经济 中原文化 移民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下载PDF
早期李大钊对启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条件的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汉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20,共7页
李大钊在民国初年至五四前夕就对中国社会现代化有所思考和研究 ,认为倡导现代民族主义精神、强化国家政权力量、培植新的现代化的势力是落后的中国启动社会现代化的条件。早期李大钊对启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条件的思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社... 李大钊在民国初年至五四前夕就对中国社会现代化有所思考和研究 ,认为倡导现代民族主义精神、强化国家政权力量、培植新的现代化的势力是落后的中国启动社会现代化的条件。早期李大钊对启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条件的思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积极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中国 社会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 民族主义精神 现代化思想 国家政权 中央集权政治 青年
下载PDF
北宋初期转运使制度的演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戴扬本 《中华文史论丛》 2007年第1期99-127,共29页
转运使是北宋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之一。从北宋立国之初的诸类转运使,到确立并完善为路一级地方行政设置,经历了大约三十年时间。本文对太祖和太宗时期转运使制度演变过程的史料进行了详密的梳理和分析,就有关地方转运使设立的时间、先... 转运使是北宋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之一。从北宋立国之初的诸类转运使,到确立并完善为路一级地方行政设置,经历了大约三十年时间。本文对太祖和太宗时期转运使制度演变过程的史料进行了详密的梳理和分析,就有关地方转运使设立的时间、先後步骤、太祖和太宗强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基本思路等,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文章认为,转运使制度的设立,应该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加以考察,作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重要步骤,与传统的“杯酒释兵权”的解释相比,始终按照“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针,协调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其意义更为深远,北宋政权亦藉此成功地避免了重蹈五代时期政权短期更替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转运使 中央集权政治 宋太祖 宋太宗 中央与地方关系
下载PDF
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基础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可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4-20,共7页
中华大地上在远古时代就逐渐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族集团和文化区,这些民族集团经过长期的相互交往、征战和融合,到秦汉时期形成了并立和相互依存的南北两大统一体,这就是以农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汉族为主体的民族集团,和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 中华大地上在远古时代就逐渐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族集团和文化区,这些民族集团经过长期的相互交往、征战和融合,到秦汉时期形成了并立和相互依存的南北两大统一体,这就是以农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汉族为主体的民族集团,和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民族集团,以后又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宋辽金元和明清三次民族融合高潮。这些民族融合过程,主要是在这两大民族集团之间,也就是在南方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汉民族集团和北方少数游牧民族集团之间进行的。北方的少数民族从匈奴统一北部草原开始,不断开发建设祖国的北方,建立地区性的民族政权,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入主中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国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族 各民族 民族集团 满族 北方少数民族 历史原因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民族融合
下载PDF
中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永灼 《湖湘论坛》 1999年第2期48-50,共3页
中华大一统源远流长,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这一特征,对中华大一统的观念形成及过程沿革作些研究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一、中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大一统作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思想,形成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但是,这种思想的雏形,在西周时... 中华大一统源远流长,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这一特征,对中华大一统的观念形成及过程沿革作些研究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一、中华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大一统作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思想,形成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但是,这种思想的雏形,在西周时期就存在了。周武王灭商,随后周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一统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形成及发展 董仲舒 天人感应 大一统思想 封建专制主义 观念的形成 少数民族 天人合
下载PDF
《南宋史稿》评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规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由何忠礼、徐吉军两位先生所著的《南宋史稿》一书已于1999年4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此表示祝贺。两宋立国三百二十年(960~1279),其中,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一百五十三年,刚刚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是隋... 由何忠礼、徐吉军两位先生所著的《南宋史稿》一书已于1999年4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此表示祝贺。两宋立国三百二十年(960~1279),其中,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一百五十三年,刚刚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是隋、唐封建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但是,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绍兴和议 欧阳修 贾似道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 《习学记言序目》 宋史研究 宋代社会
下载PDF
苏联解体内部原因的再探索
11
作者 郭欣根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17,共1页
一、中央集权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实行干部自上而下的委任制;其二,实行极为严格的统一领导和铁的纪律;其三,保持思想、理论、行动的高度统一;其四,开展秘密的政治活动,热衷于搞地下斗争;其五,党的理论权... 一、中央集权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实行干部自上而下的委任制;其二,实行极为严格的统一领导和铁的纪律;其三,保持思想、理论、行动的高度统一;其四,开展秘密的政治活动,热衷于搞地下斗争;其五,党的理论权威、精神领袖和现实领导集中于一人一身;其六,采用行政命令方式管理社会和经济。党、政、军、工、农、商,以党为中心,不重视权力的划分,实际上形成党的“一元化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内部原因 中央集权政治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信仰 文化专制主义
下载PDF
清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2
作者 邢早忠 《贵州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61-64,共4页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到秦汉时初具规模,以后各朝相沿承袭。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它处于中国封建政治和经济的末期,统治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因而有可能进一步比...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到秦汉时初具规模,以后各朝相沿承袭。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它处于中国封建政治和经济的末期,统治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因而有可能进一步比较全面地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因此,清代的监察制度也在明制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历代监察制度相比较,清代监察制度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制度 清代 都察院 监察御史 监察机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监察机构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监察官 内务府
下载PDF
秦朝皇权刍议
13
作者 王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9年第S1期41-44,共4页
一皇权或曰君权,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集中代表,它的强弱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封建王朝的存亡。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成雏型。皇权,即作为这种政体一切权力最高代表的皇帝的权力,开始进入一个... 一皇权或曰君权,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集中代表,它的强弱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封建王朝的存亡。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成雏型。皇权,即作为这种政体一切权力最高代表的皇帝的权力,开始进入一个逐步加强,向绝对化、神圣化发展的演化过程。其间经过二千年的发展,有过无数次曲折反复的改朝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皇权 专制政体 秦朝 集权政体 六国 相权 郡县制度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矛盾斗争
下载PDF
古编林百人录(四)
14
作者 伍杰 《编辑之友》 1986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李昉是宋代有名的总编辑《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被称为宋代的“四大书”。这“四大书”中,李防主编了三部,应该说他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总编辑。宋太宗巩固宋朝统治以后,在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同时,... 李昉是宋代有名的总编辑《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被称为宋代的“四大书”。这“四大书”中,李防主编了三部,应该说他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总编辑。宋太宗巩固宋朝统治以后,在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太平盛世,也注意提倡学术,于是召集了大批学人,编纂文史典籍。除了编写其他正史,先后命人编纂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主编是李昉。这样的大书,自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每次都组织了十多个人,一起编辑。后来,宋真宗又命人编辑了《册府元龟》。李盼(公元925—996),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人。他在后汉,后周都当过官,后来才归宋。后汉高祖乾祜时举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册府元龟 太平御览 编辑过程 太平广记 翰林学士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宋太宗 欧阳修 宋代 杨亿
下载PDF
试论明代的科道官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天有 陈稼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9-47,38,共10页
明代的內阁六部制官制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相适应的,这种制度保证了明代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为了监察百官、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明代的官僚体系中,又有着一支品位不高、人数众多、活跃于朝廷內外的科道官队伍,... 明代的內阁六部制官制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相适应的,这种制度保证了明代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为了监察百官、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明代的官僚体系中,又有着一支品位不高、人数众多、活跃于朝廷內外的科道官队伍,他们在明代各时期各重大事件中起了特殊的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影响。科道官是科官和道官的合称,明人又称之为言官、台谏官、台省官和台琐清班。科官指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道官 给事中 御史台 都察院 明太祖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监察御史 封建专制主义 官僚体系 宦官专权
原文传递
浏览汉印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慰祖 《上海工艺美术》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中国玺印发展到汉代,进入了极盛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一方面是社会应用的广泛和由此促成的制作工艺的精美;另一方面则是类型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表现,成为影响极其深远的艺术积淀和丰厚传统。人们珍视汉印,是对于其艺术性和学术性... 中国玺印发展到汉代,进入了极盛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一方面是社会应用的广泛和由此促成的制作工艺的精美;另一方面则是类型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表现,成为影响极其深远的艺术积淀和丰厚传统。人们珍视汉印,是对于其艺术性和学术性的双重认知,而不仅仅是为着满足追溯已经逝去历史足音的思古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印制度 私印 制作工艺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印文 审美功能 文字书法 印章 诸侯王国 南越王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