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人物传记翻译中的意识凸显和动态语用顺应——以《孙中山传》的翻译为例
1
作者 付永钢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
政治人物的传记往往涉及许多与政治相关的因素,如政治思想和理论、政治运动和事件、政治文献和记录,等等。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其思想和政治活动都刻印在他所从事的革命活动的历史篇章之中,他的传记自然也会叙述诸多政治活... 政治人物的传记往往涉及许多与政治相关的因素,如政治思想和理论、政治运动和事件、政治文献和记录,等等。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其思想和政治活动都刻印在他所从事的革命活动的历史篇章之中,他的传记自然也会叙述诸多政治活动以及革命理论和思想。在翻译政治人物传记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和表述与政治相关的内容非常重要。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对政治人物传记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意识凸显和动态语用顺应观针对性最强。笔者在翻译《孙中山传》的过程中依据前者有意识地选择恰如其分的英语词汇传达源语文本的意义;而翻译中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则体现了动态语用顺应,即根据源语文本的传记体裁、国家社科项目的相关要求、英语国家的政治语境和读者的期望等适时地进行调整。语用综观论可以帮助译者把握好翻译的大方向,使译文在各方面全面顺应译入语读者,使其正确理解孙中山这一政治人物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领会其主要思想和理论的精髓及其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物 传记 翻译 意识凸显 动态顺应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塑造——解析十八大后领导人的媒介符号传播 被引量:30
2
作者 郎劲松 侯月娟 唐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
政治人物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公共形象是民主社会重要的符号语言。本文从界定政治人物公共形象的内涵入手,对十八大后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媒介符号传播特征进行解读,并结合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比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治人物公共形象塑造的... 政治人物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公共形象是民主社会重要的符号语言。本文从界定政治人物公共形象的内涵入手,对十八大后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媒介符号传播特征进行解读,并结合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比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治人物公共形象塑造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政治人物 公共形象
下载PDF
“超级战舰”:西方政治人物的媒介互动模式及策略——以美奥巴马总统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彤宇 邱新有 李志国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7-49,共3页
所谓政治人物是指以政治为业,通过组织或加入政党、参与选举,以争取在政府中担任职务,积极投入政治活动或公共事务的人。借助媒体塑造出自己的形象,这是世界各国政治人物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奥巴马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领导人,其媒体互... 所谓政治人物是指以政治为业,通过组织或加入政党、参与选举,以争取在政府中担任职务,积极投入政治活动或公共事务的人。借助媒体塑造出自己的形象,这是世界各国政治人物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奥巴马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领导人,其媒体互动模式和策略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案例。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奥巴马竞选前后的媒体运用策略从而试图总结出其媒体运用模式,并从媒介的角度探索其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物 美国总统 媒介互动
下载PDF
政治人物引谚话语模式的文化审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树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话语是与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治人物的话语通常是一种政治形态化的语言。谚语的形成、发展与应用,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涵盖力。因此,对谚语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应将其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特... 话语是与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治人物的话语通常是一种政治形态化的语言。谚语的形成、发展与应用,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涵盖力。因此,对谚语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应将其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特别是政治人物的引谚现象已形成一种话语模式,更具有文化的代表性。政治人物引谚话语模式是政治人物表达政治观点的一种方法,政治人物引谚可以有效提升话语公信力,极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增强语言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物 引谚 话语模式 文化审视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中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塑造 被引量:7
5
作者 侯月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39,共2页
当前,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政治人物如何利用大众媒体对自身的公共形象进行成功塑造,成为广受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界定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的含义和特征入手,对中西方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塑造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 当前,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政治人物如何利用大众媒体对自身的公共形象进行成功塑造,成为广受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界定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的含义和特征入手,对中西方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塑造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政治人物尤其是政府领导人公共形象塑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可行性路径。政治人物公共形象的含义及特征所谓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是指在政治人物在政治活动中,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展现给社会公众的社会性形象。它既指政治人物的外在仪表,包括政治人物的外貌、服饰以及言谈、举止等:又指政治人物内在的人格魅力。总体来说,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具有以下特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物 形象塑造 新媒体 公共形象 语境 网络化时代 可行性路径 政府领导人
下载PDF
近代北京的外国政治人物及其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绍玲 梁怡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4-48,111,共6页
从1840年到1949年,北京经历了从晚清的皇城、北洋政府的都城到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改名为北平的变迁。期间,在近代北京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一批批外国人。他们中有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派驻中国的外交官,有受聘于中国政府的官员,有的是从传... 从1840年到1949年,北京经历了从晚清的皇城、北洋政府的都城到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改名为北平的变迁。期间,在近代北京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一批批外国人。他们中有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派驻中国的外交官,有受聘于中国政府的官员,有的是从传教士、记者、学者转而涉足政坛的,也有苏联政府和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外交人员和革命家。这些人构成了近代在京外国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侵略者,加剧了北京乃至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深化程度;而进步人士的到来,则起到了推动北京和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和革命运动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北京 外国 政治人物 影响
下载PDF
设计艺术与政治人物品牌形象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秀丽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4-36,共3页
本文从设计艺术学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政治人物个人品牌形象的成功设计经验与良好的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设计艺术在政治传播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政治人物良好的品牌形象设计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对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 本文从设计艺术学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政治人物个人品牌形象的成功设计经验与良好的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设计艺术在政治传播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政治人物良好的品牌形象设计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对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同时,这也是从政治角度对设计艺术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政治人物 品牌形象 传播
下载PDF
政治人物在社交媒体上的竞选理念呈现--以希拉里和特朗普的Instagram账号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斌 陈榆 《对外传播》 2016年第9期62-65,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政治人物为了更好地开展政治活动,专门注册了社交媒体账号。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政治人物的相关信息并发表个人意见,获得与政治人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政治人物为了更好地开展政治活动,专门注册了社交媒体账号。对于受众而言,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政治人物的相关信息并发表个人意见,获得与政治人物直接交流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 账号 特朗普 希拉里 竞选 政治人物 政治生活 西方国家
下载PDF
略论刘墉──兼论清中期的政治人物
9
作者 陈连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60,共7页
刘墉是清代中期一个著名的清官,又是一个典型的官僚知识分子。而长期以来,由于资料所限研究阙如。刘墉对乾隆朝文字狱政策的推波助澜,以及政治上的无所作为,都 主要是时代和历史造成的。
关键词 政治人物 乾隆朝 刘墉 文字狱 清官 资料 知识分子 略论 官僚 清代中期
下载PDF
现代世界女性政治人物单身现象的启示
10
作者 韦生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4-15,共2页
由于历史形成的男权时代的延续影响,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政界,高层领域往往是男性的天下,女性能够跻身政界高层的比较罕见。而近年来,在世界各国或地区政界中,具有影响力的女性政治人物日益增多,可谓异军突起,打破了男性垄断局面,给政... 由于历史形成的男权时代的延续影响,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政界,高层领域往往是男性的天下,女性能够跻身政界高层的比较罕见。而近年来,在世界各国或地区政界中,具有影响力的女性政治人物日益增多,可谓异军突起,打破了男性垄断局面,给政坛带来了新气象。其中还伴随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现今世界政坛女性政治人物中,单身现象比较突出。在此,试就其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与启示做一些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物 世界 女性 单身 现代 政界 影响力 男性
下载PDF
“借台唱戏”:政治人物利用对象国媒体进行公共外交
11
作者 丁锐 高磊 《东南传播》 2012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文通过美国副总统拜登吃面这一新闻事件,结合其他类似外交事件,重点分析了政治人物在对别国进行访问时,利用其国内媒体进行公共外交的可行性和优点。同时,提出了其进行公共外交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及其背后的具体含义。
关键词 媒体 公共外交 政治人物
下载PDF
现代文化对政治人物心理分析的影响和意义
12
作者 杨玲 孙继民 贾璐霞 《商业文化》 2014年第27期217-217,共1页
以探究非凡人物为对象的心理传记法,在政治心理学中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本研究介绍了舒尔茨(Schultz,W.T)提出的对政治人物实施心理传记分析的三种研究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政治人物进行心理传记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政治人物 心理传记学
下载PDF
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群体时空分布与特征
13
作者 林家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安徽政治人物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从区域人文地理学视角考察,这一人物群体在数量与密度的区域分布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呈现出由江淮之间向南北两端衰减的分布趋势,并在人物分布的区域变迁中形成了沿江与皖西北两条各具... 安徽政治人物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从区域人文地理学视角考察,这一人物群体在数量与密度的区域分布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呈现出由江淮之间向南北两端衰减的分布趋势,并在人物分布的区域变迁中形成了沿江与皖西北两条各具特色的人物分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近代 政治人物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图像时代的政治人物服饰传播
14
作者 张珂 《对外传播》 2013年第8期37-38,共2页
彭丽媛在金砖五国的出访中吸引了全球目光,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为“中国的新名片”,十余套精心打造的华服向全世界展示了开放中的中国女性的庄重美、优雅美和气质美,尤其是刺绣、丝绸、云锦、盘口和立领等传统服饰元素的使用在展... 彭丽媛在金砖五国的出访中吸引了全球目光,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为“中国的新名片”,十余套精心打造的华服向全世界展示了开放中的中国女性的庄重美、优雅美和气质美,尤其是刺绣、丝绸、云锦、盘口和立领等传统服饰元素的使用在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工艺美和精致美的同时,传递了着装者本人的审美修养和品位,“中国新形象”受全世界赞叹,有效地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国际政坛上,许多政治人物善用服饰的审美元素打造自己的政治造型,吸引眼球的同时引领服饰潮流,进而让自己的政治形象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服饰 政治人物 图像时代 中国女性 传播 《联合早报》 传统服饰 审美元素
下载PDF
从“肖扬仰天长笑”照片受热议看政治人物报道的操作理念
15
作者 宫京成 《东南传播》 2008年第9期72-73,共2页
本文以"肖扬仰天长笑"照片受热议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新闻媒体政治人物报道的现状,提出了做好此类报道的操作理念,指出政治人物报道的繁荣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同时需不断提高各级官员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 政治人物报道 操作理念 官员媒介素养 国家软实力
下载PDF
设计艺术及政治人物品牌形象构建初探
16
作者 尹文娟 《科技风》 2012年第2期239-239,共1页
设计艺术是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实实在在的存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可以愉悦人的心情,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对政治人物品牌形象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艺术设计的良好的政治人物品牌是人们对社会的某种渴望,对国家的整体形象... 设计艺术是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实实在在的存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可以愉悦人的心情,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对政治人物品牌形象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艺术设计的良好的政治人物品牌是人们对社会的某种渴望,对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国家的繁荣稳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政治人物品牌形象 构建
下载PDF
中国政治人物报道的新变化——以彭丽媛第一次外事访问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航 《新闻传播》 2014年第1期54-55,共2页
中国的政治传播经历了革命语境中的泛政治化传播、改革语境中去政治化传播和治理语境中媒介公共性再造三个阶段,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传播尤其使政治人物报道出现新变化,大众媒体对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如何建造,成为学术界孜孜不倦探... 中国的政治传播经历了革命语境中的泛政治化传播、改革语境中去政治化传播和治理语境中媒介公共性再造三个阶段,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传播尤其使政治人物报道出现新变化,大众媒体对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如何建造,成为学术界孜孜不倦探讨的话题。通过研究彭丽媛第一次外事活动的报道,分析政治人物报道的新变化,旨在对改进政治人物尤其是政府领导人的公共形象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物报道 彭丽媛 政治娱乐化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传播——以习近平总书记近三年形象传播为例
18
作者 王颖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123-125,共3页
政治人物如何利用新媒体,对自身形象进行成功塑造和传播是广受关注的课题。总之,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受众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加之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进一步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种内容来提升政治人物的公... 政治人物如何利用新媒体,对自身形象进行成功塑造和传播是广受关注的课题。总之,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受众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加之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进一步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种内容来提升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政治人物应该进一步强化形象意识,媒体也应该为政治人物的形象传播提供良好的媒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政治人物 公共形象 传播
下载PDF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源贞 《新闻世界》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政治人物拥有政治权力,处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中心,其公众形象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政治人物及政治系统其他方面的认知,也影响着政治传播的效果。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认识的形成和"涉人"... 政治人物拥有政治权力,处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中心,其公众形象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政治人物及政治系统其他方面的认知,也影响着政治传播的效果。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认识的形成和"涉人"的社会现象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公众作为"社会人"在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形成中的主观建构作用,以及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政治传播 政治人物 媒介形象 公众形象
下载PDF
把握政治人物报道的“度”——基于国内主流媒体对特朗普报道的框架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镓 冯典俊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3期56-58,共3页
框架理论能够解释文本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本文运用框架分析理论,以澎湃新闻和新京报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揭示我国媒体建构特朗普娱乐化政治形象的过程,并提出类似议题的设置可能会稀释时政话题的严肃意义,以受众... 框架理论能够解释文本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本文运用框架分析理论,以澎湃新闻和新京报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揭示我国媒体建构特朗普娱乐化政治形象的过程,并提出类似议题的设置可能会稀释时政话题的严肃意义,以受众为导向的报道不应搁置国际形势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特朗普 娱乐化 政治人物报道 主流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