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利益研究引论 被引量:17
1
作者 曹晓飞 戎生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亟待引起学术界重视的政治利益。我们从利益和政治概念的本质内容中梳理出政治利益的明确内涵及其内在结构。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建立了一个政治利益的研究框架,并从政治利益的视角考察政治的过程与结果。
关键词 政治利益 经济分析 研究框架
下载PDF
农民工政治利益思想观念理性化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文华 刘建涛 冯菲菲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9-82,共4页
分析农民工政治利益思想观念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劳动权益保障意识日益强烈;法律意识逐渐觉醒;政治参与意愿愈加主动。其中,政治参与意愿愈加主动表现为政治参与度在提升,希望参与城市社区的选举、管理和监督活动,... 分析农民工政治利益思想观念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劳动权益保障意识日益强烈;法律意识逐渐觉醒;政治参与意愿愈加主动。其中,政治参与意愿愈加主动表现为政治参与度在提升,希望参与城市社区的选举、管理和监督活动,对国家时事政治关注度较高且认知准确,以及自觉主动利用政治组织机构实现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政治利益 思想观念 理性化
下载PDF
政治利益视角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在政治领域表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究其根源,除了生产力水平总体落后这个主源外,还有体制转换形成的规则真空和制度漏洞、民主法制建设滞后、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等次源。正确处理政治领域的利益矛盾,必须大力发... 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在政治领域表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究其根源,除了生产力水平总体落后这个主源外,还有体制转换形成的规则真空和制度漏洞、民主法制建设滞后、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等次源。正确处理政治领域的利益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必须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利益主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利益 人民内部矛盾 政治参与 权力异化 利益整合
下载PDF
利益政治与政治利益的辩证关系论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思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0,共5页
利益政治是对政治的根本把握,是政治学研究应予以高度重视的概念。而政治利益是与其紧密联系又迥然不同的范畴。从政治利益的发展过程及利益政治的生成形态梳理二者的联系,一条十分清晰的事实逻辑就呈现出来:政治利益是利益政治的原因,... 利益政治是对政治的根本把握,是政治学研究应予以高度重视的概念。而政治利益是与其紧密联系又迥然不同的范畴。从政治利益的发展过程及利益政治的生成形态梳理二者的联系,一条十分清晰的事实逻辑就呈现出来:政治利益是利益政治的原因,利益政治是政治利益发展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政治 政治利益 权利 权力
下载PDF
斯宾诺莎的政治利益分析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鹏程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斯宾诺莎用利益概念来描述人的生存,把欲望制衡作为利益的核心内容,希望通过将理性转化为欲望来克制欲望,以期解决人受欲望控制这一基本人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将权利和权力两者的关系作为方法来分析政治的基本问题———个人和国家的... 斯宾诺莎用利益概念来描述人的生存,把欲望制衡作为利益的核心内容,希望通过将理性转化为欲望来克制欲望,以期解决人受欲望控制这一基本人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将权利和权力两者的关系作为方法来分析政治的基本问题———个人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斯宾诺莎在其分析过程中初步提出了分权制衡原则,从而成为政治利益分析方法的创始者。由于他在可能性方法上的不彻底性,使他的方法论仍然具有某种不成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利益 权利 权力 建构性 可能性
下载PDF
政治利益、政治冲突与政治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31-36,共6页
政治利益、政治冲突与政治发展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政治利益源于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权力或政治权利的需求。政治利益差距是政治冲突爆发的根源,也决定着政治冲突持续的时间和强度。政治冲突是政治利益争夺的基本表现形式和重要手... 政治利益、政治冲突与政治发展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政治利益源于政治行为主体对政治权力或政治权利的需求。政治利益差距是政治冲突爆发的根源,也决定着政治冲突持续的时间和强度。政治冲突是政治利益争夺的基本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是阶级社会中政治体系内各政治主体之间因价值观、利益分配等的不同而围绕政治权力产生的一系列对抗性政治行为,获取或巩固政治利益是政治冲突各方的主要目的,政治冲突会对政治发展产生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以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及政治制度化程度为重要影响因子的政治发展也会影响政治冲突爆发的几率,有效调节政治利益需求,实现分配正义,才能减少政治冲突并实现政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需求 政治利益 政治冲突 政治发展
下载PDF
建国以来国家政治利益演变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晓勇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外行为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追求是国家的基本对外职能。国家利益的内容及形式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国家决策层主观认识的变化而相应变动。如何认识国家利益和判断国家利益,深刻影... 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外行为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追求是国家的基本对外职能。国家利益的内容及形式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国家决策层主观认识的变化而相应变动。如何认识国家利益和判断国家利益,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维护和拓展。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强欺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党和政府始终把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置于极高的位置,在对外关系中积极维护和主动拓展国家政治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政治利益 国家利益
下载PDF
集成电路中的政治利益及其展开——以《瓦圣那协议》(1996-2003年)为主要考察对象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志远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05年第4期20-24,共5页
1947年2月23日无疑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因为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这一天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拉开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电子技术革命的序幕,从而使得电子管和晶体管以电子工业领域的宠儿与支柱的角色风行十余年.
关键词 2003年 考察对象 政治利益 集成电路 协议 1947年 贝尔实验室 1958年 晶体管 技术革命 二十世纪 工业领域 电子管 美国 硅片
下载PDF
转型期我国政治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绍西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6-17,共2页
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伴随着利益的分化。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于政治利益多元化的诉求不断增强。处于社会上层的强势群体成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受益者,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占有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社会弱势群体... 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伴随着利益的分化。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于政治利益多元化的诉求不断增强。处于社会上层的强势群体成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受益者,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占有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社会弱势群体的合理的政治利益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存在政治参与不足问题,尤其是城市农民工政治参与不足问题。原因在于利益表达与实现机制不畅,缺少规范而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利益结构 变化 原因分析
下载PDF
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鸿武 《理论视野》 2002年第5期29-29,共1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人注目地明确地提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的概念命题。他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人注目地明确地提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的概念命题。他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分解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将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相提并论。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民利益的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民利益的背离和侵犯。江泽民同志对人民利益构成要素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和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政治利益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根本利益 经济利益 人民利益 文化利益 江泽民同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 构成要素
下载PDF
长期通胀的成因:基于政治利益交换视角的解读
11
作者 黄瑞宝 马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共8页
现有的"恩格尔系数—输入性通胀引发论"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差异引发论,对于各国长期通胀率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并不具备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从公共选择学派的"政治利益交换"概念出发,通过构建包括富人阶层(利益集团)、... 现有的"恩格尔系数—输入性通胀引发论"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差异引发论,对于各国长期通胀率存在显著差异的问题并不具备令人信服的解释力。从公共选择学派的"政治利益交换"概念出发,通过构建包括富人阶层(利益集团)、穷人阶层和执政党的三方博弈模型,在理论上得出一国长期通胀率会随基尼系数增加而呈现倒U型的结论。并通过三个组别(共34个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模型进行了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游说和寻租行为是诱发各国长期通胀率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通胀 政治利益交换 国民财富分配 寻租行为
下载PDF
戴维·比克奈尔·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雷 《公共管理评论》 2007年第1期199-205,共7页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95页,36.00元,ISBN 7-201-04961-5《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杜鲁门于1951年写成的。杜鲁门早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95页,36.00元,ISBN 7-201-04961-5《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杜鲁门于1951年写成的。杜鲁门早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过程 杜鲁门 公共舆论 政治利益 政治学理论 康奈尔大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 芝加哥大学 比克 威廉
下载PDF
刻板印象和政治利益影响下的国家形象认知——以“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为例
13
作者 蔡尚伟 张恒山 《今传媒》 2010年第4期39-41,共3页
一、“谷歌退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冲击 关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事件,在各种版本的新闻报道中和网上论坛上,都提及政府对网络行业内容信息的控制。这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极大冲击。一般美国民众的认知,都把谷歌公司视为捍卫网络自由的... 一、“谷歌退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冲击 关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事件,在各种版本的新闻报道中和网上论坛上,都提及政府对网络行业内容信息的控制。这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极大冲击。一般美国民众的认知,都把谷歌公司视为捍卫网络自由的英雄。美国政治人物更是罕见的拿此次事件说事,导致“网络攻击”层层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谷歌公司 形象认知 事件 政治利益 刻板印象 中国市场 网上论坛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
14
作者 钱守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毛泽东在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时,除强调在经济上给农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外,又注意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通过制定法律和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毛泽东在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时,除强调在经济上给农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外,又注意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实行民主政治制度,保障农民享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调动农民参与政治建设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农民 政治利益 民主革命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
15
作者 钱守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6-71,共6页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农民支持和参加民族解放战争,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保障农民政治利益的方针政策,使农...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农民支持和参加民族解放战争,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保障农民政治利益的方针政策,使农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保障 农民 政治利益
下载PDF
政治民主、政治联盟、政治自由——延安时期中共政治利益协调的三大机制
16
作者 陈正文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开展民主普选、实行"三三制"原则、推进法制建设保障人权,使社会各利益群体都有了表达自己利益,发泄情绪的正当渠道,有力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利益关系,切实维护了各阶级...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开展民主普选、实行"三三制"原则、推进法制建设保障人权,使社会各利益群体都有了表达自己利益,发泄情绪的正当渠道,有力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利益关系,切实维护了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利益,从而得到了根据地各阶级、阶层真诚地支持和拥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政治利益 利益协调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政治利益关系的协调
17
作者 曹晓飞 《世界经济情况》 2009年第10期89-93,共5页
一切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经济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利益关系。我们也可以说,一切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政治利益,政治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利益关系。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以来政治利益结构的演变过程,然后对我国当代主要政治利益关系及有关问题... 一切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经济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利益关系。我们也可以说,一切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政治利益,政治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利益关系。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以来政治利益结构的演变过程,然后对我国当代主要政治利益关系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协调政治利益关系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利益 政治利益关系 协调
下载PDF
国家政治利益在海洋空间的拓展及基本走向探析
18
作者 伍轶 王道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12期3-8,共6页
国家在海洋空间上的政治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妥协、国际海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人类利用海洋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不断拓展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家政治利益在海洋空间的拓展及基本走向进行了探析:海洋主... 国家在海洋空间上的政治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妥协、国际海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人类利用海洋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不断拓展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家政治利益在海洋空间的拓展及基本走向进行了探析:海洋主权权利的拓展及基本走向;海洋管辖权的拓展及基本走向;海洋其他权益的拓展及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利益 海洋空间 拓展 基本走向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与前景 被引量:4
19
作者 奥利格.西多罗夫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基于共同面临安全威胁的考虑,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阻止冲突范围扩大(阿富汗内战),以及开展经济合作,中国、俄罗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六国元首于2001年6月在上海成立... 基于共同面临安全威胁的考虑,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阻止冲突范围扩大(阿富汗内战),以及开展经济合作,中国、俄罗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六国元首于2001年6月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地缘政治利益 打击恐怖主义 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安全威胁 阿富汗内战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地区稳定
下载PDF
从政治利益走向经济利益——试析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转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慧云 《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6期234-236,251,共4页
新中国伊始,中国确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并对周边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实施对外援助。中国大力援助以上国家,坚持政治利益为先,不考虑经济利益。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对外援助战略发生变化,从以政治利益为先变为把经济利益... 新中国伊始,中国确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并对周边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实施对外援助。中国大力援助以上国家,坚持政治利益为先,不考虑经济利益。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对外援助战略发生变化,从以政治利益为先变为把经济利益作为首要考虑。中国对外援助战略的转变不仅是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的体现,而且是适应中国整体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援助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