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政治包容性的扩展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沈燕培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4,共5页
面对执政地位的挑战和执政环境的变化,中共需在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力量等方面增强包容性,使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空间更为宽广,更好地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包容性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和谐视野下执政党政治包容性的提升
2
作者 杨爱杰 李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
执政党政治包容性是保持执政党生命力、巩固执政地位不可或缺的政治品质。执政党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利益分化的现实情况,不断提升政治包容性,求同存异,最大限度满足社会不同组织和个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从而达成社会包容性发... 执政党政治包容性是保持执政党生命力、巩固执政地位不可或缺的政治品质。执政党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利益分化的现实情况,不断提升政治包容性,求同存异,最大限度满足社会不同组织和个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从而达成社会包容性发展、稳定和谐的双赢结果。社会的和谐需要提升执政党政治包容性,建立包容协调的社会利益诉求多元表达的基础;注重在与民众包容与协商互动中不断提升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以包容筑牢社会信任关系的基石;以政治包容性拓展民意表达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政治包容性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包容性——以历史的视角切入
3
作者 张洪萍 邓彦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共产党88年的历史,经历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成功转型,但无论是作为革命党还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都一贯强调其自身的政治包容性建设。作为革命党时,增强政治包容性的目的在于壮大力量,夺取政权;作为执政党时,增强政治包容性的... 中国共产党88年的历史,经历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成功转型,但无论是作为革命党还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都一贯强调其自身的政治包容性建设。作为革命党时,增强政治包容性的目的在于壮大力量,夺取政权;作为执政党时,增强政治包容性的目的在于整合资源,和谐发展。从党建规律来说,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存在着增强政治包容性把本集团利益与全民利益两者协调起来的问题。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是一个政党整合社会的需要,政党的政治包容性必须通过经济发展的包容性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包容性 历史视角
下载PDF
中国政党制度政治包容性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政宏 钱文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期36-37,共2页
中国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政治包容性。从价值层面来理解政治包容性,有助于领悟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在实践中,这种政治包容性体现了民主价值、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
关键词 政党制度 政治包容性 价值
下载PDF
统一战线: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政治 被引量:9
5
作者 余源培 肖存良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8,共7页
统一战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政治。它经历了从党的战略到政党制度再到巩固政治体系的发展阶段,在完成前后相继的历史任务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发挥统一战... 统一战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政治。它经历了从党的战略到政党制度再到巩固政治体系的发展阶段,在完成前后相继的历史任务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包容性政治的开放性和协调性。正确和充分发挥具有中国特色包容性政治的作用,要求处理好包容性与共产党的领导性、包容性与统一性、包容性与原则性、包容性与思维创新、包容性与政治模式之间的诸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包容政治 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构建包容性政治结构的中国经验--基于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结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理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构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包容性政治结构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基本议题,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普适性目标。不同国家(地区)构建包容性政治结构的不同模式及其运行逻辑,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的成效1949年,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政治协商的形式建... 构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包容性政治结构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基本议题,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普适性目标。不同国家(地区)构建包容性政治结构的不同模式及其运行逻辑,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的成效1949年,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政治协商的形式建立了新中国,初步构建和实践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容性政治结构。当代中国包容性政治结构之所以得以成功构建,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功效,其组织基础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确立,价值基础在于多元政治主体政治共识的凝聚,制度基础在于基于党领导的合作型政治关系的包容性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容性政治结构,将刚性、稳定的政治原则、政治制度同合理的弹性空间相结合,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保障了国家的长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为人类构建包容性政治结构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包容政治结构 政治代表 人民政协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执政包容性扩展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7
作者 沈燕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3-17,3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的扩展经历了改革起步的恢复和传承阶段,改革推进的巩固和扩展阶段,改革深化的丰富和完善阶段。执政包容性的扩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其思想已融入党的指导思想、执政方略、执政力量、战略部署,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的扩展经历了改革起步的恢复和传承阶段,改革推进的巩固和扩展阶段,改革深化的丰富和完善阶段。执政包容性的扩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其思想已融入党的指导思想、执政方略、执政力量、战略部署,贯穿于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为改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政治包容性 启示
下载PDF
新时代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多维互嵌机制构建
8
作者 王清华 梁栋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1-26,共6页
基于对政治共识内涵与结构的梳理,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共识的历史演进、基本内容及现实挑战,论述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建构包容性政治与实现差异性团结是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有益探索。依循“结构—过程—功能... 基于对政治共识内涵与结构的梳理,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共识的历史演进、基本内容及现实挑战,论述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建构包容性政治与实现差异性团结是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有益探索。依循“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着力探讨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系统结构、运行过程与治理功能,得出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结构的调适和功能的优化在于机制的畅通。由此,提出新时代广泛凝聚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需要实现协同型组织领导机制、复合型政治整合机制、发展型理论创新机制、制度化利益协调机制和协商型政治沟通机制的多维互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政治共识 互嵌机制 包容政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下农村征地冲突及其优化
9
作者 李浩然 《广东土地科学》 2018年第6期23-27,共5页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村征地冲突的发生有关联性,制度性开放与封闭程度、农民征地冲突必要盟友的支持以及征地冲突被镇压风险的减少大大助长了征地冲突的发生,创设了一系列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同样,政治机会结构也为缓解征地冲突提供了新思...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村征地冲突的发生有关联性,制度性开放与封闭程度、农民征地冲突必要盟友的支持以及征地冲突被镇压风险的减少大大助长了征地冲突的发生,创设了一系列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同样,政治机会结构也为缓解征地冲突提供了新思路,基层政府加强对冲突的包容性,完善被征地农民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规范化农民维权组织,积极引导基层政府与被征地农民走向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被征地农民 政治包容性 征地冲突
下载PDF
作为一种生态政治构想的多物种正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庆 《鄱阳湖学刊》 2022年第3期21-33,124,125,共15页
2015年以后,一些颇具后人类主义转向和反对人类中心论意蕴的生态正义研究,比如多物种正义研究,开始浮现于崭新的生态民主构想中。多物种正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生态民主理念的迭代深化与关系性本体论。作为一种生态政治构想的多物种正义,... 2015年以后,一些颇具后人类主义转向和反对人类中心论意蕴的生态正义研究,比如多物种正义研究,开始浮现于崭新的生态民主构想中。多物种正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生态民主理念的迭代深化与关系性本体论。作为一种生态政治构想的多物种正义,对环境政治研究的一些经验和理论议题提出了挑战,并认为人类需要以与其自身截然不同的生命投射、能力、现象学、存在方式、功能、完整形式和关系来理解非人类物种/生命。多物种正义的日常行为诉求,是要唤起对非人类物种/生命的体认,并投身非人世界的交流。作为一种较有新意的生态政治构想,多物种正义变革复杂现实的微弱潜能主要体现在对一种包容性政治图景,即“万物议会”构型的设计上。然而,在人类世时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间合作仍然占据政治性应对生态危机的中心舞台,多物种正义真正的价值可能仅仅在于通过构想来完善传统治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政治 生态民主 多物种正义 包容政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执政党软实力特征及其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长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当前,政党发展有一个新的趋势,政党由原来强调组织规模等方面硬实力,越来越倾向重视政党的软实力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发展有其基本特点:政党软实力结构正在经历适应性变迁;政党软实力结构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执政理... 当前,政党发展有一个新的趋势,政党由原来强调组织规模等方面硬实力,越来越倾向重视政党的软实力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发展有其基本特点:政党软实力结构正在经历适应性变迁;政党软实力结构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执政理念与执政行为间存在局部错位;政党软实力存在组织内的"层级性"差异与组织外的"中心-外围"差异;执政党软实力表现内容方面日益多元化和大众化。同时,政党软实力建设强调更多的政治包容性,决定了政党软实力的现实与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软实力 执政理念 执政行为 政治包容性
下载PDF
税制及其变迁的效率辨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耘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9,共6页
理论界对效率似是而非的看法,妨碍了对税制及其变迁效率的研究。所以,准确把握税制及其变迁的效率内涵,需要首先界定效率。对效率的重新界定主要涉及两个核心内容,即效率客观性的重新解读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认识。以此为基... 理论界对效率似是而非的看法,妨碍了对税制及其变迁效率的研究。所以,准确把握税制及其变迁的效率内涵,需要首先界定效率。对效率的重新界定主要涉及两个核心内容,即效率客观性的重新解读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认识。以此为基础,分析税制及其变迁效率可具体分为三个层次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税制变迁效率 政治包容性
下载PDF
论包容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伟志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共8页
要敞开国门,就迫切要求主动包容。社会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要求动态的包容。包容是阵容,是力量。包容是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包容是化合,不是混合;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目的是和谐、发展。包容量大面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 要敞开国门,就迫切要求主动包容。社会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要求动态的包容。包容是阵容,是力量。包容是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包容是化合,不是混合;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目的是和谐、发展。包容量大面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之间都要包容。而要包容就要坚持平等对接、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平衡制约的原则,就需要营造宽松的文化生态环境,要求执政党实行包容性政治。社会要以人为本,人要以社会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 包容政治 文化包容 社会以人为本 人以社会为本
原文传递
协商民主:后发国家政治可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长茂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65-70,共6页
激进式政治发展模式存在巨大的政治风险,后发国家应选择政治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推动政治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和平、有序地演进与更新。协商民主是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后... 激进式政治发展模式存在巨大的政治风险,后发国家应选择政治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推动政治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和平、有序地演进与更新。协商民主是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后发国家建立包容性协商机制,能够在不破坏现有政治秩序的情况下,增强政治体制的合法性,优化政府的判断和决策,提高政治家和公民的素质,和平化解政治冲突,逐步实现国家权力运行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生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国家 协商民主 包容政治 可持续发展 政治秩序
原文传递
用制度建设促进民主党派领导班子能力提高
15
作者 张朝军 《乡音》 2020年第10期28-29,共2页
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原则、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实践要求。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参政党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 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原则、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实践要求。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参政党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含巨大的政治包容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和完善 政治包容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主党派
原文传递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一个美国学者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维克多.倪 王玉君 《社会学评论》 2016年第3期3-10,共8页
从我自身成长为制度变迁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者的经历出发,我开始反思经济社会学及其在理解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强国崛起中的作用。市场转型理论建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经典文献等"巨人的肩膀"之上,考查的是大型社会结构以及这些结... 从我自身成长为制度变迁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者的经历出发,我开始反思经济社会学及其在理解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强国崛起中的作用。市场转型理论建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经典文献等"巨人的肩膀"之上,考查的是大型社会结构以及这些结构能够持久存在和变化的前因后果。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家结构的起源,并聚焦于能为理解国家社会主义提供分析框架的国家理论。然后通过对汲取性和包容性的政治制度的比较,我们试图解释:为什么在中国既没有休克疗法也没有政权更替,但中国却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崛起并且出现了新兴的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国家理论 市场转型理论 汲取包容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