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的“去形上化”——德川日本徂徕学建构政治化儒学的一项尝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40,152,共8页
德川思想史上的徂徕学以复兴儒家圣人之道、颠覆宋儒形上学为己任,为此徂徕首先要对宋儒的天道观进行解构,强调"道"的后天性、人为性、具体性,以此来颠覆"道"的先天义、抽象义、形上义,完成道的去形上化、非道德化... 德川思想史上的徂徕学以复兴儒家圣人之道、颠覆宋儒形上学为己任,为此徂徕首先要对宋儒的天道观进行解构,强调"道"的后天性、人为性、具体性,以此来颠覆"道"的先天义、抽象义、形上义,完成道的去形上化、非道德化,进而尝试建构日本型的政治化儒学。另一方面,徂徕反对以"国土有别"的文化特殊论为由来排斥圣人之道的普遍性之观点,认为"道"所展现的礼乐制度在成就人之德的意义上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又认为即便是圣人安排的制度也应随时变易,因为"道"是历史的多样的,这就使得徂徕学的"道论"具有一种具体普遍性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生徂徕 去形上化 非道德化 政治化儒学 具体普遍性
下载PDF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揆中”思想与战国时代的政治化儒学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成群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31,46,共9页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借助武丁与彭祖的对话阐述了特定的政治理念,其中重点讨论了祥、义、德、音、仁、圣、智、利、信等概念,由此可判断其主体思想属于儒家,且与《荀子》相似。《殷高宗问于三寿》两次提出"揆中",这里的&...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借助武丁与彭祖的对话阐述了特定的政治理念,其中重点讨论了祥、义、德、音、仁、圣、智、利、信等概念,由此可判断其主体思想属于儒家,且与《荀子》相似。《殷高宗问于三寿》两次提出"揆中",这里的"中"是一个关联"仁"的礼义之"中"。如果孔子"仁礼一体"的"中"与荀子的礼义之"中"一脉相承的话,那么《殷高宗问于三寿》里的"中"应该是处于两者之间。孔子到荀子之间应该存在一条"孔子→商瞿子木→馯臂子弓→……→荀子"的学术传承线索,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可能与楚人馯臂子弓或其门人弟子存在某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化儒学 孔荀之间 馯臂子弓
原文传递
儒学不只是一副道具——中外儒学研究之学术反诘
3
作者 杨天保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基于时代变动的中外儒学研究,恰如一面镜子,照透了诸多研究者身后的“理论预设”。第一,儒学虽与原始神道同源,但终究与玄学和宗教,流为二事,自觉长成东方式的知识体系;它也不会因为被标举成某种“国学”,就越发显得尊严别致。... 基于时代变动的中外儒学研究,恰如一面镜子,照透了诸多研究者身后的“理论预设”。第一,儒学虽与原始神道同源,但终究与玄学和宗教,流为二事,自觉长成东方式的知识体系;它也不会因为被标举成某种“国学”,就越发显得尊严别致。第二,政治史决定儒学史。缘饰吏事,多是中国士绅的世纪噩梦。儒学政治化实难负儒学现代化之重任。第三,经济文化学崛起后,东亚儒学遂成宠物。但生成于农业母体的儒学,在市场经济主流下的命运归宿,才是真挑战。总之,以儒学为道具,学界虽屡有新见,但与儒学何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儒学政治化 经济文化学 知识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