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主义的“革命”形态——20年代末到70年代泛政治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成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试图对本世纪20年代末到70年代里与政治革命发生了紧密联系的(泛政治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思潮给予考察。“革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选择是出于文化重建的需要,它浸染的浪漫色彩在根本上源于当时的浪漫文化语境。30年代的“... 本文试图对本世纪20年代末到70年代里与政治革命发生了紧密联系的(泛政治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思潮给予考察。“革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选择是出于文化重建的需要,它浸染的浪漫色彩在根本上源于当时的浪漫文化语境。3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于与其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意识形态错位,显示出了它的虚蹈性,一如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化实践在某种程度上的非自足和不成熟状态。至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具体操作方式,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特定审美形态的作品。“两结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则是因了当时的社会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革命 政治化语境
下载PDF
“泛政治化语境”下的悄然突围——《百合花》的一种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妍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6-69,共4页
"十七年"小说的偏离"泛政治化语境"多是在貌似趋同之下实现的。作为此时期小说之一的《百合花》既有着对主流话语的认同,即对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的大力张扬;同样在"女同志"、"步枪筒&qu... "十七年"小说的偏离"泛政治化语境"多是在貌似趋同之下实现的。作为此时期小说之一的《百合花》既有着对主流话语的认同,即对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的大力张扬;同样在"女同志"、"步枪筒"、"馒头"、"棉被"等符号中蕴含着这样的命题:解构传统英雄形象与质疑战争,并由此出发,完成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反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化语境 突围 符号 《百合花》
下载PDF
政治化语境中的小英雄形象
3
作者 赵准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39-39,共1页
五四时期虽然发现了"儿童",提倡"儿童本位",但为了"启蒙",其功利性逐步强化。而20世纪50、60年代高度政治化的语境是儿童观背离"儿童本位"的关键。因此,概念化的"小英雄"成为突出的... 五四时期虽然发现了"儿童",提倡"儿童本位",但为了"启蒙",其功利性逐步强化。而20世纪50、60年代高度政治化的语境是儿童观背离"儿童本位"的关键。因此,概念化的"小英雄"成为突出的文艺形象,如依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鸡毛信》、《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中塑造的海娃、张嘎、潘冬子等。因为文化的单一性,致使在高度政治化的语境当中,"小英雄"们依然为政治化语境中的少年儿童们带来了美好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本位 政治化语境 概念化 小英雄
下载PDF
泛政治化语境下的诗性向往——孙犁《黄鹂》解读
4
作者 沈文慧 陈瑛 《写作(中)》 2004年第14期15-15,共1页
泛政治化语境特指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直至新时期以前的文学言说环境。在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中,当代文学或者说革命文学形成了以服务政治为旨归,以当前利益为尺度的狭隘而多变的功利主义,它取消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将文学... 泛政治化语境特指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直至新时期以前的文学言说环境。在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中,当代文学或者说革命文学形成了以服务政治为旨归,以当前利益为尺度的狭隘而多变的功利主义,它取消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将文学等同于政治的工具。文学的价值也就是一种暂时性的,由当下的政治原则所决定。孙犁说他“在四十年代初期”,就“见到、听到有些人,因为写文章或者说话受到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化语境 孙犁 主流文化 革命文学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主张 《黄鹂》 作家 写文章
下载PDF
泛政治化语境下和谐之美的社会向往——孙犁《黄鹂》解读
5
作者 陈瑛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8-59,共2页
本文通过对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至新时期以前的主流文化的言说环境梳理,对《黄鹂》文本解读,阐述了孙犁作品在泛政治化语境下表现人性之善、人情之美、人伦之和谐的社会向往。
关键词 政治化语境 和谐 社会向往
下载PDF
泛政治化语境中女性话语的言说——《青春之歌》的再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方正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3-36,共4页
《青春之歌》产生于建国初期“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泛政治化语境之中 ,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概念化特征。但又流露出明显的女性意识色彩 ,是在泛政治化语境中女性独立话语的言说。文本戏剧性的历史遭遇 。
关键词 《青春之歌》 女性意识 政治化语境 女性文学 中国
下载PDF
泛政治化语境中的爱情悲歌——宗璞《红豆》之再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悦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67-68,共2页
宗璞的《红豆》产生于建国以后文艺思潮短暂解冻的"鸣放"时期,作者大胆的把笔触深入到爱情——这一文学表现的禁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是由于它处于"文学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泛政治化语境中,作者仍然陷入了把革命... 宗璞的《红豆》产生于建国以后文艺思潮短暂解冻的"鸣放"时期,作者大胆的把笔触深入到爱情——这一文学表现的禁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是由于它处于"文学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泛政治化语境中,作者仍然陷入了把革命和恋爱对立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主人公在文本中做的价值选择,从深沉意义上反映了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复杂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化语境 二元对立 权利话语
下载PDF
泛政治化语境下徐訏的另一种民族国家想象方式
8
作者 李婷 《求索》 CSSCI 2013年第6期166-168,共3页
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泛政治化语境下进行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成为时代主流话语,个性化和自由主义的文学审美诉求遭到排斥。而后期浪漫派代表作家徐訏却不赞同主流文学思潮中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方式,在《荒谬的英法海峡》等作品中,他对"... 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泛政治化语境下进行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成为时代主流话语,个性化和自由主义的文学审美诉求遭到排斥。而后期浪漫派代表作家徐訏却不赞同主流文学思潮中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方式,在《荒谬的英法海峡》等作品中,他对"和平、自由、平等、快乐"的理想中国进行了浪漫虚构。展现了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另一种民族国家想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化语境 民族国家想象 徐訏
原文传递
从“红色经典”到“样板戏”——《林海雪原》被改编为样板戏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1
9
作者 原小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29-433,448,共6页
《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时期出现的十余部"红色经典"小说中,唯一最终被改编为"革命样板戏"的作品。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部小说具有与其他"红色经典"相异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契... 《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时期出现的十余部"红色经典"小说中,唯一最终被改编为"革命样板戏"的作品。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部小说具有与其他"红色经典"相异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当时的政治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化语境 名著改编 《林海雪原》
下载PDF
“十七年”历史剧创作结构形态论
10
作者 温潘亚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2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十七年'的话剧历史剧大约有25部作品,绝大多数创作于1958—1962年间。作为一种在泛政治化语境下生成的独特的历史叙事,其结构形态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史剧家们努力建构与阶级斗争理论相对应的史剧冲突结构,即主要采用情节推进式... '十七年'的话剧历史剧大约有25部作品,绝大多数创作于1958—1962年间。作为一种在泛政治化语境下生成的独特的历史叙事,其结构形态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史剧家们努力建构与阶级斗争理论相对应的史剧冲突结构,即主要采用情节推进式结构;由于政治理念的侵蚀造成了许多史剧结构上极为明显的'非整一性',并将历史生活原生态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径直归诸并简化为互相对立的二元冲突结构;其中的悲剧创作大多采用一种'苦难'叙事模式,而这种种'苦难'并非出自历史的本真,这与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话剧所采用的'苦难'叙事如出一辙。'十七年'历史剧结构形态中的这些'破碎性'因素其实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具有'活化石'意义,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历史剧 政治化语境 历史叙事 结构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