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和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6-57,共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不二选择。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公民文化,进而发展社会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不二选择。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公民文化,进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整合政治合法性资源,因而有利于探索执政党的执政规律,进而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政治合法性 政治学解读
下载PDF
农村再组织的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 《兰州学刊》 2005年第5期20-23,共4页
中国农村的组织体系曾经历过数次演变,中国农民曾被高度组织起来,但现在却处于一种低度组织化状态之中,现实的困境告诉我们:中国农民必须再一次被组织起来。摆脱流行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我们倡导农村再组织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目前农业... 中国农村的组织体系曾经历过数次演变,中国农民曾被高度组织起来,但现在却处于一种低度组织化状态之中,现实的困境告诉我们:中国农民必须再一次被组织起来。摆脱流行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我们倡导农村再组织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它对农村的政治发展同样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再组织 组织化 政治学解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和义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0期21-22,共2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解决好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第一要务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解决好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第一要务的问题,必须从“政治”高度看待此问题,必须从党执政的合法性高度看待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市民社会 小康社会 政治学解读
下载PDF
公平分配的政治学解读——兼论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分配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慧玲 《党政论坛》 2008年第19期28-30,共3页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主要分配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但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初...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主要分配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但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就是说,公平公正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当前分配制度的首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公平分配 分配制度 政治学解读 正义理论 罗尔斯 效率和公平 改革开放初期
下载PDF
维权抗争:一种政治学解读
5
作者 姚伟 《党政干部论坛》 2013年第8期41-44,共4页
民众抗争与社会政治在当今世界各国是一种普遍现象,维权抗争是当下我国民众抗争的主体形式,并在国家政治之外形成了一种社会政治。国家政治与社会政治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克服资本逻辑过度扩张,促进政治动态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民众抗争与社会政治在当今世界各国是一种普遍现象,维权抗争是当下我国民众抗争的主体形式,并在国家政治之外形成了一种社会政治。国家政治与社会政治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克服资本逻辑过度扩张,促进政治动态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文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解读 抗争 维权 社会政治 经济持续发展 国家政治 过度扩张 资本逻辑
下载PDF
民事审判的法律之维与政治之维——“沈/张系列诉讼案”的法政治学解读
6
作者 姚选民 《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第11期73-81,共9页
缘于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创办并主持的学术批评网发表署名为“金许成”的批评文章《值得警惕的自我克隆、重复发表现象——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沈木珠教授以及张仲春先生为例》后,史豪鼓(化名)、李世洞教授等继而对沈/张涉... 缘于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创办并主持的学术批评网发表署名为“金许成”的批评文章《值得警惕的自我克隆、重复发表现象——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沈木珠教授以及张仲春先生为例》后,史豪鼓(化名)、李世洞教授等继而对沈/张涉及“重复发表”“抄袭”等问题的学术不端行为给予了严肃的学术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解读 民事审判 诉讼案 法律 学术批评 中国政法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学术不端行为
下载PDF
“主”“仆”关系的历史变迁与“辈份”错位的逻辑分析[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政治学解读
7
作者 柳成焱 《理论与当代》 2006年第9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政治学解读 社会主义 逻辑分析 历史变迁 荣辱观 “主” 封建专制统治 辈份
下载PDF
八一起义的地缘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符玉兰 《南方文物》 2007年第3期2-5,共4页
以生存空间论为核心的地缘政治学过去主要用于考察国际关系与研究国家的对外战略,并因此曾一度成为西方大国对外扩张与侵略的理论依据而受到我们的长期否定。但客观地看该理论着眼于政治现象的空间分析.无疑可为我们描述和考察各类政... 以生存空间论为核心的地缘政治学过去主要用于考察国际关系与研究国家的对外战略,并因此曾一度成为西方大国对外扩张与侵略的理论依据而受到我们的长期否定。但客观地看该理论着眼于政治现象的空间分析.无疑可为我们描述和考察各类政治行为提供一种有借鉴价值的分析工具。毕竟人类的活动当然包括政治行为都必须依托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基于此,本文尝试借用地缘政治学的相关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政治学解读 八一起义 政治行为 对外战略 国际关系 对外扩张 分析工具
下载PDF
西方语境中对现实问题的政治学解读
9
作者 韩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3,共2页
就政治意义而言,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互相借鉴的可能。中国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和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不断抬升,政府权力的触角从经济领域,进而从日常生活的广泛领域慢慢撤退,一个... 就政治意义而言,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互相借鉴的可能。中国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和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不断抬升,政府权力的触角从经济领域,进而从日常生活的广泛领域慢慢撤退,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的自主活动领域仿佛是静悄悄地生长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解读 语境 西方 市场经济体系 政治意义 政治发展 经济领域 政府权力
下载PDF
公推公选的政治学解读
10
作者 张杰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0-71,共2页
从规范的意义上讲,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展开的“公推公选”实践,或许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民主形式,值得从理论层面上深入挖掘和总结。在贵阳的公推公选最后一个程序,即票决结束后,市委书记李军在全委会上讲话,特别提到公推竞岗“不是... 从规范的意义上讲,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展开的“公推公选”实践,或许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民主形式,值得从理论层面上深入挖掘和总结。在贵阳的公推公选最后一个程序,即票决结束后,市委书记李军在全委会上讲话,特别提到公推竞岗“不是竞选,不是直选,不是海选,是从我们的国情出发,从我们的党情出发,加大竞争性干部选拔的力度,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推公选 政治学解读 党内民主 民主形式 市委书记 干部选拔 人民民主 竞争性
下载PDF
中国梦与人权——当今中国人权的法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习根 《人权》 2014年第3期39-39,共1页
从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的自由权向和平建设时期的全面自由发展权的根本转变是当今中国人权建设的根本特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历史与现实相勾连的时间维度和在全球化下谋划中国发展的空间维度深刻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梦... 从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的自由权向和平建设时期的全面自由发展权的根本转变是当今中国人权建设的根本特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历史与现实相勾连的时间维度和在全球化下谋划中国发展的空间维度深刻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梦在本质上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和所有个人的人权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权 中国梦 政治学解读 人权建设 民族独立 革命时期 中国人民 空间维度
原文传递
民间身体的现代生育——《蛙》的身体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凌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172,共7页
身体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基础。但在艺术作品中,身体却经常被贬斥。正像有学者所总结的:“无论是基督教对身体的鄙夷,还是启蒙运动身心二元论崇尚心而贬抑身,或是中国关于灵与肉的传统理念,大抵都以褒扬精神而贬抑肉身为目标。进入现... 身体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基础。但在艺术作品中,身体却经常被贬斥。正像有学者所总结的:“无论是基督教对身体的鄙夷,还是启蒙运动身心二元论崇尚心而贬抑身,或是中国关于灵与肉的传统理念,大抵都以褒扬精神而贬抑肉身为目标。进入现代社会,身体依然被认为是彼岸世界低级的‘他者’,是一个危险的禁区。因此,在启蒙话语、科学话语、艺术话语,甚至日常生活话语中,身体往往被监视、控制甚至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 政治学解读 身体 生育 民间 启蒙话语 身心二元论 艺术作品
原文传递
关于民生“五有”社会建设目标的政治学解读
13
作者 王爱英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8-21,共4页
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成为党的十七大一大亮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客观、冷静地谈到了城乡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 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成为党的十七大一大亮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客观、冷静地谈到了城乡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生"五有"社会建设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本文尝试以政治学的视角对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民生问题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五有”目标 政府作为 制度保障 政治学解读
原文传递
“台湾”称谓之政治学解读
14
作者 左功叶 王建民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6-48,共3页
不论如何称谓"台湾",在大陆的定义与认知中,"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岛内与国际社会,"台湾"已成为一个各自解读并赋予不同含义的名称。
关键词 政治学解读 台湾省 称谓 国际社会 中国
原文传递
经济富裕不能替代民主诉求——关于幸福生活的政治学解读
15
作者 燕继荣 《新华月报》 2011年第16期52-53,共2页
幸福不等于“被幸福” 有人分析二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的变化时得出结论认为,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好,但人们却并没有觉得更加幸福——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住房面积、汽车人均拥有量、每年旅行次数等都... 幸福不等于“被幸福” 有人分析二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的变化时得出结论认为,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好,但人们却并没有觉得更加幸福——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住房面积、汽车人均拥有量、每年旅行次数等都在提高,但体现人们内心感受的幸福指数却并没有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生活 政治学解读 民主诉求 富裕 经济 人均拥有量 民众生活 社会福利
原文传递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学解读
16
《公安研究》 2014年第9期93-93,共1页
梅少粉、陈平在《桂海论丛》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一步是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国家治... 梅少粉、陈平在《桂海论丛》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一步是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国家治理”的理念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价值评判。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对“国家治理”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国家治理”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治学解读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现代化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 三中全会
原文传递
作风建设的政治学解读
17
作者 庄德水 《中国监察》 2007年第7期27-29,共3页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八个方面风气...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八个方面风气既是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好转的根本要求。本文拟从政治学角度来分析这八个方面的作风建设内容,深入研究作风建设的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作风建设 政治学解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领导干部作风 保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执政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理想国》的“显意”与“隐意”——罗宾·沃特菲尔德的伦理学解读
18
作者 周兰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1-83,共3页
《理想国》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之一。西方学界评注《理想国》的主要进路有政治学解读和伦理学解读两条。罗宾·沃特菲尔德是伦理学解读的坚定支持者,他将《理想国》分为"显意"和"隐意"两个层面,并以此为... 《理想国》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之一。西方学界评注《理想国》的主要进路有政治学解读和伦理学解读两条。罗宾·沃特菲尔德是伦理学解读的坚定支持者,他将《理想国》分为"显意"和"隐意"两个层面,并以此为指导对《理想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国 显意 隐意 政治学解读 伦理学解读
下载PDF
政治学范畴中“绿色”的意涵
19
作者 李翔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4期154-155,共2页
从政治学解读“绿色”的概念,范畴包括政党、政策、竞选组织、社会运动等,是一个明确的观念,包含一套特定的共同价值观。简单说,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伦理学相关的价值判断。回溯不同领域绿色发展的文献资料,大致可分为人... 从政治学解读“绿色”的概念,范畴包括政党、政策、竞选组织、社会运动等,是一个明确的观念,包含一套特定的共同价值观。简单说,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伦理学相关的价值判断。回溯不同领域绿色发展的文献资料,大致可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立场。由于两种主义存在对自然不同程度的尊重,引申出来的“绿色”就有“深绿”和“浅绿”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资料 生态中心主义 共同价值观 生态伦理学 政治学解读 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 如何看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