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北宋政治架构探微 被引量:54
1
作者 张其凡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宋代政治架构 ,一言蔽之 ,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是理解与认识宋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关键。皇权、相权、台谏之权 ,构成宋代中央政府中的三角 ,三者互相限制 ,又互相倚恃 ,形成“共治”架构。宋初完善法制 ,提倡依法办事 ,奠定了... 宋代政治架构 ,一言蔽之 ,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是理解与认识宋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关键。皇权、相权、台谏之权 ,构成宋代中央政府中的三角 ,三者互相限制 ,又互相倚恃 ,形成“共治”架构。宋初完善法制 ,提倡依法办事 ,奠定了“共治”架构的稳定基础。而中唐以来社会思想的发展 ,为“共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有宋一代 ,最能体现“共治”架构的 ,是宋仁宗朝 ,故有“庆历之治”的美誉。剖析宋仁朝政治 ,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共治”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政治架构 皇帝 士大夫阶层 政治 皇权 相权 宰相 宋仁宗时期 历史背景
下载PDF
中国梦的政治架构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德胜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本文在对中国梦的政治构架以人民民主为本质规定及其若干制度依托的论述基础上,分析以人民民主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信仰选择和持有,强调提升信念的内在的精神驱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循序渐进、稳中求进、扎实推进,同时还必须加强以宪法为中心、以权利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政治架构 民主 自信 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
下载PDF
澳葡殖民政府早期政治架构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澳葡政府早期政治架构演变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澳门开埠后不久到1835年议事会被解散,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并实施双重效忠的自治机构为主体的政治架构;第二个阶段是从议事会被解散至彼亚度出任总督之前,葡人内部建立早期殖民政... 澳葡政府早期政治架构演变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澳门开埠后不久到1835年议事会被解散,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并实施双重效忠的自治机构为主体的政治架构;第二个阶段是从议事会被解散至彼亚度出任总督之前,葡人内部建立早期殖民政府政治架构;第三个阶段是亚马留出任总督之后,公开完成组建澳葡殖民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葡政府 政治架构 早期澳门史 明清史
下载PDF
从伦理政治架构看公共生活伦理形态变迁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少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
从伦理政治架构这个视点可以看出,传统社会、近代社会、当代社会具有不同的公共生活伦理形态。传统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同一,国家伦理支配和覆盖社会伦理,公共生活的组织与安排建立在信念伦理基础上。近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分化,国家伦理... 从伦理政治架构这个视点可以看出,传统社会、近代社会、当代社会具有不同的公共生活伦理形态。传统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同一,国家伦理支配和覆盖社会伦理,公共生活的组织与安排建立在信念伦理基础上。近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分化,国家伦理用宪法价值来建立,公共生活的组织和安排建立在规则伦理基础上。当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形成双向互动结构,国家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相关联方式变化,不是政治对伦理自上而下的道德控制模式,而是伦理对政治自下而上的道德渗透模式。公共生活伦理的良序实现不能寄希望于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力,需要重建公民精神和公共价值伦理的道德基础,而公共价值的确立需要以政府和个人共同承诺的公共责任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政治架构 公共生活 伦理形态 变迁
下载PDF
撤销乡镇政协触动基层政治架构
5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18,共1页
日前湖北省进行的一场关于乡镇机构的试点改革,将乡镇政协撤销,政协工作明确一位负责同志兼管。
关键词 政治架构 撤销 基层 乡镇机构 政协工作 湖北省 同志
下载PDF
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
6
作者 马聪 《团结》 2006年第6期23-24,共2页
马聪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间的关系,具有自身特点,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不同于他国的价值。作者认为,不论是“亲密友党”、“领导与被领导... 马聪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间的关系,具有自身特点,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不同于他国的价值。作者认为,不论是“亲密友党”、“领导与被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还是著名的十六字方针.虽然在某一方面表明了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定义完整性、理论延伸性,也不利于对外宣传。他提出,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的定位与表述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党制度中不同政治主体之间作用于对方的政治作用的特点。二是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党政治的内在本质要求。三是体现十六字方针基本精神。十六字方针是探讨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和起点.而其本身并非是对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关系特点及相互作用的终极概括。党际关系一般是由各不同政治主体围绕政权相互作用于对方的政治行为来体现。稳定性、和谐性、促进性就是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的三大特征和特点。1.稳定性。一方面,长期共存的原则即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确定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和确保共存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这是多党合作关系维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际关系 政治架构 多党合作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国共产党 领导关系 民主党派 政党制度
下载PDF
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架构中的主要特点
7
作者 周天潢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架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种基本民主制度,二者尽管性质。
关键词 政治架构 民主监督 主要特点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参政议政 政协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下载PDF
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架构中的特点和作用
8
作者 张东涛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1996年第1期3-5,共3页
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架构中的特点和作用张东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架构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架构中的特点和作用张东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架构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两项基本的民主制度,二者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架构 爱国统一战线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 政协 社会主义民主 各民主党派 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载PDF
政治架构论略
9
作者 徐进 《前沿》 2023年第3期42-50,共9页
政治产自社会,伴随经济基础、社会关系、自然资源、地理空间、科学技术、自身架构、族际互动、国际交往等内外环境因素的变迁与发展,从古代社会步入现代社会,主要以现代民族国家为最高政治组织形态的样貌屹立于当今世界,发挥着治理社会... 政治产自社会,伴随经济基础、社会关系、自然资源、地理空间、科学技术、自身架构、族际互动、国际交往等内外环境因素的变迁与发展,从古代社会步入现代社会,主要以现代民族国家为最高政治组织形态的样貌屹立于当今世界,发挥着治理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增进国民福祉、应对外部挑战、谋求国际合作等重要作用。摆脱单纯以政治的某种“形态”、某一“现象”、某个“问题”甚或某类“系统”对政治现象加以碎片化研究之窠臼,转而尝试对包括公共价值、公共组织、公共权力、公共资源、公共空间、公共活动六大基本成分在内的政治基本架构及其内外困境予以整体性探索,或许有望为人们呈现一幅“理解政治”“认知政治”的别样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政治 国家 政治架构 政治困境
原文传递
网络空间的政治架构——评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及网络空间的其他法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时飞 《北大法律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248-265,共18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自由主义者觉得现实中既有的制度空间依旧无法承载人们的自由梦想,开始转而把因特网视为寄情自由的理想之所,在网络空间中想象、构筑、憧憬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如果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宪法结构...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自由主义者觉得现实中既有的制度空间依旧无法承载人们的自由梦想,开始转而把因特网视为寄情自由的理想之所,在网络空间中想象、构筑、憧憬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如果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宪法结构不作出与自由所需的技术条件相一致的变革的话,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因特网 代码系统 网络架构 政治架构 现实空间 宪法第一修正案 劳伦斯 莱斯 商业机制
原文传递
信仰·制度·文化:全面从严治党的三维架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政治学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联平 《甘肃理论学刊》 2017年第2期48-51,共4页
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标识,即信念、制度、文化的三维架构:把信仰守护作为治党管党的首要任务,把制度约束作为治党管党的必要利器,把执政文化作为党员干部的品行塑造。这个政治架构将信念治党、制度治党、文化治党的... 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标识,即信念、制度、文化的三维架构:把信仰守护作为治党管党的首要任务,把制度约束作为治党管党的必要利器,把执政文化作为党员干部的品行塑造。这个政治架构将信念治党、制度治党、文化治党的三个治党管党的方式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次。它是新时期整合与强化五位一体党建格局的新的治党管党路径,凸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崭新方向路标,昭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党建方略,全面开启执政党治理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制度 文化 从严治党 政治架构
下载PDF
院长“入常”,天使还是魔鬼?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架构下提升司法公信力不可回避、值得重视、可以讨论的重大问题
12
作者 聂海波 《特区法坛》 2013年第4期43-48,共6页
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挑战和严峻考验。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中国特殊的法治语境和宪政体制的现实状况,探寻具有决定性、实质性意义的体制与理念因素。院长“入常”作为根本之道,值得重视,不可回避,也已到了可以... 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挑战和严峻考验。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中国特殊的法治语境和宪政体制的现实状况,探寻具有决定性、实质性意义的体制与理念因素。院长“入常”作为根本之道,值得重视,不可回避,也已到了可以讨论、应当正视的时候。院长“入常”非常必要:根据中国社会朴素原理,地位决定作用,决定话语权,决定公信力;院长“入常”是落实一府两院宪政体制、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的实施的必要安排和应有之义;法院是依法施行法律的国家公器,实现司法公正,法院必须有依法审判、裁断是非的勇气和力量;院长“入常”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千秋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律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终结涉诉信访终需要法院院长具有终局解决问题的权力;院长“入常”对法院最直接的“好处”,是有助于法院向权力结构中心的回归。院长“入常”也具有合宪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长“入常” 司法公信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架构
原文传递
伦齐的公投与意大利政治架构
13
作者 王星桥 《新华月报》 2016年第20期85-86,共2页
经最高法院批准后,意大利总理伦齐必须在10月上旬宣布修宪公投的时间表。目前预计公投将在11月举行。对于意大利历史上这一重大政治改革的实施,伦齐一直志在必得。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公投,甚至表示要用自己的政治前途作为赌注?这项... 经最高法院批准后,意大利总理伦齐必须在10月上旬宣布修宪公投的时间表。目前预计公投将在11月举行。对于意大利历史上这一重大政治改革的实施,伦齐一直志在必得。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公投,甚至表示要用自己的政治前途作为赌注?这项公投对欧洲一体化前景又有哪些影响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架构 意大利 公投 欧洲一体化 最高法院 政治改革 时间表 修宪
原文传递
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架构中的地位(二)
14
作者 严石 《乡音》 2013年第4期27-27,共1页
二、人大与政协的关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 政治架构 国家权力机关 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会议 议政建言 视察工作 政治形式 一府两院 检察机关 政治协商
原文传递
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架构中的地位(一)
15
作者 严石 《乡音》 2013年第3期21-21,共1页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共同构成了政治体制的基本结构。我国内地各级行政区划普遍设有性质、职权、职责各不相同的四大机构,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协的...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共同构成了政治体制的基本结构。我国内地各级行政区划普遍设有性质、职权、职责各不相同的四大机构,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协的各级委员会(设置到县),俗称"四套班子"。在这一政治体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架构 国家权力机关 政治协商 政治原则 领导核心 行使国家权力 政协工作 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 爱国统一战线
原文传递
目前社会视角下的政治权力架构透视
16
作者 洪源 冯志峰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如何最佳地配置好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问题历来是政治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现从中西方政治权力划分的演变入手,探讨中国政治权力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为改善政治权力配置提炼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当前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 如何最佳地配置好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问题历来是政治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现从中西方政治权力划分的演变入手,探讨中国政治权力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为改善政治权力配置提炼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当前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和地方 政治权力架构 最佳抉择
下载PDF
责任政府的法治基础与政治构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国权 徐露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5,238,共7页
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必然,是法治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强烈诉求。民主理论为责任政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论证和基本的政治架构,法治则是责任政府不可或缺的法律保障。归根结底,责任政府的理念只有在民主、法治的框架内才能获致完整... 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必然,是法治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强烈诉求。民主理论为责任政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论证和基本的政治架构,法治则是责任政府不可或缺的法律保障。归根结底,责任政府的理念只有在民主、法治的框架内才能获致完整而深刻的阐释,责任政府的建构只有在汲取民主法治制度安排之精髓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政府 法治基础 构架 政治发展 行政领域 政治架构 理论论证 民主理论 法律保障 不可或缺 制度安排 民主法治 才能 汲取
下载PDF
《尚书》研究方法革新作为中华礼法研究根基新论——《尚书》学方法更新兼及舜邦礼法架构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兴生 马治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中华礼法研究对于《尚书》学的依赖迄今未能导出宏观规范说,以致帝舜邦畿政治构造不清,礼法问题的结构价值因而不明。其根源是学界不曾自省《尚书》学方法欠妥。讨论揭示,此等欠缺导致两个链式问题:一是没有夯实虞史传《虞书》的语言可... 中华礼法研究对于《尚书》学的依赖迄今未能导出宏观规范说,以致帝舜邦畿政治构造不清,礼法问题的结构价值因而不明。其根源是学界不曾自省《尚书》学方法欠妥。讨论揭示,此等欠缺导致两个链式问题:一是没有夯实虞史传《虞书》的语言可靠性基础,亦即尧舜时代语言哲学基础不明。二是此等欠缺催生宋明清学人的孔传《尚书》怀疑情结。讨论亦揭示,伯夷由于职分特点能够以近乎全知的叙事视角记述尧舜业绩,而其全知叙事视角的基础是舜帝设定的语言哲学,其核心是古文时态观。基于此重大发现,且在兼顾孔子理《书》视角的前提下,舜邦的政治构造得以揭示,从而为中华体系礼法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学方法 伯夷全知视角 帝舜语言哲学 伯夷记言 舜邦政治架构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实践与政治现代化中的合法性权威探析
19
作者 刘朋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与武装斗争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框架逐渐被政权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所取代。党在建国实践中通过确立合法化的政治权威,确立新的政治架构及政治功能的分化和专门化,民主政治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与武装斗争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框架逐渐被政权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相统一的建国实践所取代。党在建国实践中通过确立合法化的政治权威,确立新的政治架构及政治功能的分化和专门化,民主政治的新生等措施,大大推进了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现代化 政治架构 合法性权威 政治参与
下载PDF
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
作者 任法声 《人民法治》 2024年第5期18-19,共2页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195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三个月后,中国人民政治协...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195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三个月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自此,我国的政治架构中形成了人大和政协并行的局面,这也是两会形成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架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凝心聚力 政协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