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治·奥威尔:一名政治作家的思想探寻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泉 冯文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一生不懈的探寻中创立了独具一格的"奥威尔艺术"。他的政治文学语言凝练而又思想深刻,通过对现实政治的体察而上升到了审视历史的高度。本文考察了奥威尔的政治观发展历程,并从历史维度界定了他的...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一生不懈的探寻中创立了独具一格的"奥威尔艺术"。他的政治文学语言凝练而又思想深刻,通过对现实政治的体察而上升到了审视历史的高度。本文考察了奥威尔的政治观发展历程,并从历史维度界定了他的政治作家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威尔 政治归属 极权主义 平等主义
下载PDF
从瑶族历史看边缘的兴起——《另类中国:瑶族及其民族归属政治》评介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智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美国人类学家李瑞的《另类中国:瑶族及其民族归属政治》从中心-边缘的理论命题出发,关注作为想象中的边缘力量的兴起,探讨了瑶族在民族国家进程中的角色和命运,为从边缘看中心的民族互动和民族认同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 边缘 瑶族 民族归属政治
下载PDF
陶希圣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初探——兼论其在论战中的政治归属
3
作者 许莹莹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S1期155-158,162,共5页
陶希圣,是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史论战中的一名要角。其著作行销一时,言论远播海外,有所谓"陶希圣时代"之称。本文从政治和学术两个层面考察其参加论战的缘起,认为陶希圣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深厚的史学功底率先投入论战中,体... 陶希圣,是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史论战中的一名要角。其著作行销一时,言论远播海外,有所谓"陶希圣时代"之称。本文从政治和学术两个层面考察其参加论战的缘起,认为陶希圣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深厚的史学功底率先投入论战中,体现了一个学者对现实社会的关心和对中国历史的兴趣。论战中,他代表国民党当局的反对派——国民党改组派,却仅是改组派中满怀革命理想的"左派"青年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希圣 社会性质论战 社会史论战 缘起 政治归属
下载PDF
养老带来政治归属:时间维度、表征形式以及相互性
4
作者 塔佳娜·泰伦 凯蒂·寇宜 吴秀杰(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9-21,共13页
本文试图从社会人类学的"抚养和照顾造就亲属关系"这一基本立场出发,以养老问题为切入点,考察和分析养老与政治归属的关联。我们认为,抚养和照顾形成了不同社会构成中的成员身份,其范围大小不一;养老安排需要长期的相互性以... 本文试图从社会人类学的"抚养和照顾造就亲属关系"这一基本立场出发,以养老问题为切入点,考察和分析养老与政治归属的关联。我们认为,抚养和照顾形成了不同社会构成中的成员身份,其范围大小不一;养老安排需要长期的相互性以及回馈式行为,这有助于揭示政治归属的关键方面,尤其是成员身份的时间维度。此外,政治归属既包含情感也包含权利因素,养老作为互动过程,老人、赡养者和护理者、国家以及其他行动主体需要对此进行协商;养老理念也体现了一个社会对自身以及"他者"的想象和理解。因此,我们认为,从养老入手的跨学科研究可以打通一些人为划分的领域,比如,亲属与国家,私人与公共,这有利于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归属 养老 时间维度 老龄化
下载PDF
区域史视阈下的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5
作者 高福顺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5年第4期104-109,127,共7页
运用区域史的学术理念、视野与方法,通过时间与空间的整合,利用碎片化的资料,能够梳理出朝鲜半岛古代史的主体线索,还原朝鲜半岛古代史谱系的本相,同时可剔除政治(国家)及民族情绪上的影响。抛开国别史研究方法的掣肘,客观地展开朝鲜半... 运用区域史的学术理念、视野与方法,通过时间与空间的整合,利用碎片化的资料,能够梳理出朝鲜半岛古代史的主体线索,还原朝鲜半岛古代史谱系的本相,同时可剔除政治(国家)及民族情绪上的影响。抛开国别史研究方法的掣肘,客观地展开朝鲜半岛古代史中的民族源流、政治归属以及政权嬗变的历史论述,可以避免产生历史问题现实化与现实问题历史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区域史 谱系 民族源流 政治归属 论争
下载PDF
妇女、全球化和社会变迁 被引量:1
6
作者 妮亚.余娃-大卫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变迁对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妇女得以进入之前许多社会对其关闭的角色与社会领域,由此缩小了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在社会构建中的距离;另一方面,全球化对当代"归属政治"产生影响,最... 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变迁对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妇女得以进入之前许多社会对其关闭的角色与社会领域,由此缩小了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在社会构建中的距离;另一方面,全球化对当代"归属政治"产生影响,最终在许多地方形成多种新保守主义和族群文化,从根本上扩大了男性与女性构建的差别,以及男人与女人在社会中的总体权力关系。新的女权主义"横向政治"将突破以往"归属政治"对妇女身份的界定,把全球化时代的妇女重新团结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妇女 “归属政治 “横向政治 社会变迁
下载PDF
文艺社会视角的自我更新
7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5-55,共1页
吴野在《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坛》1993年1期)一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社会视角被狭隘地理解为,对气象万千、层次丰富的人与社会只能从阶级斗争政治归属这一特定的缝隙去观察、体验、汰洗与表现。当代生活的巨大变化,逐步深入... 吴野在《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坛》1993年1期)一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社会视角被狭隘地理解为,对气象万千、层次丰富的人与社会只能从阶级斗争政治归属这一特定的缝隙去观察、体验、汰洗与表现。当代生活的巨大变化,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视角 当代文坛 新世纪文学 人与社会 政治归属 思想解放运动 自我更新 观察 缝隙 丰富
下载PDF
本刊举行《知识分子问题: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出版座谈会
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问题 邓小平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马克思列宁主义 政治归属 阶级属性 毛泽东思想研究
下载PDF
“中国”一词的三个含义
9
作者 韩茂莉 《书摘》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中国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是中国人,这是我们有生以来就知道的政治归属。回顾历史,用“中国”代表我们的国家并非从来如此。这几千年,“中国”一词经历了从标定地域到涵盖整个国家的变化。在见证中国璀璨历史的器物中,一件被称为“何尊”... 中国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是中国人,这是我们有生以来就知道的政治归属。回顾历史,用“中国”代表我们的国家并非从来如此。这几千年,“中国”一词经历了从标定地域到涵盖整个国家的变化。在见证中国璀璨历史的器物中,一件被称为“何尊”的西周青铜器,镌刻着最早的“中国”两字,因此何尊自然而然成为讨论“中国”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青铜器 何尊 政治归属 回顾历史 自然而然
原文传递
張炎創作分期及文化身份的政治歸屬
10
作者 孫虹 劉元璐 《词学》 2019年第1期152-166,共15页
文章厘清並駁疑了前此張炎創作分期中的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的説法,提出新的三期分法:始於舊都臨安傾覆,以張炎兩次北遊大都的時間爲界限,以浙東、浙西之遊的空間爲畛域。第一期主要是政治逃亡避難,第二期主要是隱居守節避亂,第三期... 文章厘清並駁疑了前此張炎創作分期中的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的説法,提出新的三期分法:始於舊都臨安傾覆,以張炎兩次北遊大都的時間爲界限,以浙東、浙西之遊的空間爲畛域。第一期主要是政治逃亡避難,第二期主要是隱居守節避亂,第三期主要在吴地爲南山豹隱,保持晚節。張炎一生未曾屈志新朝,其《山中白雲詞》、《詞源》都是在民族淪亡後,求存華夏文明一脈的故國文獻。因此,張炎是'宋詞的光輝結束者'而非元詞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張炎 創作分期 文化身份 政治歸屬
原文传递
清末十三世达赖喇嘛致光绪皇帝的三道奏折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和平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90-98,共9页
清代末年,十三世达赖喇嘛致光绪皇帝的三道奏折是认识西藏地方政府与清中央政府关系的最权威的材料之一。本文以这三道奏折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用达赖喇嘛自己的言语和要求分析其政治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他一再要求朝廷授予直接奏事... 清代末年,十三世达赖喇嘛致光绪皇帝的三道奏折是认识西藏地方政府与清中央政府关系的最权威的材料之一。本文以这三道奏折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用达赖喇嘛自己的言语和要求分析其政治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他一再要求朝廷授予直接奏事权力,表现出其积极依靠中央、内向祖国的心理。本文为认识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为论证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铁证。另一方面,达赖喇嘛的三道奏折的内容,反映了近代西藏地方面临的新情况、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要求和促使清政府调整政策,推行新政,加强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世达赖喇嘛 直接奏事 政治归属
原文传递
佛教汉文文献所见唐朝疆域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义康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9,214,共15页
文章将唐代佛教汉文文献中所见唐北部、西部疆域变化的有限资料,结合正史记载进行了诠释。认为唐前期北部、西部疆域大幅伸张与收缩,各方政治、军事力量的消长贯穿始终。唐朝是以政治归属来判定版图所至,即以政治控制为依据,政治势力所... 文章将唐代佛教汉文文献中所见唐北部、西部疆域变化的有限资料,结合正史记载进行了诠释。认为唐前期北部、西部疆域大幅伸张与收缩,各方政治、军事力量的消长贯穿始终。唐朝是以政治归属来判定版图所至,即以政治控制为依据,政治势力所及地区即为唐版图。今天考察中国古代王朝疆域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应该遵循古代疆域观念予以判定,唯有如此才能对唐朝疆域的形成与变化给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佛教文献 疆域变迁 政治归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