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制度的限度与政治的自然状态——试论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政教之争
被引量:
1
1
作者
曹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2,共4页
从11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政教之争在欧洲政治事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争执及贝克特的殉道是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政教之争并非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矛盾,倒是意味着将所有具体问题抽象为原理间的对抗,...
从11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政教之争在欧洲政治事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争执及贝克特的殉道是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政教之争并非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矛盾,倒是意味着将所有具体问题抽象为原理间的对抗,它并不意味着俗界权贵与教界权贵的两分,而是要求各界、各地权贵普遍分裂。既在原理的旗帜下集结,又按各自的历史积怨和现实利益划分敌我,灵巧地在阵营间转变,动用制度内外的一切手腕重新分配权势。在这个意义上,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之间的争执,并非为后世自由宪政开启一扇门户,相反,正是由于建立起一套足够强韧的制度以容受各类争执,民族国家才超越过去诸多政制,克服政教之争等政治自然状态的反复发作,成为欧洲近代政制的首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之争
政治的自然
状态
亨利二世
托马斯·贝克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的政治与政治的自然——基于自然概念之语义和尺度审视中西政治精神
2
作者
谢阳举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150,共8页
全球化时代,中华文明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与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知己知彼。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中西制度文明上的差异,更应认识到这种差异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精神本质上的差异。儒、道、释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分支,深刻影响着...
全球化时代,中华文明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与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知己知彼。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中西制度文明上的差异,更应认识到这种差异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精神本质上的差异。儒、道、释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分支,深刻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世界。道家与儒家文化的核心相通处,是对自然观念的重视。与此相应,在政治哲学上,两家学说都强调"自然的政治",即在人性界定上总是自然性优先于政治性。自然性既意味着人的本能性,也意味着人的道德本能:道德的自然性。人的政治性界定不可优先于此。因为这种认识态度的影响,就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有了鲜明的差异性。佛教文化带有反自然性的特征,就中国文化而言,佛教文化的发展总与自然性问题的批判密切相关。就政治哲学的层面来说,佛教因为对实体性观念的消解,进而也难与西方政治哲学主流思路达成共鸣。相比之下,"政治的自然"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特色,强调人之社会性动物的本质,则恰是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主流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人
政治
自然
的
政治
政治的自然
优先性
原文传递
伊斯墨涅的面纱之后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朝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34,共9页
索福克勒斯忒拜剧中的伊斯墨涅往往被看作是自私、怯懦和卑微的女性。这种观审只是停留于伊斯墨涅的面纱。实际上,由于家族的伦理罪孽,伊斯墨涅对于政治伦理的自然秩序、家族"共同的爱"和正义都持有一种饶有意味的立场。
关键词
伊斯墨涅
伦理罪孽
政治
伦理
的自然
秩序
共同的爱
正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的限度与政治的自然状态——试论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政教之争
被引量:
1
1
作者
曹为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2,共4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政教之争"阶段性成果(12XNH099)
文摘
从11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政教之争在欧洲政治事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争执及贝克特的殉道是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政教之争并非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矛盾,倒是意味着将所有具体问题抽象为原理间的对抗,它并不意味着俗界权贵与教界权贵的两分,而是要求各界、各地权贵普遍分裂。既在原理的旗帜下集结,又按各自的历史积怨和现实利益划分敌我,灵巧地在阵营间转变,动用制度内外的一切手腕重新分配权势。在这个意义上,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之间的争执,并非为后世自由宪政开启一扇门户,相反,正是由于建立起一套足够强韧的制度以容受各类争执,民族国家才超越过去诸多政制,克服政教之争等政治自然状态的反复发作,成为欧洲近代政制的首要形式。
关键词
政教之争
政治的自然
状态
亨利二世
托马斯·贝克特
分类号
D7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的政治与政治的自然——基于自然概念之语义和尺度审视中西政治精神
2
作者
谢阳举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150,共8页
文摘
全球化时代,中华文明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与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知己知彼。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中西制度文明上的差异,更应认识到这种差异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精神本质上的差异。儒、道、释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分支,深刻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世界。道家与儒家文化的核心相通处,是对自然观念的重视。与此相应,在政治哲学上,两家学说都强调"自然的政治",即在人性界定上总是自然性优先于政治性。自然性既意味着人的本能性,也意味着人的道德本能:道德的自然性。人的政治性界定不可优先于此。因为这种认识态度的影响,就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有了鲜明的差异性。佛教文化带有反自然性的特征,就中国文化而言,佛教文化的发展总与自然性问题的批判密切相关。就政治哲学的层面来说,佛教因为对实体性观念的消解,进而也难与西方政治哲学主流思路达成共鸣。相比之下,"政治的自然"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特色,强调人之社会性动物的本质,则恰是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主流论调。
关键词
自然
人
政治
自然
的
政治
政治的自然
优先性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伊斯墨涅的面纱之后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朝勇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34,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083)
文摘
索福克勒斯忒拜剧中的伊斯墨涅往往被看作是自私、怯懦和卑微的女性。这种观审只是停留于伊斯墨涅的面纱。实际上,由于家族的伦理罪孽,伊斯墨涅对于政治伦理的自然秩序、家族"共同的爱"和正义都持有一种饶有意味的立场。
关键词
伊斯墨涅
伦理罪孽
政治
伦理
的自然
秩序
共同的爱
正义
分类号
I54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制度的限度与政治的自然状态——试论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政教之争
曹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然的政治与政治的自然——基于自然概念之语义和尺度审视中西政治精神
谢阳举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3
伊斯墨涅的面纱之后
魏朝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