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古愚政治维新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西腾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9期63-65,共3页
刘古愚是著名的清末维新思想家、教育家,西北地区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戊戌变法期间,刘古愚在陕西积极从事于各项维新事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遥相呼应,因而有"南康北刘"之称。作为一位独树一帜的地方乡野维新派,其政... 刘古愚是著名的清末维新思想家、教育家,西北地区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戊戌变法期间,刘古愚在陕西积极从事于各项维新事业,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遥相呼应,因而有"南康北刘"之称。作为一位独树一帜的地方乡野维新派,其政治维新思想代表了西北地区维新改良的呼声,了解他的改良思想在政治上的要求也同时是对整个戊戌维新时期政治改良思想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古愚 政治维新思想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公共空间: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兴起的平台——基于《时务报》文本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淑琴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戊戌维新时期出现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为主要文本考察对象,重点探讨由大批民间政论报刊和学会组织共同构建的近代的"公共空间"与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维新报刊是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的重要载体... 以戊戌维新时期出现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为主要文本考察对象,重点探讨由大批民间政论报刊和学会组织共同构建的近代的"公共空间"与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维新报刊是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的重要载体;其次,"过渡型知识人"是推动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的主体角色;最后,对"公共空间"的价值进行理性审视。简而言之,它不仅需要有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媒介作为其滋生的土壤和流布的平台,还需要有传统文化的突破者和超越者作为其构建和发展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务报》 维新政治思潮 公共空间
下载PDF
思想的超越:近代维新政治思潮的兴起——基于《时务报》的审视
3
作者 王淑琴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是继晚清洋务思潮之后兴起的又一主导性政治思潮。以近代报刊和近代学会组织为依托而兴起的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实现了对其之前洋务思潮的历史超越。本文以戊戌时期执舆论之牛耳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文本作为审... 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是继晚清洋务思潮之后兴起的又一主导性政治思潮。以近代报刊和近代学会组织为依托而兴起的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实现了对其之前洋务思潮的历史超越。本文以戊戌时期执舆论之牛耳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文本作为审视对象,集中探讨维新政治思潮相对之前的改良思想与洋务思想的超越性,以便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和了解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和政治思想史上所作的历史贡献以及所占有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政治思潮 《时务报》 民权 民智 结社
下载PDF
对中国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历史价值的再认识——兼论“公共空间”存在的意义与限度
4
作者 王淑琴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9-104,共6页
中国近代戊戌维新政治思潮,是占据19世纪90年代思想领域主导地位的重要潮流。通过探讨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从知识政治学的角度揭示其产生的历史性贡献,从其在维新时期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溯源而引发对近代... 中国近代戊戌维新政治思潮,是占据19世纪90年代思想领域主导地位的重要潮流。通过探讨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从知识政治学的角度揭示其产生的历史性贡献,从其在维新时期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溯源而引发对近代"公共空间"的思考这三方面的深入分析,进一步认识近代维新政治思潮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从而更为丰富地了解近代维新政治思潮在中国近代政治形态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政治思潮 公共空间 政治形态
下载PDF
“礼仪之辨”对春秋政治的影响
5
作者 李雷东 《武陵学刊》 2014年第6期1-5,共5页
春秋时期,经历着礼崩乐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当时贵族们在这一时期建立新秩序的努力。在这一维新政治发展过程中,礼、仪分立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礼与仪的分辨,仪式化的政治行为由于较低的政治效用而被贵族们放逐到政治之外,对礼则进... 春秋时期,经历着礼崩乐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当时贵族们在这一时期建立新秩序的努力。在这一维新政治发展过程中,礼、仪分立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礼与仪的分辨,仪式化的政治行为由于较低的政治效用而被贵族们放逐到政治之外,对礼则进行了改造,贵族们或仰仗武力,或抽绎传统文化,加强了礼的政治效用。可以说,春秋时期的维新政治是伴随着礼仪分立而进行的。这种分立无疑表明了春秋时期贵族社会认识方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认识方式的变化是这一时期维新政治更为核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礼仪之辨” 维新政治 政治影响
下载PDF
王国维“维新”思想之渊源及其对“现代美学话语”的建构
6
作者 曾道扬 《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5期64-72,共9页
在传统研究中,王国维常被视为“审美现代性”的代表,与梁启超等维新派所代表的“启蒙现代性”形成尖锐对立。但这样一个视角忽略了王国维与维新派的相似性,以及王国维承继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又开展“现代美学话语”建构的问题。这个问... 在传统研究中,王国维常被视为“审美现代性”的代表,与梁启超等维新派所代表的“启蒙现代性”形成尖锐对立。但这样一个视角忽略了王国维与维新派的相似性,以及王国维承继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又开展“现代美学话语”建构的问题。这个问题可分三个层次展开:首先,王国维的启蒙意识是在康梁的政治维新思潮影响下逐渐发展壮大的。其次,在借道日本以师法西洋中,王国维的文化维新思想逐渐成熟,具有启蒙与审美的双重维度。最后,王国维的中国现代美学话语建构在从政治维新的“救世”到文化维新的“厌世”转向中又生长出了“抒情现代性”或“现代抒情”维度。从审美、启蒙、抒情三位一体的角度展开研究,有助于发掘王国维与当时维新派从古典到现代转型中的某些相似性,探讨创造性地转化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以开展中国现代美学话语建构并进而唤起个体和民族的启蒙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政治维新 文化维新 现代美学话语
原文传递
缅怀客家英杰黄遵宪
7
作者 叶志如 《海内与海外》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黄遵宪 晚清 外交家 维新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