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分析·政治解释·文化构建——“故事”研究的三种路向 被引量:5
1
作者 何玉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138,共9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故事”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概念,在王朝日常律令执行、行政施为和政治认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学术史层面梳理有关“故事”研究的既有成果,可概括为法律分析、政治解释和文化构建三种研究路向。在大力倡导学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故事”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概念,在王朝日常律令执行、行政施为和政治认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学术史层面梳理有关“故事”研究的既有成果,可概括为法律分析、政治解释和文化构建三种研究路向。在大力倡导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的学术潮流中,有效借鉴法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研究方法,合理汲取集体记忆、政治认同、文学传播等理论,进而构建源自中国历史事实基础上“故事”研究的话语体系,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故事研究 法律分析 政治解释 文化构建
下载PDF
作为政治的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政治解释 被引量:6
2
作者 喻中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3,共7页
从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有机联系来看,司法与法治并不外在于政治,司法与法治都是政治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法治展示了政治的一个维度。法治是政治关系、政治秩序、政治框架的规则化、定型化的表达方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描绘了法治的政治品性... 从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有机联系来看,司法与法治并不外在于政治,司法与法治都是政治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法治展示了政治的一个维度。法治是政治关系、政治秩序、政治框架的规则化、定型化的表达方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描绘了法治的政治品性,应当从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政治解释 政治系统 作为政治的法治
下载PDF
风险社会下公司法功能的政治约束与风险防范——一个政治解释的框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斌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传统意义上对公司法功能的解释多集中于经济层面,但在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种解释未必十分有效。公司法的功能在风险社会下亦受社会政治因素的约束与影响。马克.罗伊教授比较了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所有权集中制受政治影响力的大小,... 传统意义上对公司法功能的解释多集中于经济层面,但在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种解释未必十分有效。公司法的功能在风险社会下亦受社会政治因素的约束与影响。马克.罗伊教授比较了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所有权集中制受政治影响力的大小,并以此反映现代公司法功能中需要强化政治约束力以防范诸多社会风险。而通过重新解读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社会责任规范与党组织活动规范,可以发现要理解和把握公司法的现实与未来,也需要关注公司法功能的政治影响因素,以求防范未来公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公司法 政治解释 风险防范
下载PDF
伟大的政治创造: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国探索与历史贡献——基于“变革-稳进-超越”的政治解释 被引量:4
4
作者 亓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2,共8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出来的植根于中国大地的新型政党制度。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国探索与历史贡献,需要构建内在特质、内涵要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出来的植根于中国大地的新型政党制度。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国探索与历史贡献,需要构建内在特质、内涵要义、发展逻辑与结构维度等维度构成的分析范式,在构建“变革-稳进-超越”的政治解释路径的基础上,聚焦于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定型的政治诠释,揭示其历史变迁的基础要素与鲜明特点。在此基础上,围绕“新型”的出场逻辑,进一步阐明新型政党制度之“新”在于其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最新成就,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独特贡献,是政治制度在总体性创新方面的典型成果,对于认识制度变迁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解逻辑,进而在政治概念的政治学分析层面也具有独创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新中国 政治创造 “变革-稳进-超越” 政治解释
下载PDF
改革取向与收入份额: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政治经济解释 被引量:7
5
作者 董志强 林文炼 汤灿晴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2,177-178,共8页
利用历年《人民日报》报道"公平"和"效率"的文章篇数之比作为收入分配改革取向的代理变量,考察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取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效率取向的改革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而公平取向的改革则增加劳动收入份... 利用历年《人民日报》报道"公平"和"效率"的文章篇数之比作为收入分配改革取向的代理变量,考察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取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效率取向的改革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而公平取向的改革则增加劳动收入份额,并且"公平"和"效率"报道之比可以充当测度收入分配改革取向的良好代理变量。进一步分析表明,分配改革的公平取向和效率取向对收入份额和收入差距不同的省份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大;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均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改革取向 公平倾向 劳动收入份额 政治经济解释
下载PDF
哲学解释学对话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8
6
作者 蒋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对话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话,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及教条主义认识的影响,现实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存在着种种"失真"现象。哲学... 对话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话,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及教条主义认识的影响,现实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存在着种种"失真"现象。哲学解释学的"我—你"对话既是主体间性的,又是反思性的,为我们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现实而积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解释 对话
下载PDF
当代技术哲学具体化转向与技术政治哲学解释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三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9-33,共15页
技术哲学根植于现代化原发的西方语境,致力于追问现代技术“好不好”的问题。当代西方技术哲学,已从抽象的技术批判转向具体的技术解释,表现为建构主义工具论和建构主义实体论两种倾向。后现象学更接近建构主义工具论,侧重考察技术如何... 技术哲学根植于现代化原发的西方语境,致力于追问现代技术“好不好”的问题。当代西方技术哲学,已从抽象的技术批判转向具体的技术解释,表现为建构主义工具论和建构主义实体论两种倾向。后现象学更接近建构主义工具论,侧重考察技术如何调节人类-世界关系;技术批判理论更接近建构主义实体论,侧重推动社会-技术结构转型。二者虽然不同,但它们的最新进展都指向了针对社会自主权之争的技术政治哲学解释学。进入后进现代化的中国语境,现代技术“有没有”的问题构成了中国人核心的世界经验问题。把国家对国家的技术主权之争分析纳入解释学范畴,是建构中国技术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技术哲学 后现象学 技术批判理论 政治哲学解释
下载PDF
金融系统演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志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767-772,共6页
金融系统演化理论,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课题,近年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在法律、投资者保护解释金融系统发展的基础上,政治经济学解释了相同法律起源的国家,为什么金融结构会发生变化,金融系统发展会产生逆转,金融系统的演化仅仅用法... 金融系统演化理论,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课题,近年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在法律、投资者保护解释金融系统发展的基础上,政治经济学解释了相同法律起源的国家,为什么金融结构会发生变化,金融系统发展会产生逆转,金融系统的演化仅仅用法律来解释是不完全的,而政治经济学从政治对金融系统的影响角度,较好的解释了法律与投资者保护的不足。文章分析并评述了政治因素如何影响金融系统演化与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理论,同时也指出了这一解释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系统 政治经济学解释 局限与启示
下载PDF
探析邓小平政治观的特色及其若干启示
9
作者 张莉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政治观是人们关于人类政治生活根本的和整体的观点,它包括政治本质观、政治价值观以及政策策略观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人类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广泛性以及人们观察政治现象所各自持有的立场、观点、方法,决定了政治解释的千姿... 政治观是人们关于人类政治生活根本的和整体的观点,它包括政治本质观、政治价值观以及政策策略观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人类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广泛性以及人们观察政治现象所各自持有的立场、观点、方法,决定了政治解释的千姿百态,其中有代表性的解释主要包括:一是把政治认为是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道德规范。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邓小平 政治现象 政治价值观 古代思想家 政治生活 政策策略 政治解释
下载PDF
罗马法律人格制度中的政治因素
10
作者 刘召成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政治生活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中心,相应地,政治权力安排影响社会各领域,罗马法律人格制度的构造亦不例外。罗马法中法律人格制度的构造是由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政治结构决定的,这种制度并非来源于个人的伦理尊严,而是家庭的政治地位。与现... 政治生活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中心,相应地,政治权力安排影响社会各领域,罗马法律人格制度的构造亦不例外。罗马法中法律人格制度的构造是由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政治结构决定的,这种制度并非来源于个人的伦理尊严,而是家庭的政治地位。与现代民法中的个人属性不同,罗马法中的人格具有团体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 法律人格 政治解释
下载PDF
经济转型中国有集团公司行为的政治学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蓝海林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无论是采用经济学还是社会学的理论都不能够合理地解释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国有集团公司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特殊性 ,而政治学解释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基于政治学解释的国有集团公司行为的优化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国有集团公司 企业行为 政治解释
下载PDF
企业集团的理论综述与探讨 被引量:42
12
作者 吕源 姚俊 蓝海林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5年第4期28-35,43,共9页
本文回顾了在企业集团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三种理论框架,即经济学(以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理论为主)、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从外部市场失效或者市场机制不完全、集团以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并以较低的交易费用使成员企业获得产品或... 本文回顾了在企业集团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三种理论框架,即经济学(以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理论为主)、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从外部市场失效或者市场机制不完全、集团以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并以较低的交易费用使成员企业获得产品或者要素资源、社会关系、传统以及社会规范对组织行为和结构的影响、国家和政府与企业集团的关系,以及双方之间的相互影响等角度出发,对企业集团的起因、角色和组织形式做出解释。在上述三种理论的指导下,相应的实证研究检验了企业集团内部市场的作用、资源分配体制、连锁董事以及政府政策对集团多元化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也对今后企业集团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经济学解释 社会学解释 政治解释 理论综述 制度经济学 资源理论 内部市场 组织结构 政府政策
下载PDF
千秋功罪
13
《民主与科学》 1998年第2期39-41,37,共4页
公元前221年,在今天非洲北端的古迦太基国,迦太基的大将汉尼拔正在秣马厉兵,积极做着向夙敌罗马发动新战争的一系列准备,以报20年前迦太基人于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兵败割地的一箭之仇。汉尼拔雄心勃勃,面对蔚蓝的地中海,眼光注... 公元前221年,在今天非洲北端的古迦太基国,迦太基的大将汉尼拔正在秣马厉兵,积极做着向夙敌罗马发动新战争的一系列准备,以报20年前迦太基人于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兵败割地的一箭之仇。汉尼拔雄心勃勃,面对蔚蓝的地中海,眼光注视着与迦太基隔海相对的意大利半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精神 秦人 文化差异 迦太基 秦帝国 商鞅变法 以法治国 政治解释 汉尼拔 华夏文化圈
下载PDF
“法治”三解
14
作者 雷德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34-40,共7页
文章从西方的法律理论中,对法治的政治学解释或伦理学解释,对法治的法律学解释和对法治的社会学解释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方法治概念的含义、法治理论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章认为,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理论出发... 文章从西方的法律理论中,对法治的政治学解释或伦理学解释,对法治的法律学解释和对法治的社会学解释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方法治概念的含义、法治理论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章认为,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理论出发点来理解和解释法治的。正是在法治的政治学和法律学解释的不同中,才产生了对“法制”与“法治”之争,“依法制国”与“依法治国”之争。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对法治的社会学解释的意义,即法治的产生要依赖于一个具有自主性的法学家阶层和社会结构中的多元集团。正是这种社会结构中的多元集团,使我们认识到法律的阶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 政治解释 法律学解释 社会学解释 历史文化背景
下载PDF
Critical Human Rights and Liberal Legality: Struggling for "The Right to Have Communal Rights"
15
作者 Roger Merino Acun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3期246-261,共16页
Recent critical approaches on human rights have exalted the potentiality of this category for seeking progressive agendas (Santos 2007) insofar as they are enacted within counter-hegemonic cognitive frames (Rajagop... Recent critical approaches on human rights have exalted the potentiality of this category for seeking progressive agendas (Santos 2007) insofar as they are enacted within counter-hegemonic cognitive frames (Rajagopal 2006)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subaltern human rights" (Onazi 2009). Others,. however,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hegemony makes other valuable emancipatory strategies less available, and that this foregrounds problems of participation and procedure at the expense of distribution (Kennedy 2005). Finally, others have explained how the abstractedness of the category entails a de-politicization (Rancière 2004; Zizek 2005; Douzinas 2007) or an emptiness that, of course, can be filled by progressive activism, but whose substance is easily reappropriated by those in power (Miéville 2005). By engaging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perspectives, and following the decolonial approach (Mignolo 2009; 2011), I suggest that the category human rights can be decolonized and being used for progressive agendas only after a comprehensive critique of liberal legality (that entails a critique of liberal abstract rationality, political economy, and modernity/coloniality) has been per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human rights modernity LIBERALISM decoloniality
下载PDF
用新的视角探索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环境——读《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
16
作者 刘建飞 《理论前沿》 CSSCI 2004年第18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外交工作 国际政治 书评 王逸舟 《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
原文传递
简论“武王克商”的政治正当性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琳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7,共8页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武王克商"引发了严重的政治问题,对周人的天命观和政治观形成了直接挑战。作为回应,周人提出了"天命靡常"、"以德配天"、"天从民意"的政治解释。从政治正当...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武王克商"引发了严重的政治问题,对周人的天命观和政治观形成了直接挑战。作为回应,周人提出了"天命靡常"、"以德配天"、"天从民意"的政治解释。从政治正当性角度看,周人通过对于"武王克商"的政治解释建立起了一种民意优先的多重政治正当性。商周间政治正当性思想的演进是一条"因革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克商 政治解释 政治正当性
原文传递
阿伦特的政治审美思想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启示
18
作者 杨智慧 张伯男 《文艺评论》 CSSCI 2015年第9期31-35,共5页
汉娜·阿伦特被人们看作是政治哲学家,因而她在哲学特别是政治学方面的贡献分外被人们所重视。而她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启示作用和开拓价值,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王寅丽女士曾经著文,剖析阿伦特对康德判断力... 汉娜·阿伦特被人们看作是政治哲学家,因而她在哲学特别是政治学方面的贡献分外被人们所重视。而她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启示作用和开拓价值,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王寅丽女士曾经著文,剖析阿伦特对康德判断力概念的政治解释,在政治哲学层面,给人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家 文学艺术创作 阿伦特 审美思想 启示作用 美学思想 政治解释 政治
原文传递
试论政治诠释学的根本任务、核心范畴与基本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亓光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共9页
在构建话语体系备受瞩目的今天,语言与政治的关系已经深深地嵌入当代政治哲学的肌体,理解问题和解释过程逐步在政治理论的语言转向中成为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政治诠释学是在诠释学普遍适用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有助于解决政治学领域的&q... 在构建话语体系备受瞩目的今天,语言与政治的关系已经深深地嵌入当代政治哲学的肌体,理解问题和解释过程逐步在政治理论的语言转向中成为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政治诠释学是在诠释学普遍适用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有助于解决政治学领域的"语言-概念乱象",应是当代政治哲学有效应对"分析哲学和经验主义"质疑的重要理论。建构政治诠释学,必须充分理解"本文"、"视域"、"前理解,或传统、先见"、"法权现象"和"作为解释性框架"等核心范畴,通过效果历史法、视域融合法和理解循环法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索和解决"政治理解如何可能"这一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诠释学 解释政治 语言 政治理解
原文传递
奥克肖特论政治思想史研究
20
作者 杨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迈克尔·奥克肖特是20世纪英美学界治政治思想史名家。相比于此领域几种主要的研究路径,其对政治思想史研究所作的反思和讨论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因而不容忽视。第一,奥克肖特认为,政治思想之内涵不是单义的,不可以定义的方式把握之... 迈克尔·奥克肖特是20世纪英美学界治政治思想史名家。相比于此领域几种主要的研究路径,其对政治思想史研究所作的反思和讨论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因而不容忽视。第一,奥克肖特认为,政治思想之内涵不是单义的,不可以定义的方式把握之,而需要在学术传统中探寻政治思想的范围。第二,因为政治思想具有不同的层次,所以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历史的观点和哲学的观点可以并行不悖。第三,奥克肖特反对一种找寻作者式的研究路径,但其观点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亦有所分别。第四,奥克肖特批评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实践考量的渗入,而提倡一种为历史而历史的纯粹研究的态度。当然,奥克肖特式的融贯论没有完全解决历史真实性的问题,历史与实践两分的哲学构想,也缺少必要的学理支撑,这是其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局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克肖特 政治思想之内涵 政治思想之解释 纯粹的思想史 实践的思想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