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政治安全视野下的政治认知力研究
- 1
-
-
作者
江天雨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1,M0006,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研究”(23CZZ001)
-
文摘
随着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能力研究需要超越中观的、功能性的“治术”层面,提升到宏观的、战略性的“治道”层面即研究政治能力,找回国家理论中具有能动性的政治家集团角色,还原国家能力的政治属性。根据比较政治发展研究,政治认知力作为前提性国家能力的“元能力”,作用于制度变迁的关键时刻,表现为政治家集团对政权(即领导权问题)、政治制度(即道路问题)、意识形态(即信仰问题)的认知、选择与规律性把握,从而根本性地影响了政治安全,这为解释国家兴衰存亡和政治变迁提供了新的分析概念。
-
关键词
政治认知力
国家能力
政治安全
政治家集团
-
Keywords
politicians’cognitive ability
state capacity
political security
politicians’group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治理能力中的政治认知力:概念解读与困境
- 2
-
-
作者
刘园霏
-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世纪桥》
2018年第5期55-57,共3页
-
文摘
政政治认知力是一种"前提性国家治理能力",实现的关键在于三个主要因素:强前瞻力、巧转化力和稳控制力;高度的复杂性和界定的模糊性乃其根本属性,因此忽略或误解其内涵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走向和政治道路。我国目前尚处于政治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政治认知力的形成与培养面临着三大困境:对"已知"的偏爱和对"未知"的恐惧、对"工具理性"的重视和对"价值理性"的淡漠、对"美好秩序"的憧憬和对"失序现实"的忽视。在全球治理浪潮的推动下,为了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获取创新的新优势,就必须充分发挥政治认知力的正效应,"坚持独立,以人为本"共同打造我们理想中的"美好秩序"。
-
关键词
治理能力
政治认知力
价值理性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什么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杨光斌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25-27,共3页
-
文摘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中,政治认知力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性指标,它保障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方向性,避免一个大国犯颠覆性的错误。政治认知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对政治制度决定性作用的认知程度,"飞来峰"式的政治制度,必然导致无效治理甚或国家失败;而根植于本土的政治制度,具有民族精神的支撑和文化传统的滋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关键词
政治认知力
国家治理
现代化
-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社会性质、信息传递与政策选择
- 4
-
-
作者
梁韶卿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4,共7页
-
文摘
公共政策制定的前提是对社会性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而巨型国家社会性质的超级复杂性增加了认识的难度,也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变量。因此,就需要充分的信息传递以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一个大型复杂社会,至少需要垂直性信息传递、监督性信息传递、专业性信息传递、预警性信息传递和弥散性信息传递,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对称、信息分流,增强政治认知力,以实现充分信息前提下的政策选择。
-
关键词
中国社会
信息传递体制
政治认知力
政策制定
-
分类号
D60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