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跃入民族的心灵世界——勃莱政治诗歌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小军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8,共5页
罗伯特·勃莱以政治题材诗作《遍体灵光》而成名于美国诗坛,该书出版后第二年就斩获国家图书奖,这在政治诗歌历来遭人讥讽而处境尴尬的美国文学史上可谓破天荒的大事。勃莱以为,诗歌源于现实,渗入人的内心,诗人要履行其基本的社会... 罗伯特·勃莱以政治题材诗作《遍体灵光》而成名于美国诗坛,该书出版后第二年就斩获国家图书奖,这在政治诗歌历来遭人讥讽而处境尴尬的美国文学史上可谓破天荒的大事。勃莱以为,诗歌源于现实,渗入人的内心,诗人要履行其基本的社会职责。他的政治诗歌是以越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为其主要题材,他针贬时政,高扬反战大旗,并一度成为反战先锋。在政治诗歌创作上,他主张政治诗歌首先是诗歌,是艺术,而不是政治口号或媒体报道,它应跃入整个民族的深层内心世界,反映民众的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莱 政治诗歌 民族心灵 反战
下载PDF
民族抗争的颂歌与史诗——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兰斯顿·休斯政治诗歌再探
2
作者 郭耀忠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兰斯顿·休斯的政治诗歌,史诗般地记录了黑人种族与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他们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悲惨命运与生存状况,真实再现了下层阶级的苦难与抗争。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分析了休斯诗歌中关于黑人种族斗争的转变,... 兰斯顿·休斯的政治诗歌,史诗般地记录了黑人种族与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他们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悲惨命运与生存状况,真实再现了下层阶级的苦难与抗争。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分析了休斯诗歌中关于黑人种族斗争的转变,西班牙内战惨景和国际纵队的斗争精神,以及中国民族革命在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等,从而更深刻、更具体、更全面地认识社会抗争的历史真实与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斯顿·休斯 政治诗歌 新历史主义 社会抗争
下载PDF
诗歌政治写作的合理路向
3
作者 王昌忠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168,共6页
政治诗歌指的是以政治生活为题材对象,或者指向政治、源于政治激发的诗歌类型。其合理路向体现在三个方面:面向时代现实、立足诗歌本身、以审美力量影响政治的立场动机;在对象视阈方面书写诗人对政治生活的情思、体验而非政治生活本身,... 政治诗歌指的是以政治生活为题材对象,或者指向政治、源于政治激发的诗歌类型。其合理路向体现在三个方面:面向时代现实、立足诗歌本身、以审美力量影响政治的立场动机;在对象视阈方面书写诗人对政治生活的情思、体验而非政治生活本身,而这政治生活指的是时代、社会、现实生活而非政治事件、政治路线;"诗人"而非代言人、受难者和启蒙者的主体身份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诗歌 立场动机 书写对象 主体姿态
下载PDF
女性意识、诗歌政治与《女子诗报》
4
作者 向卫国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8-104,共7页
《女子诗报》是1988年创办的一个民间女性诗报,它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近30年的坚持中,不仅成为当代诗歌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也是我们观察"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以及"女性意识"在中国女诗人... 《女子诗报》是1988年创办的一个民间女性诗报,它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近30年的坚持中,不仅成为当代诗歌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也是我们观察"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以及"女性意识"在中国女诗人群体身上不断深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文化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诗报》 女性意识 诗歌政治
下载PDF
王维、李商隐诗歌中政治理想之比较
5
作者 储德发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王维、李商隐一个处在盛唐时代,一个处于晚唐时期,作为才华横溢的才子,二人都有远大志向,但是二人的政治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却不尽相同。文章尝试对二者诗歌中表现的政治内容进行归类,着重探讨二人诗歌中的政治理想以及形成他们各自政... 王维、李商隐一个处在盛唐时代,一个处于晚唐时期,作为才华横溢的才子,二人都有远大志向,但是二人的政治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却不尽相同。文章尝试对二者诗歌中表现的政治内容进行归类,着重探讨二人诗歌中的政治理想以及形成他们各自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李商隐 诗歌政治理想 比较
下载PDF
论诗歌精神重建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陆正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化写作”逐渐成为、并将是21世纪诗歌创作的一种常态。在诗歌现实中,“个人化写作”显示出肯定和否定的双重力量,前者保存着诗歌独立精神和艺术超越;后者异化、分裂或消解诗歌的整体精神,使诗歌沦为“物化诗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化写作”逐渐成为、并将是21世纪诗歌创作的一种常态。在诗歌现实中,“个人化写作”显示出肯定和否定的双重力量,前者保存着诗歌独立精神和艺术超越;后者异化、分裂或消解诗歌的整体精神,使诗歌沦为“物化诗歌”和“时尚诗歌”。基于诗歌发展的现实要求,在诗歌与社会政治的新型深度对话关系上重建一种诗歌精神,将是诗歌“个人化写作”真正的活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化写作 诗歌精神 诗歌政治 对话
下载PDF
革命时代的激情呐喊——郭沫若与贝歇尔比较研究
7
作者 陈多智 徐行言 《郭沫若学刊》 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
20世纪既是文学革命的世纪也是政治革命的百年,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主将郭沫若与德国表现主义诗人约翰内斯·罗伯特·贝歇尔均以笔为刃投身了这两场革命。个人命运与家国时势的息息相关,政治抱负与文学成就的微妙牵扯,个人品质与... 20世纪既是文学革命的世纪也是政治革命的百年,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主将郭沫若与德国表现主义诗人约翰内斯·罗伯特·贝歇尔均以笔为刃投身了这两场革命。个人命运与家国时势的息息相关,政治抱负与文学成就的微妙牵扯,个人品质与身后评价的互为表里,在郭沫若与贝歇尔身上展露无遗。而贝歇尔不论是人生经历、创作观还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与风格均与郭沫若有较高的相似度。本文尝试主要从二者的身份转换、文艺观念、创作内容及技巧角度出发,探究郭沫若和贝歇尔的相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贝歇尔 表现主义 政治诗歌
下载PDF
艺术与政治互动 诗歌与人生同行——评罗良功《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卓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罗良功教授新著《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高屋建瓴地把握了休斯诗歌艺术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并在这一富有动态性和历史性的研究视角的引领下,对休斯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进行了全面解读和系统研究。该著在遵循诗歌赏析和研... 罗良功教授新著《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高屋建瓴地把握了休斯诗歌艺术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并在这一富有动态性和历史性的研究视角的引领下,对休斯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进行了全面解读和系统研究。该著在遵循诗歌赏析和研究的普遍规律的同时,又巧妙地引入了休斯作为黑人艺术家的政治理想的诉求和诗学建构的策略等机制,因此既清晰地勾画出休斯的诗歌创作生涯,也兼顾了非裔美国诗歌的宏观发展史的建构;既体现出了休斯诗歌的族裔性,也兼顾了其诗歌的普遍美学特征。整部作品理性思考和诗性激情并蒂而生,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学术理念和深厚的学术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 罗良功 政治 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