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黄粱梦”故事流变看卢生形象发展变化
1
作者 金鼎力 刘春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一种以梦为中心的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黄粱梦”是这一文学现象的集中体现。在“黄粱梦”故事的发展演变中,卢生这一形象出现最多,梳理“黄粱梦”故事不同时期代表作,纵向分析故事流变,横向对比各朝代相关文学作品,探析卢... 一种以梦为中心的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黄粱梦”是这一文学现象的集中体现。在“黄粱梦”故事的发展演变中,卢生这一形象出现最多,梳理“黄粱梦”故事不同时期代表作,纵向分析故事流变,横向对比各朝代相关文学作品,探析卢生形象的发展演变及成因,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黄粱梦”故事的思想主旨、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粱梦 故事流 卢生形象
下载PDF
多重驯服困境中的白蛇形象——“白蛇”故事流变新探
2
作者 詹壹婷 《文教资料》 2024年第6期11-14,18,共5页
作为中国民间流传广泛的传说之一,“白蛇”故事在古代的文本演变中,其主角形象经历了从原始的妖魅到具有传统美德的贤良妻子的转变过程,这反映了白蛇的妖性被不断驯服。其中,道教、佛教、儒家三家思想实施外部驯服,白蛇自身的“情”与... 作为中国民间流传广泛的传说之一,“白蛇”故事在古代的文本演变中,其主角形象经历了从原始的妖魅到具有传统美德的贤良妻子的转变过程,这反映了白蛇的妖性被不断驯服。其中,道教、佛教、儒家三家思想实施外部驯服,白蛇自身的“情”与“灵肉分离”进行内部驯服,多重交织使白蛇形象陷入了驯服困境。这种困境亦是民间文化与社会价值观的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故事 故事流 白蛇形象 驯服困境
下载PDF
伦理批评视野下的《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故事流变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一雯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20-28,共9页
《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是世代累积型的作品。冯梦龙编辑时加入“京娘自杀”伦理结,体现晚明尊情与风教共存的风气。故事流变实反应故事来源中历史与民间伦理的对立,文学与历史的显影、阴阳二重性与因果伦理的断裂... 《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是世代累积型的作品。冯梦龙编辑时加入“京娘自杀”伦理结,体现晚明尊情与风教共存的风气。故事流变实反应故事来源中历史与民间伦理的对立,文学与历史的显影、阴阳二重性与因果伦理的断裂。冯梦龙提出的“情教”作为小说创作的典型策略之一,试图将因果报应这一普遍道德伦理结构与“情”结合,填充文本空隙,使之向传统历史叙事话语靠拢,又制造了新的伦理矛盾与冲突。这启示我们应以伦理学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故事流变与文史互证等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故事流 伦理结 道德
下载PDF
“黄粱梦”故事的沧海与桑田——“黄粱梦”故事流变考 被引量:2
4
作者 侯艳娜 何石妹 覃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5-97,共3页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列子》中,至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框架。其成形以唐沈既济的《枕中记》为标志。及至宋末,黄粱梦故事的两大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和钟离权度吕...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列子》中,至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框架。其成形以唐沈既济的《枕中记》为标志。及至宋末,黄粱梦故事的两大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和钟离权度吕洞宾的黄粱梦逐渐形成。后黄粱梦故事转入民间,形成了民间的黄粱梦《睡公卢英》。在流传过程中,文人与民间构成了黄粱梦故事演变的两种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粱梦故事 故事流 文人 民间
下载PDF
朱有燉“偷儿”传奇在水浒故事流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仰东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2-87,共6页
朱有燉系明初重要的杂剧作家,其创作的水浒戏在水浒故事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水浒传》成书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在水浒故事思想嬗变中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文人参与的热情高涨,水浒戏文人化色彩渐浓;开辟了水浒故事新的传播途... 朱有燉系明初重要的杂剧作家,其创作的水浒戏在水浒故事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水浒传》成书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在水浒故事思想嬗变中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文人参与的热情高涨,水浒戏文人化色彩渐浓;开辟了水浒故事新的传播途径,使得水浒戏开始走向宫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有燉 水浒戏 水浒故事流
下载PDF
浅议儒家思想对西游故事流变的影响
6
作者 杨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4,共4页
西游故事在流变过程中,虽始终以佛教故事为基本题材,但儒家思想却不断渗透其中,其忠君报国、孝悌、仁义、大同等理念在西游故事作品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百回本《西游记》的主导思想。本文从西游故事流变的几个主要节点,来探... 西游故事在流变过程中,虽始终以佛教故事为基本题材,但儒家思想却不断渗透其中,其忠君报国、孝悌、仁义、大同等理念在西游故事作品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百回本《西游记》的主导思想。本文从西游故事流变的几个主要节点,来探讨儒家思想是如何影响整个西游故事流变过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西游故事流 影响
下载PDF
孟姜女故事流变中的组合原则
7
作者 郭玉华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7-50,共4页
孟姜女故事源远流长,具有深远的民间基础,这与其根据时代和民众需求调适情节,延伸主题有极大的关系。立足于善、真、美的社会道德诉求和民众欣赏需求,形成了立善以促教化、求真以利传播、求美以保证其韵味的演绎原则。这对当下民间文学... 孟姜女故事源远流长,具有深远的民间基础,这与其根据时代和民众需求调适情节,延伸主题有极大的关系。立足于善、真、美的社会道德诉求和民众欣赏需求,形成了立善以促教化、求真以利传播、求美以保证其韵味的演绎原则。这对当下民间文学资源的改编和使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流 演绎原则
下载PDF
论《薛刚反朝》故事流变及忠义文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孔美艳 刘晓会 《晋中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5-98,共4页
《薛刚反朝》,又名《薛刚反唐》,是蒲剧经典传统剧目之一,原名《归宗图》。该剧以历史人物薛仁贵之孙薛嵩为原型,糅合《反唐演义全传》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忠君、除奸、见义勇为等思想内涵。悲喜交替的双线结构,加之"帽翅功"&qu... 《薛刚反朝》,又名《薛刚反唐》,是蒲剧经典传统剧目之一,原名《归宗图》。该剧以历史人物薛仁贵之孙薛嵩为原型,糅合《反唐演义全传》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忠君、除奸、见义勇为等思想内涵。悲喜交替的双线结构,加之"帽翅功""髯口功""鞭子功"等舞台特技,也使得蒲剧《薛刚反朝》在戏曲百花园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流 思想内涵 双线结构 舞台特技
下载PDF
知礼贤母的叙事——以“文伯之母”故事流变为例
9
作者 方浩石 陈洪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9-23,32,共6页
文伯之母的故事最早见于《国语》。故事中,她以守礼有德的形象出现并对晚辈进行教育,受到孔子等人的赞誉。刘向将她选入《列女传》,并对相关文本做了整合增删,《韩诗外传》《礼记》《孔子家语》《孔丛子》《史记》《战国策》《新序》中... 文伯之母的故事最早见于《国语》。故事中,她以守礼有德的形象出现并对晚辈进行教育,受到孔子等人的赞誉。刘向将她选入《列女传》,并对相关文本做了整合增删,《韩诗外传》《礼记》《孔子家语》《孔丛子》《史记》《战国策》《新序》中都能看到她的部分事迹,但故事的主要情节没有大的改变。文伯之母在故事的流传中逐渐成为了贤母的典范,其事迹时常能够在女训、家训中见到,女性的挽词、墓志也能见到相关典故的运用,明传奇则有《鲁敬姜》等。文伯之母故事在情节没有大幅改动的情况下,描写更加生动,呈故事化趋势,其形象也逐渐定型为典型的贤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伯之母 故事流 女性典范 《国语》
下载PDF
《白兔记》研究三题:故事流变、版本及南北同名剧考原
10
作者 鲁玥含 都刘平 《保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6-94,共9页
刘知远故事自北宋以来即以“说话”形式流传,先后出现平话、诸宫调、杂剧、南戏等不同体制的故事文本。在不同时期、不同伎艺样式的文本中,故事的情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异,刘知远本人发迹变泰的传奇内容在减少,而关于他与李三娘曲折波澜... 刘知远故事自北宋以来即以“说话”形式流传,先后出现平话、诸宫调、杂剧、南戏等不同体制的故事文本。在不同时期、不同伎艺样式的文本中,故事的情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异,刘知远本人发迹变泰的传奇内容在减少,而关于他与李三娘曲折波澜的爱情关目在增多。现存的《白兔记》南戏,在时间上晚于元人刘唐卿同题材杂剧,剧本在口语、押韵诸方面存留有改编、因袭杂剧的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兔记》 故事流 版本 同题材杂剧
下载PDF
《王昭君变文》与昭君故事流变研究
11
作者 徐国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5,共3页
昭君故事历来著名,从《汉书》记载到元杂剧《汉宫秋》,昭君题材作品从简单史实演绎成通俗叙事文学,唐代《王昭君变文》是此过程中重要的转折点。从文学史角度分析《王昭君变文》对前代的继承创新和对后代的影响,可明确《王昭君变文》在... 昭君故事历来著名,从《汉书》记载到元杂剧《汉宫秋》,昭君题材作品从简单史实演绎成通俗叙事文学,唐代《王昭君变文》是此过程中重要的转折点。从文学史角度分析《王昭君变文》对前代的继承创新和对后代的影响,可明确《王昭君变文》在昭君故事流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 昭君故事流 地位 作用
下载PDF
颜真卿仙化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12
作者 谭智 《天中学刊》 2023年第5期79-86,共8页
颜真卿作为唐代名臣和书法家,在死后开始被仙化。有关他的仙化故事自中唐末期产生后不断演变,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唐宋笔记小说中的颜真卿仙化故事体制虽短,却体现了文人对它的精巧加工和艺术化处理。元明仙传在承继唐宋以来... 颜真卿作为唐代名臣和书法家,在死后开始被仙化。有关他的仙化故事自中唐末期产生后不断演变,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唐宋笔记小说中的颜真卿仙化故事体制虽短,却体现了文人对它的精巧加工和艺术化处理。元明仙传在承继唐宋以来的故事情节基础之上,又赋予其鲜明的宗教色彩,使颜真卿正式进入道教的神仙谱系之中。明清戏曲则对其篇幅和情节进行了扩充和延展,人物刻画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并以该故事宣扬因果报应。颜真卿仙化故事的演变历程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创作观念的变化,更说明了故事文本和人物形象无不受到社会思潮、文学观念、宗教思想的综合影响,是时代文化与文学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仙化 故事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文王征伐”故事的叙事转向:从颂扬武功到圣德书写
13
作者 芦娜 《阴山学刊》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周文王是周代历史文化遗存中被尊奉的显赫先祖,是儒家道统谱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施行的“文王之政”被后世君王奉为治政标杆。相较于“文王之政”,有关文王征伐之事的书写较为稀少。爬梳文献可知,周原甲骨中已记载有文王征伐之事,至东周,... 周文王是周代历史文化遗存中被尊奉的显赫先祖,是儒家道统谱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施行的“文王之政”被后世君王奉为治政标杆。相较于“文王之政”,有关文王征伐之事的书写较为稀少。爬梳文献可知,周原甲骨中已记载有文王征伐之事,至东周,典籍中记载的文王征伐故事以文王德化邦国进行了文饰化处理。至两汉,汉人不仅绍继文王盛德的基调,而且将文王征伐之事融于文王圣德的书写中,以“文王有征伐之法”[1]评判。概言之,“文王征伐”故事书写的变迁展现了周人直至汉人对周文王文德记载的大力改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王 故事流 “文王征伐”
下载PDF
故事流:历史、文学及教育--燕大的民间故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永逸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46,共11页
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演进史中,顾颉刚、周作人、黄石、钟敬文等人引领下的燕京大学系列毕业论文对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的研究有着一席之地。受古史辨之方法论的引导,黄帝制器的故事、龙与帝王的故事都成为证伪的一部分,人们力图澄... 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演进史中,顾颉刚、周作人、黄石、钟敬文等人引领下的燕京大学系列毕业论文对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的研究有着一席之地。受古史辨之方法论的引导,黄帝制器的故事、龙与帝王的故事都成为证伪的一部分,人们力图澄清事实、还原历史。在对主要出现在唐传奇等古籍中的古镜、金刀、梦与枕、南柯、离魂、杜子春、小幽灵、斩蛇、昆仑奴、盗马、狐书、化虎、虎道士、虎媒、虎妻、猎人、报恩虎、龙洞、柳毅传书等同型故事的纵横比较研究中,杨文松受进化论和同源说的影响,提出了跨越时空的"故事流"之概念。在社区—功能论的主导下,对北平郊区灵验故事的研究则是情境性的,讲述者的主位视角跃然纸上。对于寓言、童话,人们在尝试厘清其特质的同时,儿童情绪和环境、故事本身和讲者技巧都成为研究的对象,俨然"表演理论"的本土先声。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民间故事"牧道"的工具性传统被强化并成为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流 传说 神话 寓言 童话
原文传递
明说唱词话《新刊宋朝故事五鼠大闹东京记》考——再论“五鼠闹东京”之故事流变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建国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周绍良旧藏明万历"廊房胡同费氏"翻刻本《新刊宋朝故事五鼠大闹东京记》,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五鼠闹东京"故事文本,其文体与之前上海嘉定出土的成化"说唱词话"相同。经比勘推知,《百家公案·决戮五鼠... 周绍良旧藏明万历"廊房胡同费氏"翻刻本《新刊宋朝故事五鼠大闹东京记》,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五鼠闹东京"故事文本,其文体与之前上海嘉定出土的成化"说唱词话"相同。经比勘推知,《百家公案·决戮五鼠闹东京》即据"说唱词话"改编而成。"五鼠闹东京"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二说":一是有"李宝"情节的五鼠闹东京,元代戏文《金鼠银猫李宝》导其源;另一是有"施俊"情节的五鼠闹东京,"说唱词话"《五鼠大闹东京记》肇其始。两个版本的故事既各自演化,呈现出不同的流播特点,又彼此影响,甚至出现了拼接两版本人物情节的作品。关于"五鼠闹东京"故事流变的梳理考察,可为探寻古代俗文学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叙事文体之特质差异,提供绝佳的学术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词话 五鼠闹东京 明版小说 故事流
原文传递
《朱蛇记》故事文本流变与文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泽 《天中学刊》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梳理由唐至清《朱蛇记》的文本形态,可以发现其中的故事情节、主题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所融涉的丰富的文化意蕴,如科举仕宦与文人命运、性别观念和女性处境、故事素材的时代文化功能等。而文学文体因素亦影响到故事流变,人物消长、情节增... 梳理由唐至清《朱蛇记》的文本形态,可以发现其中的故事情节、主题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所融涉的丰富的文化意蕴,如科举仕宦与文人命运、性别观念和女性处境、故事素材的时代文化功能等。而文学文体因素亦影响到故事流变,人物消长、情节增删等明显演变多由通俗文本实现;史子文献对于朱蛇故事粗陈梗概,起到稳定保存基本形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蛇记》 故事流 文化 文体
下载PDF
人生如梦悟道成仙——谈古代文言小说中悟道成仙故事的发展流变
17
作者 黄洽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受道教欲要破迷,引迷入悟的思想影响,古代文言小说中悟道成仙故事类型形成了两大叙述模式,一是梦历模式,一是点化模式,有时这两种模式是交织在一起的。由这两种模式所揭示的人生如梦的哲理已经成为一种原型意蕴积淀在汉民族的心理中,而... 受道教欲要破迷,引迷入悟的思想影响,古代文言小说中悟道成仙故事类型形成了两大叙述模式,一是梦历模式,一是点化模式,有时这两种模式是交织在一起的。由这两种模式所揭示的人生如梦的哲理已经成为一种原型意蕴积淀在汉民族的心理中,而不同时代的创作者在创作时又将新的时代思想灌注其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这也正是这一故事类型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悟道成仙 故事流
下载PDF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骊姬故事的古今流变
18
作者 梁晓萍 《天中学刊》 2019年第6期13-23,共11页
骊姬故事作为春秋时期“女祸论”的经典事例,向来不为人所重。采用主题学和叙事文化学方法,系统而完整地梳理有关史籍、诗词、小说、戏剧、影视剧创作,对骊姬故事从先秦至当代的流变进行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该故事经历了史籍的定型化、... 骊姬故事作为春秋时期“女祸论”的经典事例,向来不为人所重。采用主题学和叙事文化学方法,系统而完整地梳理有关史籍、诗词、小说、戏剧、影视剧创作,对骊姬故事从先秦至当代的流变进行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该故事经历了史籍的定型化、诗词的符号化、小说的丰富化、戏剧的舞台化、影视剧的颠覆化等发展阶段;骊姬故事逐渐从精英阶层的庙堂文化向平民阶层的江湖文化扩展,并最终融入了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祸 骊姬 故事流 文化意蕴 叙事文化学
下载PDF
“章台柳”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铎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章台柳"故事最早见于唐代许尧佐的传奇小说《柳氏传》,讲述了才子韩翃与姬妾柳氏的爱情故事。"章台柳"故事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曾被改编为戏文、杂剧、传奇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同时,作为古代娼妓的... "章台柳"故事最早见于唐代许尧佐的传奇小说《柳氏传》,讲述了才子韩翃与姬妾柳氏的爱情故事。"章台柳"故事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曾被改编为戏文、杂剧、传奇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同时,作为古代娼妓的代名词,"章台柳"意象的形成和发展是古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学共同发展的结果,反映出一种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一种男权社会独特的审美方式和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的两性关系群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台柳 戏曲 韩翃 柳姬 故事流
下载PDF
将领、英雄与故事流变:任环与明代江南社会研究
20
作者 唐浩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1年第6期49-55,166,167,共9页
16世纪中叶,明代嘉靖"倭乱"自华南蔓延至江南地区。苏州府同知任环虽出身文官,毅然担起了 "御倭"重任,不仅谋划防御战略,还亲自领兵,活跃在战场前线。任环领兵"御倭"的足迹遍布苏州、昆山、吴江、常熟、... 16世纪中叶,明代嘉靖"倭乱"自华南蔓延至江南地区。苏州府同知任环虽出身文官,毅然担起了 "御倭"重任,不仅谋划防御战略,还亲自领兵,活跃在战场前线。任环领兵"御倭"的足迹遍布苏州、昆山、吴江、常熟、太仓、嘉定、上海、华亭、崇明等地。其在军事上功绩卓越,是明代江南地区"御倭"的杰出将领。而任环在"倭乱"平息不久后逝世,引发了江南民众的追思热潮。其在一片赞誉声中成为了江南民众心中的"御倭"英雄。明代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鲜,重新唤醒了江南民众的"倭乱"记忆和反抗情绪,江南各地再次掀起了追思任环和谈兵议倭的热潮。而明末宦官与东林党人相争的朝局,又催使任环渐成为江南士人心中"忠孝完节""不屈权贵"的精神榜样。明清鼎革间,江南再遭兵燹。任环在江南各地"御倭"的故事中不断被添入地域因素和虚构色彩,反映出江南民众在遭遇危机时渴望安定的心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环 故事流 江南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