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召鑫 徐波 +1 位作者 张兴安 屠伟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1组)、中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2组)和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3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时分别以0、0.4、0.6和0.8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15min,然后以初始效应室靶浓度(Ce)1.0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每次待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与靶浓度平衡时以0.2μg/ml逐步升高丙泊酚的靶浓度,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观察和计算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50及其95%CI,观察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D1、D2和D3组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及其95%CI分别为2.30(2.24~2.36)、1.92(1.87~1.96)、1.60(1.55~1.65)和1.41(1.35~1.45)μg/ml。丙泊酚致意识消失的效应室浓度与右美托咪定的血浆靶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84,P<0.01)。与P、D1和D2组比较,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血浆靶浓度的升高,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_(50)逐渐降低。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0.4或0.6ng/ml能明显降低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适合辅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意识消失 靶控输注 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路志红 董辉 +2 位作者 刘明富 冯大鹏 董海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观察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方法:全身麻醉患者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和单纯丙泊酚组(P)。RP组给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待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到4ng/mL时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控输注浓度为... 目的:观察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方法:全身麻醉患者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和单纯丙泊酚组(P)。RP组给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待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到4ng/mL时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控输注浓度为血浆浓度4μg/mL。P组单纯按4μg/mL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结果: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下,令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e50值为0.84(0.75,0.93)μg/mL,ECe95值为1.40(1.27,1.59)μg/mL。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则分别为1.9(1.83,1.98)μg/mL和2.8(2.72,2.94)μg/mL。两组ECe50值和ECe95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RP组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和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低于P组,Narcotrend指数则高于P组,平均动脉压降低也较P组严重(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增强丙泊酚的镇静效果,降低令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意识消失 效应室浓度
下载PDF
睡眠障碍患者血浆食欲素A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曹袁媛 程岑 +2 位作者 汪欢 刘学胜 顾尔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观察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of effect-site,Ce)的变化,探讨血浆食欲素A与丙泊酚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择期手术患者66例,男31例,女35例,年龄40~60岁,ASAⅠ或Ⅱ级,... 目的观察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of effect-site,Ce)的变化,探讨血浆食欲素A与丙泊酚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择期手术患者66例,男31例,女35例,年龄40~60岁,ASAⅠ或Ⅱ级,于术前1 d根据PSQI量表得分分为两组:睡眠障碍组(SD组,n=32)和正常睡眠组(NS组,n=34)。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面罩吸氧,留取静脉血检测血浆食欲素A浓度。在BIS监测下进行丙泊酚阶梯式血浆靶控输注,初始血浆靶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of plasma,Cp)设定为1.0μg/ml,当Ce达到1.0μg/ml后,每30秒以0.2μg/ml递增Cp,并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意识消失。继续每30秒以0.2μg/ml递增Cp直至BIS<60稳定30 s以上,停止增加Ce稳定5 min后停止输注。停药后每30秒轻拍并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有反应。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Ce(Ce1)、BIS<60稳定30 s以上对应的丙泊酚Ce(Ce2)和苏醒时丙泊酚Ce(Ce3)。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Ce与食欲素A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NS组比较,SD组丙泊酚Ce1[(2.53±0.26)μg/ml vs(2.38±0.30)μg/ml]、Ce2[(3.30±0.35)μg/ml vs(3.15±0.28)μg/ml]和Ce3[(1.76±0.38)vs(1.59±0.26)μg/ml]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血浆食欲素A浓度明显升高[(75.09±16.50)pg/ml vs(39.96±13.78)pg/ml,P<0.05]。NS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Ce1、Ce2、Ce3均存在中度正相关(r=0.636,0.578,0.344),SD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Ce1、Ce2、Ce3也存在中度正相关(r=0.635,0.415,0.467)(P<0.05)。结论术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需要更高的效应室靶浓度,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血浆食欲素A浓度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丙泊酚 效应室靶浓度 靶控输注 意识消失 食欲素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时舒芬太尼抑制视频喉镜插管的效应室浓度 被引量:5
4
作者 邵伟栋 胡渤 +2 位作者 张兴安 钱传沐 徐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时舒芬太尼抑制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3例,以效应室浓度TCI舒芬太尼,3min后给予血浆靶浓度为3 μg/mL丙泊酚,给予顺式阿曲库铵O.15mg/kg行...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时舒芬太尼抑制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3例,以效应室浓度TCI舒芬太尼,3min后给予血浆靶浓度为3 μg/mL丙泊酚,给予顺式阿曲库铵O.15mg/kg行视频喉镜气管插管。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按改良序贯法增加或减少0.05ng/mL,舒芬太尼靶控浓度从0.4ng/mL开始。结果:舒芬太尼抑制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EC为0.32ng/mL.95%可信区间(C1)为O.29~0.35ng/mL;相应的ECZ为0.38ng/mL,95%CI为0.35—0.55ng/mL。结论:在复合TCI丙泊酚5μg/mL时,舒芬太尼抑制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ECZ和EC95分别为0.32ng/mL和0.38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效应室浓度 视频喉镜
下载PDF
瑞芬太尼抑制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健 卢悦淳 +1 位作者 李波 吕国义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8期49-51,共3页
目的 测定瑞芬太尼抑制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均择期行经口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靶控丙泊酚诱导,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当镇静/警醒(OAA/S)评分≤1时,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 目的 测定瑞芬太尼抑制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均择期行经口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靶控丙泊酚诱导,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当镇静/警醒(OAA/S)评分≤1时,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当预测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达2.5μg/mL、BIS< 60时行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插管反应.若插管反应阳性,按序贯法依次升高下一例瑞芬太尼靶浓度;若插管反应阴性,则降低下一例瑞芬太尼靶浓度;各相邻比例为1.2.以出现插管反应阳性的上一例为入选本研究的第1例,当本研究中出现7个插管反应的阳性阴性反应拐点时,停止试验.记录抑制插管反应的有效、无效例数,进行计算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第5例出现阳性反应,因此第4例作为研究的第1例;第27例出现7个阳性阴性拐点,为本实验的最后一例,终止研究.瑞芬太尼抑制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为2.85ng/mL,95% CI为2.69 ~3.01ng/mL.结论 瑞芬太尼抑制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为2.85 ng/mL,提示McGrath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时需要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以防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Grath视频喉镜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下载PDF
效应室浓度作为目标浓度靶控输注异丙酚的脑摄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欧阳铭文 古妙宁 +1 位作者 林春水 盖成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target-contro11edinfusion,TCI)时效应室浓度(effect compartment concentration,ECC)与异丙酚的脑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病人12例,以ECC 4.00 μg/ml为目标浓度进行异丙酚TCI静脉全身麻醉,给...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target-contro11edinfusion,TCI)时效应室浓度(effect compartment concentration,ECC)与异丙酚的脑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病人12例,以ECC 4.00 μg/ml为目标浓度进行异丙酚TCI静脉全身麻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同步抽取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全血各1 ml,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异丙酚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差(area undercurve ofartenal-jugular bulb concentrationdifference,AUCa-jv值.结果给药后,ECC达目标浓度前,各时间点ECC与AUCa-JV呈显著正相关(r ECC-AUC.977,P<001),而动脉血药浓度(arterial concentration,Ca)、颈内静脉球部血药浓度(jugular bulb venous concentration,Cibv)与AUCa-jv不相关(rca-AUc=0 054,P=0.92;rcjbv-AUc=0.335,P=0.516).TCI维持ECC为4.0μg/ml至停药前,各时间点Ca与Cjbv间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512).停止输注异丙酚至病人意识清醒时.各时间点ECC与AUCa-jv呈正相关(rECC-AUc=0.942,P<0.005),Ca、Cbv也与AUCa-jv呈正相关(rca-AUc=0.986,P<0.001;rcjby-AUC=0.974,P<0.001).结论以ECC为目标浓度的异丙酚TCI时,ECC与AUCa-jv相关性显著,可同步反映异丙酚的脑摄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靶控输注 效应室浓度
下载PDF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贵明 黄锦联 +1 位作者 劳国连 寥锡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87-2189,共3页
目的: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持续微量泵输注(恒速)方式进行比较。方法:64例内窥镜鼻窦择期手术耳鼻咽喉科患者,按输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效应室靶控(TCI)组(n=32)和持续微量泵... 目的: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持续微量泵输注(恒速)方式进行比较。方法:64例内窥镜鼻窦择期手术耳鼻咽喉科患者,按输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效应室靶控(TCI)组(n=32)和持续微量泵(恒速)组(n=32)。TCI组以瑞芬太尼6ng/mL、异丙酚3μg/mL为初始靶浓度输注,诱导完成后调整为瑞芬太尼3ng/mL、异丙酚2.5μg/mL维持;恒速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异丙酚1.5mg/kg静推诱导,然后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异丙酚100μg/(kg·min)为初始浓度维持。根据手术需要调节两药用量,术毕停止输注。观察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用药量、麻醉效果(诱导时间、胸壁强直、术中流泪或知晓)、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前PETCO2)、拔管后不良反应和手术前后血糖、尿素氮、肌酐值。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应激和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差异,均能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TCI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稳定,SBP、DBP在插管前和术中最低值上均高于恒速组(P<0.05),术中最高值则低于恒速组(P<0.05),HR在插管前高于恒速组(P<0.05)。TCI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恒速组(P<0.05或0.01);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药量低于恒速组(P<0.05或0.01)。同时,恒速组出现1例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应用于全静脉麻醉更方便、有效、安全、节约,而且无毒、无污染及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全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瑞芬太尼 二异丙酚 靶控输注 效应室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时复合芬太尼对患者效应室丙泊酚浓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方育 黄洁 袁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时复合芬太尼对患者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分为丙泊酚组(P组,n=35)和芬太尼组(F组,n=35).2组患者均用丙泊酚靶控诱导;F组在输注丙泊酚前3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P组不使用芬太尼...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时复合芬太尼对患者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分为丙泊酚组(P组,n=35)和芬太尼组(F组,n=35).2组患者均用丙泊酚靶控诱导;F组在输注丙泊酚前3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P组不使用芬太尼.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开始前(T1)、意识消失时即睫毛反射消失时(T2)、气管插管完成时(T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记录开始TCI输注丙泊酚至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意识消失时的效应室丙泊酚浓度以及开始TCI输注丙泊酚至插管完成时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结果P组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T1显著降低,T3较T1明显升高;F组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T1显著降低.F组从TCI输注丙泊酚开始至患者意识消失所需的时间、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和丙泊酚剂量均较P组明显降低.结论 2μg/kg的芬太尼可以降低患者意识消失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缩短诱导时间,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有效的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使诱导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效应室浓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光棒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被引量:6
9
作者 谢阳 姜文强 谢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08,共2页
光棒(lightwand)技术是利用红外线在颈部软组织处形成透亮光斑的原理引导的非窥喉气管插管术[1]。光棒插管具有耗时短、易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小等优点,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急救、临床麻醉等领域。
关键词 插管反应 效应室浓度 复合丙泊酚 光棒 瑞芬太尼 气管插管术 颈部软组织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期间效应室浓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景俊 徐晖 +2 位作者 程亮 潘松 吴鸿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诱导期间泵注雷米芬太尼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 EC)、熵指数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患者2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血浆血药浓度为靶目标进行TCI,丙泊酚靶控血药初始浓度设...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诱导期间泵注雷米芬太尼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 EC)、熵指数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患者2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血浆血药浓度为靶目标进行TCI,丙泊酚靶控血药初始浓度设为1.5μg/ml,每4 min增加0.5μg/ml,当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1分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雷米芬太尼0.2μg·kg-1·min-1,当MOAA/S为0分时给予肌松药3 min后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丙泊酚EC、熵指数[反应熵( RE)、状态熵( SE)]、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于诱导前( T0)、气管插管前3 min即给肌松药时(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结果:观察组T1-T3丙泊酚EC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T1-T3 RE和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 MAP和T1-T3 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泊酚TCI诱导期间泵入雷米芬太尼使麻醉深度不变的情况下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血压和HR被抑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熵指数 效应室浓度
下载PDF
不同效应室靶浓度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舒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盛龙 魏晓 +2 位作者 林赛娟 王卡 刘佳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976-1977,1978,共3页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使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40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四组,即P0、P1、P2、P3组,每组各100例。在全麻诱导前分别接受0、2.0μg/m L、3.0...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使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40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四组,即P0、P1、P2、P3组,每组各100例。在全麻诱导前分别接受0、2.0μg/m L、3.0μg/m L、4.0μg/m L效应室浓度的丙泊酚进行靶控输注,当效应室浓度达到靶浓度后,均由左上肢静脉给予0.4μg/kg舒芬太尼(5 s内快速注入),观察给药后1 min内呛咳反应发生率、呛咳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P0组及P1组比较,P3组患者的呛咳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组与P0组比较,P2组呛咳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组与P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P1、P2、P3组呛咳发生时间分别为(18.2±5.6)s、(18.3±5.2)s、(18.9±4.9)s、(18.8±5.1)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0组比较,P1组、P2组及P3组在靶控输注不同剂量丙泊酚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下降明显(P<0.05),而各组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μg/m L及4.0μg/m L效应室靶浓度的丙泊酚均能有效抑制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但4.0μg/m L靶浓度的丙泊酚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呛咳 效应室浓度 靶控输注
下载PDF
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秀芬 曲元 吴新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比较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时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和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 8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 (R)效应室靶控输注组和芬太尼 (F)单次静脉注射组,分别复合异丙酚静脉注射... 目的:比较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时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和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 8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 (R)效应室靶控输注组和芬太尼 (F)单次静脉注射组,分别复合异丙酚静脉注射行静脉全麻,观察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口述描绘评分法,VRS)、呼吸抑制及心率(HR)、血压(MBP)、氧饱和度(SpO2 )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R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F组(P<0. 01),R组的异丙酚总用量、术中最低SpO2、术中体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显著低于F组(P<0. 01)。结论: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单次静脉注射的麻醉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其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复合异丙酚的静脉麻醉,但要注意其呼吸抑制作用较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室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手术中 人工流产手术 单次静脉注射 复合异丙酚 心率(HR) 术后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作用 静脉全麻 恢复时间 静脉注射用 术后并发症 低SpO2 起效时间 镇痛效果 氧饱和度 麻醉方法 静脉麻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效应室及其浓度的理解误区和解读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瑞冬 张马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2,共3页
经典药代动力学(药代学)理论认为药物单次注射后瞬间的血浆浓度最高(血浆峰浓度),但此时临床药理效应并未达峰,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峰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血浆并非是药物作用的部位。Sheinner等Ⅲ首先提出了效应室概念,
关键词 效应室 峰浓度 解读 解误 血浆浓度 药物作用 药代动力学 药理效应
下载PDF
靶控输注时性别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晓晶 杨改生 张小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 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时性别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8月于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择期行胸、腹部手术患者3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A组)和女性组(B组),每组各15例。麻醉诱导选用威力方舟(Diprifusor)软件内嵌Sc... 目的 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时性别对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8月于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择期行胸、腹部手术患者3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A组)和女性组(B组),每组各15例。麻醉诱导选用威力方舟(Diprifusor)软件内嵌Schnider丙泊酚药代模型和Minto瑞芬太尼药代模型,靶控输注模式选择血浆靶控,血浆药物浓度丙泊酚4μg/m L,瑞芬太尼4 ng/m L,分别于靶控输液30 s(T0)、60 s(T1)、患者意识消失时(T3)、效应室浓度到达4μg/m L时(T4)记录各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并于各时间点经桡动脉采血2 m L测定丙泊酚实际血药浓度,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结果 两组BIS值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丙泊酚实际血药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时,即意识消失时影响麻醉深度的为丙泊酚效应室浓度而并非实测的血药浓度,且意识消失时女性所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靶控输注 丙泊酚 效应室浓度 血药浓度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120例理想效应室靶控输注浓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巍 李娟 曾庆繁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关键词 异丙酚用 监护麻醉 效应室靶控输注 临床观察 无痛胃镜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浓度 镇静作用
下载PDF
丙泊酚不同效应室靶浓度输注对老年人镇静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丽霞 陈剑峰 欧阳葆怡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的丙泊酚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以及镇静和麻醉时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适宜设置值。方法21例老年患者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设定从0.5μg/ml开始,当效应室靶浓度上升到... 目的探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的丙泊酚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以及镇静和麻醉时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适宜设置值。方法21例老年患者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的设定从0.5μg/ml开始,当效应室靶浓度上升到血浆靶浓度水平时,将血浆靶浓度调高0.5μg/ml,使丙泊酚血浆靶浓度阶梯式上升,直到效应室靶浓度达到3.5μg/ml。记录每个效应室靶浓度水平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测定值,并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与BIS值呈高度直线负相关(r=-0.9906,P<0.01)。在7个靶浓度水平的观测中,HR和STR改变不明显,ACI降低仍在正常值范围内,CI和LCWI的降幅分别为11.3%~22.2%(P<0.05)和23.2%~48.1%(P<0.01)。效应室靶浓度为1.0μg/ml时,90%的患者镇静评估达到3~4级,MAP降幅未超过基础值的20%,CI降幅为基础值的13%。效应室靶浓度达到2.5μg/ml时,BIS值下降到45左右,MAP降幅维持在28%以内,CI降幅为基础值的22.2%。结论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与BIS值呈负相关,可以用其评估镇静深度。对于老年患者,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在1.0μg/ml时已获得良好镇静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2.0~2.5μg/ml时达到全麻诱导镇静水平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室靶浓度 丙泊酚 老年人 镇静程度 RAMSAY镇静评分 脑电双频谱指数 血流动力学影 老年患者 正常值范围 5μg 影响程度 靶控输注 镇静评估 镇静深度 镇静效果 全麻诱导 负相关 MAP ml 血浆 测定值 水平 S值 BI SIR ACI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监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下颌骨骨折患者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效应室浓度EC_(50)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荣 陈彪 +3 位作者 蔡强 王静 沈宇钢 吴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测定瑞芬太尼用于下颌骨骨折患者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控输注浓度(EC50),同时测定靶控效应室浓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颌骨骨折手术患者30例,HRV监测下环甲膜穿刺利多卡因... 目的测定瑞芬太尼用于下颌骨骨折患者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控输注浓度(EC50),同时测定靶控效应室浓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颌骨骨折手术患者30例,HRV监测下环甲膜穿刺利多卡因气管表面麻醉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达效应室浓度后,开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按Dixon-Mood序贯法确定,起始浓度为3 ng/ml,相邻患者的浓度的对数差值为0.05。结果 Dixon-Mood法公式计算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下颌骨骨折患者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效应室浓度EC50为3.01 ng/ml,95%CI为2.92-3.11 ng/ml;Probit回归法计算所得的EC50为3.01 ng/ml,95%CI为2.68-3.38 ng/ml。与入室时相比,达靶控浓度时的LF/HF值明显降低(P<0.05)。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与患者插管前达靶控浓度时(r1=-0.842,P<0.01)及插管时(r2=-0.804,P<0.01)HRV的LF/HF值呈负相关。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下颌骨骨折患者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效应室浓度EC50为3.01 ng/ml,效应室浓度与LF/HF值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经鼻气管插管 效应室靶控输注 EC50 HRV
下载PDF
小鼠普鲁泊福效应室消除半衰期的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雷 吴新民 蒋建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对小鼠尾静脉单次推注普鲁泊福后,观察其血清中普鲁泊福质量浓度和脑组织中普鲁泊福质量比的变化,测定脑组织中的普鲁泊福消除半衰期。方法:选择小鼠 140只,以 32mg/kg的剂量,单次推注普鲁泊福。按照给药后 1, 2, 3, 4, 5, 6, 7, 8... 目的:对小鼠尾静脉单次推注普鲁泊福后,观察其血清中普鲁泊福质量浓度和脑组织中普鲁泊福质量比的变化,测定脑组织中的普鲁泊福消除半衰期。方法:选择小鼠 140只,以 32mg/kg的剂量,单次推注普鲁泊福。按照给药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30, 45和 60min,分为 14组,每组 10只,摘取眼球,取动脉血,断头取全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普鲁泊福含量,并计算脑组织的消除半衰期。结果:小鼠静脉单次推注普鲁泊福后血清的达峰时间为 1min,脑组织的达峰时间为 3min。脑组织的消除半衰期为(9. 6±0. 5)min。结论:脑组织中的峰浓度滞后于血清中的峰浓度。脑组织的消除半衰期能更直接地反应普鲁泊福在效应室的消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泊福 半衰期 效应室 测定 小鼠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脑组织 质量浓度 峰浓度 推注 单次 动脉血 后血清 静脉 时间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纤支镜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最佳效应室浓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敏 栾海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4期129-132,共4页
目的在择期颈椎外科手术中评估瑞芬太尼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过程中的最佳效应室浓度EC95(使95%的患者平稳插管的效应室浓度)。方法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的患者21例,应用Dixon序贯法和保序回归法测定瑞芬太尼平稳... 目的在择期颈椎外科手术中评估瑞芬太尼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过程中的最佳效应室浓度EC95(使95%的患者平稳插管的效应室浓度)。方法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的患者21例,应用Dixon序贯法和保序回归法测定瑞芬太尼平稳插管时的EC50(使50%的患者平稳插管的效应室浓度)和EC95。记录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和血液动力学变化。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插管过程的记忆和满意度。结果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的EC50为(2.32±0.36)ng/m L;EC95为3.39(95%confidence interval 2.89~3.56)ng/m L。插管时间均数非平稳插管要比平稳插管长(6.2 vs.4.1,P<0.05)。12例(57.1%)患者能回忆插管过程,17例(81.0%)患者满意度评分良好。结论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和表麻剂地卡因下,清醒经鼻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瑞芬太尼最佳效应室靶浓度(EC95)是3.39(95%CI 2.89~3.56)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阿片类 纤支镜 清醒 气管插管 最佳效应室浓度
下载PDF
效应室靶控输注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若松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是以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为基础,应用微机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浓度进而控制麻醉深度。以效应室为目标进行靶控输注诱导起效快,麻醉深度调节灵敏,误差取决于参数的选用。但是负荷剂量后血药浓度的峰值应予注意。
关键词 静脉麻醉 靶控输液 效应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