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砷饮水人群血管内皮损伤早期效应标志物的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纪春艳 傅春玲 +6 位作者 向全永 许松 朱明清 刘建 王大朋 张洁 安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低砷饮水人群血管内皮损伤早期效应标志物的改变。方法在江苏省盱眙县沿河村,选择90名当地居住10年以上的居民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家庭饮水含砷量将其分为3组,即〈10、10~50、〉50ug/L组,分别为32、28、30人。分别采用硫... 目的观察低砷饮水人群血管内皮损伤早期效应标志物的改变。方法在江苏省盱眙县沿河村,选择90名当地居住10年以上的居民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家庭饮水含砷量将其分为3组,即〈10、10~50、〉50ug/L组,分别为32、28、30人。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比色法、比浊法、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观察对象血浆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1)和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氧化氮(NO)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数量。结果〈10、10~50、〉50μg/L组间血浆MDA(几何均数分别为61.1、65.5、67.5μmoL/kg)、O2(几何均数分别为4774.6、5143.3、4736.0U/kg)、CRP[(5.92±2.44)、(5.11±2.40)、(5.55±2.96)mg/L]、N0.水平[(659.8±387.5)、(667.44-486.6)、(762.1±763.2)μmol/k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00、0.46、0.80、0.47,P均〉0.05)。各组CEPCs数量(中位数分别为0.96×10^-5、0.77×10^-5、1.59×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8,P〈0.05),其中〈10、10—50μg/L组明显低于〉50μg/L组(g值分别为4.58、6.65,P均〈0.05)。结论低砷暴露人群在尚未出现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改变情况下,体内CEPCs水平随水砷明显变化,提示低砷暴露人群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循环内皮祖细胞 效应标志
原文传递
正己烷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早期效应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乾魁 顾锡安 +1 位作者 周志俊 周元陵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丝蛋白(NF)作为正己烷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效应标志物的意义。[方法]选取56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0、104、417、1667mg/(kg·d)剂量组,经口... [目的]探讨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丝蛋白(NF)作为正己烷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效应标志物的意义。[方法]选取56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0、104、417、1667mg/(kg·d)剂量组,经口亚慢性给予正己烷,染毒18周,通过特异性症状和病理检查验证外周神经损伤情况,同时检测大鼠血清中MBP、NSE、NGF、NF的水平。[结果]正己烷染毒大鼠出现了典型的多发性外周神经病的症状,病理检查证实神经损害。血清中NSE在染毒1周含量即开始明显上升,P<0.05,最大上升幅度为122.94%;血清中NF在染毒2周开始含量明显上升,P<0.05,最大上升幅度为193.35%;大鼠血清中MBP水平、血清NGF水平仅在个别时间点有改变。步态评分与血清NSE、NF、NGF、MBP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08(P<0.05)、0.595(P<0.05)、-0.284(P>0.05)、0.179(P>0.05);以NSE和NF计算出来的正己烷毒效应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BMD)、基准剂量可信区间下限(bench mark dose lower confidence limit,BMDL)分别约为150、105 mg/(kg·d)。[结论]正己烷致大鼠神经系统损伤的敏感性指标以血清NSE、NF灵敏度最高,浓度上升早于动物步态症状的出现,改变幅度大,可作为较好的正己烷毒效应标志物;血清NGF、血清MBP作为正己烷毒效应标志物的意义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效应标志 外周神经系统损伤
原文传递
锰神经毒性及其潜在效应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隋典朋 盖洁 +3 位作者 秘勇建 王娜 佘月红 范奇元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7-539,共3页
锰是正常生长、发育及细胞稳态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在骨骼形成、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血糖调整及钙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长期高水平的锰暴露可使锰在体内过量蓄积,对大脑、肝脏、肾脏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以对大脑神经系... 锰是正常生长、发育及细胞稳态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在骨骼形成、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血糖调整及钙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长期高水平的锰暴露可使锰在体内过量蓄积,对大脑、肝脏、肾脏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以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危害最为突出,过量的锰在脑组织蓄积,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综合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就锰致神经系统毒性机制及锰暴露潜在效应标志物PARK2基因表达产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标志 锰暴露 神经毒性 碳水化合物代谢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神经系统 帕金森综合征 基因表达产物
原文传递
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机磷农药效应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泽云 杨森 江俊康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43-446,共4页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OP)是我国大陆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一种农药,其长期低剂量接触多见于生产、仓储、销售、混配、施用等过程,在农药的职业危害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OP的效应标志物,对于及时发现职业接触人群...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OP)是我国大陆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一种农药,其长期低剂量接触多见于生产、仓储、销售、混配、施用等过程,在农药的职业危害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OP的效应标志物,对于及时发现职业接触人群早期健康损害,预防和控制慢性农药中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生物标志 效应标志
原文传递
神经毒物生化效应标志物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戎艳 杨森 +2 位作者 季峰 丁绍红 江俊康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5,156,共4页
许多化学物具有神经毒性作用,通过检测神经毒性效应标志物可望早期有效防治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就神经毒物生化效应标志物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的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神经毒性 生化效应标志 职业医学
原文传递
应用生化标志物评价神经毒物的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沈芸 陆荣柱 陈自强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1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中毒性疾病 预防 神经毒物效应 生化标志 效应标志 易感性标志
下载PDF
长期低剂量接触甲基对硫磷的效应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刚垛 肖诚 +4 位作者 鱼涛 王玉萍 牛勇 马兆扬 何凤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 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甲基对硫磷 (M160 5 )的效应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择某农药厂M160 5合成和包装车间共 71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同厂不接触毒物的健康工人 5 0名为对照组。检测其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bl AChE) ,神经行为功能 ... 目的 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甲基对硫磷 (M160 5 )的效应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择某农药厂M160 5合成和包装车间共 71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同厂不接触毒物的健康工人 5 0名为对照组。检测其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bl AChE) ,神经行为功能 ,末梢血T淋巴细胞亚群 ,血清中IgG、IgA、IgM ,补体C3、C4 含量和内分泌 (FSH、LH、T)水平。结果 作业工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全血bl AChE活性显著降低 ,神经行为功能中平均反应时显著延长 ,数字译码速度明显减慢 ,视觉记忆能力显著降低 ,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 、CD4 /CD8都显著降低。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补体C3、C4 含量和内分泌FSH、LH、T皆无明显的变化。结论 初步认为bl AChE、神经行为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考虑作为长期低剂量接触M160 5的效应生物标志物 ,尤其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效应生物标志 免疫毒性 神经行为功能 急性农药中毒
下载PDF
喂饲三唑磷6个月对大鼠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董竞武 肖萍 +5 位作者 潘喜华 郑勇英 叶秀玲 潘京一 符振华 仲伟鉴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6个月摄入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磷 (Hoe02960)对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用含三唑磷0(对照组 )、3、100mg/kg饲料喂饲SD大鼠连续6个月,3个剂量组每组动物20只,雌雄各半。于染毒前和染毒后第2、4、6、26周分别取大鼠的血... [目的]探讨大鼠6个月摄入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磷 (Hoe02960)对效应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用含三唑磷0(对照组 )、3、100mg/kg饲料喂饲SD大鼠连续6个月,3个剂量组每组动物20只,雌雄各半。于染毒前和染毒后第2、4、6、26周分别取大鼠的血液分析全血胆碱酯酶(BChE)、血浆胆碱酯酶(PChE)和红细胞胆碱酯酶(EChE)活性 ;于第26周分别取大鼠的尿和血 ,作尿和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测定 ,同时进行动物肝、脾等脏器的病理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大鼠6个月内均无死亡,体重增重、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差异。2周时100mg/kg剂量组BChE活性显著降低 ;4周时3、100mg/kg剂量组活性降低(P<0.05,P<0.01) ;6周时100mg/kg剂量组活性降低有显著性。各剂量组BChE的抑制率在第四周最高 ,雌鼠100mg/kg抑制率达到21.8 % ,其他各剂量组抑制率均<20 % ,BChE活性在第六周开始逐渐回复 ,PChE情况与BChE相似。各剂量组EChE的抑制率随摄食时间增加而升高 ,至26周时3、100mg/kg剂量组活性降低有显著性 ,3mg/kg雄、雌大鼠抑制率分别为5.6 %和6.0 % ;100mg/kg雄、雌大鼠抑制率分别为10.6%和11.4 % ,血液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明显升高 ,RBC和Hb明显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100mg/kg剂量组肝脏肝细胞浊肿及空泡变性 ;脾有淤血、见色素沉着。[结论]B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大鼠 效应生物标志 胆碱酯酶 红细胞 急性农药中毒
下载PDF
丙烯酰胺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效应性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鲁静 周催 +3 位作者 孙娜 王静 王翠艳 车会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1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对机体造成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并找出丙烯酰胺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对SD雄鼠灌胃22.5、11.25、5.625mg/(kg·d)的丙烯酰胺溶液,分析对其睾丸和附睾的影响,还对精子畸形率和睾丸内...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对机体造成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并找出丙烯酰胺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对SD雄鼠灌胃22.5、11.25、5.625mg/(kg·d)的丙烯酰胺溶液,分析对其睾丸和附睾的影响,还对精子畸形率和睾丸内抗氧化酶系统进行评价,通过研究丙烯酰胺在动物模型中产生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其生殖毒性。采用饮水给予怀孕第6d的孕鼠20.0、10.0、5.0mg/(kg·d)的丙烯酰胺,在怀孕0、7、12、16、20d称量体重并每天监测其饮水消耗量,观察胎鼠身长、尾长和骨骼发育情况;对断乳后的幼鼠采用直接饮水接触丙烯酰胺,在3—6w每周处死部分幼鼠,对其脏器和血液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丙烯酰胺在动物模型中产生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其发育毒性。结果:丙烯酰胺显著增加了SD大鼠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了SD大鼠睾丸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丙烯酰胺导致幼鼠尾长的发育异常,幼鼠的肝、肾、脾、甲状腺发生组织病变,骨骼畸形率显著增加。结论:精子畸形率、睾丸内抗氧化物酶能够反应丙烯酰胺的生殖毒性,可作为丙烯酰胺生殖毒性的效应生物标志物;幼鼠尾长、骨骼畸形、组织病理学改变可反应丙烯酰胺的发育毒性,可作为丙烯酰胺的发育毒性的效应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效应生物标志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作为锰神经毒性早期效应标志的人群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方争 付娟玲 +4 位作者 张振明 郭松超 姚碧云 姜岳明 周宗灿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作为锰神经毒性早期效应标志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已脱离锰接触的锰中毒病人18名作为中毒脱离接触组,选取锰作业工人73名作为锰接触组,选取无职业性锰接触人群63名作为对照组,对锰作业现场进行... 目的探讨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作为锰神经毒性早期效应标志的可能性。方法选取已脱离锰接触的锰中毒病人18名作为中毒脱离接触组,选取锰作业工人73名作为锰接触组,选取无职业性锰接触人群63名作为对照组,对锰作业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监测,对中毒脱离接触组、接触组及对照组人群进行一般健康状况及神经系统检查,并对接触组和对照组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核心组合测试(NCBT),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呼吸控制率、ATP生成、线粒体膜电位),并对接触组神经行为指标与线粒体功能失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锰作业现场中拌粉机旁及其二层投料口粉尘浓度严重超标,高达16.3和38.0 mg/m3,分别超标1.63和3.8倍(卫生标准为10 mg/m3,TJ36-79),其中MnO2浓度为0.84和1.51 mg/m3,超标4.2和7.6倍(卫生标准为0.2 mg/m3,TJ36-79);一般健康状况及神经检查发现,中毒脱离接触组和接触组均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中毒脱离接触组中有震颤及共济运动失调等锥体外系损害体征,接触组未见锥体外系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接触组与对照组NCBT神经行为功能检测发现,接触组易出现疲倦感,简单反应时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数字跨度、视觉记忆和目标追踪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组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指标RCR、ATP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毒脱离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接触组简单反应时、数字跨度与线粒体功能指标改变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锰接触可导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对于锰接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可作为潜在的锰神经毒性早期效应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性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线粒体功能失调 效应生物标志
原文传递
效应生物标志物与危险度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忠彬 李岩 夏昭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效应生物标志物能够特异/灵敏地反映化学物对机体早期生物学效应,在确定化学物在体内的存在及其所产生损害的性质和程度、研究化学物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阐明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介... 效应生物标志物能够特异/灵敏地反映化学物对机体早期生物学效应,在确定化学物在体内的存在及其所产生损害的性质和程度、研究化学物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阐明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介绍了效应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生物标志 危险度评价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作为正己烷早期神经毒效应标志的研究
12
作者 冯文艇 李倩兰 +3 位作者 黄红英 林大枫 张镏琢 李培茂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作为正己烷早期神经毒效应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8名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匹配,选取接触正己烷未出现周围神经中毒症状的作业... 目的初步探讨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作为正己烷早期神经毒效应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8名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匹配,选取接触正己烷未出现周围神经中毒症状的作业工人56名作为接触组,不接触正己烷等有机溶剂且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作业工人56名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肘静脉血并检测血清外泌体中PEDF水平。对病例组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病例组、接触组以及对照组PEDF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病例组PEDF与神经肌电图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接触组、对照组间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高于接触组(P<0.05)、而接触组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病例组血清外泌体PEDF水平与其神经肌电图4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EDF水平与腓总神经的下肢远端运动潜伏期为正相关(r=0.62,P<0.001),与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r=-0.70,P<0.001)、下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r=-0.61,P=0.001)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r=-0.61,P=0.001)均为负相关,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负相关(r=-0.53,P=0.004)。结论血清外泌体PEDF可能作为正己烷神经毒效应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神经-肌电图 效应标志
原文传递
砷致健康危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安艳 银丽娟 +5 位作者 王三祥 王正辉 李贞 商希梅 乔建维 牛静宜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1,共5页
尿、发、指(趾)甲中砷水平可以反应短期砷接触内剂量,可作为人体内灵敏有效的砷暴露标志物。长期慢性砷接触可以诱发皮肤色素代谢异常和掌跖角化等典型的皮肤病变,尿中MMA(V)可认为是暴露的生物有效剂量。活性氧和抗氧化能力、炎性分子... 尿、发、指(趾)甲中砷水平可以反应短期砷接触内剂量,可作为人体内灵敏有效的砷暴露标志物。长期慢性砷接触可以诱发皮肤色素代谢异常和掌跖角化等典型的皮肤病变,尿中MMA(V)可认为是暴露的生物有效剂量。活性氧和抗氧化能力、炎性分子基因表达、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畸变是无机砷摄入的早期生物效应标志物。砷易感性标志物包括DNA修复酶、氧化和抗氧化酶、氧化应激相关酶以及异物代谢酶基因组多态性。砷对健康的危害是由于基因组不稳定性和氧化应激等毒理机制而导致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慢性复杂的渐进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危害 暴露标志 效应标志 易感性标志 环境健康
下载PDF
卟啉作为人体早期砷暴露生物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国栋 郑宝山 +2 位作者 翟城 王建平 Ng Jack C.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7-1152,共6页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析了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区和非砷中毒区(对照)居民尿样中砷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卟啉浓度,考察了燃煤污染造成的人体砷暴露与尿液中卟啉排泄改变的关系,寻求慢性砷中毒早期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析了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区和非砷中毒区(对照)居民尿样中砷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卟啉浓度,考察了燃煤污染造成的人体砷暴露与尿液中卟啉排泄改变的关系,寻求慢性砷中毒早期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砷暴露组尿卟啉Ⅲ(uroporphyrin-Ⅲ)和粪卟啉Ⅲ(coproporphyrin-Ⅲ)显著增高(p<0.01,p<0.01),粪卟啉Ⅰ(coproporphyrin-Ⅰ)比对照组增高,但不显著;不同性别组间比较,对照组和暴露组的中龄(20-40岁)群体尿液中,尿卟啉Ⅲ的浓度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之间呈显著性的差异(p<0.01),其它年龄组中,这一指标在不同性别群体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分层比较,低龄组(<20岁)尿卟啉Ⅲ和粪卟啉Ⅲ比对照显著增高(p<0.01,p<0.01),中龄组(20-40岁)和高龄组(>40岁)粪卟啉Ⅲ比对照显著增高(p<0.05,p<0.05);此外,砷暴露组尿液中砷与总粪卟啉和总卟啉呈正相关(r=0.623,r=0.549).结果表明,人体砷暴露会导致尿液中卟啉排泄的改变,提示卟啉有可能作为慢性砷中毒早期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尿 慢性砷中毒 效应标志 贵州
下载PDF
苯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忠彬 夏昭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2-315,共4页
关键词 苯中毒 生物标志 接触标志 S-PMA t t-MA UB 效应标志 染色体畸变 热应激蛋白 易感标志
下载PDF
铅性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瑞雪 熊敏如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5-227,共3页
铅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生物标志物是反映机体与环境因子 (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 )交互作用所引起的所有可测定的改变 ,它可以反映机体对毒物的接触程度、早期毒效应以及不同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本文从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
关键词 铅性肾病 生物标志 环境污染 环境因子 接触标志 效应标志 易感标志
下载PDF
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春花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10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接触标志 效应标志 易感标志
下载PDF
二乙氧基乙醇生殖毒性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娜 高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二乙氧基乙醇 生殖毒性 物研究 effect) 流行病学调查 生物学标志 易感性标志 效应标志 动物实验 职业卫生 化合物 PS版 危险度 感光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环境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东平 何继亮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1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易感性生物标志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环境致癌物 效应生物标志 危险评价 蛋白组学 基因组学
下载PDF
接触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爱红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年第2期87-91,共5页
氯乙烯是一种可损害多器官的毒物 ,也是已知人类致癌物。其活性代谢中间产物具有强烈烷化作用 ,可在体内形成多种加合物。以氯乙烯的代谢和毒性机制为基础 ,研究了一系列其致机体损伤的指标 ,并试图寻找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氯乙... 氯乙烯是一种可损害多器官的毒物 ,也是已知人类致癌物。其活性代谢中间产物具有强烈烷化作用 ,可在体内形成多种加合物。以氯乙烯的代谢和毒性机制为基础 ,研究了一系列其致机体损伤的指标 ,并试图寻找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氯乙烯在体内的代谢转归及其活性中间产物、接触生物标志物、遗传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活性代谢中间产物 接触生物标志 效应生物标志 易感性生物标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