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286个地级城市C2C(Consumer to Consumer,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网购指数为基础,尝试从宏观尺度分析中国居民网络消费的空间特征,并对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居民的网络消费水...以中国286个地级城市C2C(Consumer to Consumer,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网购指数为基础,尝试从宏观尺度分析中国居民网络消费的空间特征,并对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居民的网络消费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等级式空间分异规律。(2)年轻人口比例、收入水平以及实体商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居民的网络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对中国城市居民网络消费水平的空间特征均有一定的解释力。发达城市居民的网络消费水平更高,这表明技术扩散假说在中国更具解释力。展开更多
基于"饿了么"网站获取中国287个地级市的外卖O2O(online to offline)数据,通过构建外卖O2O扩散指数和渗透指数来表征中国地级市外卖O2O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从宏观尺度探究外卖O2O电子商务的空间发展逻辑,并对技术扩...基于"饿了么"网站获取中国287个地级市的外卖O2O(online to offline)数据,通过构建外卖O2O扩散指数和渗透指数来表征中国地级市外卖O2O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从宏观尺度探究外卖O2O电子商务的空间发展逻辑,并对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中国外卖O2O电子商务扩散与渗透过程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梯度递减规律,大部分地区扩散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少数城市的扩散指数处于低等或高等水平,空间分布相对均衡;渗透指数空间单极化现象明显,大部分地区渗透指数处于中低等水平,仅有少数城市处于高等水平。(2)外卖O2O扩散和渗透过程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扩散指数热点区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东、中部地区,表现为从平原热点区到高原冷点区逐渐过渡的空间格局;渗透指数热点区范围较小,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城市,未在全国尺度形成大范围集聚。(3)外卖O2O高扩散-高渗透区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低扩散-低渗透区覆盖范围相对较广,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高扩散-低渗透区较为分散,其外卖O2O电子商务在实体商业的普及度和覆盖率虽然较高,但外卖O2O业态发育尚不成熟,未来市场潜力巨大。(4)中国外卖O2O电子商务空间扩散与渗透过程更契合技术扩散假说,高收入、高学历以及年轻化成为推动电子商务空间扩散和渗透的重要因素,而实体商业的低可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并未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以中国286个地级城市C2C(Consumer to Consumer,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网购指数为基础,尝试从宏观尺度分析中国居民网络消费的空间特征,并对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居民的网络消费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等级式空间分异规律。(2)年轻人口比例、收入水平以及实体商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居民的网络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对中国城市居民网络消费水平的空间特征均有一定的解释力。发达城市居民的网络消费水平更高,这表明技术扩散假说在中国更具解释力。
文摘基于"饿了么"网站获取中国287个地级市的外卖O2O(online to offline)数据,通过构建外卖O2O扩散指数和渗透指数来表征中国地级市外卖O2O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从宏观尺度探究外卖O2O电子商务的空间发展逻辑,并对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中国外卖O2O电子商务扩散与渗透过程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梯度递减规律,大部分地区扩散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少数城市的扩散指数处于低等或高等水平,空间分布相对均衡;渗透指数空间单极化现象明显,大部分地区渗透指数处于中低等水平,仅有少数城市处于高等水平。(2)外卖O2O扩散和渗透过程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扩散指数热点区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东、中部地区,表现为从平原热点区到高原冷点区逐渐过渡的空间格局;渗透指数热点区范围较小,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城市,未在全国尺度形成大范围集聚。(3)外卖O2O高扩散-高渗透区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低扩散-低渗透区覆盖范围相对较广,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高扩散-低渗透区较为分散,其外卖O2O电子商务在实体商业的普及度和覆盖率虽然较高,但外卖O2O业态发育尚不成熟,未来市场潜力巨大。(4)中国外卖O2O电子商务空间扩散与渗透过程更契合技术扩散假说,高收入、高学历以及年轻化成为推动电子商务空间扩散和渗透的重要因素,而实体商业的低可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并未促进电子商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