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弼的史评与《效颦集》的史学特色 被引量:1
1
作者 乔光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6-91,共6页
从赵弼“邃于史学”的治学特点入手,剖析了《效颦集》题材内容与史实之间的对应关系。《效颦集》卷上诸篇可视为严格的史学作品,而卷中、卷下诸篇则以小说的形式抒发其史学感慨,虽为虚构,但也有深深的史学烙痕。《效颦集》中史学意识的... 从赵弼“邃于史学”的治学特点入手,剖析了《效颦集》题材内容与史实之间的对应关系。《效颦集》卷上诸篇可视为严格的史学作品,而卷中、卷下诸篇则以小说的形式抒发其史学感慨,虽为虚构,但也有深深的史学烙痕。《效颦集》中史学意识的张扬,混淆了小说与史学作品的区别,背离了小说本体,导致剪灯系列小说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弼 《雪航肤见》 效颦集 史学意识 剪灯系列 小说本体
下载PDF
论新时代的忠孝之道——读《效颦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有感
2
作者 施志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18期169-169,共1页
忠孝之道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的,结合《效颦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谈谈论新时代的忠孝之道。
关键词 忠孝之道 效颦集 尊敬
下载PDF
《效颦集》诗文羼入研究
3
作者 王晓冉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9-20,共2页
明代赵弼的《效颦集》对《剪灯新话》的模仿体现在各个方面,就文体上而言,模仿痕迹最为明显的当为诗文的羼入。《效颦集》羼入诗文,首先是出于"效颦"《剪灯新话》的目的,此外,还有作者创作心态以及小说创作环境的影响。小说... 明代赵弼的《效颦集》对《剪灯新话》的模仿体现在各个方面,就文体上而言,模仿痕迹最为明显的当为诗文的羼入。《效颦集》羼入诗文,首先是出于"效颦"《剪灯新话》的目的,此外,还有作者创作心态以及小说创作环境的影响。小说诗文的羼入作用并不都是积极的,一方面诗文的羼入会在一些方面踵事增华,另一方面使小说拖沓累赘,又有炫耀文采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颦集 文体 诗文羼入
下载PDF
明洪武、弘治年间文化政策与文言小说创作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建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37-41,共5页
明洪武至弘治年间,君主强力推行定程、朱理学于一统的文化政策,十分强调儒家义理在诗文中的教化功能,并以此指导当时的文艺演出和文学创作。这一时期,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主要有5部,创作者虽身份各异,地域不同,但其内容多为神仙道化、劝... 明洪武至弘治年间,君主强力推行定程、朱理学于一统的文化政策,十分强调儒家义理在诗文中的教化功能,并以此指导当时的文艺演出和文学创作。这一时期,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主要有5部,创作者虽身份各异,地域不同,但其内容多为神仙道化、劝诫讽谏、粉饰太平、惩恶扬善,其中宣扬道德教化的篇目所占比例最大,这与当时朝廷的文化政策导向是一致的。可见,当政局稳定、政治权力处于上升期时,朝廷所倡导的文学观念是可以得到推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朱元璋 程朱理学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效颦集 《钟情丽 《花影
下载PDF
李瓶儿故事素材来源考论
5
作者 张文德 《阅江学刊》 2015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金瓶梅》中的李瓶儿故事,主要以《太平广记·华阳李尉》为情节框架编撰而成。小说所叙花子虚不恤其妻李瓶儿、遭冤陷而忿死、魂赴阴司上告、伺机报仇;李瓶儿死后痴情后夫,灵魂多次托梦西门庆,嘱其防范子虚冤害等主要情节架构,皆... 《金瓶梅》中的李瓶儿故事,主要以《太平广记·华阳李尉》为情节框架编撰而成。小说所叙花子虚不恤其妻李瓶儿、遭冤陷而忿死、魂赴阴司上告、伺机报仇;李瓶儿死后痴情后夫,灵魂多次托梦西门庆,嘱其防范子虚冤害等主要情节架构,皆依据《太平广记》李尉妻事而改作。李瓶儿招赘蒋竹山、"好风月"等,则主要源自明初赵弼的《效颦集·蓬莱先生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李瓶儿 华阳李尉 效颦集
下载PDF
万云骏先生论词书札十八则
6
作者 施議對 《词学》 CSSCI 2012年第1期307-323,5,共18页
万云骏字西笑,别号纲珠,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一九一零年(清宣统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三墩镇,一九九四年(甲戌)大暑后四日病逝于上海。享年八十又五。先生少小孤贫。高中师范肄业,经国文教师王朝阳介绍,投至吴梅门下,学为诗、词、... 万云骏字西笑,别号纲珠,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一九一零年(清宣统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三墩镇,一九九四年(甲戌)大暑后四日病逝于上海。享年八十又五。先生少小孤贫。高中师范肄业,经国文教师王朝阳介绍,投至吴梅门下,学为诗、词、曲,以及骈文和古文。并由吴梅资助,入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平生为学,得诸师友之助,而于吴梅亲炙謦欬者十年。吴梅强调各种不同文体与诗体(包括词曲)必须具各自艺术特点。谓古文固然不同于骈文,当然也不同于诗,而诗、词、曲又各有特点,或称本色。这是各种文体、诗体的个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创作实践问题。并谓不懂得诗、词、曲的本色,就不明诗、词、曲的流派,因而也就不能进一步弄通文学发展的规律。先生谨记师言,初入师门,学词、填词,即有《效颦集》自刻印行。此刻,先生称之为自己的第一部词集。那时二十岁。在世纪词学的创造期,先生专注治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词 吴梅 效颦集 甲戌 词学 国文系 光华大学 八则 長亭怨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