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朝与乌古敌烈部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孟广耀
《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3-83,共11页
辽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它有效地管辖着今呼伦贝尔盟和克鲁伦河流域广大地区。驻牧在这里的乌古、敌烈两个大部族与辽朝建立并保持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然而,这一时期的历史却几乎无人问津,接近“空白”。某些外国学者也就乘机...
辽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它有效地管辖着今呼伦贝尔盟和克鲁伦河流域广大地区。驻牧在这里的乌古、敌烈两个大部族与辽朝建立并保持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然而,这一时期的历史却几乎无人问津,接近“空白”。某些外国学者也就乘机进行了一些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烈
部
辽朝
乌古
部族军
契丹人
部节度使
《辽史》
耶律
统军司
详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代曷苏馆路与乌古敌烈统军司设置沿革及其记在上京路之下的原因
2
作者
孙文政
宛文君
《理论观察》
2016年第1期94-98,共5页
曷苏馆路与乌古敌烈统军司,是金代初年设置的两个军政合一的地方建置机构。先后改制的原因是女真族逐渐封建化的结果。曷苏馆路作为孛堇类型的路,记在上京路之下,其原因是世居曷苏馆的胡十门家族,与阿骨打家族亲近的宗族关系分不开的。...
曷苏馆路与乌古敌烈统军司,是金代初年设置的两个军政合一的地方建置机构。先后改制的原因是女真族逐渐封建化的结果。曷苏馆路作为孛堇类型的路,记在上京路之下,其原因是世居曷苏馆的胡十门家族,与阿骨打家族亲近的宗族关系分不开的。乌古敌烈统军司,后改东北路招讨司,记在上京路之下,其一是乌古敌烈统军司改东北路招讨司,最后亡于上京路管辖的肇州;其二是东北路招讨使兼德昌军节度使,而德昌军节度使隶上京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曷苏馆路
乌古
敌烈
统军司
设置
原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朝乌古敌烈地区属国、属部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程妮娜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7,共11页
有辽一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统辖的重点放在北部草原游牧民族地区。辽朝在乌古、敌烈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属国、属部,其内部的统治方式有一定的差别。然而诸属国、属部对辽朝有纳贡、助兵的义务,辽朝对其有安抚、赈济、维护这一地区安全的...
有辽一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统辖的重点放在北部草原游牧民族地区。辽朝在乌古、敌烈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属国、属部,其内部的统治方式有一定的差别。然而诸属国、属部对辽朝有纳贡、助兵的义务,辽朝对其有安抚、赈济、维护这一地区安全的责任是相同的,只是程度和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加强对乌古、敌烈属国、属部的统治,辽朝建立了专门的统辖机构——乌古敌烈部都详稳司、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将乌古敌烈地区纳入辽朝行政区划之内,对乌古敌烈地区的属国、属部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政治统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乌古
敌烈
属国
属部
原文传递
《金界壕考》补正二则
4
作者
吴培玉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59-63,共5页
《金界壕考》为王国维大师的力作,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之不足,而致对某些问题考证有误。比如对乌古敌烈部迁徙路线、地理方位考证不确;对鸭子河、鸭子河泺方位确认亦有误,本文对此予以订正。本文认为,乌古敌烈部迁徙共二次,第一次...
《金界壕考》为王国维大师的力作,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之不足,而致对某些问题考证有误。比如对乌古敌烈部迁徙路线、地理方位考证不确;对鸭子河、鸭子河泺方位确认亦有误,本文对此予以订正。本文认为,乌古敌烈部迁徙共二次,第一次东出兴安至泰州,后越百年,复南移乌拉盖尔河流域再经归流河谷东出兴安,再北上蒲与路与先民汇合,乌纳水实为今乌拉盖尔河。鸭子河泺非科尔布察罕泊,当为今之肇源茂兴泡,他虎城实为辽之长春州,辽之泰州应为黑龙江塔子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古
敌烈
部
乌纳水
鸭子河泺
地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东青的分布和产地
被引量:
7
5
作者
徐学良
谷风
《黑河学刊》
1988年第1期90-92,共3页
海东青,又叫海青、海东青鹘。它是一种名贵的猎鹰,也是古代东北边疆各族人民向中原王朝进贡的珍品。这里就其分布和产地作一考析,不妥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一、海东青的地理分布根据古文献记载,我们认为,海东青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域: (1...
海东青,又叫海青、海东青鹘。它是一种名贵的猎鹰,也是古代东北边疆各族人民向中原王朝进贡的珍品。这里就其分布和产地作一考析,不妥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一、海东青的地理分布根据古文献记载,我们认为,海东青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域: (1)辽东地区。据《本草纲目》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六研斋笔记》载:“海东青,鹘之俊者,大如鸠,春初自海入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青
辽东地区
六研斋笔记
中原王朝
东北边疆
批评指正
地理分布
五国部
敌烈
部
乌古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契丹姓氏耶律音义新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路加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0-83,共14页
1.问题的提出契丹小字《辽道宗皇帝哀册》、《辽宣懿皇后哀册》和《故耶律氏铭石》的撰者都是(?);《故耶律氏铭石》的首行首二字为(?)。据罗福成,王静如先生研究,(?)为大之意。从这些来看,(?)很可能是姓氏。王静如先生及清格尔泰、刘风...
1.问题的提出契丹小字《辽道宗皇帝哀册》、《辽宣懿皇后哀册》和《故耶律氏铭石》的撰者都是(?);《故耶律氏铭石》的首行首二字为(?)。据罗福成,王静如先生研究,(?)为大之意。从这些来看,(?)很可能是姓氏。王静如先生及清格尔泰、刘风翥等同志认为就是“耶律”。这很有道理。因为辽代契丹人不问是何部族出身,一律分属耶律、肖两姓,前述铭石的汉文志盖上书“故耶律氏铭石”八字,显见志文起首的姓氏应为耶律,是无庸置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律
契丹人
故耶律氏铭石
辽道宗
敌烈
宣懿皇后
迭
烈
《辽史》
辽代
元朝秘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部落人户剖析(上)
被引量:
1
7
作者
费国庆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74-79,共6页
辽皇朝除统有五京道大量州县人户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部落人户,他们与州县人户一样,是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力,是契丹皇朝租赋徭役的主要剥削对象,也是兵役的主要担当者;由于契丹王国的一些固有特点,部落人户,尤其是契丹族...
辽皇朝除统有五京道大量州县人户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部落人户,他们与州县人户一样,是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力,是契丹皇朝租赋徭役的主要剥削对象,也是兵役的主要担当者;由于契丹王国的一些固有特点,部落人户,尤其是契丹族人户在军事、边防等方面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索和剖析辽朝的部落人户,对于了解契丹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性质以及军事等制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京道
辽朝
阻午可汗
敌烈
石
烈
乌古部
横帐
突吕不
五院部
《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代庞葛城遗址考
被引量:
3
8
作者
杜春鹏
李丕华
《黑龙江史志》
2004年第4期48-49,53,共3页
关键词
辽代
庞葛城遗址
历史文化
乌古
敌烈
统军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史
9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1991年第S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舒振邦
护乌桓校尉
噶尔丹
敌烈
部
贾师训
南面官
拓跋力微
蒙元时期
古托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齐齐哈尔古代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0
作者
张泰湘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92-96,共5页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经一度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她地处嫩江中游,东部系乌裕尔河潴成的沼泽草甸,再往东是一望无垠的松嫩平原;嫩江西岸地势较高,属于大兴安岭的东部边缘,往西就登上了逶迤起伏...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经一度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她地处嫩江中游,东部系乌裕尔河潴成的沼泽草甸,再往东是一望无垠的松嫩平原;嫩江西岸地势较高,属于大兴安岭的东部边缘,往西就登上了逶迤起伏的大兴安岭,从兴安岭上流出了阿伦河、音河、库勒河,至齐齐哈尔一带注入嫩江。其中雅鲁河河谷自古以来就是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民族进出草地的孔道,齐齐哈尔恰是这条孔道上的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河
雅鲁河
呼伦贝尔草原
昂昂溪
乌洛侯
嫩江流域
敌烈
室韦
乌古
拓跋鲜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迪烈子”——关于辽金元时期族名后缀问题
11
作者
陈晓伟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7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辽金文献中两次出现'迪烈子'一名,指的是迪烈(敌烈)部,但末尾字'子',其义不明。笔者根据汉文文献和多种民族语文资料,指出'子'应该属于固定词缀,具有明确的语法意义,此乃是辽金元时期部族名称中所出现的一种特...
辽金文献中两次出现'迪烈子'一名,指的是迪烈(敌烈)部,但末尾字'子',其义不明。笔者根据汉文文献和多种民族语文资料,指出'子'应该属于固定词缀,具有明确的语法意义,此乃是辽金元时期部族名称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数词尾
契丹小字
敌烈
部
辽金元
原文传递
刀放头上不胆寒——狱中《壮烈歌》
12
作者
刘绍南
《当代江西》
2019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敌烈
血汗
英勇就义
土豪劣绅
审时
铡刀
一滴
原文传递
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浦江
《北大史学》
CSSCI
2009年第1期134-145,450,共14页
近年发现的契丹小字■■墓志,由于对墓主名字的拟音存在分歧,关于墓志名称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墓主名字当释作"夷懒·糺里",按照《辽史》习称小名的惯例,该墓志应命名为《耶律糺里墓志铭》。契丹人的父子连名制是近年契...
近年发现的契丹小字■■墓志,由于对墓主名字的拟音存在分歧,关于墓志名称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墓主名字当释作"夷懒·糺里",按照《辽史》习称小名的惯例,该墓志应命名为《耶律糺里墓志铭》。契丹人的父子连名制是近年契丹文字研究的一个重要创获,本文作者从《耶律糺里墓志铭》中也发现了父子连名及其变例兄弟连名的例证,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种契丹民族文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律羽之
契丹人
契丹文字
父子连名制
墓主
《辽史》
涅里
辽代
敌烈
乙室已
原文传递
辽对西北路的经营(下)
被引量:
5
14
作者
长泽和俊
陈俊谋
《世界民族》
1984年第5期41-46,共6页
三、辽对西北路的经营辽对西北路的经营,如上所述,乃是以统和二十二年建立镇州而奠定了基础,这不仅确保了辽对漠北的统治和与阿萨兰回鹘的贸易路线,并且还成为辽朝维护西南边境的极其重要的根据地。不但如此,辽还积极利用了从这里连结...
三、辽对西北路的经营辽对西北路的经营,如上所述,乃是以统和二十二年建立镇州而奠定了基础,这不仅确保了辽对漠北的统治和与阿萨兰回鹘的贸易路线,并且还成为辽朝维护西南边境的极其重要的根据地。不但如此,辽还积极利用了从这里连结漠北与甘州的所谓回鹘路,对甘肃地方进行了攻击,特别是对新兴的西夏屡次采取了以西南招讨使和西北路招讨使联合夹击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史
西北
漠北
西夏
耶律大石
经营
乌古
敌烈
部
契丹
攻击
辽朝
原文传递
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时代
被引量:
8
15
作者
景爱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1期193-199,共7页
在呼伦贝尔西部,有一道古代遗留的边壕,经苏联而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长约七百公里这道古边壕不见于史书记载,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注意。1864年,俄国贵族克鲁泡特金到中国边境地区游历,将边壕称作成吉思汗长城。1897年,屠寄主持黑龙江舆图测...
在呼伦贝尔西部,有一道古代遗留的边壕,经苏联而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长约七百公里这道古边壕不见于史书记载,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注意。1864年,俄国贵族克鲁泡特金到中国边境地区游历,将边壕称作成吉思汗长城。1897年,屠寄主持黑龙江舆图测绘,曾考察此边壕,命名为金源边堡。此后,呼伦贝尔边壕始为世人所知。关于这道边壕的时代,国内外学术界有多种不同意见。继屠寄金源边堡说之后,张家墦、张伯英又称之为兀术长城。寿鹏飞认为边壕为汉武帝徐自为修的光禄城。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河
乌古
敌烈
部
人民共和国
辽代
边境地区
海拉尔
历史地图集
大兴安岭
时代
原文传递
呼伦贝尔辉河流域古城群落遗址考
16
作者
松迪
丽娜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5,共5页
采用实地考察的材料和文献资料,认为呼伦贝尔辉河流域古城遗址是以白彦乌拉古城为中心相互相连的整体建筑遗址,是辽代"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所在地,1068年左右建成的辽代城池。后来蒙古贵族阿勒其岱那颜居住过此城池。
关键词
乌古
敌烈
部都统军司
辉河流域
古城群落
辽代
原文传递
辽代边墙考
被引量:
2
17
作者
徐俐力
张泰湘
《北方文物》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今日呼伦贝尔草原北部地区有一道边墙 ,起自内蒙额右旗上库力村附近 ,经俄国后贝加尔、内蒙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全长 70 0余公里。以往学者大多认为为金代所修。作者经过多次踏查 ,结合有关文献记载 ,认为该边...
在今日呼伦贝尔草原北部地区有一道边墙 ,起自内蒙额右旗上库力村附近 ,经俄国后贝加尔、内蒙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全长 70 0余公里。以往学者大多认为为金代所修。作者经过多次踏查 ,结合有关文献记载 ,认为该边墙系辽代统治阶级为防止乌古、敌烈、黑车子室韦等族的侵扰而修的一道边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边墙
乌古
敌烈
黑车子室韦
原文传递
树犹如此
18
作者
黄文山
《闽都文化》
2015年第4期8-9,共2页
我惊异于一棵榕树。穿过天井,进入后院,照眼就是这棵挺拔的榕树,如同一个身材伟岸的男子,正神清气定地在院中缓缓踱步,也许,只是静静地伫立。这棵树长有很漂亮很细密的榕须,长髯拂地,更觉神采飘逸。树身上则缠满了条条气根,筋络分明,处...
我惊异于一棵榕树。穿过天井,进入后院,照眼就是这棵挺拔的榕树,如同一个身材伟岸的男子,正神清气定地在院中缓缓踱步,也许,只是静静地伫立。这棵树长有很漂亮很细密的榕须,长髯拂地,更觉神采飘逸。树身上则缠满了条条气根,筋络分明,处处透出坚韧和刚劲。榕树的枝干伸向天空,枝头上云飞云走,风起风息。而粗壮的榕根,紧紧抱定一方巨石。大约最初的榕树便是依这块巨石长成。不知道是榕树后来用劲大了,还是年深日久,难敌烈日淫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犹如此
敌烈
榕须
飞云
风息
南行
屏声息气
四洲志
广州城
欧洲列强
原文传递
题名
辽朝与乌古敌烈部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孟广耀
出处
《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3-83,共11页
文摘
辽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它有效地管辖着今呼伦贝尔盟和克鲁伦河流域广大地区。驻牧在这里的乌古、敌烈两个大部族与辽朝建立并保持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然而,这一时期的历史却几乎无人问津,接近“空白”。某些外国学者也就乘机进行了一些歪曲。
关键词
敌烈
部
辽朝
乌古
部族军
契丹人
部节度使
《辽史》
耶律
统军司
详稳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代曷苏馆路与乌古敌烈统军司设置沿革及其记在上京路之下的原因
2
作者
孙文政
宛文君
机构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理论观察》
2016年第1期94-98,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金代上京路研究>
项目批准号:12B014
文摘
曷苏馆路与乌古敌烈统军司,是金代初年设置的两个军政合一的地方建置机构。先后改制的原因是女真族逐渐封建化的结果。曷苏馆路作为孛堇类型的路,记在上京路之下,其原因是世居曷苏馆的胡十门家族,与阿骨打家族亲近的宗族关系分不开的。乌古敌烈统军司,后改东北路招讨司,记在上京路之下,其一是乌古敌烈统军司改东北路招讨司,最后亡于上京路管辖的肇州;其二是东北路招讨使兼德昌军节度使,而德昌军节度使隶上京路。
关键词
曷苏馆路
乌古
敌烈
统军司
设置
原因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朝乌古敌烈地区属国、属部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程妮娜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7,共11页
文摘
有辽一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统辖的重点放在北部草原游牧民族地区。辽朝在乌古、敌烈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属国、属部,其内部的统治方式有一定的差别。然而诸属国、属部对辽朝有纳贡、助兵的义务,辽朝对其有安抚、赈济、维护这一地区安全的责任是相同的,只是程度和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加强对乌古、敌烈属国、属部的统治,辽朝建立了专门的统辖机构——乌古敌烈部都详稳司、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将乌古敌烈地区纳入辽朝行政区划之内,对乌古敌烈地区的属国、属部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政治统辖。
关键词
辽代
乌古
敌烈
属国
属部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金界壕考》补正二则
4
作者
吴培玉
机构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59-63,共5页
文摘
《金界壕考》为王国维大师的力作,由于文献和考古资料之不足,而致对某些问题考证有误。比如对乌古敌烈部迁徙路线、地理方位考证不确;对鸭子河、鸭子河泺方位确认亦有误,本文对此予以订正。本文认为,乌古敌烈部迁徙共二次,第一次东出兴安至泰州,后越百年,复南移乌拉盖尔河流域再经归流河谷东出兴安,再北上蒲与路与先民汇合,乌纳水实为今乌拉盖尔河。鸭子河泺非科尔布察罕泊,当为今之肇源茂兴泡,他虎城实为辽之长春州,辽之泰州应为黑龙江塔子城。
关键词
乌古
敌烈
部
乌纳水
鸭子河泺
地望
分类号
G256.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东青的分布和产地
被引量:
7
5
作者
徐学良
谷风
出处
《黑河学刊》
1988年第1期90-92,共3页
文摘
海东青,又叫海青、海东青鹘。它是一种名贵的猎鹰,也是古代东北边疆各族人民向中原王朝进贡的珍品。这里就其分布和产地作一考析,不妥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一、海东青的地理分布根据古文献记载,我们认为,海东青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域: (1)辽东地区。据《本草纲目》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六研斋笔记》载:“海东青,鹘之俊者,大如鸠,春初自海入辽。”
关键词
东青
辽东地区
六研斋笔记
中原王朝
东北边疆
批评指正
地理分布
五国部
敌烈
部
乌古部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契丹姓氏耶律音义新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路加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0-83,共14页
文摘
1.问题的提出契丹小字《辽道宗皇帝哀册》、《辽宣懿皇后哀册》和《故耶律氏铭石》的撰者都是(?);《故耶律氏铭石》的首行首二字为(?)。据罗福成,王静如先生研究,(?)为大之意。从这些来看,(?)很可能是姓氏。王静如先生及清格尔泰、刘风翥等同志认为就是“耶律”。这很有道理。因为辽代契丹人不问是何部族出身,一律分属耶律、肖两姓,前述铭石的汉文志盖上书“故耶律氏铭石”八字,显见志文起首的姓氏应为耶律,是无庸置疑的。
关键词
耶律
契丹人
故耶律氏铭石
辽道宗
敌烈
宣懿皇后
迭
烈
《辽史》
辽代
元朝秘史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部落人户剖析(上)
被引量:
1
7
作者
费国庆
出处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74-79,共6页
文摘
辽皇朝除统有五京道大量州县人户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部落人户,他们与州县人户一样,是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力,是契丹皇朝租赋徭役的主要剥削对象,也是兵役的主要担当者;由于契丹王国的一些固有特点,部落人户,尤其是契丹族人户在军事、边防等方面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索和剖析辽朝的部落人户,对于了解契丹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性质以及军事等制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五京道
辽朝
阻午可汗
敌烈
石
烈
乌古部
横帐
突吕不
五院部
《辽史》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代庞葛城遗址考
被引量:
3
8
作者
杜春鹏
李丕华
机构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档案史志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直属中学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04年第4期48-49,53,共3页
关键词
辽代
庞葛城遗址
历史文化
乌古
敌烈
统军司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史
9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1991年第S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舒振邦
护乌桓校尉
噶尔丹
敌烈
部
贾师训
南面官
拓跋力微
蒙元时期
古托力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齐齐哈尔古代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0
作者
张泰湘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92-96,共5页
文摘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经一度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她地处嫩江中游,东部系乌裕尔河潴成的沼泽草甸,再往东是一望无垠的松嫩平原;嫩江西岸地势较高,属于大兴安岭的东部边缘,往西就登上了逶迤起伏的大兴安岭,从兴安岭上流出了阿伦河、音河、库勒河,至齐齐哈尔一带注入嫩江。其中雅鲁河河谷自古以来就是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民族进出草地的孔道,齐齐哈尔恰是这条孔道上的门户。
关键词
阿伦河
雅鲁河
呼伦贝尔草原
昂昂溪
乌洛侯
嫩江流域
敌烈
室韦
乌古
拓跋鲜卑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迪烈子”——关于辽金元时期族名后缀问题
11
作者
陈晓伟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7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文摘
辽金文献中两次出现'迪烈子'一名,指的是迪烈(敌烈)部,但末尾字'子',其义不明。笔者根据汉文文献和多种民族语文资料,指出'子'应该属于固定词缀,具有明确的语法意义,此乃是辽金元时期部族名称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关键词
复数词尾
契丹小字
敌烈
部
辽金元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刀放头上不胆寒——狱中《壮烈歌》
12
作者
刘绍南
机构
不详
出处
《当代江西》
2019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敌烈
血汗
英勇就义
土豪劣绅
审时
铡刀
一滴
分类号
J642.1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浦江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出处
《北大史学》
CSSCI
2009年第1期134-145,450,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契丹文字与辽史、契丹史:跨学科的民族史研究”(项目号:07JJD770090)成果之一
文摘
近年发现的契丹小字■■墓志,由于对墓主名字的拟音存在分歧,关于墓志名称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墓主名字当释作"夷懒·糺里",按照《辽史》习称小名的惯例,该墓志应命名为《耶律糺里墓志铭》。契丹人的父子连名制是近年契丹文字研究的一个重要创获,本文作者从《耶律糺里墓志铭》中也发现了父子连名及其变例兄弟连名的例证,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种契丹民族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
耶律羽之
契丹人
契丹文字
父子连名制
墓主
《辽史》
涅里
辽代
敌烈
乙室已
分类号
H21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K877.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辽对西北路的经营(下)
被引量:
5
14
作者
长泽和俊
陈俊谋
出处
《世界民族》
1984年第5期41-46,共6页
文摘
三、辽对西北路的经营辽对西北路的经营,如上所述,乃是以统和二十二年建立镇州而奠定了基础,这不仅确保了辽对漠北的统治和与阿萨兰回鹘的贸易路线,并且还成为辽朝维护西南边境的极其重要的根据地。不但如此,辽还积极利用了从这里连结漠北与甘州的所谓回鹘路,对甘肃地方进行了攻击,特别是对新兴的西夏屡次采取了以西南招讨使和西北路招讨使联合夹击的政策。
关键词
辽史
西北
漠北
西夏
耶律大石
经营
乌古
敌烈
部
契丹
攻击
辽朝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时代
被引量:
8
15
作者
景爱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文摘
在呼伦贝尔西部,有一道古代遗留的边壕,经苏联而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长约七百公里这道古边壕不见于史书记载,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注意。1864年,俄国贵族克鲁泡特金到中国边境地区游历,将边壕称作成吉思汗长城。1897年,屠寄主持黑龙江舆图测绘,曾考察此边壕,命名为金源边堡。此后,呼伦贝尔边壕始为世人所知。关于这道边壕的时代,国内外学术界有多种不同意见。继屠寄金源边堡说之后,张家墦、张伯英又称之为兀术长城。寿鹏飞认为边壕为汉武帝徐自为修的光禄城。近年。
关键词
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河
乌古
敌烈
部
人民共和国
辽代
边境地区
海拉尔
历史地图集
大兴安岭
时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呼伦贝尔辉河流域古城群落遗址考
16
作者
松迪
丽娜
机构
呼伦贝尔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5,共5页
文摘
采用实地考察的材料和文献资料,认为呼伦贝尔辉河流域古城遗址是以白彦乌拉古城为中心相互相连的整体建筑遗址,是辽代"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所在地,1068年左右建成的辽代城池。后来蒙古贵族阿勒其岱那颜居住过此城池。
关键词
乌古
敌烈
部都统军司
辉河流域
古城群落
辽代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辽代边墙考
被引量:
2
17
作者
徐俐力
张泰湘
机构
黑龙江省博物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北方文物》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文摘
在今日呼伦贝尔草原北部地区有一道边墙 ,起自内蒙额右旗上库力村附近 ,经俄国后贝加尔、内蒙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全长 70 0余公里。以往学者大多认为为金代所修。作者经过多次踏查 ,结合有关文献记载 ,认为该边墙系辽代统治阶级为防止乌古、敌烈、黑车子室韦等族的侵扰而修的一道边墙。
关键词
辽边墙
乌古
敌烈
黑车子室韦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901.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树犹如此
18
作者
黄文山
出处
《闽都文化》
2015年第4期8-9,共2页
文摘
我惊异于一棵榕树。穿过天井,进入后院,照眼就是这棵挺拔的榕树,如同一个身材伟岸的男子,正神清气定地在院中缓缓踱步,也许,只是静静地伫立。这棵树长有很漂亮很细密的榕须,长髯拂地,更觉神采飘逸。树身上则缠满了条条气根,筋络分明,处处透出坚韧和刚劲。榕树的枝干伸向天空,枝头上云飞云走,风起风息。而粗壮的榕根,紧紧抱定一方巨石。大约最初的榕树便是依这块巨石长成。不知道是榕树后来用劲大了,还是年深日久,难敌烈日淫雨。
关键词
树犹如此
敌烈
榕须
飞云
风息
南行
屏声息气
四洲志
广州城
欧洲列强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朝与乌古敌烈部的关系
孟广耀
《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代曷苏馆路与乌古敌烈统军司设置沿革及其记在上京路之下的原因
孙文政
宛文君
《理论观察》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辽朝乌古敌烈地区属国、属部研究
程妮娜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3
原文传递
4
《金界壕考》补正二则
吴培玉
《北方论丛》
CSSCI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东青的分布和产地
徐学良
谷风
《黑河学刊》
198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契丹姓氏耶律音义新探
高路加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辽部落人户剖析(上)
费国庆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辽代庞葛城遗址考
杜春鹏
李丕华
《黑龙江史志》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古代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关于齐齐哈尔古代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张泰湘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说“迪烈子”——关于辽金元时期族名后缀问题
陈晓伟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7
0
原文传递
12
刀放头上不胆寒——狱中《壮烈歌》
刘绍南
《当代江西》
2019
0
原文传递
13
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
刘浦江
《北大史学》
CSSCI
2009
2
原文传递
14
辽对西北路的经营(下)
长泽和俊
陈俊谋
《世界民族》
1984
5
原文传递
15
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时代
景爱
《社会科学战线》
1982
8
原文传递
16
呼伦贝尔辉河流域古城群落遗址考
松迪
丽娜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17
辽代边墙考
徐俐力
张泰湘
《北方文物》
2003
2
原文传递
18
树犹如此
黄文山
《闽都文化》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