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细胞源性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张昊军 李泓毅 +8 位作者 张辉 陈浩然 张力中 耿杰 侯传东 于琦 贺培凤 贾金鹏 卢学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8-1456,共9页
背景:骨肉瘤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的:筛选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分析其与骨肉瘤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骨肉瘤可能的疾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谱数... 背景:骨肉瘤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但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目的:筛选骨肉瘤中关键分子标志物,分析其与骨肉瘤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骨肉瘤可能的疾病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谱数据库中获取GSE99671和GSE28425(miRNA),对GSE99671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利用基因本体学(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别对差异表达基因和与疾病正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将上述模块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作为关键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对关键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枢纽基因(Hub基因)。使用GSE28425数据集对Hub基因进行外部验证,同时对Hub基因进行文本验证。使用CellMiner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依据关联系数的绝对值|R|>0.3,P<0.05作为阈值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1)差异表达分析获得5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7个表达上调,352个表达下调;WGCNA分析共得到592个与骨肉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2)GO富集结果显示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外基质、骨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人体的免疫调控、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相关;KEGG富集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焦点黏附信号通路、免疫应答等参与骨肉瘤疾病的发生;(3)交集结果显示,共获得59个关键基因,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得到8个Hub基因,分别为LUM、PLOD1、PLOD2、MMP14、COL11A1、THBS2、LEPRE1、TGFB1,且均为表达上调;(4)外部验证发现调控Hub基因的miRNA明显下调,其中hsa-miR-144-3p和hsa-miR-150-5p的下调最为显著;文本验证结果显示Hub基因的表达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5)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帕博西尼的活性与PLOD1、PLOD2、MMP14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而唑来膦酸、雷帕霉素的活性与PLOD1、LUM、MMP14、PLOD2、TGFB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唑来膦酸和雷帕霉素有望成为骨肉瘤的潜在治疗药物,但仍需进一步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分子标志物 信号通路 药物预测 WGCNA 药物敏感性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色季拉山高山松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随个体和时间变化
2
作者 蔡苗 扎西旺拉 +2 位作者 刘方林 李江荣 卢杰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25-35,140,共12页
为了认识青藏高原高山松(Pinusdensata)不同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对气候响应敏感性问题,本研究以西藏色季拉山地区的优势树种高山松为研究对象进行样芯采集,经过ARSTAN程序进行去趋势处理,得到每个树轮序列的生长指数。通过比较两个站... 为了认识青藏高原高山松(Pinusdensata)不同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对气候响应敏感性问题,本研究以西藏色季拉山地区的优势树种高山松为研究对象进行样芯采集,经过ARSTAN程序进行去趋势处理,得到每个树轮序列的生长指数。通过比较两个站点树木个体间的一致性,分析树木生长与温度、降水的相关性及其树木个体间的异同。结果显示:(1)在海拔上限,28棵树中17棵(61%)树木个体与任何月份的气温均不存在显著的关系,而剩余11棵树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自前1年10月至当年9月,28个树轮序列与12个月温度仅有11%呈显著正相关,而海拔下限32棵树有10棵(31%)与任何月份的气温均不存在显著的关系,而剩余22棵树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32个树轮序列与12个月平均气温有24%呈显著正相关。(2)相对于温度,海拔上限28棵树中有25棵树(90%)的树轮序列与降水呈显著相关;而海拔下限,32棵树中有19棵树(60%)的树轮序列与降水呈显著相关;树轮序列与12个月降水均仅有13%呈显著相关;(3)根据气候因子(气温、降水)将海拔上限的树轮序列分为7组、5组,海拔下限均分为6组。由此得出结论:不同树木个体间具有较高的生长差异,树轮序列与气温和降水一致性偏低,海拔上限温度和降水对高山松生长限制作用弱,而海拔下限主要受温度制约。此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小生境、干扰事件的发生以及树木内部特征可能会降低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气候变化 个体差异 敏感性
下载PDF
亲子关系和环境敏感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共同作用
3
作者 董倩 马青艳 +2 位作者 董莹莹 王崴 马现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6-871,共6页
目的从青少年人格-家庭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考察亲子关系及环境敏感性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共同作用。方法2023年3月-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6个地区随机选取12所中学开展横断面研究,以701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敏感儿童量表(Highly Sensi... 目的从青少年人格-家庭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考察亲子关系及环境敏感性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共同作用。方法2023年3月-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6个地区随机选取12所中学开展横断面研究,以701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敏感儿童量表(Highly Sensitive Child Scale,HSC),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和幸福指数量表分别评估青少年的环境敏感性及心理健康水平。结果①女生与男生相比,对环境更加敏感(t=-7.504,P<0.01);②在预测青少年抑郁情绪和外化问题时,亲子冲突、支持和环境敏感性主效应显著(b=-0.263、0.237、0.332,P<0.001;b=0.201、0.220,P<0.001),同时亲子冲突与环境敏感性的交互作用显著(b=-0.072,P<0.05;b=0.092,P<0.05);③Widaman’s的验证和竞争分析发现,亲子冲突与环境敏感性对抑郁情绪和外化行为的交互作用分别支持差异敏感和素质-压力模型(BIC=2170.98、2162.6)。结论高环境敏感性的青少年更易受与父母更多冲突关系的负面影响,也更易从低水平冲突关系中获益,环境敏感性可能是一种易感因素而非脆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环境敏感性 心理健康 环境敏感性模型 青少年
下载PDF
基于FAST和Sobol指数法的雷达系统效能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胡涛 申立群 +2 位作者 朱镜达 孙成会 董伟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1-569,共9页
为了以较小的代价快速提升对空探测雷达系统的综合效能,首先搭建了对空探测雷达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综合效能评估模型的建立。选择两种基于方差原理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即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测试(Fourier ampli... 为了以较小的代价快速提升对空探测雷达系统的综合效能,首先搭建了对空探测雷达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综合效能评估模型的建立。选择两种基于方差原理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即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测试(Fourier amplitudes sensitivity test,FAST)和Sobol指数法,分别从频域和时域对建立的评估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在基于FAST进行敏感性分析时,提出了21维输入指标所对应的特征频率集的选取方法;在基于Sobol指数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时,考虑了二阶及高阶敏感性指数的影响。对比FAST和Sobol指数法的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功率和频率为对空探测雷达系统的主要影响指标,为雷达系统的研发和升级提供了可靠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系统 效能评估 敏感性分析 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测试 Sobol指数法
下载PDF
广西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兴 童新华 +2 位作者 华璀 卢远 邓兴礼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1-8,共8页
把广西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等5个等级.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生物多样性及生境敏感性、酸雨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然后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为广西生态... 把广西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等5个等级.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生物多样性及生境敏感性、酸雨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然后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为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生态环境敏感性 生物多样及生境敏感性 酸雨敏感性 石漠化敏感性 土壤侵蚀敏感性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的敏感性地质因素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泽 易同生 +3 位作者 秦勇 周永峰 汪凌霞 孔维敏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相对于地面煤化工装置,煤炭地下气化(UCG)炉体为地质体,地质条件准确认识是推进UCG气化成功的关键前提。为了最大限度避免煤炭地下气化选区选址地质风险,以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为例,系统探讨其煤炭地下气化的敏感性地质因素。通过收集梳理... 相对于地面煤化工装置,煤炭地下气化(UCG)炉体为地质体,地质条件准确认识是推进UCG气化成功的关键前提。为了最大限度避免煤炭地下气化选区选址地质风险,以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为例,系统探讨其煤炭地下气化的敏感性地质因素。通过收集梳理贵州煤炭资源勘查资料,建立归一化的参数分级赋值、参数权重向量算法、参数权重积算法等数学模型,准确获取研究区地质参数量化数据;基于由26个地质因素构成的地质参数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识别地质风险关键因素对复杂构造区煤层UCG可行性的交叉影响,查明建炉可行性、过程易控性、气化安全性、开发经济性“四性”指标敏感性地质风险源。结果表明:“四性”指标地质参数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建炉可行性、过程易控性、气化安全性、开发经济性的地质因素敏感性依次变弱,UCG可行性对建炉可行性的依赖性最强,过程易控性次之,其他两个条件离散性相对较大,敏感性明显降低;就敏感性程度而言,26项地质参数中最为敏感的是煤的坚固性系数,其他8个主控地质因素分别是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厚变异系数、夹矸厚度系数、断层指数、煤层埋深、奥亚膨胀度和黏结指数,影响建炉可行性、过程易控性两个方面。就贵州UCG敏感性地质因素来说,UCG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建炉可行性,气化炉选址应优先考虑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煤层条件的影响;为持续推进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发展,下一步或可立足于我国煤炭资源特性及赋存条件实际,以“四性”认识为基础建立统一的UCG地质风险评价准则,进而为典型地质条件先导性试验区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井式 煤炭地下气化 敏感性因素 地质因素 主成分分析 气化炉选址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分析与改善路径——基于响应曲面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安敏 韦雅倩 +2 位作者 何伟军 方雪 黄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9,共11页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反应程度。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二者分别以单独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生态敏感性,进而暴露出整体或区域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厘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反应程度。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二者分别以单独和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生态敏感性,进而暴露出整体或区域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厘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分级进行改善,有利于提升地区生态环境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该研究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0年的气象、遥感和统计数据,构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因子,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分析各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单因子及交互作用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并以包含生态和气候敏感性的复合敏感值为依据,划分优化区、管控区和治理区,探究了敏感值较高的治理区的改善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敏感值在时间上呈波动下降态势,2001—2020年总体下降了2.2%;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布局,与2001年相比,2020年重度敏感及以上的省份数量减少了7.1%。(2)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人口规模对不同省份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受单因子影响的省份占比分别为77.4%、67.7%和54.8%;因子交互作用中,负交互效应占比为69.6%,说明大部分因子对另一因子影响生态敏感性的效应产生反向作用。(3)为减少气候变化对生态敏感性的负面影响,针对治理区内自然条件和发展速度不同的区域,需要有针对性地协调经济发展或人口增长,以确保在生态承载范围内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基于压力衰减法的低渗透储层高温敏感性评价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欣 苏文治 +4 位作者 单锴 孙昊 王超群 邱正松 张宇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1,共8页
低渗透油气藏在钻完井过程中易受到损害且难以解除,而利用传统的稳态驱替法评价低渗透储层损害存在适用性差及实验效率低等技术局限。为此,基于压力脉冲衰减法基本原理,分析了上游压力衰减规律及其与岩心渗透率的关系,以岩心损害前后压... 低渗透油气藏在钻完井过程中易受到损害且难以解除,而利用传统的稳态驱替法评价低渗透储层损害存在适用性差及实验效率低等技术局限。为此,基于压力脉冲衰减法基本原理,分析了上游压力衰减规律及其与岩心渗透率的关系,以岩心损害前后压力脉冲衰减时间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适用于低渗透储层损害评价的实验设备与方法,并利用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深部低渗透砂岩岩心,开展了室温和150℃高温条件下的敏感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实验条件一定时,压力衰减时间仅与岩心的渗透率有关,压力脉冲衰减法可在无需计算渗透率的情况下对低渗透岩心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价;(2)实验设备组成简单且操作便捷,避免了复杂的渗透率计算及其带来的误差,实验所需时间远低于常规的稳态法且可重复性良好,在低渗透气藏、特低渗透及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3)高温环境明显加剧了储层的敏感性损害,深部高温储层损害特征及技术对策研究需要充分考虑高温的影响。结论认为,该认识解决了传统低渗透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适用性差的难题,为高温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对策研究提供了实验方法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压力衰减 稳态驱替 渗透率 储层损害评价 高温敏感性 储层保护
下载PDF
基于微观流固耦合的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应力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军 王春起 +2 位作者 黄朝琴 周旭 李金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强应力敏感性,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压力脉冲实验法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两种,压力脉冲实验法不能揭示产生应力敏感性的微观机理,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也无法模拟深部地层高压、高应力的条件。为解决应力敏感性实... 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强应力敏感性,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压力脉冲实验法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两种,压力脉冲实验法不能揭示产生应力敏感性的微观机理,而实时在线CT扫描法也无法模拟深部地层高压、高应力的条件。为解决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的不足,基于离散单元法与管道网络模型建立了微观流固耦合算法,编制了模拟器,并对模拟器力学计算和流固耦合模块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应力大小、加载方向和孔隙压力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最后从微观上揭示了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应力敏感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应力通过增加与之垂直方向上喉道两侧的法向压力,减小喉道的水力半径,进而降低储层的渗透率;②较高的孔隙压力能够阻碍岩石颗粒在应力作用下的移动,从而减缓了孔隙和喉道的变形,使模型保持较高的渗透率;③致密砂岩气藏的渗透率受到应力和地层压力的共同控制,并且具有各向异性,在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上形成渗透率较大的优势通道;④异常高压阻碍了地应力的压实作用,有利于保护储层孔隙,使地层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和较高的渗透率。结论认为,根据离散元法结合孔隙网络模型建立的流固耦合方法可为理解超深层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提供理论参考,并为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科学高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致密砂岩气藏 离散元法 流固耦合 渗透率 应力敏感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奖惩敏感性问卷修订版测评进食障碍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10
作者 刘雪滢 李雪霓 +4 位作者 耿淑霞 杨磊 陈超 孔庆梅 司天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评估中文版奖惩敏感性问卷修订版(SPSRQ-RC)在进食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择11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食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完成SPSRQ-RC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量表-11(BIS-11)、特质焦虑量表(T... 目的:评估中文版奖惩敏感性问卷修订版(SPSRQ-RC)在进食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择11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食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完成SPSRQ-RC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量表-11(BIS-11)、特质焦虑量表(TAI)、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中文版(EDE-Q 6.0)的测评。选取20例患者在2周内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65%。奖励敏感性与BIS-11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26,惩罚敏感性与TAI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25,SPSRQ-RC中文版及EDE-Q 6.0的相关系数为0.35。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及重测信度分别为0.83及0.82。结论:SPSRQ-RC中文版测评进食障碍患者显示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食障碍 奖惩敏感性问卷 强化敏感性理论 效度 信度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物理场建模及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睿 杨富旺 +3 位作者 霍喆 谢任友 赵冬冬 高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99-2709,I0015,共12页
受限于外部运行工况及内部多物理场参数的耦合作用机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精确机理建模成为其研发和应用的瓶颈。该文通过探究燃料电池内部“电-热-流”多场耦合关系,构建准一维电堆动态模型,并基于单参数敏感性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 受限于外部运行工况及内部多物理场参数的耦合作用机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精确机理建模成为其研发和应用的瓶颈。该文通过探究燃料电池内部“电-热-流”多场耦合关系,构建准一维电堆动态模型,并基于单参数敏感性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不同模型参数的敏感度指标,完成了建模中部分关键参数的权重分析。为验证模型精度及耦合参数变动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在搭建Ballard NEXA 1.2 kW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变载及参数变动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较为精确的模拟电堆特性,且对称因子、活化面积和压力系数的变动对电堆输出的影响较大。结果可为燃料电池电堆的测试及改型提供理论基础,并揭示电堆故障及老化过程中主要参数的衰退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机理模型 多物理场 参数敏感性
下载PDF
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寿命预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伟良 余一凡 柏玉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命预测,分析了设计参数和初始损伤对梁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了试验梁满足100 a使用寿命的临界服役条件.结果表明,锈蚀和疲劳作用会严重削弱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仅含4%锈蚀率和15%疲劳损伤梁的长期性能难以满足服役要求.增加梁的截面高度和钢筋截面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长期性能,增大梁的截面宽度只能改善初始损伤小的梁的长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钢筋混凝土梁 刚度计算模型 寿命预测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民用飞机抗爆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小锋 欧靖 +2 位作者 林心怡 冯蕴雯 杨祥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2期77-89,共13页
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结构是放置飞机上可疑爆炸物的装置,探究结构尺寸和炸药位置对其抗爆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为其改进设计提供参考。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LRBL结构各危险部位的最大应变和变形为评价指标,分别运... 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结构是放置飞机上可疑爆炸物的装置,探究结构尺寸和炸药位置对其抗爆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为其改进设计提供参考。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LRBL结构各危险部位的最大应变和变形为评价指标,分别运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LRBL结构的罐体壁厚、底盖厚度、连接凸台厚度、剪切销直径和炸药位置5个影响因素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0 g炸药当量的工况下,各因素对LRBL结构的抗爆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从大到小为炸药位置、罐体壁厚、底盖厚度、凸台厚度和剪切销直径;结合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得到各个因素最优水平下的LRBL结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风险炸弹位置 参数敏感性分析 正交试验设计 结构优化 爆炸仿真
下载PDF
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疼痛与疼痛敏感性的相关性
14
作者 丁丽蓉 洪新华 +2 位作者 李壮 苏珍 刘海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疼痛与疼痛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的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术前疼痛敏感性问卷(PSQ)评分结果分为疼痛高...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疼痛与疼痛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的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术前疼痛敏感性问卷(PSQ)评分结果分为疼痛高敏感性组(PSQ评分≥5.0分,n=19)和低敏感性组(PSQ评分<5.0分,n=31)。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外周静脉置管及术后24 h内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SA分级、BMI、手术时间、全身麻醉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低敏感性组比较,高敏感性组外周静脉置管及术后清醒即刻、1 h、2 h的VAS评分较高(均P<0.05)。术前PSQ评分与外周静脉置管VAS评分呈正相关(r=0.693,P<0.05),与术后清醒即刻、1 h、2 h的VAS评分呈正相关(r=0.917、0.901、0.841,均P<0.05)。高敏感性组术后2 h补救镇痛次数较低敏感性组多(P<0.05)。以术前PSQ评分为检验变量、是否发生急性术后疼痛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其AUC为0.909,通过约登指数计算出PSQ评分最佳临界值为4.85分,提示采用PSQ评分可预测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疼痛的发生。结论疼痛敏感性与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急性术后疼痛的发生有关,可能成为急性术后疼痛发生的预测指标,术前PSQ≥4.85分者发生急性术后疼痛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敏感性 疼痛敏感性问卷 胃肠肿瘤 术后疼痛
下载PDF
LN函数核截面隐式敏感性系数计算方法
15
作者 胡馗 马续波 +2 位作者 张辰 刘莎 陈义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5-653,共9页
许多新型反应堆由于能谱较硬,核数据引起的不确定度已成为反应堆物理设计主要不确定度的来源。之前针对快能谱反应堆的不确定度分析主要集中在显式敏感性系数计算及不确定度分析,对隐式效应的分析较少,很少对隐式效应的影响给出分析。... 许多新型反应堆由于能谱较硬,核数据引起的不确定度已成为反应堆物理设计主要不确定度的来源。之前针对快能谱反应堆的不确定度分析主要集中在显式敏感性系数计算及不确定度分析,对隐式效应的分析较少,很少对隐式效应的影响给出分析。本文在深入研究反应堆截面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本底截面迭代方法的截面隐式敏感性效应分析方法,由于该截面隐式敏感性系数计算主要与LN函数相关,因此也称为LN函数隐式敏感性计算方法。并利用基准题对新方法计算的截面隐式效应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针对提出的五核素快谱基准题,采用多群截面计算,在共振自屏效应强烈的能群,部分核截面敏感性系数隐式效应修正最大可达50%,针对少群截面,对于大多数反应道,考虑隐式效应后计算得到的k eff相对敏感性系数和不确定度计算精度均有明显提高,但有部分反应道可能是由于Bondarenko方法和窄共振近似本身问题,导致敏感性系数和不确定度精度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隐式敏感性系数 敏感性系数计算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建辉 王双美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地形条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3个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GIS加权叠加法对黄河流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的空间...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地形条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3个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GIS加权叠加法对黄河流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格局,整体上中敏感区占主导地位,面积达33.59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2.25%,高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面积17.37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敏感性 层次分析法 GIS加权叠加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生态敏感性评价
17
作者 李子康 殷晓洁 +2 位作者 刘一飞 唐继敏 王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2-1802,共11页
石漠化作为滇东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为典型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提供依据。为探究石漠化地区生态敏感性变化情况,获取预防和治理岩溶... 石漠化作为滇东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为典型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提供依据。为探究石漠化地区生态敏感性变化情况,获取预防和治理岩溶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益信息,以西畴县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分析2000-2020年西畴县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结合石漠化、水土流失及生境质量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评估研究区生态敏感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畴县石漠化状况整体呈稳中向好的恢复趋势,无石漠化面积增加275 km^(2),占比增加18.3%,各等级石漠化面积下降0.281%-7.49%。2)空间上,西畴县各等级石漠化均向无石漠化转变,其中磨合、三光、长箐等小流域最为明显,反映出部分地区石漠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3)结合石漠化变化对岩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西畴县生态敏感性较高,原因有:①石漠化严重地区,植被覆盖度低,坡度大;②土地利用类型约1/4为耕地,生态敏感性较高。③降雨侵蚀力和土壤可蚀性因子较高,土壤质地易被侵蚀,造成水土流失;④越靠近道路,缓冲区等级越高,生态敏感性越高。4)西畴县2000-2020年综合生态敏感性下降,平均综合敏感性指数由4.67(中度敏感)下降至3.26(轻度敏感),尤其以莲花塘乡、柏林乡及兴街镇南部生态敏感性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喀斯特 GEE 生态敏感性 组合赋权法 综合敏感性指数
下载PDF
2017—2022年山东地区肺泡灌洗液分离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8
作者 李政 于文文 +6 位作者 张春艳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王世富 王梦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4-953,共10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成人和儿童肺泡灌洗液的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PARSS)59家网点单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集BALF中...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成人和儿童肺泡灌洗液的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SPARSS)59家网点单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收集BALF中分离菌12992株,前五位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51%)、肺炎克雷伯菌(14.66%)、鲍曼不动杆菌(13.97%)、金黄色葡萄球菌(9.2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27%);儿童分离菌占21.4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74%)、肺炎链球菌(17.73%)和流感嗜血杆菌(13.60%);成人分离菌占78.5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9.01%)、肺炎克雷伯菌(16.59%)和鲍曼不动杆菌(16.35%)。BALF分离革兰阴性菌占75.0%,成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6.6%/31.0%和67.1%/61.0%,儿童株为57.5%/62.1%和71.1%/68.1%。成人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7%~8.3%、2.4%~3.3%、16.5%~19.2%和85.2%~85.3%,儿童分离株为15.4%~16.2%、3.2%~4.9%、11.9%~13.8%和34.7%~45.0%,成人CRKP和CRBA的检出率自2017年的1.2%和70.6%升至2022年的12.5%和84.4%。儿童和成人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3.3%和78.7%,BLNAR株的检出率分别为9.3%和12.0%。革兰阳性菌占17.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成人与儿童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2.58%和29.73%,分别从2017年的42.3%和36.8%降至2022年的19.6%和26.6%,成人与儿童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97.4%和94.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结论2017—2022年山东地区成人与儿童BALF分离菌株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应加强当地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的监测,把握不同人群病原谱和耐药性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以便合理经验用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以遏制耐药菌的传播,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成人 儿童 病原谱 药物敏感性监测
下载PDF
海相页岩与陆相页岩体积压裂支撑剂敏感性差异机理探讨
19
作者 李关访 李晓 +7 位作者 李守定 赫建明 张召彬 胡彦智 郑博 毛天桥 陶亮 孙宝才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1291,共11页
页岩体积压裂是储层在地应力与致裂压力联合作用下形成天然裂缝与压裂裂缝相互交错的复杂缝网,现场实践表明这个复杂的缝网破裂演化过程中海相、陆相页岩储层对不同粒径的支撑剂注入具有明显的敏感性差异。通过海陆相页岩露头剖面地质... 页岩体积压裂是储层在地应力与致裂压力联合作用下形成天然裂缝与压裂裂缝相互交错的复杂缝网,现场实践表明这个复杂的缝网破裂演化过程中海相、陆相页岩储层对不同粒径的支撑剂注入具有明显的敏感性差异。通过海陆相页岩露头剖面地质调查、钻井取芯对比分析岩体结构性差异,分析海相、陆相页岩水平井水力压裂施工数据,结合位移间断边界元裂缝网络演化模拟(DFN),揭示海相与陆相页岩体积压裂支撑剂敏感性差异机理。结果表明:陆相页岩呈岩性互层结构,多种岩体结构面发育,具有高度的结构非均质性特征;在相似的工况条件下,支撑剂随高压流体注入陆相页岩储层地面采集压力波动幅度较大,支撑剂对陆相页岩敏感性强于对海相页岩敏感性;海相页岩与陆相页岩岩体结构性差异导致水力压裂过程中的起裂行为、拓展机制、缝网形态的差异化机制,天然裂隙、弱结构面越发育,相同注入条件下压裂液滤失量大缝内净压力越低,水力裂缝平均开度越小;天然裂隙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越大,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隙之后转向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转向段裂缝开度越小,容易引起支撑剂聚集沉降,从而造成支撑剂敏感性强。该研究对陆相页岩储层压裂方案优化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陆相页岩 水力压裂 支撑剂敏感性 差异机理
下载PDF
秦巴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地形梯度特征
20
作者 张静 秦公伟 +2 位作者 苏雪萌 徐增让 成升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2-342,352,共12页
[目的]秦巴山片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加强生态敏感性评价,揭示其地形梯度特征,对于山区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高地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方法]借助GIS技术,以土地利用/覆被、气候、地形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 [目的]秦巴山片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加强生态敏感性评价,揭示其地形梯度特征,对于山区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高地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方法]借助GIS技术,以土地利用/覆被、气候、地形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综合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熵权法、空间叠置法等,评价区域生态敏感性,并进行敏感性功能区划。[结果](1)2000-2018年秦巴山片区生态敏感性呈现波动性变化,2010年以后生态敏感性有所降低;(2)水平方向上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巴山山区县生态敏感性高于秦岭山区县;(3)垂直方向上,随着地形的增加,生态敏感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态势;在海拔900 m附近最高;重度以上生态敏感性在地表切割深度75~200 m和坡度15°~25°分布面积最广;(4)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秦巴山片区分为重点建设区、适度开发区、水土保持区、一般生态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归纳各功能区土地利用和生态敏感性特征,并提出生态保护对策。[结论]未来要持续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坡度15°以上和中低地形位区域的山水林湖田草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秦巴山片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