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和耐受群体对WSSV敏感性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卢霞 栾生 +6 位作者 曹宝祥 郝登春 孟宪红 曹家旺 代平 罗坤 孔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9,共7页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普遍的高密度养殖活动及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逆境胁迫是影响其养成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浓度氨氮胁迫是最普遍的毒理因子。由于对虾抗病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且...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普遍的高密度养殖活动及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逆境胁迫是影响其养成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浓度氨氮胁迫是最普遍的毒理因子。由于对虾抗病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且在受限于测试场地的低选择强度情况下,抗病选育的进展比较缓慢。而对虾的抗逆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且不具备传染性的特点使得其不受测试场地的限制。因此,本研究以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SP)和耐受群体(TP)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敏感性差异分析,首次探索了通过提高对虾对逆境急性胁迫应激的耐受性,从而间接提高其抗病力的可能性。本研究每个群体设3个处理:高浓度氨氮胁迫下(10 mg/L)WSSV感染组,两群体分别命名为SPAV和TPAV;正常海水条件下(氨氮水平小于0.01 mg/L)WSSV感染组,分别命名为SPV和TPV;正常海水条件无WSSV感染组(空白对照组),分别命名为SPC和TPC。结果显示,SP群体(5 h)在WSSV感染后开始死亡的时间显著早于TP群体(16 h);从感染60 h后,SPAV组的死亡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到137 h时该组全部死亡,其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SPV(70.42%)和TP群体的2个组TPAV(42.67%)和TPV(18.99%)(P<0.05)。在144 h实验结束时,SPV的累积死亡率为73.67%,显著高于TP群体的2个组TPAV(46.15%)和TPV(18.99%)以及SP群体的对照组SPC(34.79%);此时,TPAV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TPV和TPC组(P<0.05),而TPV与TPC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逆境毒理因子(氨氮胁迫)会增加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而且对氨氮急性胁迫应激耐受力高的群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也高。本研究为探索提高对虾抗病力而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急性胁迫应激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耐受群体 敏感群体
下载PDF
机器人应用的岗位转换效应及就业敏感性群体特征——来自微观个体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林辉 钱圆圆 +1 位作者 宋冬林 董直庆 《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85,共17页
已有文献主要关注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替代效应,并未重视机器人应用冲击下劳动者就业状态的动态变化问题。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劳动者的岗位转换,采用微观个体层面数据考察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冲击,结合岗位任务属性和个体特性,剖析人工智... 已有文献主要关注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替代效应,并未重视机器人应用冲击下劳动者就业状态的动态变化问题。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劳动者的岗位转换,采用微观个体层面数据考察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冲击,结合岗位任务属性和个体特性,剖析人工智能冲击引致的岗位转换方向和就业敏感性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机器人应用存在岗位转换效应,通过替代和创造效应增加劳动者岗位转换的可能性及转换频次,引致劳动者从繁重向非繁重、常规向非常规岗位转换。(2)机器人应用冲击下,低通用性和专用性技能、女性劳动群体岗位更换可能性更大,特别是对于已育女性群体而言,机器人应用会加剧“母职惩罚”。(3)在机器人应用过程中,劳动者技能与岗位匹配度越低如存在“技能剩余”时,岗位转换的可能性越大,且非正规就业群体相比于正规就业群体,岗位转换的频次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应用 岗位转换效应 敏感群体
原文传递
影响猪肌肉品质因素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钱辉跃 蒋思文 +1 位作者 倪德斌 刘真 《湖北畜牧兽医》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对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的抗应激品系的猪采用不同屠宰方法,对抗应激品系的猪和应激敏感的猪采用相同的屠宰方法和测定时间,其结果之间差异板显著(P<0.01),表明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既有内因因素(猪的遗传基因),又有外因因素(屠宰时... 通过对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的抗应激品系的猪采用不同屠宰方法,对抗应激品系的猪和应激敏感的猪采用相同的屠宰方法和测定时间,其结果之间差异板显著(P<0.01),表明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既有内因因素(猪的遗传基因),又有外因因素(屠宰时的电麻、胴体高温).对抗应激猪和应激猪采用不同时间(1、2、4、6h)连续测定,结果应激猪的不同时间测定值差异不显著(P>0.05),抗应激猪的不同时间测定值差异较大,说明时间对抗应激猪的肉质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选择正确的评定方法才能有效地区别优质肉与劣质肉.研究表明,肉质的物理指标的测定应在1h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品质 抗应激品系 应激敏感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